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材料力学实例分析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运动篇

•
香 蕉 球 原 理
怎样踢出香蕉球?
图一 足球在没有旋转下 水平运动的情形 (在此 图中球正在向下运动) 图二 足球只有旋转而没 有水平运动的情形 图三 「香蕉波」–足球 水平运动和旋转两种运 动同时存在的情形
弧线球的运用
台 球 中 的 弧 线 球
体育木地板要求对地板表层材质进行精选,必须选择软硬适中、 变形量微。长纤维结构(不易起刺)的树种,以免除对运动员皮 肤的伤害。长期以来的实践所证明,枫木为最理想。 枫木地板 性能: 1、含有纤维不容易断裂脱落的特点,以及在变形后仍 可变回原状的优点。同时较长的木纤维和紧密的木纤维结构, 使枫木材料有着很好的弹性和硬度 2、能有效地抗震,减少震 动,隔音; 3、独特的弹力软垫,为坚硬的枫木地板提供独特 的弹性及承受重压、减少运动员在地板上因弹跳所带来的震伤。 枫木以坚韧度高及级数第一见称,每条枫木地板尺寸为56mm 宽,22mm厚,长度由0.2m至2.4m不等,用特制的鱼钩钉在 64mm宽38mm厚1.2m长的松木方上,其底部附有弹力软垫, 平放在预铺有0.08mm厚的防潮胶纸的平整地面上。 特点: 1. 不翘曲变形, . 不伤原地面; 2. 环保健康; 3. 不滋生白蚁; 4. 防静音功能; 5. 无施工污染; 6. 可拆装、维护、保存;
对乒乓球旋转的力学分析
——伯努利定理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怎么选择一双适合自己双脚的溜冰鞋? 首先先看它的刚性强不强。第一是溜冰鞋的脚踝部分。这一个地方是支 撑身体重量的一个重要部位,它必须要有一定的硬度让练习者在不小心 跌跤的时候,能够使脚踝和小腿维持在一个直线的状况而不会弯曲。因 为弯曲的话,练习者的脚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扭伤。而除了脚踝的包覆性 要高以外,还要能够有活动的「关节点」。第二点就是看溜冰鞋的底座 部分。所谓的底座就是溜冰鞋下方装置轮子的地方。这地方因为也是承 受着身体大部分的重量,所以也必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要:在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土木建筑工程行业的迅速产生及壮大,使得材料力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尤其在机械器材的装载和运载过程的相关运用,以及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知识得到广泛的运用;以及各种机械元件工作许用应力的确定,机械可运载的最大载荷的确定等;关键词:材料力学、强度、刚度、稳定性、变形、弯曲、千斤顶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要用到材料力学;生活中机械常用的连接件,如铆钉、键、销钉、螺栓等的变形属于剪切变形,在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其剪切应力;汽车的传动轴、转向轴、水轮机的主轴等发生的变形属于扭转变形;火车轴、起重机大梁的变形均属于弯曲变形;有些杆件在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几个方面的变形,如车床主轴工作时同时发生扭转、弯曲及压缩三种基本变形;钻床立柱同时发生拉伸与弯曲两种变形;在生活中我们用的很多包装袋上都会剪出一个小口,其原理就用到了材料力学的应力集中,使里面的食品便于撕开;生活中很多结构或构件在工作时,对于弯曲变形都有一定的要求;一类是要求构件的位移不得超过一定的数值;例如行车大量在起吊重物时,若其弯曲变形过大,则小车行驶时就要发生振动;若传动轴的弯曲变形过大,不仅会使齿轮很好地啮合,还会使轴颈与轴承产生不均匀的磨损;输送管道的弯曲变形过大,会影响管道内物料的正常输送,还会出现积液、沉淀和法兰结合不密等现象;造纸机的轧辊,若弯曲变形过大,会生产出来的纸张薄厚不均匀,称为废品;另一类是要求构件能产生足够大的变形;例如车辆钢板弹簧,变形大可减缓车辆所受到的冲击;又如继电器中的簧片,为了有效地接通和断开电源,在电磁力作用下必须保证触电处有足够大的位移;1.千斤顶的承载重量是否可以任意大小下面,就以我们常见的机械式千斤顶为例,利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分析它的规格参数与强度要求;机械式千斤顶如图一a 示,设其丝杠长度为l ,有效直径为d,弹性模量E,材料抗压强度为,承载力大小为F,规定稳定安全因数为;图一a 千斤顶示意图 图一b 千斤顶丝杠简化图首先,计算丝杆柔度,判断千斤顶丝杆为短粗杆,中等柔度杆,还是细长杆;丝杆可以简化为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压杆如图一b 所示,长度因数;圆截面的惯性半径为,可计算柔度,查阅千斤顶这种材料的柔度表,将得到的与之比较,确定千斤顶丝杆的性质一般千斤顶丝杆为中等柔度杆,但是针对具体千斤顶,应该具体分析,最后计算临界力;如果千斤顶丝杆是细长杆,临界力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中E 是丝杆的弹性模量;如果千斤顶丝杆是中等柔度杆,还要查阅丝杆材料数据手册,利用经验公式,其中a,b 都是常数,可以从表里查阅到;如果千斤顶的丝杆是短粗杆,它只会发生强度破坏,不会发生失稳;计算所得的是临界力,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能直接加载到这个力大小的,因为稍微一个小的扰动,或者材料的不均匀,都会使千斤顶失稳,严重的可能造成千斤顶的破坏,或者是支撑物的损坏,也就是我们还要人为加进去一个安全因数大于1的常数,使加载力,确定好最大的安全加载力后,还要校正一下丝杆的强度,先假设力F 作用在圆心处,且与轴线平行,此时只要满足就可以认为加载力安全;考虑实际生活中,千斤顶使用时承载力并不是集中力,即使将所有的力向圆心处等效,由于力作用面可能不对称,也会产生一个等效的力偶作用,假设等效力大小为,等效力偶为M ’,受力简图如图二所示;图二 实际千斤顶受力向圆心简化结果此时,千斤顶的丝杠发生拉伸与扭转的组合变形,危险截面在在丝杠边缘上各个位置;从A-A截面截开,在最靠近我们的点处取应力单元体,受力分析如图,其中是压应力,是切应力;图三 A-A截面边缘单元体受力情况a是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对于千斤顶丝杠来说a,只要给定直径d,截面面积A与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都是已知量;最后校核这种受力状态下的丝杠强度;如果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则第一主应力最大应力,如果采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则第一主应力,选择其中一种校核,如果丝杠的第一主应力,则等效后合力与合力偶满足强度要求,如果不满足这个不等式,则要想法减小,有两个途径,第一,可以减小,通过减小承载力F或者增大丝杠的直径d可以达到减小压应力的要求;第二,可以减小,可以通过合理分布载荷F,使分布载荷对圆心的合力偶尽量小达到要求;从这个实例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使用千斤顶时,尽量使载荷对称分布,合理摆放千斤顶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千斤顶的稳定性,保证千斤顶的安全使用;2.桥梁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分析: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将原来的四个桥墩和三个拱形拉索如上图变为三个桥墩和两个拱形拉索如下图;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降低成本,而且有美观;3.汽车刹车的受力问题:1、汽车刹车的受力情况;2、刚体,质心运动,牛顿第三定律;质量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急刹车,前、后轮均停止转动,前后轮相距,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汽车质心离地面高度为,与前抡轴水平距离为,试分析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解:把汽车模型化为刚体,以此为隔离体;汽车受力和、分别代表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因前后轮均停止转动,故和均为滑动摩擦力;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将上试向轴投影:因为滑动摩擦力为:,建立平动的质心系;应用对质心轴的转动定理,得:由上面方程可解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但方向朝下;讨论:若汽车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对前后抡支撑力为:综上计算结果比较可知,刹车时前轮受到的压力比静止时大,并造成汽车的前倾;汽车加速时则后倾;材料力学是一门实用的学问,当我们学会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挑选材料,制造工具的能力,作为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达到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善于发现身边的材料力学的应用,善于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善于总结各种结构的特性,做一个富于创新的大学生;。
生活中的力学实例

生活中的力学
从小妈妈教的煮饺子方法:当水烧开后下饺子,用漏勺自锅底搅动饺子以防粘在锅底,搅动后盖锅盖,大火煮;待汤沸腾之后,饺子会浮上水面,等饺子全浮到水面;添加少量冷水至汤止沸,如此,连加二次冷水再煮沸,饺子即可出锅。
曰:饺子煮沸,若开盖大火煮煮馅,盖锅盖煮煮皮。
究其原理,力学可解。
这和材料力学中冷作硬化关系密切,冷作硬化一般是指金属材料在常温或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减少表面层金属变形的塑性。
金属在冷态塑性变形中,使金属的强化指标,如屈服点、硬度等提高,塑性指标如伸长率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概念可从百度中获得)。
这里有几个概念需要注意,屈服点、硬度,这几项指标增强了也就是材料变得不容易破坏了。
由于金属研究较深,故冷作硬化多对金属而言,实际上食材中的冷作硬化也是制作美味佳肴的独一绝技。
饺子皮和馅所用材质不同,不可同时煮熟。
煮饺子如果只是盖锅盖煮,饺子皮由于在高温、高压下,水分子不断侵入饺子皮中,会使饺子皮变得松软易化,吃起来就缺乏劲道,没有嚼头。
这时如果加入冷水,使饺子在瞬间冷却,这时饺子皮就经历了类似于金属材料中的冷作硬化,其表面组织得
到强化,水分子不易进入,使饺子皮劲道增强,吃起来嚼头十足。
这时馅还不易熟,需增加煮时,再盖锅盖加煮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饺子内的馅由于受到皮的保护,并没有骤然降温,也就不会发生冷作硬化,待温度重新升起,肉馅就得到了持续加温。
反复三次,一般情况下,肉馅熟了,皮的劲道也保住了,即可成为美味佳肴!。
生活中的材料力学

生活中的材料力学罗晖淼 051310712摘要: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运用到了材料力学的原理。
学完材料力学之后,用另一个角度去剖析生活中的材料力学现象,别有一番风味。
