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6_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基础汇总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ppt课件

方案设计与预算案例
工程背景
某工程建筑面积近144,00平方米,共15层,建筑竣工,未装修 总楼层数:地下2层、地上13层 每层楼高4米,楼层为20*60的近似长方形结构,中央为走廊,两边为办公楼,弱电井在楼梯附近,偏西侧。 计算机中心位置: 地上2层 交换机房位置: 地上2层
按照标准,保证考虑周到,
整个布线系统分为不同的子系统
水平系统----
信息模块数量/种类,面板型号/数量; 水平线缆种类/数量; 用户区跳线类型/数量;
主干系统----
语音主干类型/数量; 数据主干类型/数量;
设备间系统----
语音主设备间内配线架类型/数量; 数据主设备间内配线架类型/数量; 相关跳线类型/数量;
每层楼面积为1200平方米,实际可用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合计信息点和语音点各100个。 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办公区域构成,其中均为六类配置,可支持2.4Gbps的数据网络通讯及多媒体通信,包括网络应用及话音通信。 数据线使用原装(或加工)跳线100条
水平子系统设计
每层楼设管理间一个,靠近弱电井,各点到楼层管理间子系统水平线缆最长为50米,最短为10米。线缆从天花板上走。
近端串扰:线对-线对NEXT损耗
楼层管理子系统
概念:将垂直干缆线与各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等设备组成。 组成:配线架、理线器、光纤配线架、语音配线架等等
便于语音、数据互换
光纤跳线及双绞线跳线
垂直主干子系统
概念:通过主干线缆将主设备间与各楼层配线间系统连接起来。 组成:光纤(分单模、多模)、大对数电缆
通道测试:作为一个完整的端到端链路定义的,它包括了联接网络站点和集线器的全部链路,其中用户的末端电缆必须是链路的一部分,必须与测试仪相连。
综合布线知识点总结

综合布线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的概念及分类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有关通信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综合布线是指为了满足当代建筑物内各类信息通信系统和智能化建筑设备的通信需求,而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的一种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它集成了声音、数据、视频和其他信息,是建筑物内各类信息设备和用户之间相互通信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类:1. 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联接各种信息通信设备的一种通用的、标准化的、灵活的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通常包括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指将终端设备与通信机房之间的联接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是指终端设备与水平布线系统之间的联接系统;设备间布线子系统是指各种信息设备之间的联接系统。
2. 非结构化布线系统:非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指不符合结构化布线标准的布线系统。
由于非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非标准化特点,使得这种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非常困难,且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物内部的改变。
因此,结构化布线系统已经成为建筑物内部通信网的主流。
第二部分:综合布线的标准化和规范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是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是由ISO/IEC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通用标准。
例如ISO/IEC 11801《信息技术——通信光纤布线系统规范》、ISO/IEC 24764《信息技术——通信铜质布线系统规范》等。
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
例如《GB 50311-2016 电信建设工程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2016 电信建设工程建设装璜工程技术规范》等。
3.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行业标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基础知识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电缆系统将各种信息传输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综合布线作为现代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综合布线的定义、分类、组成部分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综合布线的定义综合布线是一种基础设施技术,用于在建筑物内部实现各种信息传输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它可以同时传输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种信号,为建筑物内部提供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通道。
二、综合布线的分类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综合布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局域网布线(LAN):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数据通信,包括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场所的计算机网络。
2. 电话布线(Telecom):用于传输语音信号,包括电话线路、传真设备等。
3. 电视布线(TV):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包括电视信号、监控摄像头等。
4. 控制布线(Control):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包括自动化设备、楼宇管理系统等。
三、综合布线的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和传输距离,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2. 连接硬件: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硬件包括插座、连接器、面板等。
它们负责将传输介质与终端设备连接起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3. 终端设备:综合布线系统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电视、监控摄像头等。
它们通过连接硬件与综合布线系统相连,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四、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标准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确保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2. 可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信息传输需求。
3. 安全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总)网络综合布线知识点

