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矛盾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阐述。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矛盾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正是由于矛盾的内在斗争推动的。

下面我将分三个方面来解析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矛盾。

首先,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的两个侧面组成的,这两个侧面是互相对立、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

例如,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互相对立的,但又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

同样,社会中的阶级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等也是促使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力量。

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形式。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无论是自然界的矛盾还是社会矛盾,都具有普遍性。

但是,矛盾的特殊性也非常重要,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殊的发展规律。

例如,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的,它们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因此对待和解决这些特殊的矛盾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

最后,唯物辩证法注重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矛盾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同时矛盾也会给事物的发展带来阻碍和困难。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把握,人们可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例如,在自然界中,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解决生态矛盾和资源矛盾。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们可以通过革命和改革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总结来说,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矛盾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通过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找到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三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三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模板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有历史性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一切存在都是物质的,物质是根本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

2.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发展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运动变化原理: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否定了事物的静止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运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分析具体事物的总体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强调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而不是片面和片段的认识。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从整个发展过程中去分析具体事物。

2. 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通过矛盾的辩证分析来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

矛盾分析是把握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关系,从矛盾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

3. 实践观察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要通过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认识事物。

实践观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规律。

4. 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善于辩证思维,即善于看到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善于看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善于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联系。

总之,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之一,它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我们正确处理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在学习和应用唯物辩证法时,应该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把握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精选五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精选五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精选五篇)第一篇: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珍藏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这一原理要求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五、强调整体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六、强调部分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一种方法论。

它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过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下面将对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

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一切存在和发展的根源都在于物质。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们只能通过分析和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切事物都是由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发展和变化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3.唯物辩证法的统一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

事物的本质是由矛盾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结、相互制约而成的,只有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分析事物的对立面和矛盾。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事物的内部对立面和矛盾,找出矛盾的双方、矛盾的特点和矛盾的矛盾。

2.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部矛盾的不断运动和发展,因此要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3.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全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既包括事物的消亡、灭亡,也包括事物的生成、发展。

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全过程,既注意事物的消极和矛盾的一面,也要关注事物的积极和矛盾的另一面。

4.关注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各个因素构成的,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要关注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注事物之间的互利互补和相互促进。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

____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一、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和方法论基础。

在____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对____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旨在理清思路,明确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原理1.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得到发展。

在____年,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各种对立面更加激烈地相互作用,这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契机。

我们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积极推动矛盾的发展,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

2.质量互变原理质量互变原理指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质变,质变又可以引起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在____年,科技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善于创造和积累。

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开展实践,通过实践推动事物的质变,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3.否定之否定原理否定之否定的原理表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旧的事物被新事物所代替,但同时也包含了旧事物的一定因素和要素。

在____年,旧的社会形态和制度正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要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积极推动社会变革,构筑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社会体系。

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____年,我们要注重综合分析,善于发现问题的内在矛盾,用辩证思维方法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思维态度,勇于创新,抓住机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实践指导方法实践指导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在____年,我们要将唯物辩证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动实践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指导,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3.革命精神方法革命精神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革命斗争的勇气。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文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一种思想方法和认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4年,我们回顾了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并对其进行总结。

本文以____字左右,对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唯一的现实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

在2024年,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为我们分析和了解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并指导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是指在认识和思维过程中遵循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024年,在哲学和科学领域,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将实际问题作为认识和研究的出发点,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强调辩证思维,即正反思维、全面思维、具体思维和联系思维。

通过辩证思维,我们能够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矛盾和发展规律,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2024年,我们注重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理解社会变革,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的实践和斗争。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我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方法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矛盾的观点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2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同一以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方法论: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与方法论原理:矛盾是普遍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②要成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4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开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下可以变化。

方法论:在认识事物时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开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开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范本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方法论。

2024年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如下: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的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辩证性,包括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两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2. 辩证法的矛盾统一法则: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这种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3. 辩证法的发展性原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内部矛盾的积累最终导致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4. 辩证法的否定性原则:事物的发展不仅是积极的肯定方面,还包括否定一定的方面,通过否定旧的、破旧的事物才能创造新的、更高级的事物。

5. 辩证法的实践性原则: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对事物的认识。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1. 总体观念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全体、全过程和全面的联系,不把事物看作孤立的个别的东西,而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2. 分析矛盾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从事物的矛盾出发,分析矛盾的对立面,找出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确定事物发展的着力点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3. 发展变化方法: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善于捕捉事物发展中的机遇和变化。

4. 实践检验方法: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我们的认识,实践是唯一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5. 一分为二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破除一元论和绝对化的思维,将事物看作矛盾对立面的统一体,从矛盾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三、唯物辩证法的应用1. 在生产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善于分析和把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2. 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矛盾的观点》专题训练一、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判断技巧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是重要的哲学原理,也是学生容易混淆使用的一对概念。

二者除了可以从理论上(外延、涵、作用、方法论)进行区别外,笔者在实践中还总结了以下三种判断方法。

1、依据命题旨意判断如果材料侧重于解决问题,“办事情”“做事情”即改造世界(做、行),则适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如果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事物的评价或看法,是看问题,即认识世界(看、分析),则适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2、依据关键性词语判断题目中出现“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核心问题”“作为主线”“作为主题”“第一要务”“重中之重”等关键词,是抓主要矛盾的表现,体现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题目中如有“抓主流”“抓本质”“总的来看”“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关键词出现时,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依据典型的俗语、成语判断如果材料中有“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打蛇先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弹钢琴”“画龙点睛”等,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如果材料中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等,则体现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的原理。

如果材料中出现“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瑜”“改邪归正”“失之车隅,收之桑榆”等,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二、矛盾观点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05·卷)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2、(06·)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

这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3、(06·)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

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具有必然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4、(06·全国Ⅰ)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05春考)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意识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

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当兼收并蓄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6、(06·)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客家文化。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确的是( )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B.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之中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7、(06·)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

“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

“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

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③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8、(05·)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9、(06·)右边的漫画表明()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10、(2004湘鄂川渝)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对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的态度②手机短信弊大于利③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④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性服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06·)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体现的哲理是(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2、杜甫有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