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A手术基础知识介绍
手术讲解模板: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处理首选PTCA+冠脉内 溶栓术,可用球囊反复扩张,结合冠脉内 局部注入溶栓药物如尿激酶15万~25万单 位。如不成功,可行冠脉搭桥手术。为争 取时间,也可先行静脉溶栓。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2.出血 冠脉支架术后应用抗凝血药物以 防止支架的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故常 见出血合并症,多为穿刺局部、牙龈出血, 有时并发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少见。出血 的发生与支架植入时的背景相关,如球囊 扩张失败或并发内膜严重撕裂、夹层致急 性闭塞或濒临闭塞,紧急支架术,由于担 心抗凝不足形成血栓,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步骤: (1)术中用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步骤: ①肝素10000IU经动脉鞘管注入,从而达 到全身肝素化,如手术时间长,应定时追 加肝素。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步骤: ②硝酸甘油:支架植入前及后冠脉内注入 硝酸甘油200μg,以减少冠脉痉挛。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术后第1天须拔除股动脉鞘管,拔管前4~ 6h暂停使用肝素。术毕需保留股动脉鞘管 备用,但存在鞘管断裂引起出血等危险因 素。据以往的报道,[4]术后应保留鞘 管24h.护理实践证明,术后4~6h多数患 者病情均能恢复平稳,即可拔管。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手术步骤: ③肝素:普通肝素750~1000IU/h,使 APTT为对照的1.5~2.5倍,连用48小时。
手术资料: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手术步骤: ④冠心病的常规治疗继续。
PTCA

多支血管病变PTCA如何治疗?造影剂用量应如何掌握?答:在对多支血管病变行PTCA或其他介入性治疗前,对病人作详细的估价,包括同时存在的疾病、以往冠状动脉手术史、出血危险性、过敏史、外周血管(特别是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血液化验等)结果,以此权衡多支血管病人PTcA的危险程度。
1.多支血管病变PTCA治疗两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病变PTCA时,通常于股静脉内插入一血管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给病人输液或临时起搏。
对某些极其高危病人(例如多支血管病变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者),常左股动脉插入血管鞘,以便必要时作紧急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术(IABP)。
同时尚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以及PTCA即刻疗效,决定PTCA的操作方案。
如果两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局限且扩张疗效满意(即残余狭窄极低且无内膜撕裂并发症),则可以在同一次.PTcA内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性治疗,即一期PT CA治疗(one-stage procedure)。
但常常为了操作的安全性,对多支血管病变行多期PTCA 治疗(multistage procedure)。
此时,通常首先对引起症状的冠状动脉(供血大块心肌)狭窄性病变,即"罪犯"(culprit)血管病变作PTCA,然后根据PTCA及临床情况决定是否行一期或多期PTCA治疗。
多支血管病变且慢性阻塞时,通常多期PTCA治疗。
首先对阻塞的冠状动脉病变行PTCA,数日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如该处PTCA疗效持续(即冠状动脉通畅),方能对提供侧支血供的冠状动脉病变行PTCA。
但是否对所有病变行完全性(complete)PTC A治疗,则取决于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心肌功能及临床情况等。
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时,我们首先仅对相关的冠状动脉作PTCA,在其成功数日后对据血压情况给予扩血管或缩血管药物,必要时插置IABP。
严重泵衰竭或心跳骤停时,可冠状动脉内注入1mg肾上腺素(浓度1:10 000),以恢复左心室收缩性。
PTCA基础——球囊导管:

PTCA基础——球囊导管:冠脉介⼊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冠⼼病诊疗发⽣了⾰命性的发展,在各种冠脉介⼊技术不断发展同时,相关器械也在不断改进,1975年Gruentzig开发出带有聚氯⼄烯球囊的双腔导管,开创了冠⼼病介⼊治疗的先河,其后PTCA球囊作为PCI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具。
为使⼤家对球囊导管有更好的了解,以下对其分类、性能以及应⽤分别进⾏介绍。
球囊导管⼀、⽬前在临床上根据球囊导管的使⽤特点常做如下分类:1、快速交换球囊:多为单轨(monorail)球囊,是⽬前PCI治疗中应⽤最为⼴泛的球囊类型。
此类球囊仅球囊近段部分15-30cm可沿着导丝同轴滑⾏,其余推送杆⽆导丝通过的内腔,配合使⽤标准长度的180-195cm导丝,单⼈即可快速简便操作,其缺点为⽆法交换导丝,以及在处理复杂病变时对导丝⽀撑较弱。
快速交换球囊结构图2、OTW(overthe wire)球囊:全长有可以通过导丝的内腔,球囊沿300cm导丝滑⾏,需助⼿协助操作,因可交换导丝及加强导丝⽀撑,常⽤于CTO病变的处理,现部分功能已被微导管取代。
在室间隔化学消融、中⼼腔测压、取⾎等⽅⾯仍有应⽤。
TW(overthe wire)球囊⽰意图3、固定导丝球囊:此类球囊要求导丝与球囊必须同步前进,⽆法更换导丝或球囊,临床已基本弃⽤。
4、灌注球囊:在球囊远、近端有多个侧孔,球囊充⽓后⾎液仍可通过侧孔进⼊病变远端,常⽤作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处理中。
了解球囊导管的性能应对球囊结构有⼀定了解,⽬前快速交换球囊临床最常⽤,其结构基本相同,分为球囊尖端、球囊、连接段、推送杆等。
球囊尖端的外径、硬度及长度可影响球囊通过病变的能⼒,现临床多为锥形设计并采⽤激光焊接技术连接。
球囊的材料在很⼤程度上决定了球囊的顺应性,如PET材料球囊顺应性较⼩⽽POC材料球囊顺应性较⼤,⽬前常采⽤尼龙材料的半顺应性球囊;球囊的材料还可影响球囊通过能⼒及回卷性能;球囊表⾯的涂层物质可以降低球囊通过病变时的摩擦⼒,⽬前多采⽤亲⽔涂层材料(亲⽔涂层解决⽅案135****1785)。
ptca简介

The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the balloon catheter was sent to the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pressurized expansion to increase the diameter of blood vessels, improving myocardial blood supply. English referred to as the PTCA. In 1977 after the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y,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或PCA)采用股动脉穿刺将球囊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加压扩张以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血供。