关键字:应力集中,动载荷,稳定性一:应力集中大家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那就是有些零食的外包装非常平整美观,可是却不实用,它们经常因为撕不开而遭到我们的嫌弃。
相反,有些小零食的包装袋上会有一排锯齿的形状,而当我们沿着锯齿的凹槽撕的时候,无论这个包装所用的材料多么特殊,都能轻松地撕开一个大口子。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运用到了圣维南原理。
当我们沿着锯齿的凹槽撕的时候,手指所加的力是垂直于包装袋的,因此切应力都集中在了凹槽处,即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此时凹槽处的切应力会急剧增大,那么只要手指稍稍用力,就很容易从这个凹槽将包装袋撕开。
这种应用应力集中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
比如掰黄瓜,有时候我们想把黄瓜掰成两段时,往往会先用指甲在黄瓜中间掐一个小缝,然后双手用力一掰,黄瓜就很容易被掰成两段。
同样的,因为在小缝处应力集中,黄瓜上作用的两个力矩使得缝隙处的切应力急剧增大,于是黄瓜中间截面发生脆断。
再比如撕布条,如果一块完整的布条要将其撕成两半是很困难的,除非有很大的力把它拉断,而我们一般人是没有那么大的力气的,怎么办呢?通常我们会用剪刀在布条上剪出一个小缺口,然后沿着缺口撕开布条,其原理和食品包装袋是一样的。
既然应力集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那是不是应力集中越多越好呢?其实并不是,在工程上,基本都需要避免应力集中。
像那些大桥,飞机,机床,建筑等大型工业结构,为了保证其坚固耐用寿命长,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地方如铆钉连接都需要特别地注意。
所以工字钢并不是标准的工字型,在直角处都改造成了弧线形过度,就是为了防止工字钢因应力集中而断裂。
工程上的这些问题可比生活中的小问题严重得多,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事故。
曾经有一起飞行事故:飞机起落架里的一个小零件由于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卡在那里,导致起落架无法放下。
生活中的材料力学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材料力学实例分析材料力学是研究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材料力学相关的实例。
下面我将选择一些实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实例是日常生活中的弹簧。
弹簧是一种能够产生恢复力的材料形式,具有很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在家里的床、沙发和椅子上经常会使用到弹簧,它们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和舒适感。
当我们坐在弹簧床上时,床垫下的弹簧能够根据人体的重量产生弹性变形,支撑身体并增加舒适感。
这里的弹簧可以看作是一个弹性体,受到外力后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并通过恢复力将变形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弹簧的力学性质等取决于其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例如弹簧的刚度和耐久性。
第二个实例是汽车的车身结构。
汽车的车身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的,例如钢铁、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身需要承受各种不同的力,例如重力、碰撞力和风力等。
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汽车车身的强度和刚度等机械性质。
通过对车身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
第三个实例是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建筑物的结构不仅要承受自身的重力,还要考虑外界风力、地震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材料力学的知识可以用来分析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以及选取合适的材料和设计结构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例如,在高楼大厦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能承受风力和地震等外界力所带来的挑战。
第四个实例是医疗器械的设计与使用。
医疗器械的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人工关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骨骼的力学特性以及韧带和肌肉的作用力。
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优化人工关节的形状和材料的选择,以实现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第五个实例是体育用品的设计与制造。
体育用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等特性,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
