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病虫害防治PPT.ppt

合集下载

2024版病虫害防治PPT模板

2024版病虫害防治PPT模板
经营策略
选择适生树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抚育 等。
病虫害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 综合治理病虫害。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病 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PART 05
果树和蔬菜病虫害防治
REPORTING
果树和蔬菜主要病害类型及特点
REPORTING
病害识别方法及技巧
01
02
03
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植 物叶片、茎干、花果等部 位的异常症状,如变色、 斑点、枯萎、畸形等。
病原鉴定法
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株 或病组织,进行实验室病 原分离、培养和鉴定,确 定病害种类。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PCR、DNA测序等分 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准确 地检测病害病原。
பைடு நூலகம்
家庭园艺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 随着家庭园艺的普及,植物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 出,病虫害防治成为家庭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家庭园艺植物病虫害问题
病害
家庭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这些病 害会导致植物叶片枯黄、萎缩、脱落等症状。
虫害
家庭园艺植物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这些虫害会 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叶片卷曲等症状。
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防 治
REPORTING
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与影响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结构
简要介绍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
及非生物环境。
病虫害发生原因
分析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如 气候异常、种植结构单一、天敌
减少等。
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影响病虫害发生和流行的关 键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

防治方法 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栽培避螟品种与科学用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栽培避螟 选用生长期长短适宜的水稻良种改单、双季稻共存为大面积双季稻或一季稻,尽量消除有利螟虫生存的“桥梁田”。同时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使两头小中间大;大量种植生长期长短适宜的良种,适时栽插,合理管理,使螟虫的盛发期和水稻的分蘖期和孕穗期错开。 消灭越冬虫源 水稻收割后,及时灌水,淹没稻桩,杀死越冬幼虫。各种田要尽量拣尽外露稻桩,次春羽化前灌水灭蛹,同时处理寄主稿秆。
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对稻螟的抗性和耐性不同也影响到
螟害的轻重。抗螟品种一般茎壁较厚,髓腔较小,维管束之间距离及叶鞘气腔均较小,维管束两侧常有硅化细胞,叶绿素含量偏低。杂交稻茎粗、叶绿,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和稻株内营养丰富等生物学特点通常适于螟虫的发生,特别是二化螟和大螟。
气象因素 温度对发生期的影响较大。螟虫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达不到这个温度,越冬幼虫就不能正常化蛹、羽化。三化螟要求温度较高、二化螟次之、大螟最低,所以发生期各不相同。当年春季气温偏高,越冬代螟蛾发生较早,反之推迟。 湿度和雨量对稻螟发生量影响较大。三化螟越冬幼虫化蛹期间及其以前1个月左右,如多雨,稻桩中的三化螟因缺氧窒息,或因病原微生物繁殖、寄生,并随径流而蔓延感染,或因水源充足,浸水溶田进度快,淹没稻桩而大量死亡,则发生量少。再如雨量特少,发蛾量也会显著减少。二化螟和三化螟盛孵期间,如经常下雨,稻叶、稻茎上布满水滴,能阻扰蚁螟爬行侵入,雨冲水淹,蚁螟大量死亡,则螟害减轻。
蚁螟孵出后,有的沿叶片下爬,有的爬到叶尖吐丝下垂,随风飘散,约经半小时左右,即选择适当部位蛀入茎内为害。水稻分蘖期、孕穗末期到破口吐穗期,最适合蚁螟侵入,称危险生育期。在分蘖期为害,一般从稻株基部离水面2cm左右咬蛟孔蛀入,取食稻茎,使心叶纵卷,发黄枯萎,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末期到破口吐穗期为害,蚁螟多由剑叶苞缝隙或咬孔蛀入,先取食稻花,4-5天后即转移到柔嫩的穗颈部分,咬孔蛀入,逐步向下蛀食,再过3-5天,蛀穿茎节,咬断稻茎,造成白穗。同一个卵块孵出的蚁螟,常在附近的稻株上为害,能造成数十根甚至一百余根稻株枯心或白穗,称枯心团(塘)或 白穗团。通常一株苗内只有1条幼虫,为害一株后能转入另一健株为害。1龄末期以上的幼虫能转株为害灌浆期稻株。茎秆粗壮的品种,不易被幼虫咬断而造成虫伤株。幼虫老熟后,转入健株茎内在茎壁咬一羽化孔,仅留一层表皮薄膜,然后化蛹。羽化后,蛾破膜而出。如积水超过羽化孔位置,水不会侵入茎内,蛹仍正常发育,羽化后,蛾穿过水层浮出水面,爬上稻茎。