(总)网络综合布线知识点《网络综合布线》全书知识点汇总作者:张晨第1章智能建筑和网络综合布线1.1 智能建筑(重点★)1、现代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4C技术,请问是哪4C?4C 是指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或液晶)。
2、将4C技术综合使用于建筑物之中,并且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为中心的综合系统包含有哪些?包含有:有线电话、电话通信、消防报警、电力管理、照明控制、空调新风、门禁保安的综合系统。
3、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对智能建筑下的定义是什么?智能大厦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性能和高舒适性的大楼。
4、智能建筑主要由哪5部分组成?智能建筑主要由系统集成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组成。
5、所谓智能的含义,包含了哪几个方面?智能的含义包含了: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从而形成了“3A”智能建筑。
6、系统集成中心,也称为什么?系统集成中心也称为系统控制中心。
7、综合布线系统是大厦所有信息的__________。
传输系统8、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运输、防灾、保安和广播等设备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目的而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集中监视,控制,管理9、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手段,主要包括那些?自动化手段主要包括电子信箱、试听、电子显示屏、物业管理、文字处理、共用信息库和日常事务管理等若干部分。
10、传统办公系统和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质区别是信息存储和传输的介质不同。
11、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系统包括那几部分?通信系统包括语音、数据通信、图文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几个部分。
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是规范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的标准,大体为几部分?GB/T50314-2000主要分为5部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最全综合布线系统知识(图文)

最全综合布线系统知识(图文)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六个部分,其中三个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外加三个部分:工作区、设备间、管理。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
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连接跳线和适配器组成。
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并方便地进行管理。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
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
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垂直干线子系统通常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
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联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
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备。
常用名词1、应用系统:应采用某种方式传输信息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在综合布线上正常运行。
2、线缆:线缆是指与信息技术设备相连的电缆、光缆及各种软电缆。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

线线对组成(zǔ chénɡ),并可包括一个总的屏蔽物。
光缆optical cable由单芯或多芯光纤构成的缆线。
电缆、光缆单元cable unit型号和类别相同的电缆线对或光纤的组合。电缆
线对可有屏蔽物。
线对pair一个平衡传输线路的两个导体,一般指一个对绞线对。
15 第十五页,共59页。
A
系统概述——常用(chánɡ yònɡ)术语
ELFEXT
英文名称
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
FEXT
Far 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10ss)
IL
Insertion 10SS
PSNEXT Power sum NEXT attenuation(10ss)
C.系统设计
,它既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
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
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综合(zōnghé)布线是由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
第五页,共59页。
A 系统概述(ɡài shù)——系统特点
PSACR
Power sum ACR
PS ELFEXT Power sum ELFEXT attenuation(10ss)
RL
Return 1oss
LCL
Longitudinal to differential
conversion lOSS
中文名称或解释 衰减串音比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远端串音衰减(损耗) 插入损耗 近端串音功率和 ACR功率和 ELFEXT衰减功率和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知识网络综合布线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安装并部署计算机网络所需的所有线缆、插头、接口以及设备的过程。
它是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环境的基础,对于现代化办公室和家庭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要素和相关知识。
一、网络综合布线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可以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并减少故障和维护成本。
它还能够支持多种网络应用和设备,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一个优秀的布线系统可以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通信的质量。
二、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要素1. 线缆选择网络综合布线中最常用的线缆类型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适用于大多数办公室和家庭网络环境,可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同轴电缆适用于长距离传输和多媒体应用,具有较高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光纤是一种高速传输媒介,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和高要求的网络环境。
2. 接口和插头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标准化的接口和插头,以确保设备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和连接质量。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RJ-45(用于双绞线)、BNC(用于同轴电缆)以及LC、SC等(用于光纤)。
3. 设备间的连接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合理规划和连接各个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终端设备等等。
通过正确的布线连接,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传输。
4. 机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机房来容纳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并提供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条件。
机房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三、网络综合布线的规范和标准为了确保网络综合布线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被制定出来。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SO/IEC 11801标准,规定了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测试要求。
在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前,需要了解和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布线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
四、网络综合布线的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综合布线也在不断演进。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

