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宗教改革和女性教育与职业书单
有关于德国文化的书

有关于德国文化的书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家,其文化遗产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德国文化,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1.《德国简史》(Deutsche Geschichte简体中文版)这本书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作者将德国历史分为三个部分:中世纪、现代和当代,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发展轨迹。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德国文化的起源和演变。
2.《德国文化史》(Kulturgeschichte Deutschlands)这本书是一部权威的德国文化史,对德国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书中介绍了德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音乐、文学、哲学等。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3.《德国人的本质》(Die Deutschen: Unsere Besten und Mngel)这本书是德国作家尼克·齐格蒙德的作品,他通过对德国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进行分析,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内在特质。
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了解德国文化。
4.《德国哲学史》(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Philosophie)德国是哲学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重要的哲学家都出自德国。
这本书介绍了德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家的主要作品,对于了解德国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5.《德国文学史》(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德国文学在欧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来自德国。
这本书通过对德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作品的分析,展示了德国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阅读这本书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以上是一些关于德国文化的值得推荐的书籍,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文化的历史、特点和内涵。
无论是学习德语、留学德国还是对德国文化感兴趣,这些书籍都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文化的魅力。
介绍德国人的书籍 知乎

介绍德国人的书籍知乎
德国人的书籍涉及众多领域,从文学作品到历史著作、哲学思考、社会研究以及科学领域。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德国人书籍:
1. 《堂吉诃德》金·塞万提斯
这部著名的西班牙小说被广泛认为是西班牙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讲述了一个农民骑士谭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乔·潘萨共同经历的奇幻历险。
2.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这部小说可谓是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主角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故事,深刻揭示了19世纪俄罗斯上层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文化观念。
3. 《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这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小说,讲述了四个马其顿姐妹的成长经历、奋斗和爱情。
小说所描绘的家庭生活和成长过程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女性的学习和内心世界。
4. 《黑塔》斯蒂芬·金
乔治·鲁斯曼经典人物及奇幻小说的灵感深处,斯蒂芬·金的《黑塔》述说了主人
公罗兰的不断寻找“黑塔”的冒险过程,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和心灵。
5. 《事业心导向》彼得·F·德鲁克
这本经典的管理学书籍讲述了如何在事业和生活中寻找平衡,并制定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
以上这些书籍仅是德国人所涉及的经典和代表作之一,每一本都值得我们细心品味和阅读。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

精彩摘录
教育史应既包括学校教育史,也**家庭教育史和社会教育史;既研究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又探 讨教育思想和理论产生与演变的历史。
第一,社会大背景应成为外国教育史分析的中心。 第二,历史的态度是学习外国教育史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希腊教育是西方教育的开端,其渊源来自古代东方 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一是激发未来教师的职业热情;二是以史为鉴,运用教育史的实际经验,提高未来教 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影响其教育观,拓展其思路。 教育是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unconscious imitation) 科学主义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思辨唯心主义及宗教哲学教育思潮。 古代罗马教育是古代希腊教育的延续。 第三,运用比较历史学的方法将有助于克服狭隘性,能帮助我们探索不同社会教育之间、不同国家之间教育 等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还可以进行教育思想的比较,以发现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本质。
第一节夸美纽斯 第二节洛克 第三节卢梭
第一节裴斯泰洛齐 第二节赫尔巴特 第三节福禄培尔 第四节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十三章现代西方 教育理论
第十二章欧美教育 革新运动
第十四章现代各国 教育(上)
第十五章现代各国教 育(下)
第十六章苏联教育思 想
第十七章现代欧美教 育思潮(上)
第十八章现代欧美教 育思潮(下)
各大家派的各个重大理论点没有一一标明,后续总结几乎的知识点几乎是可有可无。
书中独立章节提到的世界著名教育家的著作思想归纳及补充。 《世界图解》(The World Sensible Thing Pictured,1654)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是夸美纽斯整 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2)教育要适应 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第九章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教学要中求等教育的发展
实科中学 18世纪后,德国出现了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的 一种新型学校--实科中学,有经济,建筑,采矿, 林业,技术,农业等传播近代实科知识的学校先后 建立,这些实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以数学、物 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同时 辅以绘画、制图为主 • 这些实科中学的出现适应了德国社会工农业生产的 需要,推动了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教二学、要德求国学校教育制度
•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
• 路德派的义务教育 • 1517年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派提出了义务教
育的主张。提出强迫义务教育的观点,他认为 儿童受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 任,他主张,应当由国家和城市当局负责建立 学校并加以管理,应该把教育作为国家事务。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洪堡德教育改革:
18世纪德国出现了新人文主义思潮,企图 以文化的发展来振兴德国,引起了德国社 会各方面的改革,1808年,洪堡德任德国 公共教育部长,开始了对各类教育进行全 面的改革。
教学要初求等教育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初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补习教 育)洪堡德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 改进培训工作,在这一期间,一些教师(如 赫尔巴特 、第斯多惠、福禄培尔)被派往瑞士学习回国后或对德 国教育进行改革,或开办师范学校,推动了德国师范教 育的发展,当时德国师范教育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主 要有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物理、教 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神学等。
•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 早从教会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初等教育)
教一学、要教求育行政制度
• 1878年设立最高学务委员会,作为中央教育机 关,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后改名为教育部; 中央以下的省(具体教育事物)、县(查学员 )都设立教育局,同时,每所独立学校都设董 事会,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这样,从上 到下形成了一个相当健全的教育管理系统,它 大大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

