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焙烧技术发展概况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工业应用简介

2020 年 2 月
矿 业 工 程
Mining Engineering
19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工业应用简介
王星亮
( 中冶北方 ( 大连)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ꎬ 辽宁 大连 116600)
了具有强磁性的铁矿石以外ꎬ 如磁铁矿采用单一磁
0 引言
选流程基本上可以得到合格的精矿产品ꎮ 其它弱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ꎬ 自身的
性铁矿石较磁性铁矿石难选ꎬ 生产指标较低ꎮ 弱磁
铁矿石储量虽然不算少ꎬ 但相比国外铁矿石ꎬ 选矿
性难选铁矿分选技术一直是选矿行业技术难题ꎬ 目
点ꎮ 低品位贫矿多ꎬ 贫矿资源储量占总量的 80% ꎻ
石 100 ~ 15mmꎬ 还原过程慢、 还原不均匀、 能耗
( + 15mm) 竖炉焙烧—弱磁—反浮选ꎬ 粉矿 (0 ~
15mm) 强磁选的生产工艺流程ꎬ 但粉矿强磁选工
艺指标远远低于块矿竖炉焙烧工艺ꎮ 见酒钢选矿工
序指标表 1ꎮ
表 1 选矿工序 2015 年技术指标 ( % )
大、 成本高、 指标低ꎬ 目前仅酒钢集团仍采用竖炉
处理 大 块 铁 矿 石ꎮ 回 转 窑 可 实 现 全 粒 级 ( 0 ~
25mm) 矿石焙烧ꎬ 对于各种类型的铁矿石都能较
好地进行磁化焙烧ꎬ 其磁化焙烧矿质量及分选技术
指标较竖炉好ꎬ 但回转窑焙烧粉状矿石的生产实践
表明ꎬ 由于回转窑焙烧需 60 分钟以上ꎬ 矿石还原
不均匀ꎬ 焙烧成本高ꎬ 设备投资大ꎬ 热量利用率
ZHANG Jianming
( Gansu Jingtieshan Mining Co ꎬ Ltd ꎬ Jiayuguan 735100ꎬ China)
磁化焙烧技术发展概况

2)还原煤种类。根据还原性回转窑结圈形成的基本因素,回转窑还原 对还原煤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反应性高,热值高,而这种煤挥 发分也高,当回转窑内物料达到一定温度时,挥发分大量溢出并燃烧,使 窑内出现局部高温,在这一部位出现低熔点物质,产生液相,使结圈的可 能性更大。
3)一旦在还原时窑内出现局部高温,窑内局部铁矿石在此高温还原过 程中发生Fe3O4 向FeO转变,产生晶格脆化,引起矿石粉化,加之铁矿石 在破碎过程产生细粒粉矿,这些在还原过程中是主要引起结圈长大的重要 因素,另外高温还原过程产生FeO或矿石自身含有的FeO,在还原时会跟 SiO2、Al2O3、CaO等成分结合,形成较低熔点的物质如FeO-SiO2-CaO 熔点为1080℃,FeO-SiO2-CaO-Al2O3熔点为1030℃。并且在大于1200℃ 高温条件下,Fe3O4就与矿石中SiO2反应产生液相,极易黏附其它物质粘 结在窑体耐火砖上而产生结
7
的回转窑处理15-0mm的粉矿,用褐煤作燃料和还原剂,焙烧时间需要24小时。英国专利GB960725发现当还原气氛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时,可防 止Fe2O3被过度还原。英国专利GB965049提出,通过气相还原铁矿石只在 有气源时才会较为经济,但当没有合适的气源而需要造气设施时,会因造气 设施投资及运行成本增加,使磁化焙烧经济性打折扣。该专利提出通过重油 还原铁矿石,并且发现对铁含量为30%-55%的铁矿石,只需加入重油1.5%3.0%即可。
3
用煤气还原,先后对鞍山赤铁矿、南京凤凰山赤铁矿、酒泉菱铁矿 、镜铁矿、河北宣化鲕状赤铁矿、包头白云鄂博含稀土氧化铁矿等进 行磁化焙烧-磁选,得到含Fe 60%~65%的铁精矿,铁回收率在 90%~94%。70年代末,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利用流态化原理设计的沸 腾焙烧炉,与广西八一锰矿进行了高铁锰矿石焙烧工业试验,焙烧过 程中将粉煤直接喷入沸腾炉内作为还原剂,焙烧矿经磁选分别得到合 格的铁精矿和锰精矿,同时利用该项技术对上海川沙硫酸渣进行了磁 化焙烧工业试验,试验均获得成功。由于焙烧热能耗较高、铁精矿价 格偏低,上述工业试验结束后未能长期进行工业生产。沸腾炉焙烧也 存在还原速度慢,还原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入炉矿粒度较细,破碎磨 矿费用较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铁矿焙烧

铁矿磁化焙烧项目说明书一、我国的铁矿资源情况:1、我国铁矿资源分布非常广泛,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00多个县。
