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程全集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呈现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为了让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我将按照每个单元的顺序,逐一介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请您仔细阅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数字0-10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第一节课:认识数字0-10教学内容:- 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进行认读。
-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数字卡片。
- 练习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数字。
第二节课:认识数字11-20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进行认读。
- 练习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数字。
- 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并进行比较。
第三节课:认识数字21-100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并进行认读。
- 练习用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数字。
- 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并进行比较。
第二单元:数数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顺序,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
第一节课:数数0-10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数出0-10之间的数字。
- 练习从任意数字开始连续数数。
第二节课:数数10-20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数出10-20之间的数字。
- 练习从任意数字开始连续数数。
第三节课:数数20-100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数出20-100之间的数字。
- 练习从任意数字开始连续数数。
第三单元:加减法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第一节课:认识加法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实物进行加法运算。
- 练习进行加法口算。
第二节课:认识减法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实物进行减法运算。
- 练习进行减法口算。
第三节课:加减法的应用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加减法运算。
- 练习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加减法问题。
依此类推,按照每个单元的顺序,我们可以继续介绍下去。
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2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一设计说明“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较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一米范文】()、()。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2、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上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拨数器教学过程:一、要求同学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二、投影出示:1、10个亿();10个十亿是()十个百亿是()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三、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7690000、7002000一、学生口答:个、十、百、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指导教师如何筛选、整合网络资源,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指 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1/25
26
THANK YOU
2024/1/25
27
启发式讲解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方 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示范式讲解
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 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帮助学 生理解和掌握。
2024/1/25
互动式讲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与学生进 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总结式讲解
在讲解结束时,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 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故事情境
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 ,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8
探究式学习引导
问题导入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5
小组合作
合作交流
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2024/1/25
14
04
练习题设计与讲解技 巧
2024/1/25
15
针对性练习题选择原则
符合教学目标
练习题应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紧密相关,能够体现教学重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和相应的除法运算。
- 理解角的含义,识别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角的分类。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分类。
- 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5课时)- 第1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 第2课时:数的比较- 第3课时:数的运算- 第4课时:数的应用2. 第二单元:线的认识(3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线段- 第2课时:角的含义和分类- 第3课时:单元复习3.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2课时)- 第1课时:角的度量方法- 第2课时:角的分类和性质4.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 第1课时:口算乘法- 第2课时:笔算乘法- 第3课时:乘法的应用- 第4课时:乘法的验算- 第5课时:除法的概念- 第6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8课时:单元复习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 -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梯形- 第3课时:单元复习6. 第六单元:除法(6课时)- 第2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3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除法的验算- 第6课时:单元复习7. 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课时)-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2课时:数据的分析- 第3课时:单元复习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单元复习三、具体教案示例(以第一单元为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掌握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第二单元:角的度量3.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5.第五单元:观察物体6.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数数和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大数。
2.探索让学生自主数数,发现大数的组成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认识。
第2课时:读写大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大数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读写大数,发现读写规律。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数的读写能力。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探索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角,发现角的度量方法。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角的知识。
2.探索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第2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2.探索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笔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
2.探索引导学生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3.交流4.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 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 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2.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 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 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 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3.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 关于万以内的数, 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 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 在汇报, 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集合和分拣课时一:认识集合知识目标:- 了解集合的概念- 能够使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拣和整理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
2. 准备:将各类实物准备齐全,包括图形、水果、文具等。
3. 分类与整理:引导学生根据指定的分类方式(例如颜色、形状)将实物进行分拣和整理。
4. 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分拣过程,讨论分类的依据,并归纳总结集合的概念和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其他分类方式,并与同学分享。
- 学生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不同的集合。
课时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知识目标:- 理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能够利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的集合分类方式。
2. 讲解交集和并集: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3. 练:给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找出给定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4.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和小红各自喜欢的球队,并找出两人共同喜欢的球队。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
