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最新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

2018年高考全国卷考纲规定背诵篇目(64篇)(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8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有64篇!高考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考察越来越重视,考生多读读古诗文,不仅有利于直接拿到高考默写分,对培养语感,提升传统文化涵养也很有帮助。

新课标语文高考背诵篇目(初中50篇,高中14篇,共64篇)高考初中建议背诵篇目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新课标语文必背篇目高中72篇

新课标语文必背篇目高中72篇

新课标语文必背篇目高中72篇1.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高中背诵篇目72篇内容

高中背诵篇目72篇内容

高中背诵篇目72篇内容作为高中生,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

下面是72篇高中背诵篇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论语》孔子2. 《大学》王充3. 《中庸》孔子之弟子4. 《礼记》孔子门人及弟子5. 《荀子》荀况6. 《庄子》庄周7. 《道德经》老子8. 《周易》司马迁9. 《诗经》诗人10. 《离骚》屈原11. 《楚辞》屈原12. 《论语》选读孔子13. 《文心雕龙》刘勰14. 《资治通鉴》司马光15. 《孟子》孟子16. 《红楼梦》曹雪芹17. 《西游记》吴承恩18. 《水浒传》施耐庵19. 《三国演义》罗贯中20. 《岳阳楼记》范仲淹21. 《滕王阁序》王勃22. 《望江南》杨万里23. 《示儿》李清照24. 《夜泊牛渚怀古》张继25.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6. 《登高》杜甫27. 《赤壁赋》曹操28. 《出师表》诸葛亮29. 《黄鹤楼》崔颢30. 《春夜喜雨》杜甫31. 《静夜思》李白32. 《登鹳雀楼》王之涣33. 《将进酒》李白34. 《天净沙·秋思》高启35. 《长恨歌》白居易36. 《木兰诗》作者不详37. 《江南好》陈继儒3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39. 《满江红·写怀》李清照40. 《水调歌头》苏轼41. 《七步诗》曹植42.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柳永43.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44.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45. 《静夜思》李白46. 《春夜喜雨》杜甫4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48. 《登高》杜甫49. 《赤壁赋》曹操50. 《出师表》诸葛亮51. 《黄鹤楼》崔颢52. 《静夜思》李白53. 《登鹳雀楼》王之涣54. 《将进酒》李白55. 《天净沙·秋思》高启56. 《长恨歌》白居易57. 《木兰诗》作者不详58. 《江南好》陈继儒5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60. 《满江红·写怀》李清照61. 《水调歌头》苏轼62. 《七步诗》曹植63.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柳永64.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65.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66. 《瓦屋山歌》朱自清67. 《敕勒歌》乐府6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岳飞69.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安石70. 《泊船瓜洲》王之涣71.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72. 《黄山谷口》纳兰容若以上就是72篇高中背诵篇目。

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

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
附:新标准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2篇)
文言文(32篇)
(一)文言文必修(10篇)
(二)文言文选择性必修(10篇)
(三)文言文选修(12篇)
诗词曲(40首)
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1414篇增加到篇增加到篇增加到727272篇篇新修订的出炉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炉了更加侧重传统文化部分
新标准发布: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炉了,更加侧重传统文化部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新标准将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存起来慢慢背吧。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2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文72篇

