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问题及关键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美化及环境改善的重要项目,但在施工管理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施工质量不稳定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植被的引入和设计布置,改善城市的绿化环境,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或者设备不足等原因,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一些地方的公园或者绿地常常出现长草不绿、草坪踏坏、花坛褪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

2. 绿化工程进度缓慢绿化工程通常需要在旺季进行,如春季或秋季,但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工期拖延等原因导致绿化工程进度缓慢,错过了最佳绿化时机,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效果。

3. 资金使用不透明一些地方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使用不透明的问题。

工程款项的使用不够规范,甚至出现了乱花钱、贪污腐败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还影响了公共利益。

4. 管理制度不健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得一些责任人无法落实责任,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滋生腐败。

二、对策分析1. 加强工人培训和管理要解决施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确保每个工人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规范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工作岗位责任制,确保施工质量。

2.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要解决绿化工程进度缓慢的问题,首先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最佳的绿化时机进行工程施工。

要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要解决资金使用不透明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4. 健全管理制度要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施工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分析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分析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分析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一、园林施工技术难点:1.地面处理问题:园林施工的第一个难点是地面的处理。

不同园林项目的地面情况各异,有些可能是土地未开垦的荒地,需要进行平整;有些可能是复杂的地貌地形,需要进行填方、挖方以及地基处理等。

2.绿化植被选材问题:园林绿化施工中,植物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生长特性等多种因素,确保植物能够适应施工环境,长期生长良好。

3.水源利用问题:园林施工中,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是一个难点。

合理利用水源,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同时避免浪费与污染,是园林施工所要面临的技术难题。

4.设施布局和照明设计问题:园林施工中,设施布局和照明设计对于效果的呈现至关重要。

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园林的美观度和舒适度,但也需要考虑场地条件、功能需求、用户体验等因素。

5.施工管理问题:园林施工的管理,包括人员协调、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园林施工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工种和部门的协调,管理方面需要有良好的计划和组织能力,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二、园林施工技术解决措施:1.综合利用地面处理方案:根据不同的地面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可以采用土石方工程技术进行填方、挖方和地基处理,确保地面平整稳固。

2.植物选材的科学性:根据园林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植物选材。

可以通过对土壤的分析和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和适应性,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并结合气候条件和生长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3.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园林设计中合理规划水源利用和管理,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并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设施布局和照明设计的技术支持: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和照明设计师进行技术支持,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设施布局和照明设计,以提升园林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5.强化施工管理:园林施工项目需要有专人进行协调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进行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园林景观项目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园林景观项目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园林景观项目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绿化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解决,从而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施工;问题;对策1园林景观项目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1缺乏合理规划设计随着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崛起,一些设计公司缺乏前瞻性的设计和规划,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等因素,施工单位在施工后根据地图,但后来发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此外,植被的选择太随意,植被的选择值只有美丽,但忽略了植物生长的习性,甚至一些后期植被的水土不服,违反了最初的设计理念,没有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实际上增加了绿化投资成本,园林绿化质量难以保证。

在园林绿化的种植密度和生长管理中,有些设计违背了植被的实际生长规律。

种植密度高,种植类型搭配不合理,严重影响植物数量。

这种不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无形中增加了园林绿化设计的成本,严重缩短了植被生长的寿命,增加了整个园林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量和后期养护管理的难度。

专业养护管理人员难以对生长周期受到干扰的植被进行维护和管理,降低了整个绿化工程的成活率。

绿化工程设计中为了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采用了单排行道树和大面积草坪。

最终的景观效果不好,草坪面积大,增加了后期维护的难度,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浪费水资源。

通过合理筛选,选择合适的秧苗进行种植。

这些都要求设计时因地制宜地设计项目。

1.2现场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受到重视。

然而,在一些绿化工程的施工中,现场管理水平低,企业缺乏现场施工管理意识,盲目选择植物种植,不顾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缺乏与施工人员的沟通,未能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老港垃圾填埋场1、2、3期封堵场和生态修复工程中,建设单位对苗木种植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苗木在养护期内死亡较多,以及垃圾填埋场废气的影响,在施工时加强种植期管理,提高对种植技术的掌握,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建议与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案及施工安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建议与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案及施工安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建议与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案及施工安全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提升生活品质,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

然而,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建议、效果评估与改进方案以及施工安全进行探讨。

一、技术建议1.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景观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性好的植物种类,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2.科学设计绿化方案。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景观效果和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地设计绿化方案。

同时,还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空间和相互间的协调,以免造成过度拥挤或不均衡的情况。

3.提高土壤质量。

优质土壤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施工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和调整,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4.合理施工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劳动保障。

