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和专题练习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1.对角线: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分别连接了两对相对顶点,它们相交于一个点,并且该交点将对角线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2.平行线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分别是平行的。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推论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一些重要性质,如对边相等和内角和为180度。
3.对角线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即对角线BD=AC。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出。
4.垂直线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一个垂直点,即∠BOC=90度。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垂直线的性质证明得出。
5.邻补角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邻补角(共享一条边且内角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之和为180度。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得出。
6.夹角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夹角(相邻且共享一条边的两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这个性质也可以通过夹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得出。
7.对角线中点连线性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分别连接,即中点E和F相连,则EF平行于对边AB和CD,并且EF=AB=CD。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对角线中点连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出。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这些性质和概念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周长、角度和边长等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求解。
特殊平行四边形还与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关系密切相关,在几何证明和问题求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特殊平行四边形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它具有一系列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善于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几何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梳理+典型例题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矩形1、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3)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特殊运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2)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为矩形(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推论: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归纳补充:1、矩形是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矩形又是对称图形,对称轴有条2、矩形中常见题目是对角线相交成600或1200角时,利用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3、矩形的面积S矩形=长×宽=ab知识点二:菱形1、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都是它的对称轴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2、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注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才是菱形归纳补充:1、菱形被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2、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也可以用两对角线积的来计算3、菱形常见题目是内角为1200或600时,利用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题目知识点三:正方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正方形2、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是直角。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3、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方法总结:(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第08讲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整体分类总复习(原卷版)

第08讲特殊平行四边形章节分类总复习考点一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点睛】❖矩形的判定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⑤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④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类题训练】1.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交于点O,DE⊥AC于点E,∠AOD=124°,则∠CDE 的度数为()A.62°B.56°C.28°D.30°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边AD的中点,点F在对角线AC上,且,连接EF.若AC=10,则EF的长为()A.B.3C.4D.5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上,且EC平分∠BED,AB=2,∠ABE=45°,则DE的长为()A.2﹣2B.﹣1C.﹣1D.24.如图,矩形ABCD和矩形BDEF,点A在EF边上,设矩形ABCD和矩形BDEF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与S2的大小关系为()A.S1=S2B.S1>S2 C.S1<S2D.3S1=2S2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是BD上两点,BM=DN,连接AM、MC、CN、NA,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是矩形,这个条件是()A.MB=MO B.OM=AC C.BD⊥AC D.∠AMB=∠CND6.如图,在矩形COED中,点D的坐标是(1,3),则CE的长是()A.3B.C.D.4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AD=10,点P在AD上,点Q在BC上,且AP=CQ,连结CP、QD,则PC+QD的最小值为()A.22B.24C.25D.268.如图,在▱ABCD中,下列条件①AC=BD;②∠1+∠3=90°;③OB=AC;④∠1=∠2,能判断▱ABCD是矩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E是边CD的中点,连接AE,过点B作BF⊥AE交AE于点F,则BF的长为()A.B.C.D.10.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称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3,OC=4,点M(2,0),在边AB存在点P,使得△CMP为“智慧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A.(3,1)或(3,3)B.(3,)或(3,3)C.(3,)或(3,1)D.(3,)或(3,1)或(3,3)11.