截至06年底,全国铁矿查明资源储量607.26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20.92亿吨,占36.4%,资源量386.34亿吨。
辽宁、四川、河北、山西、云南五省合计查明资源储量372.52亿吨,占总查明资源量的61.3%。
2、我国铁矿资源多而不富,以中低品味为主,中小矿多,大矿少,特大矿更少。
矿石类型复杂,难选赤铁矿和共(伴)生矿各占总储量1/3。
3、3、2011年1至8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 .48亿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3.5%;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3.75美元/吨,同比上升44.2美元/吨,增幅38%。
我国钢铁行业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200亿美元,约增加钢铁行业成本近13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已达6.18亿吨,自给率降到不足32%,。
“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将改变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的局面,重点发展东南沿海钢铁基地,而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厂。
4、我们的低贫铁矿资源使用浪费巨大,主要使用在水泥烧制中,如广西北流市25度铁矿,包送到厂的价格为25元。
一、目前国内铁矿加工工艺情况:1、磁铁矿磨粉磁选法:只能使用在磁铁矿加工中。
2、赤铁矿反浮选+重选联合工艺:前期投资大,成本高,产率低,有毒有害污水排放量大。
3、还原磁化焙烧:将铁矿石中无磁性的Fe2O3还原焙烧成带有磁性的Fe3O4,该工艺主要是对入料原矿品味要求较高,需要原矿达到51度以上。
二、本项目的基本情况:1、焙烧药剂:通过焙烧后,药剂可以使铁矿中杂质有效分离,并可除磷、硫,药剂对人体无毒无害,烧后矿石为碱基。
药剂可以适用铁矿范围广泛:褐铁矿、赤铁矿(非岩状结构)、菱铁矿、赤褐共生矿、褐菱共生矿等,目前该药剂在国内最为先进。
2、原料:适用38度至45度品味的铁矿石(这个品味段的铁矿石,原来价格低,超过45度以后,原来价格会有很大提高,购买这个品味段的铁矿山,价格也会低很多)及5500大卡的煤炭。
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

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高效、环保的选矿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是一种新型的选矿技术,它能够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选矿方法。
一、难选氧化铁矿石的特点难选氧化铁矿石是指含铁量较低、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复杂、用传统物理选矿方法难以有效分离的一类铁矿石。
这类矿石在我国储量较大,但由于选矿难度高,导致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二、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技术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技术是一种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铁矿物在磁场作用下迅速磁化,从而实现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焙烧速度快,矿石在短时间内完成磁化,提高了选矿效率。
2.节能: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设备结构紧凑,热能利用效率高,降低了能源消耗。
3.环保: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通过净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适用范围广: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难选氧化铁矿石,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金属矿物的选矿。
