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公共管理学2版课后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一、关键词

1.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

答: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是关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该含义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2.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答: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泛的概念。其理论假设是:“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管理就是管理……用于组织和激励雇员的机制,在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同样适用”。其政策主张大体可归纳为:

(1)改造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正在变得无法接受,因此必须进行改造。

(2)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政府首先有必要引入“企业家精神”,改造行政文化,进而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应对或应变能力的政府。

(3)建立顾客驱动(customer driven)制度。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的意义在于,公共目的即实现公民和公众利益,才是关于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焦点。

(4)引入竞争机制。为了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产品,降低行政成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唯一可靠的选择。

(5)重视行政结果。主张公共行政研究和政府管理的重点应当转向“结果”而非“过程”。

(6)推行社会合作。公共部门首先必须改变行政理念,打破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广泛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通过诸如公开竞标、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等方式,将公共服务承包出去,同时实现有效的监管。

3.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答: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2)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

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二、复习思考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何区别?

答: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有:

(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人部门管理的目标则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这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最重要的区别。

(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公共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这使得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垄断和强制的特点,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至于私人部门或组织与外部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公共权威引导下的平等合作与竞争关系;私人部门管理体现出在公共权力和市场力量制约下的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的特点。

(3)制衡性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受到较多的制衡。而私人部门管理者在管理中具有较多的自主性。

(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私人部门的管理无需对分配和平衡社会价值承担责任,其管理活动主要围绕如何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展开,管理过程主要依据经济理性这一单纯考虑而展开。

(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通过政府机制在公共利益的导向下,以近乎垄断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而私人部门则通过市场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竞争的方式提供私人产品。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

答: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的局限有:

(1)理论框架局限

①传统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政治学所具有的规范取向是行政学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

②把行政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看待即行政的管理学,采取管理学工具取向来研究,抹杀了公共领域特有的政治文化价值。

(2)管理主体局限

将公共管理的主体局限于政府,忽略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3)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传统行政管理在管理主体上排除非政府主体的参与,管理任务上将规则制定、监管与直接管理混为一谈,管理手段善排斥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竞争机制。

(4)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

①忽视了行政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忽视了行政作为一个系统对“外部”公共事务的作用力,也忽视了传统上不属于行政学管理对象的社会公共事务;

②行政学的管理目标也是内部取向的,其重视的是管理的机构、过程和程序,强调的是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以下几点:

(1)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①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

在福利国家理念的推动下,西方国家政府的权利、职能范围不断扩大,政府角色的多样化使政府规模扩大。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采取重税政策来支付大量的公共开支,导致民众的不满。

②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西方国家政府角色的过度膨胀,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表现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上产生,政府税收能力下降,财政压力巨大。

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①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②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引发了民众对政府不信任感的增长,使政府面临着合法性危机。

(2)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①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a.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b.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c.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②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在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全球性扩张、跨国公司、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化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给公共管理学带来重大的影响。

(3)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a.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b.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c.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d.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②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