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和BC于点E、F,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矩形ABCD中,AB=8,AD=4,点A是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点B在x轴正半轴上.连接OD.则OD的最大值是.13.如图,矩形ABCD中,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点E,连接CE.若∠CAD=70°,则∠DCE=°.14.如图,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那么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1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过对角线交点O作EF⊥AC交AD于点E,交BC于点F,则DE的长是.17.矩形ABCD与矩形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3,CD=CE=1,则GH=.18.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已知AB=8,AD=7,E为AB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P落在长方形ABCD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的底边长是.1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平行于BC,设MN交∠ACB的角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F.问:(1)求证:OE=OF;(2)若CE=12,CF=5,求OC的长;(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E为线段AD的中点,延长BE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AF,∠BDF=90°.(1)求证:四边形ABDF是矩形;(2)若AD=10,BD=8,求△BCF的面积.考点二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点睛】❖菱形的判定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一、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理解几何学中的其他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的总结:1、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相对的两边平行且相等。
可以用符号“▭”表示。
2、性质:1)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其底乘高。
3.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分别具有以下性质:1)矩形: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菱形: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相等。
3)正方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练习题1、选择题:1)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D.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
因为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可以由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经过平移得到,因此选项C正确。
其他选项都不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
2)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A.三个内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因为矩形的定义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选项B正确。
其他选项分别是矩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的一部分,但不足以单独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特殊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包括矩形、菱形和正方形。
这些特殊平行四边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征,它们在几何学、晶体学和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总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和典型题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定义1、矩形:一个内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菱形:一个内角为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3、正方形:内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二、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四个内角均为90度。
4、邻角互补。
5、对角线与邻边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判定方法1、矩形 (1) 内角为直角。
(2) 对边平行且相等。
2、菱形 (1) 内角为锐角。
(2) 对边平行且相等。
3、正方形 (1) 内角均为直角。
(2) 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典型题型1、求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和周长。
2、证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解决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扩展知识1、空间几何中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如空间双面平行四边形等。
2、立体几何中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如平行六面体等。
3、相关知识点,如三角函数、向量等在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应用。
总之,特殊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和广泛应用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形状的特点和性质,对于解决相关问题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学、物理学等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对这些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和典型题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一、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一种几何图形,具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对边和两条对角线。
它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

《四边形》的基本知识、主要考点、配套试题全章知识脉络:平行四边形◆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推论: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的和为周长的一半对边平行 内错角相等(有“角平分线”会产生“等腰三角形” ) 1.□ABCD 的周长为34cm ,且AB=7cm ,则BC=cm 。
2.□ABCD 的周长为26cm ,相邻两边相差3cm ,则AB=cm 。
3、如果ABCD 的周长为28cm ,且AB :BC=2∶5,那么AB=cm ,BC=cm ,CD=_____cm ,4、如图,□ABCD 中,CE 平分∠BCD ,BG 平分∠ABC ,BG 与CE 交于点F 。
(1)求证:AB=AG ;(2)求证:AE=DG ;(3)求证:CE ⊥BG 。
◆考点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推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1.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50度,则其余三个角分别为。
2.平行四边形相邻两个角相差40度,则相邻两角度数分别为。
