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都安矿产资源规划

合集下载

都安瑶族自治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都安瑶族自治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批复稿)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十二月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提交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河池市地质勘察设计院(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机构从业资质:乙级证书编号:2015029)法人代表:韦绍敦项目负责人:李万祥编制人员:梁玲秒蓝宏黄梦贤李万祥韦诚松姚正聪吴应葱编制时间:2017年12月目录总则 (1)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3)一、经济和社会概况 (3)二、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5)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7)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五、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13)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七、形势与要求 (15)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基本原则 (19)三、规划目标 (22)第三章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 (26)一、勘查开发重点工作布局 (26)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28)三、开发利用总量调控与转型升级 (30)第四章砂石土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33)一、布局原则 (33)二、砂石土采矿权总量调控 (33)三、砂石土矿产资源开采布局 (34)四、砂石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43)五、强化“三化”开发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43)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46)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46)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47)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49)四、矿区土地复垦 (50)第六章绿色矿业发展 (51)一、绿色和谐矿山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51)二、管理措施 (52)第七章矿业权规划设置及监督管理 (53)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53)二、采矿权设置区划 (53)三、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66)四、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及制度改革 (68)第八章规划实施管理 (72)一、加强组织领导 (73)二、完善并严格实行规划审查制度 (73)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 (73)四、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 (73)五、严格规划调整和修编 (74)附件:一、附表1.规划基期都安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2.规划基期都安县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3.规划基期都安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4.规划基期都安县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5.规划基期都安县采矿权现状表6.河池市都安县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7.河池市都安县砂石土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8.河池市都安县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9.河池市都安县矿产资源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10.河池市都安县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表11. 河池市都安县矿产资源规划重点项目表二、附图1.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分布图(1:50000)2.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1:50000)3.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图(1:50000)4.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50000)5.都安瑶族自治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图(1:50000)总则为促进都安瑶族自治县(简称都安县)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 3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广西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5]206号)以及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河政办发[2014]46号)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本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编制《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地层划分及特征探讨——以柳州市为例

地层划分及特征探讨——以柳州市为例

地层划分及特征探讨——以柳州市为例冯华金【摘要】根据各地层单位的岩石组合、古生物、沉积相特征等,进行的地层划分工作能够按新的地层单位进行地质图修编,重新建立修测区的地层格架。

本文在借鉴与分析前人在柳州市测区开展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新的地层划分工作展开探讨,详细分析了柳州市地层划分特征。

【期刊名称】《资源信息与工程》【年(卷),期】2018(033)006【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地层划分;特征;柳州市【作者】冯华金【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1 概述系统开展城市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即城市地质调查),把握城市地质环境状况与发展趋势,是保障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紧张的重要措施;是巩固土地资源、推进城乡建设的必要条件;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防护治理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保护地质环境资源和城市安全的一种合理手段。

城市地质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地质灾害预防、城市防震减灾、工程可行性研究、重大工程选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工程测量、投标等。

本文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识别柳州市地层、古生物、岩石和构造特征,研究其属性、年龄、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期提高地图的总体调查研究水平。

2 地层划分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古生物群特征、地壳活动等众多因素,对地层区域进行划分。

一个时代的地层划分主要基于地层沉积特征的分布,类似于沉积划分。

对于整个地质时期的地层,主要是基于每个地区地层发育的总面貌,称为综合划分。

一般地层划分是指综合划分。

地层划分的基础和研究内容是地层的整体特征,整体特征是指地层的组成,地质结构,层序,厚度和接触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沉积类型;(2)生物区系;(3)分层结构;(4)构造特点,如接触关系、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

广西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广西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广西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矿产资源的概况、开采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矿产资源概况
广西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以及能源矿产。

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锡矿、锌矿、铅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岩、石膏、磷矿等;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等。

二、矿产资源开采现状
广西的矿产资源开采较早,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能。

焦煤、铅锌矿、石灰石等产能居全国前列,其中以煤炭和铅锌矿开采规模最大。

三、存在问题
尽管广西矿产资源丰富,但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很多矿山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和废水,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其次,矿产资源低效利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矿山存在开采浪费和资源损失的情况。