三、磁选方法磁选是利用磁铁矿石的磁性差异,通过磁场作用实现矿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在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后,矿石中的铁矿物已具有良好的磁性,可以通过磁选方法进行有效分离。
磁选方法主要包括:1.干式磁选:适用于磁性较强的矿石,通过干式磁选机进行分离。
2.湿式磁选:适用于磁性较弱的矿石,通过湿式磁选机进行分离。
四、应用实例某难选氧化铁矿石选矿厂采用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效果。
经过磁化焙烧,矿石中的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实现了有效分离,铁精矿品位提高,选矿回收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总结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选矿技术,为我国难选氧化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张汉泉磁化焙烧技术

附件 2、大冶智达资源再生材料厂多级动态磁化焙烧炉
11
附件 3、福建三明多级动态磁化焙烧炉
12
附件 4:广西灵山诚丰矿业公司多级动态磁化焙烧炉
13
附件 5:湖北省发明奖励证书
14
附件 6:专利说明书及发表论文 1、 粉状低品位氧化铁矿石选矿方法 2、 黄梅褐铁矿悬浮闪速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3、 多级动态磁化焙烧技术及其应用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进口成品铁矿石的数量都在需求总量的 60%以上 (对外依存度大于 60%),因此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易选磁铁 矿资源的日趋枯竭,难选氧化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磁化 焙烧是将难选的弱磁性铁矿石在焙烧炉中加热并在适宜气氛中使弱 磁性铁矿物在还原介质中转变为强磁性铁矿物的过程。经磁化焙烧 后,弱磁性铁矿物比磁化系数增加上千倍,而脉石矿物在大多数情况 下磁性变化不大,从而增大了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磁性差异,产品弱 磁选分离效果好,因此磁化焙烧-磁选是处理此类难选氧化铁矿最行 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不同粒级(-5.0mm)、含 Fe 25%~45%的难选低品位氧化铁 矿石在运动状态下实现 Fe2O3(弱磁性)向 Fe3O4(强磁性)快速转 变,转化率≥90%;焙烧产品经弱磁选,铁精矿品位≥60%,铁回收率 ≥85%,综合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
本项目有效解决了现行磁化焙烧工艺中存在回转窑、竖炉、沸腾
本项目针对不同类型难选弱磁性氧化铁矿进行多级动态磁化还 原焙烧,集成粉状矿石多级干燥预热、磁化还原、密闭冷却等过程为 一体的高效快速磁化还原炉,采用多级动态磁化焙烧的方法,增大焙 烧过程的传热传质效率,充分利用余热降低能量消耗;通过提高气固 固反应速度,提高磁化焙烧效率;采用低温磁化焙烧,有效避免铁矿 物与杂质矿物烧结。大幅度改善了难选氧化铁矿(赤铁矿、褐铁矿、 菱铁矿、镜铁矿等)弱磁选分选性能。
刍议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刍议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刘军华鄯善宝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吐鲁番 838204摘要: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单位针对微细粒赤铁矿、鲕状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复杂难选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基本达成了采用选冶联合工艺才能实现上述几类铁矿资源高效利用的共识。
