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皮肤科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容培训ppt课件全

美容培训ppt课件全

▪ 大多为遗传。
▪ 不会感觉痒。
32
2. 斑点的形成
麦拉宁色素(黑色素)分泌量增加,皮肤 的新陈代谢作用迟缓。
▪ 肤色是由一种称为黑色素的物质决定的,黑 色素在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内形成,并 随细胞的新陈代谢而进入皮肤表面,最后随 老化的角质剥落。若代谢不畅,即会形成色 素的沉着,产生斑点。
▪ 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小体─→黑色素
45
3. 保养重点
❖ 耐心试用,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化妆品,切勿 急燥胡乱更换护肤品。
❖ 选购护肤品应多注意。
商品试用法 将保养品直接涂抹或用化妆棉沾取置于手臂内 侧做皮肤斑贴试验
▪ 将保养品直接涂抹或用化妆棉沾取置于手臂内测 24~48小时后,观察其有无反应。
▪ 若无异常反应,在脸部试用。
试用护肤品确认合用后,再试用另一护肤品, 时间应间隔一天以上。
之间供给表皮细胞的养分。 ▪基底层:由圆柱型的基底细胞与树状的黑色素细
胞所形成。
11
12
新陈代谢作用
基底层的基底细胞不断新生,分裂再往上输送到 角质层(老化、死亡),最后形成死皮脱落,此 过程称为新陈代谢作用,亦称皮肤的角化现象。
新分输老 脱 生裂送化 落
表皮细胞的生命循环周期约28天左右。 一般护肤品只能进入皮肤的表皮层,而只
25
【黑头粉刺 】
青春痘的形成大致有粉刺、丘疹、及囊疱等过 程。因为毛囊阻塞、过多皮脂无法排除堆积, 逐渐形成粉刺,有开口的粉刺其因尖端氧化变 黑后,即俗称的“黑头粉刺”。没有开口的粉 刺则为“白头粉刺”。
26
❖ 丘疹型
受细菌感染而发炎,表面肿起,并有疼痛感。
❖ 脓疱型
由丘疹型面疱继续恶化而来,会因细茵的繁 殖 而化脓,治愈后易残留疤痕。

皮肤美容解剖PPT课件

皮肤美容解剖PPT课件

化学剥脱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皮肤表层进行腐蚀, 使皮肤表面细胞层逐渐脱落,新的、更健康的皮肤逐渐生 长出来。通过化学剥脱术,可以改善肤色不均、暗沉、粗 糙等问题,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皱纹:皱纹是由于皮 肤老化、干燥、紫外 线照射等因素引起的 皮肤纹理和沟壑。皱 纹可以通过护肤品、 注射填充剂、激光等 方法改善。
痘痘 增多、皮脂分泌过多等 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
03
04
05
白头粉刺:白头粉刺是 黑头粉刺:黑头粉刺是 闭合性痘痘,毛囊口被 开放性痘痘,毛囊口被 角质层覆盖,内容物不 角质层覆盖,内容物被 易排出,呈白色或淡黄 氧化呈黑色。黑头粉刺 色。白头粉刺可以外用 可以外用维A酸类药物、 维A酸类药物、果酸换肤 果酸换肤等方法治疗。 等方法治疗。
谢。
专业皮肤护理
使用专业护肤品,如面膜、精 华液等,进行深层清洁、补水 、抗衰老等护理。
皮肤按摩
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疲劳,增加皮肤弹性。
皮肤微针疗法
利用微针刺激皮肤,打开皮肤 通道,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
激光美容技术
激光祛斑
利用激光能量破坏色素细胞,达到美白祛斑 的效果。
激光脱毛
利用激光能量破坏毛囊生长,达到永久脱毛 的效果。
04 皮肤问题与解决方案
色素问题
01
02
色素问题通常表现为皮 • · 肤颜色不均、色斑等, 可能是由于遗传、紫外 线照射、内分泌等因素 引起。
03
04
05
雀斑:雀斑是常见的色 素问题,通常在面部出 现,呈浅褐色或深褐色 的小点。雀斑的形成与 遗传和阳光照射有关, 可通过激光治疗或化学 剥离等方法去除。