再次,矿产资源开采的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和装备,制约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四、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对广西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
策。

首先,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污染,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

其次,加大矿产资源的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

再次,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发展。

总之,广西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潜力。

但是,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科技创新和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等对策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矿产资源执法监管的调研报告

广西矿产资源执法监管的调研报告

广西矿产资源执法监管的调研报告广西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3页(P31-33)【作者】广西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为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广西矿产资源监管水平,广西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调研组到贵港、玉林、南宁、百色、河池和来宾6市,通过听取各地情况介绍、与有关的部门和专家座谈、查看实地现场等方式进行调研,共实地查看了贵港市覃塘区、桂平市,玉林市福绵区、容县,南宁市邕宁区、经开区,百色市平果县、右江区,河池市都安县和来宾市兴宾区等26个现场,了解掌握各地工作情况,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据统计,贵港、玉林、南宁、百色、河池和来宾6市共核定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编制785个,实际在岗1229人。

其中南宁市定编154人,在岗164人;玉林市定编191人,在岗205人;贵港市定编129人,在岗294人;百色市定编59人,在岗312人;河池市定编176人,在岗127人;来宾市定编76人,在岗127人(执法监察支队30人由城市综合执法局管理)。

各地执法监察人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执法监察科(股),为机关行政编制;一部分为执法监察支(大)队,为事业编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

大多数市县针对执法监察人员不足的问题,采取公开招聘协管员的方式解决,经费由地方财政帮助解决。

大多数市县执法监察支(大)队都配备有执法监察车辆,一些市县执法监察支(大)队配有照相机、摄像机、GPS、对讲机等执法器材。

据统计,2011年以来6市共组织打击非法采矿1192次,出动3.8万人次,封填煤井、炸毁矿窿(口)61584个,取缔砂场211个,遣散违法人员1.4万人次,查封挖掘机等大型设备899台次,拆除捣毁洗矿机、柴油机等机械设备1598台,拆除工棚515间,收缴炸药193筒,雷管214发;立案处理331宗,收缴罚没款2095.414万元,没收非法矿产品3万多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宗,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7宗,治安处罚27人,追究刑事责任5人。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矿产资源(非油气)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矿产资源(非油气)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矿产资源(非油气)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7.03•【文号】自然资办发〔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矿产资源(非油气)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贯彻落实矿业权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内容,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绿色开发,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部制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见附件),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采矿权新立登记、采矿权扩大矿区范围变更、开采主矿种变更、开采方式变更的,应按照《编制指南》要求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

二、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工作由具有相应采矿权出让登记权限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可委托给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单位组织审查。

开发利用方案审查通过后,应将审查结果(专家审查意见、审查专家签字名单等)在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按照有关规定不予公开的除外。

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审查工作的管理,审查单位应明确审查程序、审查制度、审查人员及专业等,聚焦矿区范围科学合理设置、资源合理开采和节约集约利用,严把审查质量,提高审查效率。

四、自然资源部出让登记矿种的采矿权,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拟申请的采矿权矿区范围是否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禁止限制区域以及与其他矿业权重叠等情况协助核查。

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提高核查效率,及时反馈核查意见。

五、采矿权申请人对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质量和有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标注密级。

六、各地可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和审查要求;地热、矿泉水等流体矿产及海砂的开发利用方案可参照本《编制指南》另行制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铝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桂政发[2005]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铝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桂政发[2005]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铝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
正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铝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
(桂政发[2005]5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
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我区铝土矿资源,确保我区铝工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广西境内的铝土矿资源(含一水铝土矿和高铁三水铝土矿)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规划和开发,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取得和转让、氧化铝项目(含氢氧化铝项目)的建设,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核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十月二十日
——结束——。