3、□ABCD 中两邻角∠A :∠B=1:2,则∠C=_______度4、在□ABCD 中,若∠A-∠B=70°,则∠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BCDA G E F◆考点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1:经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具备双重平分作用: ①该直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②该直线在平行四边形内的部分被对角线平分。
1.如图,□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AOB 与△BOC 的周长相差2,且AB=5,则BC=。
2.如图△ABC 中,AB=3,AC=5,则BC 边上的中线AD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3.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则它的两边可能长为( ) A .5和5 B .3和9 C .4和15 D .10和204.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6和10,则它的边长不可能是( ) A .3 B .4 C .7 D .85.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则它两条对角线可以是( ) A .6 和12 B .6和10 C .6 和8 D .6 和66.如图,□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AC 交AD 于E , 连接CE ,若△CDE 的周长为12,则□ABCD 的周长为。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讲解(含例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讲解(含例题及答案)【学习目标】1. 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知识关系】【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性质:(1)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平分; (4)中心对称图形. 3.面积:4.判定: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角:(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任意两组邻角分别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边与角:(6)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7)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诠释: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知识点二、菱形高底平行四边形⨯=S1.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四条边相等;(3)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3.面积:4.判定:(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知识点三、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4)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3.面积:4.判定:(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知识点诠释:由矩形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识点四、正方形1. 定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性质:(1)对边平行;(2)四个角都是直角;(3)四条边都相等;(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对角线平分对角;(5) 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6)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3.面积:=S 正方形边长×边长=12×对角线×对角线 4.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5)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6)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典型例题】类型一、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对角线高==底菱形⨯⨯S 宽=长矩形⨯S1、如图,在△ABC中,∠ACB=90°,∠B>∠A,点D为边AB的中点,DE∥BC 交AC于点E,CF∥AB交DE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EF;(2)连结CD,过点D作DC的垂线交CF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B=∠A+∠DGC.【思路点拨】(1)首先证明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可得DF=BC,再证明DE=1 2BC,进而得到EF=12CB,即可证出DE=EF;(2)首先画出图形,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G=∠G,再证明∠B=∠DCB,∠A=∠DCA,然后再推出∠1=∠DCB=∠B,再由∠A+∠ADG=∠1可得∠A+∠G=∠B.【答案与解析】证明:(1)∵DE∥BC,CF∥AB,∴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DF=BC,∵D为边AB的中点,DE∥BC,∴DE=12BC,∴EF=DF-DE=BC-12CB=12CB,∴DE=EF;(2)∵DB∥CF,∴∠ADG=∠G,∵∠ACB=90°,D为边AB的中点,∴CD=DB=AD,∴∠B=∠DCB,∠A=∠DCA,∵DG⊥DC,∴∠DCA+∠1=90°,∵∠DCB+∠DCA=90°,∴∠1=∠DCB=∠B,∵∠A+∠ADG=∠1,∴∠A+∠G=∠B.【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找出∠ADG=∠G,∠1=∠B.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类型二、菱形2、(2016•广安)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F=BE.【思路点拨】连接AC,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平分∠DAE,CD=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E=FC,然后利用HL证明Rt△CDF≌Rt△CBE,即可得出DF=BE.【答案与解析】证明:连接A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平分∠DAE,CD=BC,∵CE⊥AB,CF⊥AD,∴CE=FC,∠CFD=∠CEB=90°.在Rt△CDF与Rt△CBE中,,∴Rt△CDF≌Rt△CBE(HL),∴DF=BE.【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举一反三:【变式】用两张等宽的纸带交叉重叠地放在一起,重合的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如果是菱形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菱形请说明理由.【答案】四边形ABCD是菱形;证明:由AD∥BC,AB∥CD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过A,C两点分别作AE⊥BC于E,CF⊥AB于F.∴∠CFB=∠AEB=90°.∵AE=CF(纸带的宽度相等)∠ABE=∠CBF,∴Rt△ABE≌Rt△CBF,∴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类型三、矩形3、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N∥AB,DN交AC于点M,MA=MC.①求证:CD=AN;②若∠AMD=2∠MCD,求证:四边形ADCN是矩形.【思路点拨】①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DAC=∠NCA,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MD和△CMN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D=CN,然后判定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得证;②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出∠MCD=∠MD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MD=MC,然后证明AC=DN,再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得证.