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 -必修1名著导读 — 《论语》课后练习《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文学名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 -必修1名著导读 — 《论语》课后练习《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文学名

2012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文学名著强化训练名著阅读检测题(选择题部分)1、有错的两项是( )A.“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的威胁。

B.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

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

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C.愚人节后的第二天,受克洛德的指使,卡西莫多绑架爱斯梅拉达未遂,被巡逻队捕抓。

他在受鞭刑后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几番要水喝,却遭到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然而却是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的嘴边。

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D.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巴黎市法院大厅进行“愚人王”的选举,谁长得最丑、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

最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

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

E.犯了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草审理后,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

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

这时,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加西莫多的嘴边。

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饱含热泪,不住地说:“美……美……美”2、有错的两项是( )A.弗比斯来到旅店的小楼上,爱斯梅拉达正坐在床边等着他。

当他们热烈地吻抱时,弗比斯把系在身上的匕首交给姑娘,姑娘顺手把它抛出窗外。

恰巧这把匕首落在正在窗外窃听的克洛德的眼前。

当这对情人再次热烈拥抱时,克洛德拾起匕首,从窗外把它刺进了弗比斯的后背。

B.1482年1月6日,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作业练习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作业练习

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精彩的用计。 答: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 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 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 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 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 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 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 处理人际关系。
孔子提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 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 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的学习思想 (1)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公治长篇》),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篇》),并且认为“士志于道,而耻 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 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 心致志,不要为个人吃穿等生活俗事所拖累。 甚至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述而篇》)的精神。
《家》 1.请对《家》中鸣凤之死的故事情节作简要介绍。 答: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 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 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可是觉慧只忙着读书写文章。 鸣凤在花园里痛苦地思考,明白了:“她应该放弃他。 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最后她极其温柔而凄楚地 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 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 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 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 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 自己复仇。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 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 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 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 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 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 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 迪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必修1~5“名著导读”

必修1~5“名著导读”

女人 结婚 。善 良 的爱 斯梅 拉达 为了 救他 ,答 应嫁 给
B. 宝黛 初见,便都有似曾 相识的心灵感 应,两人
舞卖艺,穷诗人甘果瓦被她 的美貌、舞 姿吸引,情 不自 一见如 故,心灵相 通。宝 玉觉得 是“ 天上掉 下个林 妹
禁地跟 着她,突然 跳出两 个人把 她劫走 了,甘果瓦 认 妹”,十分好感。
出其中 一个就 是卡西 莫多,出于 爱意,他勇 敢跑上 前
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5.
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古
巴老渔 夫
的硬汉形象,他在捕 获马林鱼和与
鲨 鱼的 较量 中,每取 得一 次胜 利都 付出 了 惨重 的代
价 ,最 终以 失败结 束,只拖 回了
。但老 人凭
自己的 勇气、毅力 、智慧所进 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体
现了“

代著 名杂
剧作 家,描 写了唐贞元间

在普救寺
相遇且相爱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9.《茶馆》共三 章,依次 截取


三个 时 期的 横 截面 ,采 用人 物 带故 事 的写
法 ,通 过裕泰 茶馆由 盛而衰 的变迁,以 及在茶 馆中活
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变迁,反映近五十年的社会面貌。
10. 孔 子在《论语》中经 常谈 到他的 理想 ,在《先
D.《家》除了 高家 三兄弟 之外,还 刻画 了一些 令 的“雄心”,林黛玉则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的悲哀。
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如敢于 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 头鸣
5. 关于《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凤,温顺善 良地吞 咽旧礼 教恶果 的梅芬 ,善 良厚道 的
A.“木石 前盟”交代了一块无 材补天的顽石 与绛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名著导读+高考名著真题汇总必修1-5名著导读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陆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必修1~5“名著导读”

必修1~5“名著导读”

A. 莎士 比亚是 十六世 纪英 国杰 出的戏 剧家 , 雨 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 义文 学代表作家 , 川端康成 是 日本著名作家 , 曾获诺 贝尔文学奖 " 他们的代表作 分别 是 喜剧 5威尼 斯 商人 6 !小 说 5悲 惨 世 界 6 和 5雪

高私 鞠
国 6"
高 三 二 轮 复/ 专 题# 语 文
高三二轮复习 专题 # 语文高嘈生拿习
必修 1一 5 / 名 著 导读 0
黄梅 一 中 陈正芳 黄 智平
一 ! 选择题 "
虽 然想见她 , 可是实在脱 不 开身 , 加西 莫多 只得无 功 而返 " 爱 斯 梅拉 达 虽 然很 失 望 , 但 并 没 有 责怪 他 " ( 5巴黎圣母 院 6) D. 探 春的判 词是 : / 才 自精 明志 自高 , 生 干末 世 运偏 消 " 清明涕泣 江边望 , 千里东风 一梦遥 " 0 ( 5红 楼梦 6 ) 3 . 下列各项 有关文学常识 和故事情节 的表述 , 有 错误的一项是 ( )
所以作者说她陷入了 / 一 口残酷的井 0" 口 B. 5呐 喊 #药 6采 用 了双线结 构 , 以 / 华 0 ! / 夏 0这 两个具 有象征 意义的姓 氏作 为吃血 者和流 血者 的代 称 , 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 口 C. 5家 6中的觉慧 要 出走 , 却遭 到长 辈们 的一致 反对 , 于是 他不得 不瞒着高 家的所 有人 , 只 身乘船去 上海 , 去创造新的事业 , 追求新 的生活 " 口 D. 5三 国演 义 6 中 , 南蛮政变后 , 诸 葛亮 为收服人 心 , / 七擒 七纵 0孟获 , 由 于他恩威 并施 , 孟 获最 终 归 顺 , 为蜀汉 出兵中原解除 了后顾之忧 " 口 E. ( 哈姆 雷特 6 中 , 国王 克劳狄 斯在偷 听 哈姆雷 特 母子 对话后 , 感觉 自己拭 兄篡位 的罪行 已经败露 , 立 即蓄谋置 哈姆雷特于死地 , 以消除威胁 " 口 8. 下列各项 中 , 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 的两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精华)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精华)