桂西含泥铝土矿勘探与生产探矿对比

(2)矿体勘探与生产探矿边界重合度好,各矿体 形态歪曲率均在误差标准以内,且控制程度越高重 合 率 越 高 ,形 态 歪 曲 率 越 小 :矿 体 形 态 歪 曲 率 为 20.39%~60.11%,均在参考标准 70% 以内,平均形态 歪曲率为 37.22%;勘探阶段达到探明的控制程度的 DB8 号矿体面积重合率最高,其形态歪曲率最小。 3. 2 对矿体储量参数控制
(3)勘 探 阶 段 勘 探 网 度 对 矿 体 Al2O3 品 位 情 况 有较好地控制,各矿体 Al2O3 品位较为均匀、在矿体 中 变 化 较 小 。 Al2O3 品 位 经 生 产 探 矿 后 ,其 绝 对 差 为 -7.87%~1.49%,相对差仅为-12.96%~2.91%;部分 工程控制程度仅达到控制、推断的程度,在生产探矿 后对比 Al2O3品位变化都较小。
关键词 含泥铝土矿 勘探 生产探矿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21.06.015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马牌矿山的马隘—都安 铝土矿区是该公司重要的铝土矿原料矿山,共分为 4 个矿段,分别为巴头、马隘、那甲、都安。4 个矿段于 2005 年 12 月前全面完成勘探工作,2014 年矿区开展 了一次生产探矿工作。通过对生产探矿与以往勘探 数 据 进 行 对 比 分 析[1-5],对 桂 西 含 泥 铝 土 矿 的 科 学 勘 探、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 202-04-07)
60
(1)勘 探 与 生 产 探 矿 矿 体 面 积 重 合 率 基 本 在 误 差以内,重合率较高。DB54 号矿体由于勘探阶段矿
吴学谦(1983—),男,工程师,53700 广西省德保县。58
总第 626 期
现代矿业
2021 年 6 月第 6 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10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二、矿产资源现状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障程度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基础性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二、矿产资源勘查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重点工程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二、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四、矿产资源集约开发与综合利用五、矿山开采准入条件六、利用区外、国外的资源与市场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原则和总体要求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五、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六、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七、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严格依法实施规划二、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四、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五、实施科技兴矿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附表:附表1-附表7 略附表8 广西各市矿山数及有关矿产总量调控指标表附表9 广西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10 广西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11 广西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12 广西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3 广西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4 广西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5 广西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6 广西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7 广西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8 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附表19 广西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附表20 国家规划矿区一览表附表21 自治区规划矿区一览表附表22 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3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一览表附表24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森林公园一览表附表25 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6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一览表第一章总则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产出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广西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广西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工作实际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7.09.07•【字号】桂国土资规〔2017〕5号•【施行日期】2017.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规〔2017〕5号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中心),广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37号,以下简称“137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查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6号)有关规定,为规范我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审批范围(一)重要矿产资源是指《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附录所列34个矿种。

凡在广西境内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其压覆区内已查明的重要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的,都应按本通知规定报批;未经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建设项目压覆区范围与勘查区块范围或矿区范围重叠但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勘查开采的,不作压覆处理。

矿山企业在本矿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不需审批。

(二)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建设单位应按照137号文规定报批;除137号文规定应当报国土资源部审批外,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批。

(三)建设项目压覆非重要矿产资源的,不再办理压覆矿产资源审批。

压覆非重要矿产资源涉及矿业权的,由建设单位与矿业权人参照137号文明确的补偿范围协商解决补偿事宜。

百色市西林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研究

百色市西林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研究吴熙明【摘要】总结西林县社会经济发展,分析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特点,提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规划西林县各类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2页(P153-154)【关键词】西林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作者】吴熙明【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广西南宁 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为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对西林县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进行研究[1]。

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西端,辖5个乡3个镇,全县面积3020km2,东与田林县、东北与隆林各族自治县连接,南西、南面与云南省、西北部与贵州省毗邻。

2015年末总人口16.01万人,居住有壮、汉、苗、瑶等15个民族。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77亿元,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4.0:21.4:44.6。