第二单元:数形结合课时一:棋盘上的图形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 研究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特点。
2.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示例和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 探究活动:利用棋盘格,让学生摆放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观察图形所占格子数。
4. 讨论与总结:学生讨论图形所占格子数的规律,并总结不同形状的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棋盘摆放问题,让同学猜测图形所占格子数。
课时二: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知识目标:- 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通过观察和发现,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几何图形的应用。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教版⼩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新⼈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时安排:⼀、⼤数的认识(10课时)1亿有多⼤?………………………………………………………1课时⼆、公顷和平⽅千⽶(3课时)⼆、⾓的度量(4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1.⼝算乘法…………………………………………………2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四、平⾏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1.⼝算除法…………………………………………………2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六、统计(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七、数学⼴⾓(4课时)⼋、总复习(5课时)第⼀单元⼤数的认识教学⽬标:使学⽣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计数单位万、⼗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数,会⽐较数的⼤⼩、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四舍五⼊”法省略⼀个⼤数万位或亿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体会和感受⼤数在⽇常⽣活中的应⽤,进⼀步培养数感受。
第⼀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教学⽬标:1、使学⽣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步认识计数单位万、⼗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数在⽣活中的⼴泛应⽤,培养学⽣在实际⽣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
4、了解我国⼈⼝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计数器、⼩卡⽚、表格教学过程:⼀、复习引⼊1、让学⽣写出⽣活中常见的⼀些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计划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课题内容亿以内的数的认识主题图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1 北京天坛图。
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
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 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 写含两级的数。
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
渗透环保教育。
例4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第七册),再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第八册)。
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例如,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环保教育:“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
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
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如在“你知道吗”中,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这体现在: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建议(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
教学读写数时,教师应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并掌握了读写数的方法后,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同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让学生牢固掌握。
但是,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3)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如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大数。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4)本单元可用15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教学重点: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难点:1.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的认识和区别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并板书。
2.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出每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二、导入新课1.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出示图片,让学生尝试读出图片上的文字2.揭示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三、新课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用算盘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算盘上拔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拔,边拔边数,一直拔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教师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板书:万。
)十个一千是多少?(教师板书出:十个一千是一万)(2)让学生在算盘上拔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拔,边拔边数,一直拔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
教师在刚才板书的万位左边板书:十万。
(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4)教师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然后提问:讨论:“从刚才一边拔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坦率是10,即十进关系。
)2.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1)指名说出各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
(2)教师把上面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
(3)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亿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亿;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4)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板书:个级、万级.(5)指出这个就是完整的数位顺序表,发现个级与万级的相同点:都是四个数位;从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
不同点:万级多了个“万”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是万位。
3.做一做P4四、作业收集生活中万以上的数追记:基本能对大数进行认识,但对于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个别学生掌握不够。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目的: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读出例2各数。
出示第1个数,引导学生数的特点分级后试读,并给予读法指导。
24600:先让学生读20000,然后让学生试读24600,使学生明确先读万级。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数法则。
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怎样读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0?(3)做一做尝试把P5的数读出来,并写用文字写出来。
布置作业教学追记: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读数的方法正确的读数。
个别学生在读完万级时,没把计数单位读出。
还有个别学生对数位顺序不够熟悉,读数还有一定的困难。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并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亿以内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亿以内数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写法推广到亿以内数的写法上。
注意千位上为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习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你们还记得万以内的数怎样写吗?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上,分别拨出7、70、708让学生先说出这三个数各应该怎样写。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对着算盘上的数位写出这三个数。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写一个万以内的数,要从它的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写0。
提出:“万以内的数我们会写了,那么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这些亿以内的数该怎样写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新课1. (1)教师板书出:七万,在数位顺序表上引导学生想:“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写法,知道写一个数要从高位写起,这个数的高位是什么位?万位是几?怎样写?(对着万位写7。
)其它的数位上分别是几?(是0。
)该怎样写?(在各个数位上写0。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对着算盘上的数位板书:70000。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教学七十万、七百零八万的写法。
写好后,重述一遍写法,强调要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对着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对着那一位写0。
(2)写出P6例题中的数字(2)总结万级数和个级数的写法的联系和区别。
对照黑板上的板书:讨论:写万级数与写个级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万级数先按照个级数的写法来写;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4个“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