植物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植物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 等诱杀害虫。Fra bibliotek色彩诱杀
利用害虫对特定色彩的趋性,设 置色板诱杀害虫。
高温闷棚
在夏季高温季节,通过密闭大棚 提高棚内温度,杀死棚内及土壤
中的病菌和害虫。
2024/1/28
20
化学防治技术
选择性用药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防虫网 阻隔等物理方法,对病虫害进行诱 杀或阻隔。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易 行、无污染。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高效 、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应 急防治。但需注意科学用药,避免 药害和农药残留问题。
6
02
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
2024/1/28
7
真菌性病害
01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 管理、实行轮作、药剂防 治(如农用链霉素、新植 霉素等)
9
病毒类病害
症状
变色、畸形、坏死,复合 侵染症状更复杂
2024/1/28
常见种类
花叶病毒病、蕨类病毒病 等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防治传毒 媒介(如蚜虫)、药剂防 治(如病毒A、植病灵等 )
10
线虫类病害
症状
根结线虫使根部形成根瘤,胞囊线虫使根部形成 胞囊
2024/1/28
5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农业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调整播 种期、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 ,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 原细菌等生物制剂或天敌昆虫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生物防治具 有安全、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

《植物病虫害知识》PPT课件ppt课件

《植物病虫害知识》PPT课件ppt课件

松材线虫病
.
3
月季黑斑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芍药和牡 丹的红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发生普遍而严重。被 称为“植物杀手”的菊科绞杀植物——薇甘菊,目 前正在深圳市肆虐。
葡 萄 霜 霉 病
.
4
月季黑斑病
黑斑
“绿岛” 现象
鱼鳔状 孢子
.
5
.
6
桃 缩 叶 病
.
7
.
8
.
9
冬孢子角膨胀
冬 孢 子 角
1.有害方面 (1)直接危害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2)传播植物病害; (3)危害人、畜健康,传染多种疾病。
2.有益方面 (1)生产工业原料; (2)给植物传粉; (3)天敌; (4)中药材; (5)腐食性种类可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6)科学实验材料。
.
66
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及观察
昆虫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复杂。研究昆虫的外部 形态就是要从变化多端的构造中,找出它们共同的 基本构造,作为识别种类的依据和防治害虫的理论 基础。以蝗虫的体躯侧面图为例。
.76蝗虫咀嚼源自口器图.77咀嚼 式口器
.
78
危害状:典型的危害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
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 脉,或全部吃光。
2. 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 4. 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 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
.
67
一、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体躯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呈圆形或椭圆 形,具有感觉器官──复眼、单眼及触角和取食器官 ──口器。因此,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植物保护》PPT课件

《植物保护》PPT课件
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 治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植 物保护挑战。
培养专业的植物保护 人才;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 与诊断
常见植物病虫害类型
病害类型
包括真菌病、细菌病、病毒病等 ,如锈病、霜霉病、黑斑病等。
虫害类型
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 器害虫等,如蚜虫、蚧壳虫、红 蜘蛛等。
病虫害识别方法与技巧
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昆 虫、线虫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方式。
病虫害的发生条件
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 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和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流行规律
病虫害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流行遵循一定的规律,包括初 侵染、再侵染、传播、越冬等过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 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植物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检疫程序
包括申报、受理、实施检疫、签证与 放行等步骤,确保对进出口的植物及 其产品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检查。
检疫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实验室检测、隔离试 种等多种方法,对植物及其产品中的 有害生物进行准确鉴定和风险评估。
05 农业生态系统中 的植物保护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意义所在
植物检疫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保 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国内法规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主要包括《植物检 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检疫 范围、对象、程序、法律责任等内容 。
国际法规
国际植物检疫法规主要有《国际植物 保护公约》(IPPC)及其相关国际标 准,旨在促进各国在植物检疫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