2 矿产资源概况和主要分布特点西林县境内主要矿产有锑、金、石灰岩、白垩土、辉绿岩、页岩等。

金矿:已勘查发现八达镇周邦村金矿区1处中型矿床,已在开发利用,保有金矿资源储量3309kg(金属量)。

锑矿:已勘查发现古障镇马蒿锑矿区小型矿床1处,保有锑矿资源储量4587.55吨(金属量),矿石平均品位7.69%。

矿区内锑矿资源已开发利用。

石灰岩:西林县石灰岩主要为建筑石料用,集中分布于八达镇周邦村至普合乡花隆一带、古障镇周约村附近、那佐乡平别村附近等三个区域。

已简测并开发利用石灰岩矿床24个,保有石灰岩资源储量资源4785.95万吨。

页岩:西林县页岩主要为砖瓦建筑用,分布较为广泛,所有乡镇均有页岩矿产分布。

已简测并开发利用页岩矿床9个,保有页岩资源储量441.04万立方米。

辉绿岩:呈脉状产出集中出露于八达镇,目前县内辉绿岩资源未开发利用,已简测发现小型矿床1个,保有辉绿岩资源储量15万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10年1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二、矿产资源现状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障程度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一、基础性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二、矿产资源勘查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重点工程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二、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四、矿产资源集约开发与综合利用五、矿山开采准入条件六、利用区外、国外的资源与市场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原则和总体要求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五、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六、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七、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严格依法实施规划二、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四、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力度五、实施科技兴矿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环境附表:附表1-附表7略附表8 广西各市矿山数及有关矿产总量调控指标表附表9 广西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附表10 广西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附表11 广西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12 广西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3 广西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4 广西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5 广西矿业经济区规划表附表16 广西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7 广西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8 广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附表19 广西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附表20 国家规划矿区一览表附表21 自治区规划矿区一览表附表22 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3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一览表附表24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森林公园一览表附表25 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附表26 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一览表第一章总则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产出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广西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结合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广西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工作实际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规划》是指导广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开展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作必须符合本规划。

规划对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附录中所列除铀矿以外广西已发现的矿产。

规划范围为广西境内陆地、岛屿。

规划基期年为2007年,规划期为2008至2015年,展望至2020年。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广西地处祖国南部,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世居壮、汉、瑶、苗等12个主要民族,2007年末总人口500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44万,占38.86%。

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大;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km2,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9.8%,耕地面积6322.0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7.81%;大陆海岸线长1595km;地表河流众多,总长3.4万km,水域面积约4700km2。

广西属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位于华南、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广西经济自“十五”以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59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1241.35亿元,占20.9%;第二产业2425.30亿元,占40.7%;第三产业2289.00亿元,占38.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3%、53.5%和38.2%;2003~2007年,全区GDP年均增长12.8%。

2007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55元,较上年增长13.8%,2003~2007年平均年增长11.8%。

矿业是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矿业和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工业增加值572.43亿元,占当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68%,矿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矿产资源现状(一)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泛。

广西位于华南板块的南端,大地构造分属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矿产资源丰富。

截至2007年底,广西已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226种)的42.92%;在45种主要矿产中,广西有30种,包括:煤、铁、锰、钛、铜、铅、锌、铝、钨、锡、锑、镍、钴、钼、金、银、萤石、磷、硫铁矿、重晶石、滑石、水泥灰岩、高岭土、耐火粘土、石膏、膨润土、饰面花岗岩、蚀面大理岩、稀有金属矿产等。

全区14个市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其中,铝土矿、锰矿主要分布于桂西百色、崇左地区,锡、铅、锌等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河池地区,高岭土主要分布在桂南北海地区,水泥用灰岩、重晶石等主要分布在桂中柳州、贵港、来宾地区,花岗岩石材、钛铁矿等主要分布在桂东梧州、贺州地区,煤矿主要分布在桂西百色和桂中来宾合山等地区。