磁化焙烧—磁选技术是处理上述铁矿资源的有效途径,其中流态化磁化焙烧工艺因具有气固接触充分,传热、传质效果好,反应速度快,产品质量均匀稳定,热耗低等优点,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东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针对流态化焙烧技术和装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然而因流态化磁化焙烧技术涉及化学反应、矿物转化、多相流动及传热传质等多个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成本、理论与技术等问题,多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高效利用中图分类号:TF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1-0008-02微细粒赤铁矿、鲕状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堆存铁尾矿等铁矿资源属典型复杂难利用资源,在我国总储量达200亿t以上。
上述铁矿资源因其结晶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铁赋存量低等特性,采用常规选矿技术手段通常难以获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造成铁矿资源难以获得大规模工业化开发利用,或部分资源虽得以开发但利用率极低。
因此,亟需研发创新性技术与装备以实现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的高效利用。
1 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弱磁选技术东北大学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和沈阳鑫博工业技术发展公司,对复杂难选铁矿流态化磁化焙烧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装备开发工作,揭示了流态化磁化焙烧过程中不同铁矿物物相转化及非均质颗粒的运动规律,提出了复杂难选铁矿石预氧化—蓄热还原悬浮磁化焙烧理念,预氧化焙烧可使物料焙烧性质均一,蓄热还原过程可实现铁物相低温( 450~580 ℃) 还原精准控制,且焙烧产品冷却过程的潜热可回收,能源利用率高。
关于细粒铁物料闪速磁化焙烧的技术探究

关于细粒铁物料闪速磁化焙烧技术的探究摘要:针对我国每年数亿吨“收之不能、弃之可惜”的低品位难选强磁精矿、中矿和伴生弱磁性铁物料难以分选和利用问题,近年来,开发出了数以秒计的闪速磁化焙烧新技术,为直接处理细粒粉状铁物料开辟了新的有效利用途径,并在闪速磁化焙烧还原工艺和前期工程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选择新疆哈密金矿选冶厂铁矿粉粉料,研究应用闪速磁化焙烧新技术处理后的物料性质,推广闪速磁化焙烧技术。
关键词:细粒铁焙烧试验性质一、矿产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部分矿产储量相当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在世界第53位。
我国的优势矿产主要是用量不大的矿种,而用量大的矿产储量却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贫矿资源比重偏大,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1.矿产资源供需前景不容乐观我国已经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国。
2006年,我国钢、煤炭及10种有色金属、水泥、化肥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很大,但人均水半不高。
与需求快速增加相反的是,国内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在下降。
一方面,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大宗支柱性矿产,如石油、铁矿石、铜、铬铁矿、钾盐等,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进口量逐年攀升,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已经从过去的基本保障供给到难以满足需求。
2. 资源浪费虽然国家在资源节约和矿山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由丁小型矿山,特别足个体矿山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原因,资源回收率普遍偏低。