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理编订王坤2020.08目录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1)文言文(32篇) (1)一、必修(10篇) (1)1、《论语》 (1)2、《劝学》(《荀子》) (2)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3)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3)5、《师说》(韩愈) (5)6、《阿房宫赋》(杜牧) (6)7、《六国论》(苏洵) (7)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9、《赤壁赋》(苏轼) (10)10、《项脊轩志》(归有光) (11)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3)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4)3、过秦论(上)(贾谊) (15)4、《礼运》(《礼记》) (17)5、《陈情表》(李密) (17)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8)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20)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21)9、《石钟山记》(苏轼) (22)10、《登泰山记》(姚鼐) (23)三、选修(12篇) (25)1、《老子》 (25)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7)3、《大学》(《礼记》) (28)4、《孟子》 (28)5、《逍遥游》(《庄子》) (29)6、《谏逐客书》(李斯) (30)7、《兰亭集序》(王羲之) (32)8、《滕王阁序》(王勃) (33)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35)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36)古代文论选段 (37)诗词曲(40 首) (39)1、《静女》(《诗经》) (39)2、《无衣》(《诗经》) (39)3、《离骚》(屈原) (39)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40)5、《短歌行》(曹操) (40)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41)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42)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42)9、《山居秋暝》(王维) (43)10、《蜀道难》(李白) (43)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44)12、《将进酒》(李白) (45)13、《燕歌行》(高适) (46)14、《蜀相》(杜甫) (47)15、《客至》(杜甫) (47)16、《登高》(杜甫) (47)17、《登岳阳楼》(杜甫) (48)18、《琵琶行》(白居易) (48)19、《李凭箜篌引》(李贺) (50)20、《菩萨蛮》(温庭筠) (50)21、《锦瑟》(李商隐) (50)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51)23、《望海潮》(柳永) (51)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52)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52)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52)27、《登快阁》(黄庭坚) (53)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53)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54)30、《声声慢》(李清照) (54)31、《书愤》(陆游) (54)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55)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55)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55)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56)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56)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56)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57)39、《长亭送别》(王实甫) (58)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58)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8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2018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目录文言文(32篇) (3)一、必修(10篇) (3)1、《论语》 (3)2、《劝学》(《荀子》) (4)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5、《师说》(韩愈) (6)6、《阿房宫赋》(杜牧) (7)7、《六国论》(苏洵) (8)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9、《赤壁赋》(苏轼) (10)10、《项脊轩志》(归有光) (11)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2)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3)3、过秦论(上)(贾谊) (13)4、《礼运》(《礼记》) (15)5、《陈情表》(李密) (15)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6)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7)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8)9、《石钟山记》(苏轼) (19)10、《登泰山记》(姚鼐) (20)三、选修(12篇) (21)1、《老子》 (21)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2)3、《大学》(《礼记》) (22)4、《孟子》 (23)5、《逍遥游》(《庄子》) (23)6、《谏逐客书》(李斯) (24)7、《兰亭集序》(王羲之) (25)8、《滕王阁序》(王勃) (25)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27)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28)诗词曲(40 首) (30)1、《静女》(《诗经》) (30)2、《无衣》(《诗经》) (30)3、《离骚》(屈原) (30)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31)5、《短歌行》(曹操) (31)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31)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32)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2)9、《山居秋暝》(王维) (33)10、《蜀道难》(李白) (33)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3)12、《将进酒》(李白) (34)13、《燕歌行》(高适) (34)14、《蜀相》(杜甫) (35)15、《客至》(杜甫) (35)16、《登高》(杜甫) (35)17、《登岳阳楼》(杜甫) (36)18、《琵琶行》(白居易) (36)19、《李凭箜篌引》(李贺) (37)20、《菩萨蛮》(温庭筠) (37)21、《锦瑟》(李商隐) (37)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38)23、《望海潮》(柳永) (38)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38)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38)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9)27、《登快阁》(黄庭坚) (39)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9)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9)30、《声声慢》(李清照) (39)31、《书愤》(陆游) (40)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40)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40)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40)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41)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41)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41)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41)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2)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高中新教学大纲必背篇目72篇目录