皮肤美容ppt课件完整版

皮肤美容ppt课件完整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皮肤美容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皮肤美容基础知识 • 皮肤美容方法与技巧 • 皮肤美容产品与选择 • 皮肤美容案例分享 • 皮肤美容常见问题解答
REPORT
CATALOGபைடு நூலகம்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皱纹松弛
选择抗衰紧致产品,提升皮肤弹性和紧致 度;定期进行专业皮肤护理,如微针、激 光等,改善皱纹松弛问题。
黑头毛孔粗大
通过深层清洁和去角质,改善黑头问题; 使用收缩毛孔的产品,减少毛孔粗大现象 。
干燥脱屑
使用滋润型护肤品,为皮肤提供足够的保 湿;定期进行深层补水护理,改善干燥脱 屑现象。
红血丝
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过度刺激;使用 含有舒缓成分的产品,缓解红血丝问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皮肤美容产品与选择
护肤品类型与功效
洁面产品
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多余油脂,保 持皮肤清爽。
02
爽肤水/化妆水
平衡皮肤酸碱度,为后续护肤步骤做 准备。
01
03
精华
提供高浓度的营养成分,深层滋养皮 肤,改善肌肤问题。
防晒霜
防止紫外线伤害,保护皮肤不受自由 基损伤。
05
04
面霜/乳液
保湿滋润,锁住水分,维持皮肤弹性 和光泽。
如何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根据肤质选择
油性、干性、混合性和敏感性皮肤有不同的 护肤需求。
根据季节选择

(2024年)皮肤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年)皮肤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皮肤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皮肤概述与结构 • 常见皮肤问题及其原因 • 诊断方法与技巧 • 治疗原则与方案制定 • 护肤产品选用建议 • 预防保健措施及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2
01
皮肤概述与结构
2024/3/26
3
皮肤功能与作用
保护作用
调节体温
感觉功能
分泌和排泄功能
11
敏感肌肤与红血丝
原因
皮肤屏障受损、神经血管 反应异常等。
2024/3/26
症状
皮肤薄、容易发红、发热 、刺痛等。
治疗
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避免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激光治疗等。
12
03
诊断方法与技巧
2024/3/26
13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024/3/26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 现时间、部位、性质、诱因、家 族史等。
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能 分泌汗液和皮脂,具有 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 皮肤干燥的作用。同时 ,皮肤通过出汗排泄体 内代谢产生的废物。
4
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功 能,但吸收能力较弱。 主要通过角质层、毛囊 皮脂腺和汗管口吸收物 质。
皮肤类型及特点
干性皮肤
皮肤干燥,缺乏油脂和水分, 容易出现皮屑和皱纹。需要保 湿和滋润。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毛发 、指甲等部位,观察皮损形态、 大小、颜色、分布等。
14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
常规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一般检查。
病原学检查
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培养及药敏 试验。
2024/3/26
免疫学检查