病虫害防治原理PPT课件

病虫害防治原理PPT课件
第30页/共168页
2、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某些趋性或其他特性,如潜藏、产卵、
越冬等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或器械 加以诱杀。 1) 趋光性的利用:利用黑光灯、高压电网灭虫等, 诱杀有趋光性的害虫。据报道,黑光灯能诱集700多 种昆虫,其中包括重要的农业害虫近50种,益虫不到 5%,而且诱集的雌虫比例较大。如三化螟在黑光灯下 雌蛾占94.2%,为产卵的占76%。说明黑光灯能诱集 大量的虫源,因此,黑光灯诱集已成为害虫预测预报 和防治的一项措施。
第3页/共168页
(三) 植物检疫的内容及任务 1、植物检疫的概念
根据国家法令,设立专门机构,采用各种检疫措 施及其它措施,严禁危险性的病虫杂草输入、传出和传 播,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新发现得病虫和杂草。 简单的说:植物检疫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防止人为地传播有害生物而采用的一种法规措施。 或者说是贯彻制止认为传播病虫草海法规的行为准则和 技术措施。
增施有机肥,使作物健壮生长,提高抗性,适时灌 溉,可减少病虫发生。
第26页/共168页
(四)农业防治法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1、 响害虫的发生基数,即影响当年发生的有效虫量。 入 耕翻土壤、冬灌、修剪等,可防治越冬害虫。当地 越冬的;场所集中的;活动能力小的。 2、 影响害虫的繁殖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 1)抗性品种的利用 2)种植制度的改变,食性关系,食料变化。 3)轮作。对食性很窄的或专一的;对害虫发生不利的 环境;迁移率很低的害虫。 4)影响天敌的生活条件,从而影响害虫的发生数量。
第11页/共168页
2、植物检疫的特点 (1)预防性(预见性) 植物检疫是禁止人为传播危险性病虫杂草。要做
到这一点,须制定检疫对象名单,就必须有大量的信息 材料,尤其是疫性信息。 (2)法律性