资源储量大、集中度高。

有色金属(锡、锑、铅、锌、铝、钨)、黑色金属(锰、钛)、贵金属(银、金)、饰面石材和其它非金属(膨润土、重晶石、高岭土、滑石、水泥用灰岩、水泥用页岩和泥岩等)保有资源储量较大,为广西优势矿产。

其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锰、锑;居第二位的有锡、离子型稀土、水泥用灰岩;居第三位的有重晶石、独居石(轻稀土)、饰面用花岗岩(包括辉绿岩);居第四位的有钨和铝;居第五位的有锌、银、高岭土和滑石。

同时,矿产资源集中度较好,铝、锰、锡等优势矿产主要分布于桂西地区,且与之开发相配套的能源充足,有利于矿产资源的规模化产业化开发。

铁、煤、磷等大宗矿产短缺。

广西铁、煤、石油、铜、磷等国民经济支柱性大宗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少,且多为贫矿。

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少,以褐铁矿、赤铁矿贫矿为主,只能与区外的富铁矿搭配使用;煤矿大部份为低热量的褐煤和高灰、高硫、低发热量的烟煤,且产出厚度薄、规模小、分布散,需控制使用;陆上石油仅有百色盆地油田;铜矿、磷矿保有资源储量少,矿床规模小,品位低,难利用。

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小矿多,大矿少。

广西矿床规模有少量特大型和大型矿床,但以中小型为主,全区保有资源储量的能源及固体矿产地共2293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139处、占6.06%,中型303处、占13.21%,小型1851处、占80.73%。

同时,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如高硫高砷金矿、碳酸锰矿、松软锰矿、宁乡式铁矿、胶磷矿等)、综合矿较多,利用难度较大。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广西地质研究和中小比例尺地质调查程度较高。

到2007年底,完成了全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0幅,占全区28个图幅数的35.7%;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1.46幅,占全区587个图幅数的25.8%,面积7.04万km2,占全区面积的30%;完成全区1:100万航空磁法测量;完成1:20万航空磁法测量20.07万km2;完成1:5万航磁测量13.49万km2;完成全区1:100万重力测量;完成1:20万区域重力测量21.39万km2,约占全区面积的90.6%;完成全区1:20万重砂测量;完成1:20万区域化探测量(涠州、斜阳岛32 km2除外);完成1:5万化探测量约6万km2;完成全区1:50万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编制了广西第三代1:50万数字地质图,建立了广西1:250万、1:50万、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100万、1:20万区域重力数据库,1:100万航磁数据库,1:25万遥感影像图数据库,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工作程度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二轮区划数据库等。

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近万处,其中查明并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2293处。

已开展普查以上并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的能源矿产地237处,其中达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占70%;铝、锰、铅、锌、锡、铜、钨、镍、金、银、高岭土、重晶石、滑石、水泥灰岩、膨润土等重要矿产已开展过普查以上并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985处,以锰、锡、铅、锌、铝、金等勘查程度较高,铜、镍、钨、高岭土等勘查程度相对较低;其他矿产已开展过普查以上并查明保有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地1071处,其中金属矿产地328处、非金属矿产地743处。

截至2007年底,广西共有有效探矿权1799项,涉及矿种49种,探矿权面积31305.15km2,占全区面积的13.22%。

其中预查7项,面积174.83km2;普查1724项,面积29548.66km2;详查46项,面积801.87km2;勘探22项,面积779.79km2。

全区“十五”期间地质勘查年均投入主要工程量为:钻探约1.5万m、坑探约0.3万m、井探约3.2万m。

进入“十一五”后矿产勘查投入大幅度增加,至2007年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为:钻探10.59万m、坑探3.82万m、井探2.86万m,主要用于勘查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近年来,矿业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截至2007年底,全区共有矿山5096座,其中大型矿山30座,中型矿山97座,小型矿山2024座,小矿2945座,从业人员13.41万人。

开采矿种以煤、锰、铜、铅、锌、铝、锡、金、滑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等为主,年产矿石总量13884.23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