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I

合集下载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等多个时期和风格的服装样式、材料、工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外服装史的重点笔记:
1. 古代服装:古代服装通常是以丝绸、麻布等材料制成,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

古代服装有着丰富的款式和装饰,如古埃及的鳞片状长裙、古希腊的紧身长裙、古罗马的袍服等。

2. 中世纪服装:中世纪服装风格受到宗教和贵族阶级的影响,通常以长袍、披肩、外套、帽子等为主要款式。

同时,中世纪的服装也受到周边国家和文化的影响,如拜占庭帝国的长袍、伊斯兰世界的罩袍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丝绸、麻布、薄纱等为主要材料,款式多样,细节精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身穿的华丽披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连衣裙等。

4.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顶峰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为特点,如金玉饰品、刺绣、缀满宝石的外套等。

5. 洛可可时期服装:洛可可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另一个顶峰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轻盈、简约、优美的特点为特点,如清汤挂面的发型、蓬松的连衣裙等。

6. 浪漫主义时期服装:浪漫主义时期是 19 世纪欧洲文化艺术
的代表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自由、大胆、个性化的风格为特点,如长长的裙子、宽松的外套、富有艺术气息的饰品等。

以上是中外服装史的一些重点笔记,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服装史和研究服装文化都非常重要。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

了解服装史的知识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大一中外服装史的一些知识点。

1. 早期文明时期的服饰早期文明时期的服饰主要以动物皮革和天然纤维为原材料,采用简单的设计和结构。

例如,埃及的古代法老常常穿着长袍和头巾,而古希腊和罗马的人们则喜欢穿着华丽的长袍和斗篷。

2. 欧洲中世纪服饰欧洲中世纪服饰以宗教和封建制度为背景,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类。

贵族穿着富丽堂皇的礼服,常常用金线、珠子和宝石进行装饰。

平民则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并以布料的颜色和质地来显示社会地位。

3. 东方古代服饰东方古代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中国的汉服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它以绸缎和细腻的手工制作而闻名。

日本的和服则以其独特的剪裁和染色技巧而闻名。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

女性的服装开始展示出丰富的细节和裙摆的蓬松,男性的服装则强调身材的线条和轮廓。

此时期的服饰也开始使用丝绸、绢和纱等贵重的面料。

5. 近现代服饰革新近现代的服饰革新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使得服装的样式和数量有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服装也开始与时尚产业和广告业相结合,成为个体身份和时尚态度的表达。

6. 当代服装设计当代服装设计追求个性化、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们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创新的方式来推动服装设计的发展。

此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交流也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7. 中外服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服装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

跨文化时尚和混搭风格成为当代服装设计的热点。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也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

以上只是大一中外服装史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服装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

中外服装史课件

中外服装史课件

中外服装史课件中外服装史课件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更是文化传承和个人表达的方式。

中外服装史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装演变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以中外服装史为主题,探讨服装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服装的起源人类最早的服装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动物皮毛、树叶等简单材料覆盖身体,以保暖和保护。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在中国,最早的服饰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如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这些服装主要以纺织品为主,如麻、丝和棉等。

而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古国,服装则更加注重装饰和表达身份地位。

二、中外服装的演变1. 中国服装的演变中国的服装演变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服装以汉服为代表,它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样式,包括衣、裳、襦、袍等。

近代服装则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引入西式的剪裁和款式。

现代服装则更加多样化,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既有传统的旗袍和唐装,也有西装和连衣裙等。

2. 西方服装的演变西方服装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时期的服装以长袍为主,强调自然和舒适。

而古罗马时期的服装则更加注重装饰和奢华,如华丽的长袍和珠宝等。

中世纪的欧洲服装则受到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男性以长袍和紧身上衣为主,女性则穿着长裙和束腰的紧身衣。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服装开始追求自然和人体的曲线美,强调身材的展示和舒适性。

三、服装与社会的关系服装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还反映着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在古代社会,服装往往与身份地位紧密相连,不同阶层的人穿着不同款式和颜色的服装,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在现代社会,服装成为了一种个性和时尚的表达方式,人们通过服装来展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同时,服装也受到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生产使得服装更加大规模和标准化。

