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液反应临床表现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qd
•合并感染者,根据医嘱给抗生素 •中治药疗治。疗
(四)空气栓塞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 尽,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缝。
•加压输液、输血时, 无人守护。
•液体输完未及时添加 药液或未及时拔针, 或更换液体时
•空气进入静脉。
临床表现
•突然感到心前区异常 不适,胸骨后疼痛,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 严重紫绀,有濒死感。 听诊:可闻及心前区 响亮、持续的“水泡 音”。心电图:显示 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 病的改变。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的输液反应:
F
(一)发热反应
F
(二)循环负荷过重
F
(三)静脉炎
F
(四)空气栓塞
F
(一)发热反应-----最常见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所引起。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输入液体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 保存不良,输 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 程中未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等。
临床表现
•反应重者的处理: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 液
•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对•症寒战:•高加热强:保物暖理降温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遵医嘱
给予 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卩
(二)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
•胸闷、呼吸困难(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
临
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
床
出,胸前 •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心率快且节律不齐,听诊
表
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现
预防
•输液过程中,要严格 控制输液速度和输 液量。速度不宜过 快,液量不可过多。 对老年人、儿童、 心、肺疾病的患者 特别注意。
静脉输液的常见反应及处理措施

4. 血管迷走性晕厥
即俗称的(晕针),主要是患者情绪焦虑紧张,静脉穿刺的刺激,体位不适等而周围阻力突然而急剧降低,周围血管扩张而不伴随心脏博血量的增加,脑血流量减少,从而产生晕厥,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头昏,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继而晕厥,意识丧失,血压下降,脉搏常缓和。 处理:患者去平卧位,一般经过数分钟即可消失,如脉搏缓和低于40次/分科立即肌注(阿托品)0.5 MG和吸氧。
3. 发热反应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
而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轻者38度左右严重时寒颤,高热达40度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登全身症状。
治疗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寒颤时给予保暖,必要时给予(非那根25-50 MG或者鲁米那0.1G肌注)严重者给予氢化可的松100-200 MG 加入5%葡萄糖内,静脉点滴,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等腧穴。
至于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则应慎重。原因是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另外,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会使原有高血压的病人病情恶化。当然,在一时不能判断出是输液反应还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又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对的。
至于烦躁不安时镇静剂的使用也应慎重。实践证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大多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对这种病人用镇静剂也会掩盖病情变化。
一;临床表现和诊疗措施
1.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和昏迷等。通常在注药后数秒钟发生。 抢救措施;立即肌注肾上腺素0.5-1mg,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病情危重者可加入25%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推。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300-400MG,24小时内总量可达1000MG,待症状缓解在逐渐减量或者停药。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喷雾吸入0.5%舒喘灵溶液并配合吸氧。因猴头水肿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应作紧急气管切开。血压过低克试用阿拉明或去甲肾上腺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300ML中静脉滴注。
常见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引言输液和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医疗操作,但有时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或输血反应,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常见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本篇将详细介绍常见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常见输液反应及应急预案1. 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②给予患者保暖,用温水擦拭患者四肢,观察生命体征。
③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退热药物。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2. 过敏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②给予患者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3. 心肺复苏(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液,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②呼叫同事进行抢救,通知值班医生。
③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三、常见输血反应及应急预案1. 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及血液。
②给予患者保暖,用温水擦拭患者四肢,观察生命体征。
③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退热药物。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2. 过敏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及血液。
②给予患者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对症治疗。
3. 溶血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腰痛、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症状。
(2)应急预案: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及血液。
②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
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发热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中文名输液反应具体表现发热反应所属学科医学体温41~42℃发热反应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
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心力衰竭、肺水肿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防治方法(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
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讲课教案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
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得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②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与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得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与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得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心肺功效不良患者需
要尤其慎重并亲密观察。
2、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时,马上停顿输液并快速通知医
生,进行紧急处理。假如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安置为端坐
位,两腿下垂,以降低下肢静脉回流,降低心脏负担。给
予高流量吸氧,普通氧流量为6~8升/分,同时湿化瓶内加
入20%~30%乙醇溶液,降低肺泡内气体交换,缓解缺氧
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
发烧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输液前严格检验药品质量与使用期,输液器外包装有
没有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使用期。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
3、一旦发生发烧反应,马上停顿输液并更换0.9%氯化钠
注射液及输液器。
4、汇报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5、亲密观察体温改变,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8页
住院患者输液反应护理应急预案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减慢或停顿输液
通知医生
遵医嘱更换液体对症处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改变做好统计 填写输液反应记录表
保留液体备检, 通知药剂科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9页
谢谢观看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10页
给予物理降温。
6.保留输液器和剩下药液,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以查找发烧反应原因。
7、患者家眷有异议时,马上按相关程序对输液器和剩下
药液进行封存。
8、做好护理相关统计。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5页
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
急性肺水肿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输液过程中,亲密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3、护理措施:1)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的标签、有效期、外包装及药液质量;严格检查输液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外包装是否完好、不漏气。
2)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立即与医生联系。
3)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4)对症处理:如有寒战应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对高热的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
5)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6)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律快。
2、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1)预防: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年老体弱的病人和婴幼儿更应慎重,并密切观察。
2)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3)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给予高流量吸氧,使肺泡内压力增高,从而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进行氧气吸入,因为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输液反应临床表
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见的输液反应临床表现
及紧急处理方法
1.发热反应:
①表现:患者发冷、寒颤和发热,轻者发热38℃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
严重者初期寒颤,继而高热达40℃,并伴头痛、恶心等症状。
②处理:轻者减慢输液速度,注意观察,保暖;重者立即停止输液进行对症处理。
2.急性肺水肿:
①表现:患者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样痰或泡沫血性痰,
重者痰液可从口鼻涌出,肺部有大量湿性啰音。
②处理:停止输液、高流量吸氧,病情允许让患者端坐,双腿下垂,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轧并迅速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3.静脉炎:
①表现: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②处理:停止此血管输液,患肢抬高、制动,局部处理。
4.空气栓塞:
①表现:患者突然胸闷、胸骨疼痛、眩晕、血压降低,随即呼吸困难,严重发绀,患者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②处理:立即让患者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给高流量吸氧。
常见的输液反应:
一、发热反应
二、循环负荷过重
三、静脉炎
四、空气栓塞
五、过敏性休克
应对输液反应三步曲1.不要拔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费时,费事,易错过抢救时机.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葡萄糖,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
采用抢救五联方案: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1mg/kg体重/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体重/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1mg/kg体重/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kg体重/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末梢神经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针5mg(小儿~/kg体重/次);如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在快速补液的同时,用654-2针10~30毫克静滴,对输液反应疗效较好.两类药物应慎用肾上腺素.除药物过敏外,输液反应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应慎重,因一般的输液反应不是速发型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违背了输液反应的病理机制.肾上腺素是儿茶酚胺类药物,有快速升压效应,用于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正确的,但其升压效应会使高血压患者病情恶化.当然,在能判断是速发型过敏反应时,小心使用也未尝不可;在输液反应合并血压急速下降时使用也是正确的.镇静剂实践证明,输液反应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患者能很快安静下来,不再需要用镇静剂.如果过早,过多地使用镇静剂,反而会掩盖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