采富矿的时候糟蹋甚至破坏了贫矿,开采主要矿种时浪费或破坏了伴生矿,开采多种金属矿的时候只用了其中的单种元素,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比国外平均水平40%~50%低20到30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是多么惊人,同时说明我国提高资源效率的潜力还非常巨大13.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由于采矿而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相当突出,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红矿(赤铁、褐铁、菱铁矿)磁化焙烧新工艺新技术

红矿(赤铁、褐铁、菱铁矿)磁化焙烧新工艺新技术一、红矿的磁化焙烧选矿技术及工程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共生矿(红矿)属于难选矿,尤其是嵌布粒度细、易泥化的矿石,常规的强磁或强磁-浮选工艺回收率和精矿品位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精矿质量较差难以满足精料冶炼的要求。
工业应用表明:磁化焙烧是一种把难选红矿变为易选磁矿的经济可行的有效法。
1、基本原理:铁是一种多价态元素,能形成几种氧化物:α-Fe2O3(赤铁矿) 、γ-Fe2O3(磁赤铁矿)、Fe3O4(磁铁矿)、FexO(浮氏体). 其中只有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是强磁性,其余是弱磁性,这取决于他们的结构和各种影响因素。
磁铁矿是一种尖晶石型的铁氧体,赤铁矿及浮氏体的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磁化焙烧是矿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相应气氛中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弱磁性矿物(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菱锰铁矿及其共生矿)经磁化焙烧后,磁性显著增强,即可通过弱磁选进行有效的分离。
常用的的磁化焙烧法可分为:还原焙烧、中性焙烧、氧化焙烧、氧化还原焙烧和还原氧化焙烧。
我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工业化实施,解决了磁化焙烧工业应用方面的技术问题,通过磁化焙烧,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共生矿)转化为易选的磁铁矿,磁化率可达85~92%,弱磁选回收率可达70~85%、精矿品位61~63%,为这些难选资源的工业应用找到了一条经济、可行的新方法。
2、还原焙烧:赤铁矿、褐铁矿、高价锰矿石和铁锰矿石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与适量的还原剂相作用,就可使弱磁性的铁矿物转变为磁铁矿,同时锰矿物由高价还原为低价,常用的还原剂有C、CO、H2等。
Fe2O3+C →Fe3O4+COFe2O3+CO→Fe3O4+CO2Fe2O3+H2→Fe3O4+H2OMnO2+CO→MnO+CO2MnO2+H2→MnO+H2O褐铁矿在加热脱水后变成赤铁矿后,按上述反应还原成磁铁矿。
3、中性焙烧:菱铁矿(FeCO3)、菱镁铁矿、菱铁镁矿、等碳酸铁矿石与赤褐铁矿的共生矿在一定焙烧条件也可变成磁铁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回转窑磁化焙烧
回转窑磁化焙烧相关研究较多,一般处理粒度为25mm以下 的矿石。对于各种类型的铁矿石和锰矿石都能较好的进行磁化焙 烧,其磁化焙烧矿质量及分选技术指标较竖炉好。在国外用回转 窑进行难选矿石的磁化焙烧应用较多,它能够处理较为广泛的各 种类型矿石,德国瓦田斯节特选矿厂有四台φ 3.5×30m的回转窑 ,每台炉子的生产率为800吨/天,以高炉煤气(热值 1000Kcar/m3)为燃料,每吨原料耗气360 m3,含铁27%的原料经 磁化焙烧,粗精矿铁品位达40.4%。捷克在鲁德扬等地采用了五 台φ 2.4×47.5m的回转窑,使用高炉、焦炉和天然气混合气体为 燃料,焙烧矿磁选后铁精矿品位达49~52%、回收率86~90%。前 苏联利萨科夫鲕状褐铁矿采用回转窑焙烧,天然气为燃料进行的 工业试验,原矿品位39%,磁选精矿铁品位60%,回收率为94%。
2018/10/8
圈。虽然目前磁化焙烧是在800-900℃温度条件下进行,但是不可忽视在加 煤量过大,喷煤不均匀时产生的窑内局部高温,而引起结圈的发生。
