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1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布局学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第1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第1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三、世界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hángxiàn)和著名港口
主 从西欧各港口经北大西洋到北美洲东岸各港口 要 西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西亚、南亚、东亚各港口 航 北美洲东海岸→巴拿马运河→北美洲西海岸各港口 线 亚洲东部、东南部→太平洋→北美西岸各港口
亚洲:上海、香港、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科伦坡、亚丁、横滨、大 阪 著 非洲:亚历山大、达累斯萨拉姆、开普敦 名 欧洲:伦敦、利物浦、马赛、鹿特丹、汉堡、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 港 口 大洋洲:悉尼 北美洲:纽约、圣弗朗西斯科、西雅图 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
(2)假如现在有20 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 __________运输方式,并解释你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lǐyóu)。
(3)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在A~B 这段距离上, 费用最低的是________运输,在B~C 这段距离上,费用最低 的是________运输。
第十五页,共16页。
通信 符号、文字、图像和
换设备
影响
语言
第六页,共16页。
一、五种运输方式的选择 对于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该注重其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注意 其便捷的路径。在这两个基础上来选择运输方式。 二、“大陆桥”运输 大陆桥是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两端的港口为桥头堡的运 输通道。大陆桥运输是以铁路为主体(zhǔtǐ),以集装箱为媒介, 航空、河运、海运、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跨洲大陆, 实行海陆衔接,一票到底的国际联运。 就目前来看“大陆桥”有三条:第一条“大陆桥”是北
第十页,共16页。
例1 读某地区货运流量(liúliàng)示意图,回答(1)、(2) 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一页,共16页。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学文档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学文档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知识点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的特点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它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性质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合理运输。

5、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路线,通过与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相互交织,形成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人们的生产活动、贸易往来、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6、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通信1、通信的概念及分类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一般可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2、邮政通信(1)主要任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2)邮政网络的组成: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

邮路主要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线路。

(3)邮政通信的影响因素:有时受到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3、电信通信(1)主要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

(2)电信通信的传递方式及影响因素: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

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有时会影响到通信质量。

(3)作用:大大地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三商业贸易1、商业贸易的概念商业贸易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在我国,一般对内称商业,对外称贸易。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课件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课件
第八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
必备知识·导学思练
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读图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运费随距离的变化,并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主要特点 运量大、_速__度__快__、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_短__途__运输成本高 _机__动__灵__活__、周转快、适应性强 运量_小__、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主要特征 全程出行距离/千米
出行总耗时/分钟 出行费用/元
地铁 8 45 4
公交车 9 90 2
小汽车 10 50 6.5
出租车 10 66 58
自行车 8 45 0
3.回龙观与上地之间,最便捷、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是( )
A.地铁 B.公交车
C.小汽车
D.自行车
4.回龙观与上地之间自行车专用车道配有潮汐车道的原因是( )
1.交通运输线: (1)类型:_铁__路__、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②_社__会__经__济__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③_技__术__因__素__——保障。
2.交通运输站点:
(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交通枢纽类型:_单__一__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
3.城市交通网: (1)形成: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_城__市__交__通__运__输__需求而 建设的。 (2)地位: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_城__市__发__展__中占有重要地位。 (3)作用:保障城市活动有效运转,影响居民生活。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跟踪检测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跟踪检测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布局一、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解析:第1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C 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米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D项正确。

第2题,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 项正确。

第3题,考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位因素。

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课件ppt

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课件ppt
内涵包括
1)不同地区间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流动和转化;2)不同地 区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形式和程度;3)不同地区间资源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因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制约着交 通运输方式和通讯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物质技术条件
物质技术条件决定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手段和方法,如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技术装备 的进步,使得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03
他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文化传播媒介
01
文化传播媒介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将文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 地方的工具和载体。
02
文化传播媒介包括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中互联网已成为现代 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03
文化传播媒介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相 互了解和融合,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THANKS
网络通信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加便捷的交流和互动。
05
文化联系
文化交流
1
文化交流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交流,如书籍、 音乐、电影、艺术品等。
2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增强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的种类
包括一般商品交换、期货交易 和网上商品交换等。
商品交换的范围
全球范围内进行,促进国际贸易 的发展。
商品交换的作用
通过商品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 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第1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第1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精品课件 人教版

一、五种运输方式的选择 对于运输方式的选择应该注重其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 注意其便捷的路径。在这两个基础上来选择运输方式。 二、“大陆桥”运输 大陆桥” 大陆桥是以横贯大陆的铁路为桥,两端的港口为桥头堡 的运输通道。大陆桥运输是以铁路为主体,以集装箱为媒介, 航空、河运、海运、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结合,跨洲大 陆,实行海陆衔接,一票到底的国际联运。 就目前来看“大陆桥”有三条:第一条“大陆桥”是北
水路 运输
历史悠久,运量大, 投资少,成本低
大宗、远程、时 (8) 速度 慢 ,灵活性、 间要求不高的货 连续性差、受自然条 物,如粮食、矿 件影响大 产等 运量小,能耗大,运 急需、贵重、数 (11)高 费________,投资大, 量不大的物品 技术要求严格
航空 运输
(9)快 速度_______,效率 _______ (10)高 ______
第1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基础知识回顾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越大 点多
收购
销售
二、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运量_______,速度快,造价高,消耗金 大宗、笨重、长 (5) 大 铁路 运费较______,受自 属材料多,占地 途运输,如矿石、 (6) 低 运输 然因素影响小,连续 面积广,短途运 金属、牲畜等 性好 输成本高 公路 发展快,应用广,机 运输 动灵活,周转快,装 卸方便,对自然条件 适应性_______ (7) 强 运量小,耗能多, 短程、量小的货 成本高,运费贵 物
三、世界主要航海线 世界主要航海线有四条:①从西欧各港口经北大西洋到 北美洲东岸各港口;②西欧→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 运河→西亚、南亚、东亚各港口;③北美东海岸→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西海岸各港口;④亚洲东部、东南部→太平洋→北美 西岸各港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1课时)教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1课时)教案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考试说明要求】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设计思路】本单元的复习思路是,首先引领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二是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思维建模,学会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三是通过对典型例题解题思路的分析,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四是通过拓展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拓展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第一课时: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与交通线的布局 【知识构建】本课时主要知识点有: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如何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本单元的知识框架见图1 【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记忆主要联系方式的特点,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并能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2.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掌握分析、评价交通线路布局的思维方式,能综合地、辩证地分析、评价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并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具体地区提出合理布局方案。