英文简称PTCA。
是1977年以后国际上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技术,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TCA indications: angina pectoris of drug treatment of chronic stable or unstable angina, myocardial ischemia of the evidence clearly,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dications: the extension of chronic stable angina and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with multi vessel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 but positive exercise tes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variant angina but have serious fixed stenosis; Restenosis were after PTCA.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indications for PTCA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1988: ACC AHA PTCA group of experts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10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erial lesions and coronary PTCA success rate, can be used as a selection of indications for PTCA reference.根据临床表现分析PTCA的适应症: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明确的心肌缺血证据,左室的功能良好。
PTCA手术基础知识介绍

PTCA手术基础知识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TCA)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可以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改善血流。
本文将介绍PTCA手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手术的适应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的步骤和术后的护理。
首先,PTCA手术适应症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已无效或不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PTCA手术。
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中,首先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和程度。
同时,还需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具体手术方案。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停止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出血的风险。
PTCA手术包括导丝置入、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三个步骤。
首先,在冠状动脉中插入一根导丝,通过X射线引导将导丝引入狭窄的血管中,以便后续的手术操作。
然后,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可充气的球囊导管导入冠状动脉狭窄处。
当球囊到达狭窄处时,充气球囊,使其扩张血管壁并恢复正常血流。
最后,通过导丝引导,将支架导管送到扩张的动脉段,将支架释放并植入血管内。
支架可以帮助保持血管通畅,并防止再狭窄。
术后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并定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患者需静卧休息,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在术后的几个月内,患者需要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其他药物,以预防血管再狭窄和心脏事件的发生。
此外,患者还需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手术的效果和血管的状况。
总之,PTCA手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
了解PTCA手术的基础知识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配合术后的护理工作。
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冠脉支架植入术健康教育指导

冠脉支架植入术健康教育指导冠脉支架植入术健康教育指导【概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在冠脉造影术基础上进行,即在 X 线透视下将前端带有气囊的特殊导管送入冠状动脉狭窄病变部位,加压充盈球囊,扩张狭窄病变,从而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并避免心肌梗死、心性猝死的一种内科介入治疗技术。
任何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均有其局限性,PTCA 也是一样。
单纯 PTCA 术后再狭窄率平均 25-50,而应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简称冠脉支架术)后,术后再狭窄率降至 12-20。
冠脉支架术是在 PTCA 基础上发展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
装载在PTCA 球囊上的管状支架被送至病变处后,通过加压扩张球囊使支架张开于病变处。
支架由人体相容性 316L 不锈钢记忆合金制成,有较强的支撑能力。
支架张开后即可收缩球囊并忒出体外,支架将永远留在病变血管处,以保证血管通畅,增加了心肌的血供。
支架分为单纯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能有效地抑制病变周围新内膜增生,从而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与其他单纯金属支架不同的是,药物洗脱支架在植入后,被覆在支架上的药物,缓慢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适应症: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者及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又有心绞痛发作者、缺血性心肌病,经系列检查提示梗死区有存活心肌、稳定性心绞痛经正规抗缺血治疗,心肌缺血发作频繁,或转成不稳定心绞痛病人。
【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护理:讲解 STENT 术的作用,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并解释介入治疗的优点、目的及手术经过和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避免情绪紧张,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术后接患者回病房,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有无皮下血肿,咳嗽及用力小便时压紧穿刺点。