二、效果评估1.成活率评估。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植物成活率的评估。

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成活情况进行观测和统计,可以评估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采取措施修补和改进。

2.景观效果评估。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还应对景观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景观设计是否符合预期效果、植物布局是否协调美观、景观元素是否满足功能要求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案。

3.环境效益评估。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不仅仅关乎美观,还对环境质量和城市气候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评估园林绿化工程的环境效益十分重要。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城市气温的变化、降噪效果等。

三、改进方案1.加强施工监管。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的监管。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园林建设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专业人员稀缺,技术水平相对薄弱。

因此,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对园林管理的认识,着重提升自身知识和能力,为我国园林建设和施工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园林景观的施工特点1)涉及专业范围繁多。

园林景观的施工涉及林业、园林、建筑、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给排水、电气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同时还包括假山、喷泉、雕塑和古典建筑的项目建设,与艺术类有紧密关系。

2)造价管理难度较大。

园林景观具有自然性,生物的成活率难以掌握,且设计图纸与现场环境必然存在差距,这些直接影响着施工成本。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现象频繁,使得施工情况难以掌握。

3)资金运转困难。

园林景观施工中涉及变更较多,项目资金需要待审计部门和建设单位确认后,才能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比例进行支付,工程资金也要得到审计建设部门的确认,从而造成工程资金运转困难,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4)施工工艺复杂。

园林景观工程为了追求自然、美感、与众不同的感觉,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变幻莫测,为追求效果,往往多种设计手法并用,形成了中西园林理论大融合,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当前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1)对施工队伍要求不严格。

园林景观与其他建筑工程有很大的不同,技术性和严谨性相对较弱,施工单位和项目单位对景观工程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园林工程只是种植树木、铺草皮等简单工作,施工人员也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能力。

这导致技术能力低的施工队伍盲目照搬图纸进行施工,无法认识到工程设计的真正意图。

2)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由于景观设计对苗木的要求严格,苗木价格不断攀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施工企业往往会忽视苗木的规格,减少大规格苗木的使用数量。

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规划设计养护水平不高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这些问题导致了树木、花卉等的成活率降低、生长质量不高,园林景观建设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土壤质量不合格、植物选植不当、施工进度延误、施工噪音和污染以及施工队伍管理不当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如进行土壤改良、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控制施工噪音和污染、加强施工队伍管理等。

这些对策的实施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至关重要。

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有效解决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才能保障工程的进展和质量,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问题,对策,土壤质量,植物选植,施工进度,施工噪音,污染控制,施工队伍管理,重要性。

1. 引言1.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作用不仅是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更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休闲环境。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氧气供应,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对减少雾霾和改善人们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还有利于调节城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对促进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和有效施工,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各项环节,解决各种问题,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实现园林绿化的最终目标。

1.2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园林绿化的影响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园林绿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土壤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种植效果不佳甚至死亡,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观赏价值。

植物选植不当也会造成园林绿化工程的失败,不仅影响景观效果,还可能引起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最终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谢。

施工进度延误会延迟工程的竣工时间,给园林景观的完善和使用带来困扰。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绿化关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绿化工程是指对城市、乡村和园林等地区进行植被覆盖和景观建设的工程。

绿化工程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持水源、保护土壤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讨论绿化关键施工技术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植物选材和特殊场地绿化1. 植物选材植物的选材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以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同时,为了使绿化工程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功能性,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能在环境适应范围内良好生长,颜色美丽、品种多样;(2)喜光或耐荫,能根据环境条件进行生长适应;(3)根系范围小、能很好地适应人工模拟的气候条件;(4)有良好的耐寒、耐干旱、耐盐碱等能力,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2. 特殊场地绿化城市绿化场所众多,包括街头、小区、公园等。

当然,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针对性的选择植物效果更佳。

例如,在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上,要选择能反光的植物,以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在繁华的市区中,应尽可能选用能够吸附尘土污染的植物;在异味较大的工业园区附近,则需要选用耐污染的植物。

二、灌溉和养护1. 灌溉灌溉是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灌溉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灌水量应当适宜,过少容易导致植株死亡,而过多则会影响植株生长;(2)应该选择较佳的时间进行灌溉,如清晨和傍晚,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利用率;(3)对于某些植物,如花草,应使用雨水浇灌,这样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在植株上的残留。

2. 养护养护是绿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应加强植物的养护工作,包括施肥、整枝、防治害虫等方面。