《名着导读》知识梳理《论语》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

3.《论语》全书共分20篇。

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

4.《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

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5.“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6.《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治学、从政、修身养性。

7.解释下列言论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思想:(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代表了孔子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表明了孔子举一反三式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大卫?科波菲尔》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国籍)小说家他在二十三岁时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维克外传》为他赢得声名,他一生共创作了 14 部半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唯一能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2.《大卫?科波菲尔》中不少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体小说。

|精.|品.|可.|编.|辑.|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请将下列人物名称、形象特征和作品名称对应连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一、《红楼梦》作品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1]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第2回)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表明了孔子举一反三式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大卫•科波菲尔》
1.《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国籍)小说家
2.现在人们说起《红楼梦》,往往指的就是曹雪芹的前80回和高鹗的后40回续书的总称。续写的部分并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但高鹗所写出的宝黛悲剧结局却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3.对于《红楼梦》的创作意图,小说开篇作了说明,即追悔已往人生,纪念当日“行至见识皆出我之上”的女性。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中,是作者悲悼的主要内容,也是小说的主线。
4.《家》中的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向婢女鸣凤
表示爱情的行为具有受五四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
5.作为家里的长房长孙,觉新(人名)养成了委曲求全顺从懦弱的性格,但另一方面,他也信服个性解放的新理论,于是这个人物具有了人格分裂的悲剧性。
6.《家》中还刻画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次要人物,如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鬟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苦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瑞珏,专制家长高老太爷,败家子克定,荒淫的假道学冯乐山等等。
他在二十三岁时发表的长篇小说《匹克维克外传》为他赢得声名,
他一生共创作了14部半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唯一能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语作家。
2.《大卫•科波菲尔》中不少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自传体
体小说。
3.请将下列人物名称、形象特征和作品名称对《奥立弗•退斯特》
费金伪君子《马丁•瞿述伟》
金格尔 骗子《圣诞欢歌》
裴斯匿夫乐善好施《匹克威克外传》
希普乐天知命《大卫•科波菲尔》
密考伯阴险小人
4. 《大卫•科波菲尔》以大卫的成长作为小说的主线。大卫面对凶残贪婪的继父(人物名),受尽虐待,只有忠心耿耿的女仆佩葛蒂
(人物名)无微不至地爱护他,让他体验到人间的温情。
5.《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的保姆佩葛蒂、青年渔民佩葛蒂先生(人物名)等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都表现了狄更斯小说创作的道德意图。
《名著导读》知识梳理
《论语》
1.《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
3.《论语》全书共分20篇。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
《家》
1.一般认为,《家》和《寒夜》是巴金的代表作品,而他晚年所写的散文
《随想录》则是真诚反思“文革”的作重要的作品之一。
2.巴金的《家》《春》《秋》等三部长篇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3.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慧、
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这种艺术结构与《红楼梦》类似。
4.《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5.“克己复礼”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6.《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即治学、从政、修身养性。
7.解释下列言论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思想:
现在《巴黎圣母院》中,比如:爱斯梅拉达(人名)的美貌和卡西莫多(人名)的丑陋,她的善良和弗罗洛(人名)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人名)的轻薄。
2.在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创作了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3.正如作者自己在序言中所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叙说人的“命运”的作品。女主人公是作者心目中美和善的化身,但在面对面似庄严却狡诈无比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时显得无助,尽管有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许多代表正义力量的义民的热心帮助,却仍然无法逃脱被绞死的命运。
6. 《大卫•科波菲尔》中密考伯夫妇的形象原型正是狄更斯的父母,他们的精神被称为密考伯主义,其精神内涵是债多不愁,乐天知命。
7.希普(人物名)是《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的反面人物典型,他企图占有合伙人维克菲律师的产业和女儿,导致大卫姨婆破产,但其阴谋未能得逞。这一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
8. 《大卫•科波菲尔》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这种叙事方式被称为有限视角。
7.《家》虽然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青年的生活和情感,但其中体现的那种对理想的追求
,那种使命感,那种青春的热情和奋斗精神正是现代生活所缺少的,这正是巴金小说对当代青年的意义。
《巴黎圣母院》
1.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是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最初思想比较保守,后来因为受到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他1827年发表的作品《《克伦威尔》序》中。在这部作品中,他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这种原则集中体
4.在小说中,卡西莫多的愚昧心灵被爱斯梅拉达的仁慈所感化,显示了作者雨果所宣扬的
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
《红楼梦》
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祖父曹玺、父亲曹頫世袭江宁织造,极受康熙赏识,是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极盛而衰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这种人生经历与《红楼梦》中贾府的盛衰非常相似。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代表了孔子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4.请指出下列语言各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之口并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