【答案与解析】证明:①∵CN∥AB,∴∠DAC=∠NCA,在△A MD和△CMN中,∵DAC NCAMA MCAMD CMN∠=∠⎧⎪=⎨⎪∠=∠⎩,∴△AMD≌△CMN(ASA),∴AD=CN,又∵AD∥CN,∴四边形ADCN是平行四边形,∴CD=AN;②∵∠AMD=2∠MCD,∠AMD=∠MCD+∠MDC,∴∠MCD=∠MDC, ∴MD=MC ,由①知四边形ADCN 是平行四边形, ∴MD=MN =MA =MC , ∴AC=DN ,∴四边形ADCN 是矩形.【总结升华】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通常先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构成矩形的条件,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后,使点D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 处,求EF 的长.【思路点拨】要求EF 的长,可以考虑把EF 放入Rt △AEF 中,由折叠可知CD =CF ,DE =EF ,易得AC =10,所以AF =4,AE =8-EF ,然后在Rt △AE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值.【答案与解析】 解:设EF =x ,由折叠可得:DE =EF =x ,CF =CD =6, 又∵ 在Rt △ADC 中,. ∴ AF =AC -CF =4,AE =AD -DE =8-x . 在Rt △AEF 中,222AE AF EF =+, 即,解得:x =3 ∴ EF =3 【总结升华】在矩形折叠问题中往往根据折叠找出相等的量,然后把未知边放在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中,再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ABCD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若AB = 3cm ,BC = 5cm ,则重叠部分△DEF 的面积是__________2cm .【答案】5.1.提示:由题意可知BF =DF ,设FC =x ,DF =5-x ,在Rt △DFC 中,,10AC =222(8)4x x -=+222DC FC DF +=解得x =,BF =DE =3.4,则=×3.4×3=5.1. 类型四、正方形5、如图,一个含45°的三角板HBE 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 的两邻边重合,过E 点作EF ⊥AE 交∠DCE 的角平分线于F 点,试探究线段AE 与E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AE =EF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推出AB =BC ,∠BAD=∠HAD=∠DCE=90°,推出∠HAE=∠CEF,根据△HEB 是以∠B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BH =BE ,∠H=45°,HA =CE ,根据CF 平分∠DCE 推出∠H=∠FCE,根据ASA 证△HAE≌△CEF 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与解析】 探究:AE =EF证明:∵△BH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H =∠HEB =45°,BH =BE.又∵CF 平分∠DCE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FCE =12∠DCE =45°, ∴∠H =∠FCE.由正方形ABCD 知∠B =90°,∠HAE =90°+∠DAE =90°+∠AEB, 而AE ⊥EF ,∴∠FEC =90°+∠AEB , ∴∠HAE =∠FEC.由正方形ABCD 知AB =BC ,∴BH -AB =BE -BC , ∴HA =CE,∴△AHE ≌△ECF (ASA ), ∴AE =EF. 【总结升华】充分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通过证明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线段相等.举一反三: 【变式】(2015•黄冈)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F 为CD 上一点,BF 与AC 交于点E .若∠CBF=20°,则∠AED 等于 .【答案】 65°。
初二数学八下平行四边形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相关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推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2、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的计算公式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___________。
二、平行四边形1.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都是从 边、角、对角线 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简述的.(1)角:(2)边:(3)对角线:(4)面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_____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三、矩形1. 矩形定义:2. 矩形性质3. 矩形的判定:4. 矩形的面积四、菱形 1. 菱形定义:2. 菱形性质3. 菱形的判定:.4. 菱形的面积五、正方形1. 正方形定义:它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菱形,也是矩形。
2. 正方形性质3. 正方形的判定:4. 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练习2.一只因损坏而倾斜的椅子,从背后看到的形状如图,其中两组对边的平行关系没有发生变化,若∠1=75°,则∠2的大小是( )A .75º B.115º C.65º D.105ºA BDO C C DB A O 12(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B (第7题图)3.如图3,在□ABCD 中,BM 是∠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M ,且MC=2,▱ABCD 的周长是在14,则DM 等于)是( )6.过□ABCD 对角线交点O 作直线m ,分别交直线AB 于点E ,交直线CD 于点F ,若AB=4,AE=6,则DF 的长是 .7. 如图7,□ABCD 中,∠ABC=60°,E 、F 分别在CD 、BC 的延长线上,AE∥BD,EF⊥BC ,DF=2,则EF= .8. 在□ABCD 中,AD=BD ,BE 是AD 边上的高,∠EBD=20°,则∠A 的度数为 .9. 在□ABCD 中,AB <BC ,已知∠B=30°,AB=2,将△ABC 沿AC 翻折至△AB ′C ,使点B ′落在□ABCD 所在的平面内,连接B ′D .若△AB ′D 是直角三角形,则BC 的长为.10.如图,已知:□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AD 于点E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点F ,交AD 于点G .求证:AE=DG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BD 垂直平分AC ,垂足为点F ,E 为四边形ABCD 外一点,且∠ADE=∠BAD ,AE ⊥AC .(1)求证: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DA 平分∠BDE ,AB=5,AD=6,求AC 的长.C . 36D . 3613.如图,将矩形纸带ABCD ,沿EF 折叠后,C 、D 两点分别落在C ′、D′的位置,经测量得∠EFB=65°,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5题图 第13题图 第15题图A B C DEF G14.如图,点O 是矩形ABCD 的中心,E 是AB 上的点,沿CE 折叠后,点B 恰好与点O 重合,若BC=3,则的16.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2AD ,如果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OB 、△BOC 、△COD 、△DOA 的面积分别记作S 1、S 2、S 3、S 4,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S 1=S 3B .S 2=2S 4C .S 2=2S 1 D.S 1•S 3=S 2•S 4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一点,BE=1,F 为AB 上一点,AF=2,P 为AC 上一点,则PF+PE 的最小值为 .18.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4,AD=6.延长BC 到点E ,使CE=2,连接DE ,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 ﹣CD ﹣DA 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的值为 或 秒时.△ABP 和△DCE 全等.19.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E ,F 为对角线AC 上两点,且AE=CF ,DF∥BE,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 为菱形.20.