皮肤美容知识ppt课件

皮肤美容知识ppt课件

微小循环
为了促进新陈代谢,毛细动脉血管渗出 的营养和氧气通过细胞间脂质输送给基 底母细胞,基底母细胞吸收营养后,分 裂子细胞,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与废弃 物,再通过细胞间脂质,输送给毛细静 脉血管和淋巴管,排出体外的过程,叫 做微小循环。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美容学的历史
• 1、据有关记录显示,美容学最早开始于纪
元数千年前的中近东,地中海东部的国家, 然后,经由欧洲传遍了整个世界,美容学 是一种护理手段,而不是治疗的手段。
• 我们每天抹在脸上的化妆品是怎样由来的呢?我说
是一由一个皮鞋匠发明的,大家会不会感到吃惊呀?
• 十四世纪一个意大利的制鞋匠,很困惑,那就是堆
皮 肤 的 表 面 结 构
皮肤是包住人体诸多内脏器官的类似膜状的物质,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面积1.6—1.8㎡;占体重的8%—16%。
整个凸起的部位称为——皮丘。 皮丘与皮丘的连接处凹下去的部位称为——皮
沟。 皮丘的顶点(约中心点的位置)有——汗孔 汗孔的下面有分泌汗水的——汗腺 皮沟与皮沟的交叉处有——毛孔。毛孔里有—
五千万日元的赔偿,但他们付出了惨通的代价, 留在脸上的黑斑是永远都去不掉的。
Hale Waihona Puke • 八十年代→天然动植时代→趋向使用天然物
→动植精华的提取和精制;化妆品的基本构 成成分一直延续至今。
• 九十年代→细胞时代(生物科学、高新技术)
→追求效果与功能→细胞相关物质。
• 二十一世纪→生态适合时代→追求适应生态
环境的功能;细胞迁移成分—细胞分裂素
真皮
真皮:掌管皮肤的张力与弹力。是 由纤维芽细胞、弹力纤维、胶原纤 维等和充满于其间的基质而构成的, 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 淋巴管、神经组织、毛囊等。是由 网状层和乳头层形成的层面。

皮肤科ppt课件讲义版

皮肤科ppt课件讲义版

皮肤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屏障作 用,可以防止外界有害因素的侵入, 同时也可以防止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 的流失。
皮肤的类型与特点
干性皮肤
油脂分泌较少,容易干 燥,需要保湿和滋润。
油性皮肤
油脂分泌较多,容易出 油,需要清洁和控油。
中性皮肤
油脂分泌适中,皮肤状 态良好,需要保持和维
护。
敏感性皮肤
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1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经验2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训1
忽视患者心理治疗
教训2
过度依赖药物治疗
总结词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治疗效 果,减少复发率。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法。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 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
注意事项
需遵循医嘱,避免药物副作用和相 互作用,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
光疗及激光治疗
光疗及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或激 光,对皮肤病进行治疗。
优点
对于某些顽固性皮肤病, 如银屑病、白癜风等,光 疗及激光治疗具有较好的 疗效。
注意事项
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避免过度照射或操作 不当导致皮肤损伤。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热、光等对 皮肤病进行治疗。
优点
对于一些炎症性皮肤病,物理治 疗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促进
愈合的作用。
注意事项
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 免不当操作导致皮肤损伤或病情
加重。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皮肤病,如皮肤癌等,手术治疗 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美容课件完整版ppt

美容课件完整版ppt
天然成分优于化学成分。事实上 ,许多天然成分和化学成分都可 以对皮肤产生积极的影响,只要 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即可。
美容产品选择建议
建议一
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 ,干性皮肤适合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产品,而油性皮肤则 适合使用控油产品。
建议二
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表,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或有害成分 的产品。
建议三
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了解自己的皮肤需求和产品功效后再 做选择。
TH使用洁面乳清洁客户面部,去除 污垢和油脂。
爽肤
使用爽肤水收缩毛孔,平衡皮肤 水油平衡。
结束
完成整个美容服务流程,为客户 提供后续护肤建议和注意事项。
涂抹产品
根据客户皮肤状况,涂抹适合的 美容产品,如精华液、面霜等。
专业护理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去角质、按 摩等专业护理步骤。
04
CATALOGUE
美容营养与健康
美容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自信心、提高 生活质量。一个良好的美容习惯可以 改善肌肤状态,减少皮肤问题,使个 人看起来更加健康、年轻和有活力。
皮肤类型与特点
皮肤类型
皮肤类型大致可分为油性、干性、混合性和敏感性皮肤。每种皮肤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皮肤特点
油性皮肤通常较厚,毛孔粗大,容易出油;干性皮肤则较薄,缺乏油脂,容易 干燥和产生皱纹;混合性皮肤则是油性和干性皮肤的混合体;敏感性皮肤则容 易受到刺激,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营养与皮肤健康
营养素对皮肤的影响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 养素对皮肤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乏或过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可能导 致皮肤问题。
抗氧化物质
水分摄入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皮肤健康至关 重要,缺水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和 失去弹性。