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回转窑高温还原生产结圈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是比 较大的。回转窑磁化焙烧在生产上常用喷煤加热,煤即作为还原剂又作为 燃料,为保证焙烧矿质量,用煤量有时会是理论计算值的几倍,这给高温 回转窑还原产生结圈提供便利。但是磁化焙烧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温度800900℃,属于中、低温磁化焙烧,入炉矿石粒度相对较粗,细粉物料较少, 还原过程形成低熔点化合物较少,只要操作得当,严格监控窑况,就能很 好的做到预防和消除回转窑结圈。
2018/10/8
2)还原煤种类。根据还原性回转窑结圈形成的基本因素,回转窑还原 对还原煤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反应性高,热值高,而这种煤挥 发分也高,当回转窑内物料达到一定温度时,挥发分大量溢出并燃烧,使 窑内出现局部高温,在这一部位出现低熔点物质,产生液相,使结圈的可 能性更大。 3)一旦在还原时窑内出现局部高温,窑内局部铁矿石在此高温还原过 程中发生Fe3O4 向FeO转变,产生晶格脆化,引起矿石粉化,加之铁矿石 在破碎过程产生细粒粉矿,这些在还原过程中是主要引起结圈长大的重要 因素,另外高温还原过程产生FeO或矿石自身含有的FeO,在还原时会跟 SiO2、Al2O3、CaO等成分结合,形成较低熔点的物质如FeO-SiO2-CaO 熔点为1080℃,FeO-SiO2-CaO-Al2O3熔点为1030℃。并且在大于1200℃ 高温条件下,Fe3O4就与矿石中SiO2反应产生液相,极易黏附其它物质粘 结在窑体耐火砖上而产生结
(1)竖炉焙烧
在竖炉焙烧方面我国、前苏联、联邦德国等都有工业化 生产,而且生产历史较长。竖炉所处理的铁矿石粒度较大 ,在15~75mm之间,竖炉磁化焙烧铁矿石在我国已经实 现了工业化。建国初期我国在鞍山建成了第一座赤铁矿竖 炉焙烧磁选厂,采用多台50立方的竖炉焙烧鞍山地区赤铁 —石英岩矿石,以煤气为燃料,生产正常时,每台炉子的 生产率为250—300吨矿石/天,可以获得含铁60-61%回收 率为85%的磁选精矿。在20世纪60-70年代后对鞍山式竖 炉进行多次技术改造,如将原来的50m3竖炉改造成横穿梁 式竖炉,在不扩大外形尺寸的条件下,改变炉内结构,使 炉容扩大到70m3,台时能力提高74%,热耗降低18%。鞍 山钢铁公司烧结总厂曾用竖炉还原焙烧(2001年停止生产 ),对鞍山贫铁矿进行磁化焙烧,生产数十年来,逐步完 善和发展,曾经
8
旦出现结圈,必然阻碍回转窑内热气流,影响焙烧矿的质量,增加设备负 荷,增加劳动强度,浪费能源。 还原性回转窑可能导致结圈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煤量增大,回转窑磁化焙烧过程中,一方面主要通过还原煤的气 化产生一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夺取铁氧化物中的氧,达到将高价铁氧化 物还原成低价铁氧化物,增强铁矿物磁性。另一方面煤起到加热窑料,使 其达到需要的温度的作用。还原煤燃烧产生的灰分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 化铝等,易与FeO形成低熔点化合物,一旦温度适合就会形成液相黏附于 窑内耐火砖上,这是结圈形成的基本因素。用煤量大,使还原窑结圈的可 能性增加,如在给煤量较大时,回转窑内物料在预热带会出现局部高还原 温度,此温度可能使还原形成的Fe3O4与SiO2作用生成2FeO·SiO2,形成 渣相粘结相,从而引起结圈。
8/10/8
(2)沸腾炉焙烧
沸腾炉焙烧也叫流态化焙烧,以流态化技术为基础,为了很好的利用 流化床内高速度的气流,充分利用热气流的物理热和化学能,采用多 层流化床串连,形成多极循环流态化还原,即多极循环。沸腾炉要求 入炉矿石粒度为3-0mm,矿粒入炉后在气流作用下达到自然分级,细 粒矿粒进入副炉还原,粗颗粒在稀相状态下预热,而后在浓相状态下 达到还原。流化床内气固接触状态远好于回转窑,是理想的磁化焙烧 反应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英国专利GB 1008938提出通 过过程设计降低磁化焙烧过程能耗,其设计了4个流化床反应器,铁矿 石在第一个反应器内脱水、在第二个反应器内完成焙烧、第三个反应 器进行还原、第四个反应器进行热量回收,还原介质采用汽油。我国 流化床磁化焙烧研发工作始于1958年,其后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原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共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 100t/d沸腾炉磁化焙烧中试系统,采
1