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当代文学、电影、艺术等领域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些作品呼吁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本文将介绍一些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并分析它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女权主义运动。
这些作品旨在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劣势地位,并呼吁性别平等。
其中一些著名的作品包括:1. 《第二性》(The Second Sex) by 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是一本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于 1949 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影响,它认为女性在社会中被视为“第二性”,她们的生命经验与男性有着本质的不同,女性应该摆脱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对她的限制,追求自我实现。
2. 《女性神话与伟大变革》(Women"s Mythology and Great Change) by 阿芙拉·哈克 (Afra Hirschfeld)《女性神话与伟大变革》是一本女性主义心理学著作,于 1981 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分析了女性在神话和传说中的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反映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作者认为,女性应该放弃她们在传统社会中的被动角色,追求自我实现。
3. 《女性的艺术》(A Room of One"s Own) by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女性的艺术》是一本女性主义文学著作,于 1929 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认为,女性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被边缘化,她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创作空间和自由。
这本书为女性艺术家和作家树立了榜样,鼓励她们追求自我实现。
这些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促进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并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女性力量的展现中学生阅读的女性主义题材书籍推荐

女性力量的展现中学生阅读的女性主义题材书籍推荐作为一名教育者或家长,我们要给予中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女性主义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力量的展现。
通过阅读女性主义题材的书籍,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重要性,并找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女性主义题材书籍。
1.《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是一部经典的女性文学作品,也是女性主义题材的代表之一。
这本书描述了四个姐妹在乡村生活中的成长和奋斗,展现了女性在19世纪的美国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读这本书,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在传统家庭角色中的局限,以及她们如何通过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自主权益来展现自己的力量。
2.《劳伦斯先生与朱丽叶小姐》——露西·尤默森·塞勒《劳伦斯先生与朱丽叶小姐》是一本关于现代女性主义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在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挣扎和反抗的故事。
该书提出了关于女性权益、性别歧视和爱情的深刻思考,激发了中学生对于个人自由和平等的思考。
3.《喜禾与嘉莉欧》——莎拉·万达·杜兰特《喜禾与嘉莉欧》是一部充满幽默和智慧的作品,它描述了两个女孩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这本书以其幽默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向读者传达了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重要性。
通过这部小说,中学生们可以学到无论性别或社会条件如何,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热爱。
4.《女性主义简史》——佩妮·弗雷泽《女性主义简史》是一本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女性主义入门书籍。
它概述了女权运动的历史和核心概念,向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这本书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女性主义的整体框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女性力量的展现与争取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5.《我是马拉拉》——马拉拉·优素福扎《我是马拉拉》是一本真实的自传体作品,它讲述了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在争取教育权益和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