《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04
园林病虫害防治
园林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昆虫类病虫害
昆虫类病虫害是园林中主要的病虫害之一,它们以植物的叶子、花、果 实等为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例如,蚜虫、粉虱、蝗虫 等。
病害类病虫害
病害类病虫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它们侵染植 物,导致植物出现病态和死亡。例如,白粉病、锈病、花叶病等。
《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病虫害防治概述 • 农业病虫害防治 • 林木病虫害防治 • 园林病虫害防治 • 病虫害防治的未来趋势
01
病虫害防治概述
病虫害防治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虫害防治的定义
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措施,预防和治理农业、林业病虫害 ,以保护农业、林业生产的过程。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 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分布。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来杀灭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的历史和发展
病虫害防治的历史
病虫害防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多种 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更加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性。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危害程度等因素,预警 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 级等。
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如 利用寄生性昆虫防治虫害。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农药、杀虫剂等 。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如灯光诱杀、人工 捕捉等。
综合防治
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进行 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26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6.病毒病类
防治方法
(1)拨出病株集中销毁; (2)减少蚜虫及其寄主,减少侵染源。 (3)对于发现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再喷施甲基托不津或25%的多 菌灵或普力克,杀毒矾,草木灰加石来(8:2)混合均匀撒在幼苗 的基部。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研制出了很多对花卉病毒病有 效的药剂,如NS—83增抗剂、植病灵、菌毒清、病毒A、病毒灵、 912钝化剂、抗毒剂1号等,效果较好。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1.白粉病类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侵染源; (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 (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 能力。 (4)使用三唑铜、本菌灵等可湿性粉剂防治。 (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
桂花褐斑病
17
月季赤斑病
樱花褐斑穿孔病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3.叶斑病类
紫荆角斑病
18
茶花灰斑病
茶花藻斑病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3.叶斑病类
紫薇褐斑病 有二种,一种症状以近圆形为 主,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点。 一种带角形,病斑上有黑色小 点。病斑都是浅黑褐色至黑褐 色,叶上有数个病斑时,叶色 变黄,提前脱落。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5.霜霉病类
马蹄金白绢病
初期地坪出现叶色变黄绿,植株 稀疏病块直径约5—10cm,扩大 后病块近圆形,中间植株倒伏变 褐色,边缘黄色,条件适宜时迅 速扩大,可相互联合,引起马蹄 筋大面积死亡,潮湿时病株间产 生乳白色絮丝状菌丝,并形成菜 籽状菌核,菌核初乳白色,逐渐 加深至褐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泡桐丛枝病 1、分布与危害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鸟巢病、疯枝病。分布 极广,一旦染病,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 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 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ຫໍສະໝຸດ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2、症 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
4、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树种,选用优质苗木,保护根系,防止失 水。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木自 身抗病能力。定植当年进行树干涂白。及时清除病 死枝条。扦插繁殖时,从健康无病的母株上采取繁 殖材料。对繁殖床内的沙土进行消毒。
发病时可选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涂抹病 斑。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3、病 原
泡桐丛枝病是由一种比病毒 大,比细菌小的微生物—植 原体引起的。该病主要通过 茎、根、病苗、嫁接传播。 在自然情况下,也可由刺吸 式口器的昆虫在取食过程中 传播。
泡桐丛枝病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4、防治措施
加强预防。培育无病苗木,采用种子育苗或严格挑选无 病的根条育苗。据观察,感染丛枝病植株的种子并没有 病原。因此,实生苗发病率很低。如采用根条育苗,应 挑选无病根条,且严格消毒。方法是将根条晾晒1-2天后, 放入500至1000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浸6-10小时,再进 行育苗。另外,要尽量选用抗病良种造林,一般认为白 花泡桐、毛泡桐抗病能力较强;山明泡桐和楸叶泡桐抗 病能力较差。
黄栌白粉病
紫薇白粉病
白粉病的防治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 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 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锈宁烟雾剂熏蒸。
叶斑病类型 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 如,丁香叶斑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 竹叶斑病等。
月季黑斑病
菊花褐斑病
叶斑病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肥水要充足;夏季干旱时, 要及时浇灌;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建造苗圃;种植密 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片湿度;及时清除田 间杂草。
干腐型
杨树烂皮病
分生孢子角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3、病 原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属、黑
腐皮壳属的污黑皮壳(Valsa sordida Nit)。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的金黄色壳囊
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海棠-桧柏锈病
冬孢子角
锈孢子器
锈病类的防冶方法
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柏、 龙柏混栽。
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 烧毁,以减少病原。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 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 液,每10天1次,连喷3~4次;
园林植物保护学
——病害篇
各论
各论
第7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第8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第9章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一、叶斑病类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 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叶上发生,有一部分病害, 既在叶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
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 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 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 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 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 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抗霉菌素120对白 粉病有良好的防效。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三、锈病类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的。 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
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 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 在不适宜的灌溉下、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天气时 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一、杨树烂皮病 1、分布与危害
杨树烂皮病也称杨树腐烂病。我国杨树栽培区都有 发生。杨属各常见园林植物均可危害,也危害柳树、 板栗等常见园林树木。常可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2、症 状
主要危害枝干和枝条。表现为枯梢和干腐两种症状 类型。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幼树及大树的小枝上。小枝 发病后迅速死亡。溃疡症状不明显,但后期可长出 橘红色分生孢子角。
第八章 园林植物茎干部病害
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 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 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 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 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 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 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 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 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干枯死亡。
第七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二、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类病害。一般 多发生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 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 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 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 萎蔫苍白。现已报道的白粉病种类有155种。白粉病可 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 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
消灭侵染来源。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冬季对重 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休眠期 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药剂防治。注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根据病害种类可 选用下列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10-15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