对鞍钢生产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酒泉钢铁公司 选矿厂至今块矿仍采用竖炉磁化焙烧(高炉煤 气+焦炉煤气)磁选生产工艺,铁精矿品位 TFe57%,回收率82%,效果较好;其粉矿采 用强磁选生产工艺,铁精矿品位TFe51%,回 收率68.5%,效果较差。我国曾有130多台竖 炉进行生产,每年约处理1300万t铁矿石。由 于竖炉需采用粒径较大的块矿,所以还原过程 缓慢,还原时间长(如酒钢选矿厂对镜铁山铁矿 用100m3鞍山式竖炉焙烧50-15mm的快矿,用 焦炉和高炉混合煤气作燃料和还原剂,焙烧时 间需要8-10小时),且存在内外还原不均匀问题 ,导致竖炉焙烧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因此, 随着鞍山式红铁矿选矿技术的进步,在鞍山地 区彻底淘汰了磁化还原技术。
6
从60年代起,我国科研工作者就对嵌布粒度较细的贫、赤褐铁矿的采用 回转窑磁化焙烧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部分研究已达到了半工业和 工业试验规模、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研究工作分述如下:广西屯秋铁矿 鲕状结构的赤铁矿,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实验室研究到半工业试 验,最终过渡到工业试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指标。王雪松等人研究了回转窑 中用煤还原硫铁矿烧渣的行为,发现700C下、煤粉配比4%、填充率为 11%时,焙烧时间12min即可基本完成Fe3O4还原反应。同样如果固定焙烧 时间为12min,500C以下还原反应进行的较慢,在700C及以上时,可实 现完全还原。我国研究院、所采用回转窑对大西沟菱铁矿进行了磁化焙烧 半工业试验。对大西沟菱铁矿的研究表明,在700C下焙烧70min可达满意 效果,磁选后铁精矿品位达到59%,铁回收率达到72%以上。但工业窑炉 的作业率因结圈而仍然较低。酒钢选矿厂曾用2.4m50m
7
的回转窑处理15-0mm的粉矿,用褐煤作燃料和还原剂,焙烧时间需要24小时。英国专利GB960725发现当还原气氛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时,可防 止Fe2O3被过度还原。英国专利GB965049提出,通过气相还原铁矿石只在 有气源时才会较为经济,但当没有合适的气源而需要造气设施时,会因造气 设施投资及运行成本增加,使磁化焙烧经济性打折扣。该专利提出通过重油 还原铁矿石,并且发现对铁含量为30%-55%的铁矿石,只需加入重油1.5%3.0%即可。 另外,用回转窑进行球团矿直接还原铁生产在国内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尽管回转窑磁化焙烧矿的质量及分选指标较竖炉好, 但回转窑焙烧因粉矿粒径大、气固接触差等原因,导致粉矿磁化过程缓慢, 矿石还原不均匀,焙烧成本高等问题。另外,还原性回转窑焙烧出现的结圈 问题是目前生产上非常棘手的问题,回转窑结圈部位一般位于距窑口一定距 离的固体燃料集中燃烧点附近的耐火窑衬上,生产上一
3
用煤气还原,先后对鞍山赤铁矿、南京凤凰山赤铁矿、酒泉菱铁矿 、镜铁矿、河北宣化鲕状赤铁矿、包头白云鄂博含稀土氧化铁矿等进 行磁化焙烧-磁选,得到含Fe 60%~65%的铁精矿,铁回收率在 90%~94%。70年代末,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利用流态化原理设计的沸 腾焙烧炉,与广西八一锰矿进行了高铁锰矿石焙烧工业试验,焙烧过 程中将粉煤直接喷入沸腾炉内作为还原剂,焙烧矿经磁选分别得到合 格的铁精矿和锰精矿,同时利用该项技术对上海川沙硫酸渣进行了磁 化焙烧工业试验,试验均获得成功。由于焙烧热能耗较高、铁精矿价 格偏低,上述工业试验结束后未能长期进行工业生产。沸腾炉焙烧也 存在还原速度慢,还原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入炉矿粒度较细,破碎磨 矿费用较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4
武汉理工大学提出了一种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是将磨细了的铁矿石在微负压条件下、弱还原性气氛(CO含 量<15%)、600~850C的流态化状态下快速还原,整个反应时间小于 100s即可完成,说明铁矿石的还原动力学非常快。同时还对马弗炉、回 转窑、沸腾炉磁化焙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用粉煤作还原介质,在 880~900C下还原20min、1200奥斯特磁场下磁选,可将铁的品位从 33.9%提高到63%。而类似的铁矿(如品位30.1%的铁矿)经马弗炉或回转 窑在700~850C用煤还原处理、1200奥斯特磁场下磁选,只能将铁的 品位提高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