美容护肤ppt课件

美容护肤ppt课件

慎重对待偏方
对于一些流传的偏方,应谨慎对待, 避免因不当使用而导致皮肤问题加重 。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皮肤问题,应及时治疗,以 免问题恶化。
05
美容护肤案例分享与效果展示
个人护肤经验分享
总结词
个人护肤经验分享
详细描述
分享一些个人的护肤经验,包括日常护肤步骤、产品选择、以及个人心得体会 等。
护肤品使用前后对比展示
面霜
使用面霜滋润皮肤,锁住水分, 形成保护膜。
精华
使用精华液深层滋养皮肤,提供 更多营养。
02
美容护肤产品介绍
洁面产品
01
02
03
洁面乳
温和清洁,适合日常使用 。
洁面膏
深层清洁,适合油性和混 合皮肤。
洁面啫喱
清爽不紧绷,适合敏感和 干性皮肤。
护肤产品
爽肤水
平衡肌肤水油,为后续护肤做准备。
面霜/乳液
总结词
护肤品使用前后对比展示
详细描述
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示使用某款护肤品前后的皮肤状态,直观地展现产品 的效果。
专业美容护肤案例分析
总结词
专业美容护肤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分析一些专业美容护肤案例,探讨不同皮肤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案以及产品推荐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膜。
按摩
适当的按摩可以帮助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增加皮肤弹性。
去黑头
使用去黑头产品或工具 ,去除鼻子上的黑头和 污垢,让皮肤更加清爽

修眉
定期修整眉毛,可以让 眉形更加整齐,提升整
体妆容效果。
皮肤问题解决方案
痘痘
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痘痘肌产 品,控制油脂分泌,消炎杀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幼儿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数目增多。与日晒无关。

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病损可终身不变。

淡褐色、黄棕色或暗棕色斑,边缘规则,大小不一,自数毫米至数十厘
米。

色素均匀,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

患有6个以上直径大于1.5cm的咖啡斑时,提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Von Recklinghausen病)的可能性,有报道90%以上神经纤维瘤病人有咖
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四、选择光热解原理: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 靶组织能吸收而周围组织不吸收的特定波长激光,而且脉 宽短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间,能量密度大于靶组织 损伤的阈值时,就可以保证有效的治疗病变的靶组织,而 同时对周围正常的组织损伤最小,这就是选择性光热作用 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条件:A合适的波长(吸收峰值及作 用深度),比如水的2940nm,氧合血红蛋白418、542、 577nm,而黑素小体刚在280-1200nm内随波长的增加对光 的吸收而减少,波长500nm作用深度0.4mm,800nm900nm——2.0mm。B. 脉宽小于或等于靶组织的热弛豫时 间。C能引起靶组织破坏而正常组织不引起并发症的合适 能量
一。

与日晒关系显著,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病例对比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

(cafe au lait spot)为遗传性皮肤病,色素斑处的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
细胞内黑色素增多,黑色素细胞活性亢进,产生大量黑色素,形成咖啡
斑色素沉着。咖啡斑可谓多系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结节性硬化病、Albright综合证、Silver-Russel综合证、Watsons综合证