二、路德改革思想及其意义
(一)路德的主要思想 1、路德改革思想的中心内容:“因信称义”—— 只要心存信仰,就能获得上帝的拯救。 2、“人人皆僧侣”:无论什么人,只要受过洗, 都可以担任教士、主教或教皇,人人可以学习和 解释《圣经》。 3、还《圣经》于民,破除教会对《圣经》的解释 垄断,认为《圣经》文本才是最高权威。 4、“君权神授”思想:世俗君权与教会神权都是 神授的,二者具有同等地位,是彼此独立的。
3、路德对犹太教《圣经》文本的德文翻译 一方面使得广大民众可以直接面对《圣经》 原文而不必求诸教会,一方面也增强了德意 志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使德意志民 族开始走向逐渐统一的道路。 4、路德宗教改革中所体现的理性精神、批 判精神、怀疑精神成为后来的启蒙主义思想 和德国近代哲学的直接精神源头。 5、路德的“君权神授”理论促发了世俗的 中央集权统治的出现,有助于欧洲各民族教 会的建立和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
第四节 罗马教廷的改革
一、罗马教廷改革的原因 (一)对抗新教兴起所带来的冲击。 (二)捍卫和确立天主教教义,清除教皇内 部的弊端和腐化堕落现象,重振教纲和影响 力。 二、罗马教廷改革 1545—1563年,召开特兰托宗教会议, 1563年,通过《特兰托会议信纲》,这成为 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赎罪券——运动的导火线
1、罗马教廷的赎罪券理论:“善功圣
库”理论。 “善功圣库”理论:基督为世人救赎 的功德,圣母玛利亚以及圣徒所行的 善功都被储存在天国的一个巨大的宝 库中。这个宝库就是“善功圣库”。 而教皇可以从中取出这些功德和善功, 以赎罪券的形式分赐给需要它的信徒, 使他们的罪过得到赦免。赎罪券的效 用不仅达及生者,而且对免除炼狱中 的灵魂应受的惩罚同样有效。
读书笔记:第斯多惠(德)《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读书笔记:第斯多惠(德)《德国教师培养指南》(2007-10-31 13:44:56)分类:【博览推荐】标签:学习公社教师的崇高任务教师不但本身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同时还要教育别人。
教师应当以教育事业为终身职业,自我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因此意义更为深远。
教师要使别人获得真正的生活,就得发动别人去追求真、善、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天资和智力。
认识了这一崇高的任务,教师就得首先开始自我修养。
教师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不但要倾听真理,学习真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内心拥护的真理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思想与意志紧密地联系起来,融为一体,这是教师的自我完善,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做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真正的人。
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1、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3、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自我教育,才能诚心诚意地去教育学生。
一个好教师从个人和别人的许多宝贵经验中切身体会到,一个人要有所作为,与其说是用本身的知识去影响人,还不如说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人。
为真理而奋斗是一种种快乐无穷的事业,这事业明明赐给了人们,让人去探求全部的真理,并献身于这种纯洁的事业。
谁认识到这一点,真理就会为他打开大门。
文化的兴衰取决于教育事业。
我们应当为了文化和教育事业而追求更高尚的事物。
谁在这方面作出了成绩,别人也会分享幸福。
因为真正的教育能和上帝的王国相媲美,能变成上帝的尘世王国。
在追求真、善、美的征途上,肯定会由于人类的弱点或种种原因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但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不要气馁,不要心灰意懒,要鼓足勇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健康的人就是精神重于肉体的人,人类的使命超出尘世的一切。
一个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人,只要满足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他就会感到无比的欢乐,找到了真正的生活。
这样崇高的人即使不要报酬也无关紧要,包括尘世上的一切,甚至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