加压器加压包扎的患者,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并与健侧对比,如有异常,通知医师,协助给予应急处理。
3.休息与活动指导:穿刺处为股动脉,若为缝合器缝合的患者,术后术侧肢体制动 4 小时,4 小时后可适当抬高床头,逐渐适度增加活动;若为加压器加压包扎的患者,术后术侧肢体制动 6 小时,6 小时后可适当床上侧身,但术侧肢体伸直,避免弯曲,12 小时后可适当活动;穿刺处为桡动脉,术后抬高术侧上肢,腕部保持平展,避免屈腕,2 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松解绷带减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文献综述)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文献综述)
安焕林;柯元南
【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1986(000)001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以下简称PTCA),是经股动脉或肱动脉,把顶端带有气囊的导管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在狭窄部位使气囊充盈。
用机械压迫血管壁的方法,使狭窄的冠状动脉管腔扩张,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
这种非手术性的治疗方法,是Gruntzig 在1977年首先在人体创用成功的。
在适当选择的病例中,PTCA可以代替旁路手术(简称CAB,以下同),是继旁路手术之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安焕林;柯元南
【作者单位】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 侯瑞;孙健美;鞠燕
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护理 [J], 张惠云;杨小红
3.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的护理 [J], 翟艳
4.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J],
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血脂干预[J], 胡大一;王宏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CA术患者护理简述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锻 炼计划,促进术后康复。
PART 04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与记录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患者应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 血压及呼吸变化,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 血、血肿、感染等迹象,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
术前用药
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如镇静剂、抗生素等。
健康教育
01
02
03
04
手术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TCA术的 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目的、方
法、预期效果等。
术后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及应对措施,如穿刺部位出
血、血肿、感染等。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原则及禁忌 ,如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辛辣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 量,以评估患者体液平衡 及心功能状态。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血栓形成
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防止血 栓形成;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处理心律失常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防治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同时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及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
关注患者心理
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加强社会支持
呼吁社会加强对PTCA术患者的 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患者创造 更好的康复环境。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PTCA
开口病变的介入治疗
• 下列情况应考虑搭桥手术:
•
• • • •
涉及左主干的LAD或LCX开口病变 涉及两支或以上支有开口病变 血管直径<2.5mm的多支开口病变 再狭窄的多支开口病变 多支开口病变合并糖尿病
近期完全闭塞病变
• 近期完全闭塞病变: • 病人的心绞痛症状新近出现,考 虑血管闭塞发生在3个月以内,特别 是无创检查证实闭塞血管支配区域 有存活心肌,闭塞血管末端呈鼠尾 状,远端通过侧枝循环血流显影, 闭塞节段较短者,可行PTCA治疗, 成功率在80%左右。
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 一般不选择介入治疗(相对禁忌 征) • 主干病变涉及LAD或/和LCX时应首 选择搭桥 • 伴有严重RCA闭塞性病变的左主干 病变应首选搭桥
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 主干近端、体部的限局性病变可考 虑选择PTCA或/和支架植入 • 搭桥禁忌患者,备有辅助心肌灌注 及血液动力学支持的左主干病变
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并发症:
• • • 再狭窄率高 大范围夹层形成 血管穿孔、心包填塞
• 辅以支架植入为上策
再狭窄病变
•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病变: • 与de novo病变相比,再狭 窄病变重复介入治疗有较高的 成功率(>95%)和较低的并发症 率(<3%)。
再狭窄病变的介入治疗
•再狭窄病变处理原则:
开口病变
•开口病变: • 介入治疗开口病变的成 功率在80%左右,常伴有较 明显的残余狭窄,常需要支 架植入来改善即刻效果
开口病变
•开口病变: • 单纯旋磨、旋切术;单纯支架
术及二种方法联合应用者一年后 再次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无差异 • 临床提示单纯支架为优
PTCA术PPT课件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 步,PTCA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
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PTCA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70% 以上的患者,且药物治疗效果不 佳。