高中新教学大纲必背篇目72篇目录

高中新教学大纲必背篇目72篇目录以下是高中学大纲中必背的72篇目录:1. 名句警句2. 古文名篇3. 白话文阅读4. 散文欣赏5. 电影赏析6. 诗歌鉴赏7. 小说解读8. 文言文阅读9. 群众演讲10. 文学理论鉴赏11. 新闻报道12. 科技发展趋势13. 社会热点问题14. 古代文化传承15. 军事历史16. 空间科学17. 环境保护18. 经济发展方向19. 教育改革20. 文化交流与传播21. 科技创新与应用22. 城市规划与建设23. 社会伦理与道德24. 法律与法规解读25. 大自然的奥秘26. 文学与人生27. 历史的教训与警示28. 社会发展与变革29. 动物保护与关怀30.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31.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困境32. 未来科技的展望33. 广告的魅力与危害34. 健康与生活方式35. 社会公平与正义36. 教育与职业规划37.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38. 人类与外星生物的交流39.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40. 军事技术与战略41.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42. 历史与现代的对比43. 社会冲突与解决44.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45. 科技与人性的冲突46. 媒体与47. 年轻人的成长与压力48.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9. 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50.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动51. 城市化的利与弊52. 环境问题与人类责任53. 青年创业与就业困境54. 科学与宗教的碰撞55. 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56. 现代生活中的道德困境57.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58. 人工智能与工作就业59. 医学进步与健康危机60. 数字化生活与个人隐私61. 互联网安全与网络犯罪62.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3. 城市交通与环境污染64. 军事力量与国际安全65. 学术研究与科研成果66. 核能利用与核武器扩散67. 金融与全球经济危机68. 文化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69. 社区服务与志愿者精神70. 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71. 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72. 社会价值观与文化认同以上是高中新教学大纲必背的72篇目录,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重要话题,帮助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中获得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高中语文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展开全文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目录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三、选修(12篇)1、《老子》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3、《大学》(《礼记》)4、《孟子》5、《逍遥游》(《庄子》)6、《谏逐客书》(李斯)7、《兰亭集序》(王羲之)8、《滕王阁序》(王勃)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古代文论选段诗词曲(40 首)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离骚》(屈原)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琵琶行》(白居易)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目录文言文(32篇) (3)一、必修(10篇) (3)1、《论语》 (3)2、《劝学》(《荀子》) (3)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3)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3)5、《师说》(韩愈) (4)6、《阿房宫赋》(杜牧) (4)7、《六国论》(苏洵) (4)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5)9、《赤壁赋》(苏轼) (5)10、《项脊轩志》(归有光) (5)二、选择性必修(10篇) (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6)3、过秦论(上)(贾谊) (7)4、《礼运》(《礼记》) (7)5、《陈情表》(李密) (7)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8)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8)9、《石钟山记》(苏轼) (9)10、《登泰山记》(姚鼐) (9)三、选修(12篇) (9)1、《老子》 (9)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0)3、《大学》(《礼记》) (10)4、《孟子》 (10)5、《逍遥游》(《庄子》) (11)6、《谏逐客书》(李斯) (11)7、《兰亭集序》(王羲之) (11)8、《滕王阁序》(王勃) (12)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12)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12)诗词曲(40 首) (13)1、《静女》(《诗经》) (13)2、《无衣》(《诗经》) (14)3、《离骚》(屈原) (14)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14)5、《短歌行》(曹操) (14)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4)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15)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5)9、《山居秋暝》(王维) (15)10、《蜀道难》(李白) (15)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5)12、《将进酒》(李白) (16)13、《燕歌行》(高适) (16)14、《蜀相》(杜甫) (17)15、《客至》(杜甫) (17)16、《登高》(杜甫) (17)17、《登岳阳楼》(杜甫) (17)18、《琵琶行》(白居易) (17)19、《李凭箜篌引》(李贺) (18)20、《菩萨蛮》(温庭筠) (18)21、《锦瑟》(李商隐) (18)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8)23、《望海潮》(柳永) (18)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8)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18)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8)27、《登快阁》(黄庭坚) (19)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19)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9)30、《声声慢》(李清照) (19)31、《书愤》(陆游) (19)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9)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9)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9)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9)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9)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19)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20)39、《长亭送别》(王实甫) (20)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0)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

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5、《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