例如,篮球的弹性和柔韧性对运动员击球的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击剑运动需要剑的刚度和耐弯曲性来确保安全。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工程力学系别:专业:姓名:学号:班级:工程力学在材料中的应用在我们所学习的孟凡深版《工程力学》中的绪论谈到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有关内容,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工程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
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
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梁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梁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
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
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式。
物体流变学是研究较广义的力学运动的一个新学科。
1929年,美国的宾厄姆倡议设立流变学学会,这门学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它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与计算两个方面。
但两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互相促进。
工程力学:包括实验力学,结构检验,结构试验分析。
模型试验分部分模型和整体模型试验。
结构的现场测试包括结构构件的试验及整体结构的试验。
实验研究是验证和发展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段。
结构的现场测试还有其他的目的:1.验证结构的机能与安全性是否符合结构的计划、设计与施工的要求;2.对结构在使用阶段中的健全性的鉴定,并得到维修及加固的资料。
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篇一:材料力学案例分析迈安那斯桥坍塌事故原因分析1.关键词:桥梁垮塌,组合变形,偏心载荷,设计失误2.事件背景时间:1983年6月27日,地点:美国康涅狄格州迈安那斯(mianus)河桥垮塌,造成4辆汽车掉落桥下,3人死亡,多人受伤。
图1垮塌的迈安那斯河桥该桥梁结构属于钢结构的多跨静定梁,建成于1958年,桥龄25年。
大桥双向各三线车道,每日车流量超过10万次。
大桥的悬臂式的结构在建桥当时是很流行的样式:主跨为两端外伸梁,主跨两侧各有一段约30米长的悬吊梁垮。
垮塌的是东悬吊跨的一段梁,其西端接在称为轴台的支架上,用水平销连接到中跨梁外伸段的自由端;东端以销接吊件连接在东边悬臂梁的末端,正是此悬吊组件的破坏导致了大桥的坍塌。
1983年春末,大桥边的居民向当局反映他们听到桥身发出尖锐的声响。
过去至少五六年来,这些居民陆续在河边检到桥上掉下来的混凝土碎块或碎钢屑,每次他们都尽责地向公路局报告。
而近来在轰隆的车流声中,他们又听到了新增的噪音。
一位居民表示:“像是几千只鸟同时唧喳地发出刺耳的鸣叫。
整个周末,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这样的声音。
”6月27日星期一凌晨1:30左右,大桥在一声巨响中发生坍塌。
图2悬吊梁的支撑结构3.事故过程与关键性细节康州公路局长看了现场的残骸后,表示他发现了桥梁倒塌的可能线索:把掉下去的桥身和悬臂式钢梁拴在一起的栓销少了一个。
这个长约18厘米的栓钉的一部分残余物最后在河里被捞起,其余的部分还在桥上,它看起来像是被剪断的。
事故起因是因为栓销断裂,还是另有原因?为了解开谜团,局长请来了专家,另外还有3家独立的工程公司和国家交通安全局的代表以及法院指派的工程师都参与了事故调查,可是各方都强调不同的理由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事故调查最终认定了事件是按照如下的过程发生的。
这座桥在过去25年里,由于排水口误被铺路面的材料封掉,使得雨水不断从路面流到支撑桥体的悬吊组件里,浸入吊板和栓销中并产生锈蚀和冬季的冻胀;每一次,当汽车驶过桥面时,都会在吊板上产生侧推力,从而把吊板在栓销上的位置向外推,道桥与河流的斜交效应(540角)增大了上述侧推力;在悬吊跨梁的东南角上,侵蚀力、冻胀力和侧推力相叠加而形成了特别大的力,使用于约束栓销的销帽向外弯曲直至被推出去;在倒塌发生的几小时前或几天前,内吊板的下部很可能已经脱离开了栓销,使整个悬吊跨梁的东南角下倾了一点。
材料力学案例

材料力学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受力后变形和破坏的学科,是工程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在工程领域中,材料力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设计建筑物、制造机械、开发新材料等方面都必须考虑材料力学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材料力学的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应用。
二、问题描述某公司生产一种塑料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弯曲变形的问题。
经过分析,该问题主要是由于管道内部压力过大导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该塑料管道进行材料力学分析,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三、材料选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塑料作为管道材料。