禁忌症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肌梗死急 性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患 者不宜进行PTCA术。
02
PTCA术的操作流程
手术费用较高
相对于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PTCA术的手术费用较高,可能会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04
PTCA术的临床应用与效 果
临床应用
01
02
03
适应症
PTCA术适用于冠状动脉 狭窄、阻塞等心血管疾病 的治疗。
操作方法
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冠状 动脉病变部位,扩张球囊 以扩张狭窄或阻塞的血管 。
优势
缺点
易复发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PTCA术,且术后仍 有复发的可能,需要长期随访和药物治疗。
不适合所有患者
PTCA术不适合所有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搭桥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
术后管理要求高
PTCA术后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同时需要定期随 访和复查,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依从性要求较高。
PTCA术PPT课件
目录
• PTCA术简介 • PTCA术的操作流程 • PTCA术的优缺点 • PTCA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PTCA术的并发症与防治 • PTCA术的未来展望
01
PTCA术简介
PTCA术的定义
PTCA术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 聚集、调脂等药物治疗。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逐步恢复活动量,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脉介入治疗的 基础
• 确定冠心病的治疗策略 • 确定冠脉病变的处理策略
– 确定冠脉病变的处理步骤 – 进行器械选择
Improving Lives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心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冠心病的概念: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 称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LCX narrowing
左回旋支狭窄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 病史
易患因素+典型症状
• 心电图
平板试验
• 血化验
心肌酶学
• 超声心动图 室壁活动
• 冠脉造影---- 金标准
• 血管内超声---- 白金标准
• 其他
高速CT扫描、同位素心肌扫描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心病的治疗
• 药物治疗—被动治疗
• 减少心肌耗氧—硝酸酯, B阻滞剂, 钙拮抗剂 • 抗凝、抗血小板—阿斯匹林, 波立维, 肝素、LEMH • 其他—ACEI, 降脂药
• 旁路手术---主动治疗
• 体外循环 自身动脉 不停跳 微创 杂交
• 介入治疗( PCI ) ---主动治疗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心脏结构
右心房
右心室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左心房 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 向全身运送血液,提供各组织器官氧气 和营养物质
• 心房的作用 接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
• 心室的作用 将血液泵到全身各组织
PTCA:球囊扩张
冠心病的治疗
PTCA:支架植入
CABG:外科搭桥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PTCA原理
• 挤碎斑块 • 挤压和重新排列斑块 • 血管舒通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支架术原理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方法
• 目测直径法 • 计算机辅助定量法 (QCA) • 冠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脉病变的形态学评价
• 向心性狭窄 • 偏心性狭窄 • 局限性狭窄 ﹤10mm • 管状性狭窄 10-20mm • 弥漫性狭窄 ﹥20mm • 慢性闭塞病变:TIMI 0级,>3个月,侧枝血管形成
PTCA基础知识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心脏的解剖位置和结构功能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
心脏位于膈肌上方, 它的周围被骨骼、软 骨以及肌肉所围绕和 保护。
Improving Lives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RAO) 正常的冠状动脉 (右前斜位)
冠脉造影显示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LAD narrowing 左前降支狭窄
冠脉造影显示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右冠状动脉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主动脉弓 左主干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的分支 —左冠状动脉(LCA) —右冠状动脉(RCA)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左冠状动脉
-左主干(LM)
-前降支(LAD)
-回旋支(LCx)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左主干(LM)
长度:2-20mm 直径:2-6mm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左前降支 (LAD)
• 供应:
– 左室的2/3前壁 – 右室的前侧壁 – 心尖至间隔
正常的冠脉
斑块的形成
斑块堆积 阻塞血管
心绞痛Vs心肌梗塞
临床表现
心绞痛
心肌梗塞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疼 疼痛不固定,休息后不 痛范围固定,休息后缓 能缓解 解
治疗
硝酸甘油
溶栓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脉造影显示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介入治疗( PCI )
– 经皮冠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 血管内支架术(Stenting)
– 斑块旋切术(DCA) – 斑块旋磨术(ROTA) – 支架内放射照射(RADIATION) – 血管内超声(IVUS)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冠状动脉的功能
➢营养心肌
➢提供心脏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左回旋支(LCX)
• 供应:
– 左室的后侧壁 – 左房 – 窦房结
Improving Lives
Through medical innovation
右冠状动脉 (RCA)
• 供应:
– 左室的下壁 – 右室的前壁 – 右房 – 间隔的后方 – 窦房结,房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