(1)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化肥,等量施入。

肥料的施用方式也很重要。

有些肥料应深埋入土壤中,有些则应直接撒在植株周围。

(2)整枝:为了保持植物的形态和景观效果,需进行整枝。

对于树木而言,应进行合理的修剪,让树冠形成更美观的形态。

(3)防治害虫:在绿化工程中,防农药残留、减少药物对植株的伤害是必不可少的。

绿化项目中对施工技术、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绿化项目中对施工技术、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针对项目实际,对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一、关键施工阶段控制1、施工准备阶段在接到中标通知后,即可完成现场临建的建设,人员、机械设备、物资进场,编制实施性组织设计、成立项目部;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图纸与现场相结合,确定分段施工范围和施工、交通组织方法;根据施工计划提出周密的材料使用计划和机械使用计划;完成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详细调查。

合理选择多个苗木供应商。

2、苗木栽植确保栽植施工顺利进行,根据已有的供应商择优供货,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确保工程需要,坚决杜绝停工待料现象发生。

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质和价格,分别做好事先订购,并做一定数量的储备。

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各个路段栽植顺利有序进行。

3、修剪成型阶段在劳动力的安排上,一方面,考虑安排两班交替连续施工的力量,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日历天数,满足工期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即是让操作人员接受公司统一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参加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对于所使用的先进的施工机具,了解其性能以熟练操作,提高每个工人的劳动效率。

同时抓前期技术准备,让每一区域的施工人员明确该区域的整个施工流程及工序搭接,给每个操作工人进行事先的工艺流程、工艺操作要点、最终质量标准的交底,使每个操作工人事先已清楚地知道自己该怎样一步一步地做,最终要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

4、养护阶段苗木养护是保证苗木茁壮成长、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物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对新种树苗的养护工作是体现景观效果的重要保证。

“三分种,七分养”要形成优良的绿化工程,做好保修期养护十分重要。

植物养护要根据设计意图。

重视和体现植物造景,对群落进行合理养护,使植物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生长茂盛,随着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充实,使群落完整,层次丰富。

土肥标准:土壤疏松,无积水,充分利用有机肥,增强土壤理化性状。

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综合防治,病虫害危害控制在以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危害程度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问题及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质量;问题;技术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of landscape engineeringquality,and elaborates its landscape constructionkey technology.
Key words:landscape;quality;problem;technology
1.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
1.1植物种植设计图纸标识不清,缺乏指导性
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图纸实质上是一种示意图,在平面图上给出的是相对位置,包括小园路;在立面上除效果图和少量绿带图纸有一些垂直面上的示意外,大多没有立面图;植物种植设计图普遍采用特定的图例表示各种植物类型,用文字(或数字编号)标注说明植物名称,而对不同种植点的植物规格要求、造型要求和重要点位的坐标等普遍都没有标注;对在同一组群内要求的苗木高度不一,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整形形式和施工技术要求不同等问题,均没用图示清楚标识或在平面图中用文字标注说明;在设计图纸上没有明确保留原有植物,特别是古树古木、大树及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灌木等。

设计者往往只在施工图中用文字说明而没有图示现状植物,使施工图的准确性不高和可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连说明都没有,最后导致错伐植物,这造成按图施工的可操作性不强,施工人员一般根据临场发挥构建,依靠经验放样,影响了图纸的指导性和实际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加大了工程质量的波动性。

1.2苗木形态和规格的标识不完整
由于植物具有生命性,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形状姿态、人工整形和修剪形式不一,所营造出来的景观有异,施工技术、养护要求和工程营造也不同。

但是,目前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在乔木规格方面一般只标识胸径和冠幅,而对树高、枝下高、分枝状况、干形、冠形方面却很少限定,很难从多角度描述乔木形态;而在灌木规格方面,一般仅给出株高和冠幅,却很少限定地径,这样难以保证苗木的健壮程度,特别是对特殊冠形和干形的乔木没有作详细说明。

在苗木表上普遍采用包括:编号、树种、规格、种植面积、种植密度、数量和备注等内容,很少包括植物的拉丁学名、植物种植时和后续管理时的形状姿态,容易让施工单位苗木采购张冠李戴,如水蜡烛,又称狭叶香蒲,其与香蒲是香蒲属两个不同的植物种,易造成
水蜡烛代替香蒲,影响后期的景观效果,也给工程预结算、工程招标、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带来困难。

1.3植物配置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在植物配置上不注重与功能区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灌木色块和草坪偏多,难以形成复层结构,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过于空旷或单调的空间效果;二是在有些居住区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三是带刺植物配置在园路边,如枸骨、火棘等,影响行人通行;在儿童公园栽植多飞絮、多刺、有毒、有臭味及容易引起过敏症的植物,如月季、夹竹桃、凤尾兰等。

在植物配置上不注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树种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对其所生长环境形成一种生态适应性。