我们把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其中AB=CB ,AD=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OE⊥AB,OF⊥CB,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OE=OF .21. 如图1,点O 是正方形ABCD 两对角线的交点,分别延长OD 到点G ,OC 到点E ,使OG =2OD ,OE =2OC ,第17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然后以OG、OE为邻边作正方形OEFG,连接AG,DE.(1)求证:DE⊥AG;(2)正方形ABCD固定,将正方形OEFG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0°<α<360°)得到正方形OE′F′G′,如图2.①在旋转过程中,当∠OAG′是直角时,求α的度数;②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在旋转过程中,求AF′长的最大值和此时α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22.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1)求证: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2)若△AEP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P,求证:△APB≌△EPC;(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知识点+例题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一、知识点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3)正方形的对边平行(4)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5)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正方形的判定方法(1)先证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2)先证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二、例题1、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C、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O,四边形AEFC是菱形,FC。
点B、E、F在一条直线上,EH⊥AC,垂足为H,试说明EH=123、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组成四边形EMFN。
求证:四边形EMFN 是正方形。
4、如图所示,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1为1,按上述方法所做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2,S3,……,S n(n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S8=。
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在DC上,且DM=2,N是AC上的一动点,则DN +MN的最小值为。
6、如图,有四个动点E、F、G、H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A、B、C、D同时出发,沿着AB、BC、CD、DA方向以同样的速度向点B、C、D、A运动(1)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当四边形EFGH的面积最小时,它的四个顶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不用说明理由)?7、如图所示,过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作PE⊥BC于E,作PF⊥CD于F,连接AP、EF。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讲解与练习(含答案)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与练习重要知识点:一、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直接跟本章的内容有联系).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对称性:跟矩形一样三、正方形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性质:(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3.判定:(1)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出有一组邻边相等;(2)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出有一个角是直角.4.对称性: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四、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判定.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的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注意理解!).练习11.在△ABC 中,,90︒=∠C 若,7=+b a △ABC 的面积等于6,则边长c=2、3.如图4.3-15,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5,设P 是AD 边上任一点,那么△PBC 的面积等于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4.※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A )22d S d ++ (B )2d S d --(C )222d S d ++ (D )22d S d ++ 5、如图,在△ABC 中,AB=AC=6,P 为BC 上任意一点,请用学过的知识试求PC ·PA+PA 2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和专题练习知识点归纳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识别: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识别: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三角形中位线(1)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 直角三角形特殊性质(1)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30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射影定理,勾股定理,面积不变定理6.有关矩形面积的计算::①面积公式:矩形面积=长⨯宽②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则14 ABO BCO CDO ADOS S S S S∆∆∆∆====矩形ABCD7.有关菱形的面积计算由于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11()22ABD CBDS S S BD OA OC BD AC ∆=+=+=⋅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 高8.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的底: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梯形的腰: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梯形的高:梯形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9.梯形的判定:①判定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②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10.等腰梯形的性质:①两底平行,两腰相等;②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一底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11.等腰梯形的判定: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以前出现,但是在新课标中没有出现的判定方法: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12.梯形的面积:面积=(上底+下底)×高÷2经典例题讲解例1: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BAE =∠DCF.例2如图2,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O点,BE⊥AC于E,CF⊥BD于F.求证:BE = CF.