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1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最新2020-2021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最新2020-2021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1)

【小学科学】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1)教学设计思想: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通过查阅资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更多地球卫星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探索地球卫星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兴趣。

模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思维能力,体会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理。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法调查出各国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

2.能按照一定标准对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分类。

3.能有根据地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设计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主动与同学交流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用途。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获得卫星用途方面的知识。

难点是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卫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特别振奋人心的图片,边欣赏边思考你有什么体会?(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相关图片)师:看完图片,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体会?生:很激动。

生:很让人羡慕啊。

生:杨利伟可真棒啊!我也想乘坐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

师: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成功的绕地球进行了飞行,那“神州五号”是什么卫星你知道吗?生:人造地球卫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揭开人造地球卫星的神秘面纱。

(板书:人造地球卫星)二.探究过程(1)资料交流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大量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和图片,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内容,交流后选择1、2个你认为最精彩的资料到前面来汇报,组内其他同学作为补充,看看哪个组汇报的最完善!生:组内进行交流。

师:我相信每个小组都收获多多,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收集到的资料,其他同学作为补充。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1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1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
一、填空题
1.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如今增添了5000颗。

2.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精彩的竞赛场面是靠传送的。

3.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资源卫星、天文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二、选择题
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到1998年底已经发有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A35 B40 C45
三、判断题
1.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2.人造卫星只有导航的功能。

()
三、简答题
1.人造卫星有哪些用途?
2.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

最新精选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

最新精选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

最新精选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精选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静止不动B、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很多C、跟地球的速度相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动力是( )。

A、燃烧燃料B、地球的引力C、太空中的风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你在家里能看到精彩电视节目,是通过( )传送过来的。

A、宇宙探测器B、人造卫星C、航天飞行器【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1970年4月24日,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______,都是______小时旋转一周。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地球的引力导致卫星围绕地球做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我国在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1957年10月4日,______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增添了______多颗人造卫星。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影响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______、通信、______、侦察、______、资源勘测和______等各种用途。

【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同步卫星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请用相对运动的原理解释。

A同步卫星就是卫星运行的速度与方向和地球的自转速度和方向刚好一样,这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的上空。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常见的建筑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完毕了露宿原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19 世纪20 年月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消灭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很多的建筑材料3.人类的房屋经受了从自然地窖到现在的人造住宅;构造由简洁到简单;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4.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进展5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等方面不一样,这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6.列举不同风格的房屋: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伊斯兰特色的房屋7.房屋在构成上有肯定的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房→一幢楼二、奇异的构造1..建筑物的构造有薄壳构造〔体育馆〕、实心构造〔大坝、桥墩〕、框架构造〔铁架桥〕等等2.在建筑物的构造中,拱形构造能00 够承重;空心构造可以减轻自重;三角形构造有稳定性的作用。

3.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4.蜂巢口是六边形的,雪花是六个角,生活中用到的泡沫块相当于蜂巢,5.依据建筑物构造特点,我知道赵州桥拱形构造金字塔三角形桥墩实心构造埃菲尔铁塔框架构造体育馆薄壳构造美国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构造DNA 双螺旋构造6.简答:(1)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

②支撑力强。

③扩大了桥的流水面积,削减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2)楼板、主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答:①节约材料②轻松. ③结实. ④支撑力强. 或者:由于空心既减轻自重三、秀丽的建筑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达在它的自身造型和颜色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四周环境及功能的协调全都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构造,还要考虑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美3.通过观看或搜集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可以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颜色、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共18页文档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地球卫星共18页文档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人造 地球卫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2)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册《15人造地球卫星》word教案 (2)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2)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5人造地球卫星》教案_(2)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第十五课人造地球卫星一、教学目标:1.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关情况,了解现在的航空航天情况。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教学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四、课时:1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想和大家一起回到2003年10月16日,去感受一段激动人心的时刻,想去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杨利伟着陆的录像。

问:看完这段录像,你想对大家说什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如果答不出,可再提示:有关这段录像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时间:2003.10.15,绕地球14圈,在太空中的时间是21小时23分钟,意义。

)小结:杨利伟飞天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世界上第241次栽人航天飞行,是属于我们中国的。

现在,我们继续了解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学习“人造地球卫星和长征火箭”。

二、学习新课:1.交流: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并搜集了一些有关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我猜想,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和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结合课文,将你知道的有关人造卫星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过一会儿,我们汇报。

大家想交流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交流的时间,大约7——8分钟。

学生交流,师巡视。

2.汇报:(1)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有关我国人造卫星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

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自由说,每位学生说后,老师都给简单的评价或让学生评价。

A(如说到“东方红一号”,可让学生接着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B(如说不到“东方红一号”,问: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出示图片,谁能给大家介绍“东方红一号”的情况。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这里有一张图表,是各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情况。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2. 掌握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部件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3. 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部件和工作原理。

2. 人造卫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讲解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影音资料演示法:播放有关人造卫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造卫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造卫星的部件和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观看视频:播放与人造卫星相关的视频资料。

2)小组讨论:请学生讨论一下他们观看的视频中有哪些人造卫星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有哪些好处。

2.展开(30分钟)1)人造卫星的制作原理:教师主讲:人造卫星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

包括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微型电脑、氦气气球和压力容器等等。

人造卫星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和卫星本体。

光学器件、电池组、改变卫星轨道所需的发动机、遥控器、基础设施等也是卫星组成的部分。

2)实验演示:请学生通过实验演示人造卫星的部件,如电池组等的制作及应用。

3)人造卫星的工作原理:教师主讲:人造卫星是通过通信、导航、气象、科学、军事等多种目的造出来的。

它们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和军事监测卫星等。

卫星把收到的信号或数据发送回地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和促进科学研究。

4)案例教学:让学生观看与人造卫星相关的案例视频,讲解它们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3.巩固(15分钟)1)小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中探讨一下人造卫星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整理出学习笔记。

2)学生报告:学生代表可向全班汇报关于人造卫星的学习笔记。

4.拓展(10分钟)1)影音资料演示:播放与人造卫星有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拓展对人造卫星的了解,了解人类在开展探知科学研究以及使用人造卫星进行预警、救援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15 人造地球卫星》习题
一、填空题
1.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如今增添了5000颗。

2.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精彩的竞赛场面是靠传送的。

3.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资源卫星、天文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二、选择题
1.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到1998年底已经发有颗国产卫星上天遨游。

A35 B40 C45
三、判断题
1.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
2.人造卫星只有导航的功能。

()
三、简答题
1.人造卫星有哪些用途?
2.用乒乓球和棉线模拟人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