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认识对称轴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轴对称》(苏教版)

然而,在理论讲解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轴对称的定义和对称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可以借助更多直观的教具和动画,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轴对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称的事物?”(如衣服、剪纸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轴对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5.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二、核心素养目标
《轴对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观察、操作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对称轴的概念判断图形是否轴对称,并能够运用轴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轴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折叠和标记,让学生亲自找到图形的对称轴。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难点2:对于不规则的图形,学生可能难以找到对称轴,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折叠或标记对应点的方法来确定;
-难点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轴对称的图案,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需要教师提供指导性问题和提示,帮助他们运用轴对称性质进行思考。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课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轴对称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 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4.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特征,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图形变换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意义和作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性质。
3. 案例分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变换。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 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试一试”。
苏教版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概念,能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并能沿线剪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认识,对对称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称轴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会沿线剪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难点:找出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并能沿线剪开。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等。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衣服上的图案、房间布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对称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就是图形的中心线,将图形沿对称轴对折,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对称图形,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用彩纸沿线剪开,验证两旁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没有对称轴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四下《轴对称图形》教案

四下《轴对称图形》教案苏教版四下《轴对称图形》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下《轴对称图形》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下《轴对称图形》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56—61页内容教学资源分析: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
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轴对称图形》公开课教案

《轴对称图形》教案学情分析:本课的知识点是在学生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对称轴的知识,能画全轴对称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所以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只要抓住重难点,指导如何正确的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就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并会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找出所有的对称轴,并会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2.经历对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和创造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操作和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在欣赏丰富多彩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自我的审美情操和审美价值,从而认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并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以及对轴对称图形基本性质的透彻把握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通过剪纸活动,引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剪纸,激发学生兴趣。
1.剪纸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那些剪纸艺术家们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张小小的纸片,就能剪出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
今天,同学们,一起来跟着老师学剪纸,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和白纸。
2.课件展示剪纸步骤先把一张纸对折,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大家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3.师生共同剪纸教师提示学生剪纸时要注意安全,剪好后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师边欣赏边请同学们观察大家剪好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两边一样,左右相等,都是对称的、两边可以重合,轴对称等。
4.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四年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ppt课件之一

填一填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 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图片欣赏
北京天安门
图片欣赏
民间剪纸艺术
图片欣赏
蝴 蝶
蜻 蜓
秋天落叶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完全重合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 是 轴对称图形。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折痕 所在的这条直线 一条直线 叫做对称轴。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 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数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
0 1 2 3 4 5 6 7 8 9
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
下面展示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 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吗?试试看!
1.今天我学习了轴对称图形。我 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 折,两侧的图形能够( )。 这个图形就是( )。折痕所 在的这条直线叫做( )。 2.通过学习我还知道我们以前学 过的图形,如( )、( )、 ( )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如 ( )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 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 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 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剪下第119上的图形,折一折,看 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是轴 对称图形的,分别画出它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下面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吗?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 称轴?试着把它们画出来。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先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 称轴,再在小组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