例3已知: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AB = DC,点E、F分别在AB、CD上,且BE = 2EA,CF = 2FD. 求证:∠BEC =∠CFB.例4如图6,E、F分别是 ABCD的AD、BC边上的点,且AE = CF.(1ABE≌△CDF;(2)若M、N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结MF、EN,试判断四边形MFNE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图1)A DB CEF(图6)MNOAB CDE F(图2)例5如图7, 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例6如图8,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它的中心,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点.(1)如果 ,则△DEC ≌△BFA (请你填上一个能使结论成立 的一个条件);(2)证明你的结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32, 5AB=3BC,则AC 的取值范围为( ) A. 6<AC<10; B. 6<AC<16; C. 10<AC<16; D. 4<AC<164.延长平形四边形ABCD 的一边AB 到E ,使BE =BD ,连结DE 交BC 于F ,若∠DAB =120°, ∠CFE =135°,AB =1,则AC 的长为( ) (A )1 (B )1.2 (C )32(D )1.5 5.若菱形ABCD 中,AE 垂直平分BC 于E ,AE =1cm ,则BD 的长是( ) (A )1cm (B )2cm (C )3cm (D )4cm7. 如图,等腰△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DE ∥AC ,DF ∥AB ,AB=5 那么四边形AFDE 的周长是 ( )(A )5 (B )10 (C )15 (D )20 8.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 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9.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B=90°,AC 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ACD 是周长为18 cm 的等边三角形,则该梯形的 中位线的长是( ). (A)9 cm (B)12cm (c)29cm (D)18 cm 10.如图,在周长为20cm 的□ABCD中,AB≠AD,AC 、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 则△ABE 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cm (D)10cm 11.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CD 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 .若CD =6, 则AF 等于 ( )(A )34 (B )33 (C )24(D )8图7ABCD EF O 图8BCD AE F A BCD OE A BCD EF图 2A BCDEFO第10题图DA BCPMN(1) (2) 图10 RPDC B AEF第12题图 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中,R 、P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E 、F 分别是 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CD 上从C 向D 移动而点R 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 成立的是 ( )A 、线段EF 的长逐渐增大B 、线段EF 的长逐渐减小C 、线段EF 的长不变D 、线段EF 的长与点P13. 在梯形ABCD 中,AD//BC ,对角线AC ⊥BD ,且cm AC 5=,BD=12c m ,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 ) A. 7.5cm B. 7cm C. 6.5cm D. 6cm (二)细心填一填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30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比△BOC 的 周长长5cm ,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各边长为_____。
5.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E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A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AB +BC +CD +DA =32cm ,BC =35 AB ,∠EAF =2∠C ,则BE 长为___,则∠C ___.7.已知:如图8,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点,若 AE =4cm ,DF =3cm ,且OE ⊥OF ,则EF 的长为 。
8. 如图10(1)是一个等腰梯形,由6个这样的等腰梯形恰好可以拼出如图10(2)所示的一个菱形.对于图10(1)中的等腰梯形,请写出它的内角的度数或腰与底边长度之间关系的一个正确结论: . 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对角线BD 的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18AD BC PEF =∠=,,则PFE ∠的度数是 .10.如图,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1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D 、CD 、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四边形ABCD 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
12. 已知矩形ABCD ,分别为AD 和CD 为一边向矩形外作正三角形ADE 和正 三角形CDF ,连接BE 和BF ,则BFBE的值等于 。
13. 如图所示,O 为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DF 平分∠ADC 交AC 于E ,BC 于F , ∠BDF=15°,则∠COF=______.14.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 、F ,23AB B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FDBE A P(第9题) O FEDCBA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60°,∠B=∠D=90°,BC=2,CD=3,求AB 的长。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AB=CD=2,∠BAD=120°, 对角线AC 平分∠BCD ,求等腰梯形ABCD 的周长。
4.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ADB=60°,BD=10,BE ∶ED=4∶1,求梯形ABCD 的腰长.5. 如图,菱形ABCD ,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B =∠EAF =60°,∠BAE =18°求∠CEF 的度数。
6.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AN 是△ABC 外角∠CAM 的平分线,CE ⊥AN ,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 为矩形;(2)当△ABC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 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7. 如图,四边形ABCD 中,一组对边AB=DC=4,另一组对边AD ≠BC ,对角线BD 与边DC 互相 垂直,M 、N 、H 分别是AD 、BC 、BD 的中点,且∠ABD=30°求:(1)MH 的长(2)MN 的长。
A B DM N E (第6题)EDCBA FDCBA E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 PE⊥BC,垂足为E , PF⊥CD,垂足为F , 求证:EF =AP11. 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P ,过点P 作直线交AD 于点E,交BC 于点F 。
若PE=PF,且AP+AE=CP+CF (1)求证:PA=PC;(2)若AD=12,AB=15,∠DAB=6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8cm ,AB=6cm ,点A 处有一动点E 以1cm ∕s 的速度由点A 向点B运动,同时点C 处也有一动点F 以2cm ∕s 的速度由点C 向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s ),四边形EBFD 的面积为y (cm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