3.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训练、分析,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重难点分析】 1、复习重点:现代交通方式的特点、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

2、复习难点:运用区位理论综合地、辩证地评价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解题方法的分析与掌握。

【课前准备】教师需根据《考试说明》、教材、学生的学情精心编制导学案,认真批阅导学案,查找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进行归类,决定课堂策略,学生阅读《考试说明》和教材,完成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提前梳理主要知识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疑难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活动设计】图1交通、通信事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随着交通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布局使地域联系变得越来越快捷,而且改变了人们交往形式,加快了社会运转的节奏,增强了国际间的联系,并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精品】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共44页

【精品】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共44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精品】高中地理人类活动 地域系的主要方式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布局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 [识记—基础梳理]1.交通运输(1)概念: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

(4)合理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协作(5)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

2.现代通信(1)功能:实现信息传递、联络和协调社会。

(2)分类: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类别 任务影响因素 邮政 通信 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递信函和包裹地形障碍、自然灾害电信 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1)概念: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2)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3)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生产、收购、储存、调运、销售、消费者。

[易误点拨]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方式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除了管道运输是运具和运输线路合二为一外,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是分离的,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分别是上述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

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理解—要点突破]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方式项目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 慢―→快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最差 好居中差最好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图解如下:3.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短途——公路(活物、鲜货)远程⎩⎪⎨⎪⎧⎭⎪⎬⎪⎫航空铁路水运运量⎩⎪⎨⎪⎧小——航空(贵重、急需)大⎩⎪⎨⎪⎧⎭⎪⎬⎪⎫铁路——高水运——低运费总的来看,公路运输,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民航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民航速度最快,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采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39】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A.700~900 km B.600~800 kmC.500~700 km D.400~600 km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A.高速公路B.普通铁路C.航空D.水路1.B2.C[第1题,在600~800 km运距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其他距离段变化较小。

故选B。

第2题,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距离越长,选择这种运输方式的人越多,符合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适合远距离运输”等特点。

故选C。

](2016·湖北八校二模)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

图a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

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D.航空、高铁、村村通4.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 km5.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3.C4.B5.A[第3题,线路M长度为622千米,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千米,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

线路P长度为899千米,距离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

第4题,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为高铁。

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

第5题,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

据Ⅱ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

据Ⅲ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故运费更贵。

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考向2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完成第6题。

6.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C[鲜切玫瑰花保质期短,必须快速运到消费市场。

哥伦比亚距离美国较远,如果采用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就会因耗时太长使鲜切玫瑰花丧失其“鲜”而失去市场,故采用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最合适,因此选C。

](2018·福州一模)下图表示2014年广东省、山西省、福建省、云南省四省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万吨),完成7~9题。

7.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A.山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云南省B.山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C.云南省、福建省、山西省、广东省D.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云南省8.甲省级行政区铁路货运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B.地形平坦C.人口众多D.河流缺少9.乙和丁的货运方式结构比较相似,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地形地势③产业结构④经济规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B8.A9.C[第7题,甲没有水路运输,在四个省份中只能是山西;云南境内大河多落差大而水运条件较差,而福建有较多的河流,同时临海而水运条件要好于云南,故丁为福建、丙为云南。

第8题,山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属于大宗货物,适合铁路、水路运输,但山西水运条件差,故铁路运输运量大。

第9题,广东与福建同为沿海省份,省内资源较缺乏,主要为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相似,适宜水路运输;同时地形都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较少,适宜公路运输。

故两省货运方式相似。

注意经济规模广东远大于福建,纬度与货运方式关系不大。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应学生用书第146页)[识记—基础梳理]1.交通运输线(1)类型:铁路、公路、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③技术因素——保障。

2.交通运输站点(1)类型及特征⎩⎪⎨⎪⎧火车站:固定且设施较完备汽车站:设备较简单港口:拥有自己的服务区机场: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

(3)港口的区位条件水域条件 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等 陆域条件建港条件、经济腹地条件等(4)交通枢纽类型: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3.城市交通网(1)形成: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而建设的。

(2)地位: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3)作用: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影响居民生活。

(4)基本原则(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理解—要点突破]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均不同,下面以港口、汽车站、航空港为例加以说明:港口汽车站航空港区位因自然因素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局,但航道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素淤积宜社会经济因素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原则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云、雾、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远近适中的地方◎考向1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致呈环状分布。

海南环岛高铁分为东段和西段,均连接海口与三亚。

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40】1.影响海南岛环岛高速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台风2.环岛高速铁路的运营最有利于海南发展( )A.热带农业B.加工业C.旅游业D.石油开采业1.A2.C[第1题,海南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读图可知,环岛高速铁路分布在沿海地带,故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第2题,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以特色热带岛屿旅游资源为主,所以环岛高速铁路的运营最有利于海南发展旅游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