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一般来说,由于网络综合布线的复杂性,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布线系统设计,然后再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综合布线的3个主要阶段在一个大规模的建筑群中进行综合布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逐步实施。
以下是对综合布线工程的几个主要阶段的简要说明。
1.系统设计阶段布线系统设计将对整个布线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故设计者应认真审慎,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并最好收集与相应建筑物有关的资料,如建筑图纸资料、装修图纸资料及其他工程的资料。
如果该建筑物原来已有布线,则还要收集原布线方面的资料等。
然后充分结合经济因素、应用需求、施工进度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如果大楼尚在筹建之中就提出综合布线的要求,则可以根据整体布局、走线的需求对建筑物的设计提出特定的要求,如提出上下楼层间走线的通道规格、预埋一些管道等,这些都可为日后的综合布线提供方便。
有些可以同步进行的布线工作,最好能在建筑物设计图中体现出来,以便在施工的同时就把一些布线在前期工程中完成,免除许多后期施工的弊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合理易行。
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上与室内装潢工程同步进行综合布线的情况不一样,必须根据实际勘察并掌握原有建筑物的资料及装潢设计情况重新进行设计。
布线设计与装潢设计之间必须保持相互沟通,这为双方的工作提供了方便。
一般设计中选材用料、设备档次及布局安排与用户的应用需求和资金投入有直接的关系。
如用户资金较为紧张,则可以选择一些中庸的解决方案,在线材和设备选购上更应注意性价比,信息接入点分布也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线材和设备的投入数量,最终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
如果用户经济较为宽裕,对布线的要求较高,可以选择更高性能的线材和设备,信息接入点也尽可能做到分布均匀,并适当超前,以备用户日后的扩展。
2.施工阶段在具体的综合布线施工阶段中,因可能涉及多方因素,包括与用户和建筑、装潢施工单位的沟通,以及施工现场的指挥,同时还需要掌握全面的标准和技术,所以指挥人员必须有较高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_网络综合布线系
统基础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报告
目录
一.设备间子系统-------------------------------------------------------------------------------1
二.管理间子系统-------------------------------------------------------------------------------2
三.进线间子系统-------------------------------------------------------------------------------3
四.垂直干线子系统----------------------------------------------------------------------------5
五.工作区子系统--------------------------------------------------------------------------------6
六.水平干线子系统-----------------------------------------------------------------------------7
一.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数据主设备间配线架的数量主要是根据总体网络点的数量或者该楼层(以及相近楼层,这要看系统图是怎么设计的)的网络点数量来配置的。
不同的建筑,不同系统设计,主设备间的配线架都会不同。
如,一栋建筑只有四层,主设备间设置在一层,所有楼层的网络点均进入该设备间,那么配线架的数量就等于该建筑所有的网络点/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并加上一定得余量;如果,一栋建筑有9层,主设备间设置在4层,那么为了避免线缆超长,就可能每层均设有分设备间,且有交换设备。
那么主设备间的配线架就等于4层的网络点数量/配线架端口数(24口、48口等)。
语音的类似,区别在于语音的进线大多数采用对数电缆,在设备间经过跳线跳接后进入铜缆配线架,然后通过5类或者6类线至前端面板。
配线架类型主要看厂家的设备以及业主的需要,比如数据的可以采用24口、48口、72口等等,语音的可以采用110配线架,10对、50对、100对的都可以。
跳线的类型网络之间肯定就是网线进行跳接了,语音之间有的是鸭嘴的那种转成RJ45或者RJ11,根据需要去配。
二.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
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
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
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
的硬件。
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
在管理点,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管理子系统设备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口,交接场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标入来标出各个端接场,对于交换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种类用途的配线区。
并且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
在该小区中按几层为单元在弱电井内放置配线架和语音采用IBDN的BIX安装架进行汇总,将每户用不同的标记进行分开,数据为模块式配线架,通过交换机、连成一个局域网到设备间,水平线缆与垂直线缆用标准的跳线进行连接进行管理,全部集中在一个箱子里,只放置一个交接间,不使用二级交接。
三.进线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进线间一个建筑物宜设置 1 个,一般位于地下层,外线宜从两个不同的路由引入进线间,有利于与外部管道沟通。
进线间与建筑物红外线范围内的人孔或手孔采用管道或通道的方式互连。
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本规范只提出原则要求。
1. 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
2. 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充气维护设备、配线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
3. 进线间的大小应按进线间的进局管道最终容量及入口设施的最终容量设计。
同时应考虑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安装入口设施等设备的面积。
4. 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
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
②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
③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
1000mm 。
④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 5 次容积计算。
5. 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
6. 进线间入口管道口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的管孔应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
7. 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
四.垂直干线子系统
通常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
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联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
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1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和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
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
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把话音电缆连至设备间,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房,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话音和数据的需要。
当需要时,也可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五.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
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连接跳线和适配器组成。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即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m2估算,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用户要求设置。
设备间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⑴单个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
于基本型系统;
⑵双个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系统;
⑶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⑷一个给定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
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及监视器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
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
⑵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开通ISDN业务时,宜用网络终端适配器;
⑶在配线(水平)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媒体)不同于工作区子系统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媒体)时,宜采用适配器;
⑷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宜采用适配器;
⑸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用配合适配器;
⑹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信终端设备可配备相应的终端适配器。
六.水平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
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备。
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配线子系统应采用4对双绞电缆,配线子系统在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
配线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并进行管
理。
配线电缆宜选用普通型铜芯双绞电缆,配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在90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