人们在栽植时常常忽视树种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从而影响其存活及长势。

一是忽视了不同树种对光照需求的差异,在一些光照不足的地段种月季、玉兰、石榴等喜光植物,而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段却选种了毛杜鹃、珍珠梅等耐阴植物,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及花色、花量及花期;二是“大树移植”,移植过程中主根和根系以及主枝树冠大部分被切断,树体受到严重伤害,难以恢复原状,影响景观效果发挥。

1.4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管护不到位
由于资金投入少,人员、设备等严重不足,或是管理人员素质较差,不能很好把握苗木的生长规律,导致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根系不能正常生长;不及时除草,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这些均影响苗木成活率,进而影响后期绿化表现效果。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绿化场地的整理问题
施工前将现场内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如垃圾堆、建筑废墟、违章建筑、砖瓦石块等清除干净。

对现场原有的树木尽量保留,对非清除不可的也要慎重考虑。

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划分出绿化区与其他用地的界限,整理出预定的地形,根据周围水系的环境,合理规划地形,或平坦,或起伏。

若有土方工程,应先挖后垫。

对需要植树造林的地方要注意土层的夯实与土壤结构层次的处理,如有必要,适当增加客土以利植物生长。

低洼处要合理安排排水系统。

现场整理后将土面加以平整。

对于原有确定要保存的树种,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护。

为了防止机械损伤树干、树皮,应用草袋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成高30 cm以下的土丘,将树穴保护起来,避免石灰、水泥等碱性物质渗入。

2.2施工场地表层土壤的处理
表土由于长期的营养积累,具有大量养料和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树木生长的基础。

在地形改造施工中,往往剥去表土进行临时堆放,容易造成地表板结,或常
使用机械进行平整,土壤被压实,严重破坏土壤原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在复原中引起土壤成分缺失,在地表易形成滞水层,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为保存好原有表土,机械进场时要使用倒退铲车掘取表土,防止重型机械碾压,掘取、平铺表土作业不能在雨后进行,以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

对于土质不好的绿地,应对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深度含表层要达到80~100cm为宜,以利乔木根系生长。

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和施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及营养成分,并设置暗渠等排水措施,确保土壤的透气性。

2.3绿化种植要适时而作
要掌握各种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种植要求。

植物的生长是有其自然规律的,因此苗木栽植必须符合其生长规律要求。

一般落叶树的移栽选择在落叶后到翌年春天发芽这段时间最为适宜。

这时树木落叶,进入休眠期,除了基本的新陈代谢,大树经历了冬眠,植物的生理代谢趋于复苏,容易成活。

常绿树的移栽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或第2年2—5月,尤其以进入梅雨季节移栽最为适宜。

此时有利于保持树体水分的平衡,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无风的天气,在傍晚前移栽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在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进行反季节种植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保护措施。

落叶树反季栽植则需带土坨,土坨直径为胸径的6~10倍,浇水次数要较正常栽植增多,枝叶视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

若是常绿阔叶树,应在挖掘前2周左右修剪约占1 /3的枝叶。

如果时间允许可做断根处理,理想的是第一年春季断根,第二、三年进行移植。

在园林绿化中为获短期效果,通常要移栽较大规格的树种。

一般选择胸径8~15 cm的大规格苗木,处于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移植这样的大苗,恢复生长时间短,成活率高,产生效益快。

2.4园林工程后期苗木的养护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

园林绿化工程工期一般不超过半年,而合同规定的绿化养护期为苗木2个生长季节,目的是确保苗木成活。

在施工中能做到当天种植树木当天浇透定根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与土紧密结合,利于根系发育。

对于新栽常绿树,尤其是常绿阔叶树,常常在早晨向树上喷水,有利于树木成活。

对于栽植较大的常绿树或高大的落叶乔木,应设支柱支撑,以防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

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 /3~1 /2即可。

一般用长1. 7~2 m,粗5~6 cm 的作支柱。

支柱应于种植时埋入。

也可栽后打入20~30 cm,但应注意不要打在根上,以免损坏土球。

浇水时应防止冲垮水堰,每次浇水渗入后,应将歪斜树苗扶直,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

初栽2~3 a内的树木,每年在生长期须进行1~2次追肥。

移植的大树为防止早衰和枯黄,以致遭受病虫害侵袭,因而需2~3 a施肥1次,在秋季或春季进行。

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如高温、严寒、台风季节,以遮阳、薄膜和支撑等方法加强对植物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 1 ] 陈劲元,黄彩云. 谈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J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 2 ] 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等. 园林工程[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 3 ] 谢菊芬.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谈[ J ]. 城市建设, 2003
[ 4] 洪玉娣. 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 J ]. 广东园林,2001 [ 5 ] 李汉基.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J ]. 科技咨询导报,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