临床表现

通常在幼儿期5-6岁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青春后期
最重,中年后逐渐减轻。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尤以鼻梁及两颊最常见,有时颈部、
肩部、色米粒大小斑点,直径3-5mm,圆形、卵圆形或不
规则形,境界清楚,孤立而不融合,数目多少不定,分布疏密不
激光与光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激光的产生条件:激光工作物质吸收外界能 量,使其发生粒子反转,越来越多的粒子在 高能级聚合,并向低能级跃迁,同时放出光 子,光子通过在谐振腔内的不断振荡放大形 成激光,受激放大形成的光,称之为激光,
英文为“laser”,港台称为“镭射”。 特点:高的相干、单色、方向性及高亮度
表皮冷却时间10ms,毛囊100ms,血管200ms
美容皮肤激光科各种常见疾病 及治疗方法
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雀斑、脂溢性角化(老年 斑)、咖啡斑、单纯性雀斑样痣、色素沉着-息肉 综合征、日光性黑子(老年性黑子)
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太田痣与伊藤痣、蓝痣、 颧部褐青色痣、外源性色素沉着症(文刺、爆物 沉着症)
真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色素性毛表皮痣、斑痣 、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雀斑

雀斑:(ephelide,frekle)为常见于面部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变性皮肤病。雀斑皮肤黑色素细胞内的
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在日光、X线紫外线的照射后,产生大量的
黑色素,形成雀斑。
尖至芝麻大小,可相互融合,与日晒无关。 色素均匀,边缘渐淡而近于正常肤色。 泛发性黑子病及面正中黑子病为特殊类型。
脂溢性角化与老年性黑子
前者为一种良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肿瘤,病因不 明,部分表现为常染色体遗传,老年人多见,发 生于30-40岁后,男性多见,表现为褐色、黑色边 界清楚的小斑片,表面干燥、粗糙、无光泽,可 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
啡斑。
咖啡斑
.
雀斑样痣
雀斑样痣(lentigo)亦称黑子,我国古代书称为黑子或 黑痣。本症很常见,表现为棕黑色斑点。
临床表现 发病于幼年,到成年逐渐增多,亦有突然弥散性大量出
现者,或经多年逐渐减少而消失者。 可分布于皮肤任何部位或黏膜皮肤交界处。 淡褐至黑褐色斑疹,表面平滑或略隆起,多为圆形,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伤的一位 英国水兵,世界第一位整形手术患者
(1917年)

一、激光的生物作用:热,压强,电磁,刺激,光化等五种效应
二、激光的物理剂量的四要素:功率、受照面积、受照时间、激
光的入射角
三、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除去波长、组织吸收系数前提
):
2. 组1织.热脉弛冲豫参时数间::脉皮宽肤、1m脉s冲,间黑隔素,小重体复1u频s率,、血平管均0.0功5-率45ms,
毛囊40-100ms.
3 4 5
激光光斑 表面冷却 皮肤类型
常用激光参数
1. 能量(energy)——焦耳(joules) 2. 功率(power)——瓦(watts)
Watts=joules/seconds
3.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J/cm2 4. 波长wave length——nm 5. 脉宽pulse duration——ns, us, ms
后者发生于中年到老年,为长年受到强烈日光照 的人,为一种获得性黑子,病理为基底层黑素细 胞增多,表现为平滑的小色素沉着斑,与早期脂 溢性角化难以鉴别。
老年斑治疗对比
.
太田痣
太田痣(nevus of ota)又称眼上腭褐青色斑痣(nevus fuscoceruleus cophthalmomarillaris),为侵及面部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分布区域的 褐色或青灰色的皮肤斑状损害。本病于1939年由日本太田(ota)首先 报道,故名。太田痣的发病原因不明。一半以上病例在出生时即有较 明显的面部皮肤色素改变(日本太田报告为65%,国内报告为54%) 。亦可在1岁内或于儿童期发病,或病情加重、皮肤色素改变渐明显 而在此期被发现,也有在青春期才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者,发病年龄的 分布呈现婴儿期及青春期两个高峰。总的发病率为0.1%—0.2%,男女 之比为1:2.5—4.0。一般认为很少有家族史,但国内也有报告见家族 遗传史者。日晒、劳累、情绪不好及月经与妊娠都可加重本病。病理 上为真皮中(可累及皮下脂肪组织)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但其内的 黑色素小体的量不等、大小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