经过市场调查和实验测试,最终确定了聚氯乙烯(PVC)作为该塑料管道的主要原材料。
PVC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较高的耐压强度,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制造管道。
四、管道设计在确定了材料后,需要对管道进行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设计出了一种直径为50mm、壁厚为3mm的PVC管道。
为了保证其耐压性能,在设计中考虑了管道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采用了合适的加强筋和支撑结构。
五、材料力学分析1.应力分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PVC管道内部会受到一定的压力作用。
根据材料力学的原理,应力与压力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该管道内部所受的应力大小。
假设该PVC管道内部的压力为10MPa,则其所受的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 = P / A其中,σ表示应力,P表示压力,A表示横截面积。
将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σ = 10 / (π × 0.047^2)计算得出该PVC管道内部所受的应力约为31.9MPa。
2.变形分析由于该PVC管道存在弯曲变形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变形分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管道会出现一定的弯曲变形。
为了计算其变形量,可以采用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模量公式:E = σ / ε其中,E表示弹性模量,σ表示应力,ε表示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材料力学实例分析
一意义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的应力、变形以及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的学科.材料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基础分支。
它是研究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承载能力的基础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将工程结构和机械中的简单构件简化为一维杆件,计算杆中的应力、变形并研究杆的稳定性,以保证结构能承受预定的载荷;选择适当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以便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构件和机械零件。
二对象
材料力学的研究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或称机械性能)的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参量不仅可用于材料力学的计算,而且也是固体力学其他分支的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另一部分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
杆件按受力和变形可分为拉杆、压杆受弯曲(有时还应考虑剪切)的粱和受扭转的轴等几大类。
杆中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
杆的变形可分为伸长、缩短、挠曲和扭转.在处理具体的杆件问题时,根据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线弹性问题、几何非线性问题、物理非线性问题三类.
材料力学不仅在复杂机械工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比如随处可见的桥梁,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 (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
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 (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
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三分析
如果在安全的前提下,将原来的四个桥墩和三个拱形拉索变为三个桥墩和两个拱形拉索。
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降低成本,而且有美观。
四总结
因此,材料力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能够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
只要注意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材料力学的踪影.利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对我们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