四、服装的文化意义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

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
创意来源: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发掘文化元素 实践经验:不断尝试与探索,积累设计经验 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实现创意落地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设计水平
服装设计师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共同 完成设计任务, 发挥各自特长
沟通技巧:有效 表达设计理念, 听取团队成员意 见
合作精神:相互 支持,共同成长
中世纪服装史
背景:中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
代表服饰:长袍、束腰、斗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服装款式单一,颜色单调, 强调宗教和封建主义
影响: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和 启示
近代服装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服装 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服装 产生了影响。
20世纪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 速发展,服装业也迅速崛起,各 种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
传统色彩:如红、黄、绿等,常用于节日、婚礼等特殊场合的服装, 传递喜庆、吉祥的寓意。
传统工艺:如刺绣、印花、织锦等,常用于女性服饰中,展现中国精 湛的手工艺水平。
传统材质:如丝绸、麻布、缎子等,常用于传统服饰中,质地轻盈、 柔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气质。
西方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如对称、黄金分割等在服装结构中的应用。
设计风格:简约、浪漫、前 卫、复古等
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款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符合人体工学、保持比例协调、注重细节 服装款式设计的要素:色彩、图案、面料、结构 服装款式设计的流程:构思、绘制草图、选择面料、制作原型、调整改进 服装款式设计的技巧:运用线条、强调或弱化细节、注重整体效果
服装色彩搭配
中国传统服装风格与流派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教学大纲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外服装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开设学期:二(本科)总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30 实践学时: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讲授语言:汉语考核方式:随堂考试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外服装史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中外传统服饰是人类服饰史中的宝贵财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审美素养,感受中外服装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加强对服装设计的人文性的感悟,丰富创作思路。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中外服装史》张竞琼、孙晔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9参考书:《中外服装史》黄能馥、李当歧、藏迎春、孙绮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中国服装史》袁仄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编著商务出版社,1992《中国服装史》华梅编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西方服装史》华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外国服装史第一章服装的起源(2学时讲授)知识点:1、旧石器时代晚期2、新石器时代3、服装起源概说第二章上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古埃及王国时期的服装2、美索不达亚的服装3、克里特-迈锡尼的服装和古希腊的服装4、古罗马服装及其与古希腊服装的联系第三章中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拜占庭时代2、欧洲文化黑暗时代3、罗马式时代4、哥特式时代第四章近代服装(2学时讲授)知识点:1、文艺复兴时期2、巴洛克时期3、洛可可时期4、19世纪欧洲第五章现代服装(2学时讲授)知识点:1、世纪之初与女装现代化2、“二战”前后与迪奥“新面貌”3、六七十年代与成衣革命4、世纪之交与多元化中国服装史第六章:上古时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夏商周服饰3、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第七章中古时代服装(8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秦汉服饰3、魏晋南北朝服饰4、隋唐服饰5、宋元服饰6、明朝服饰7、清朝服饰第八章中国近代服装(4学时讲授)知识点:1、概述2、清代服饰3、改革开放前服饰4、改革开放后服饰第九章期末复习(2学时实践)1、课程总结2、期末复习五、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方式:随堂考试(二)成绩评定上课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占30%期末考试:占70%六、编制与审核编制人:编制时间:教研室审议:系审核:。

新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

新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

《中外服装史》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服装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从中西方服装的历史演变,系统的揭示出历代服饰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培养学生用服装史的有关理论来进行设计训练;通过西方服装史的学习,掌握西洋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及让学生掌握西洋服装史上出现的术语以便和国际服饰理论界接轨;学习中国服饰发展过程及服饰特征,掌握中国服装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便学生掌握流行趋势,进行服装设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中外服装史》运用大量的古代服饰资料,系统的揭示出历代服饰艺术风貌和时代特色,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服装设计人员的素质。

为今后服装设计强化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是学习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立体裁剪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中外服装史》课程理论性较强,全面的讲述了中西方服饰的发展过程及服装特点,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授,使学生掌握历代服装设计特点,提高服装与艺术设计专业人员的素养,使学生利用服装史的有关设计元素来进行现代服装款式设计。

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艺术风格对服装的影响及款式特点,让学生对于服装结构、设计特点、发展过程有完整的了解,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中外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学习不同的宗教信仰及艺术风格对服装的影响,掌握中国和西方服饰的特点,使学生正确认识服装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掌握服饰的艺术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历代服饰的特点及结构特征,使学生掌握历代服装设计特点,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指导服装款式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3.素质目标通过对中外服装发展过程及结构特征的具体介绍,让学生了解服装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中外服装史I

中外服装史I
其一是白天的常服夫拉克科特frockcoat其二是夜间正式礼服泰尔科特tailcoat即燕尾服其三是白天穿的晨礼服毛宁科特morningcoatcoat泰尔科特tailcoat即燕尾服晨礼服毛宁科特morningcoat贝斯顿veston3女子服饰新洛可可时期人们创造出用马尾衬做的硬衬裙为了保型人们又在衬裙中水平加入几个细铁丝圈这种加入轮骨的衬裙叫做克里诺林克里诺林第四节
克里特女子服装
第三章 中世纪(公元476公元1453)
本章知识点
中世纪时期艺术与基督教的关系;拜占庭服装、罗马式服装、 哥特式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服装款式的特征。
学习目标
了解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服装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章节结构

第一节: 中世纪艺术特点 第二节:拜占庭艺术时期 第三节: 罗马式艺术时期 第四节:哥特式艺术时期
本章知识点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面料和色彩以及服装款式的主要特 征;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班牙风男装和女装主要的 款式及其特征。
学习目标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主要款式及其特征,文艺复兴 运动对服装造成的影响,熟悉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 班牙风服装发展的历程,男装与女装主要的服装款式, 特别是熟悉西班牙风格服装的特色。

巴比伦卷衣
亚述流苏

3、古代波斯人服装 其服装的基本样式先 期是上身穿紧身合体 的长及膝的丘尼克, 下穿紧身长裤,在脚 踝处把裤脚塞进短靴 ,头戴圆形的帽山很 高的无檐毡帽;后期 因征服了两河流域, 受这个地区服饰影响 ,服装形制变化为宽 松多垂褶的贯口衫— —亢迪斯(Candys)

波斯贯口衫
中外服装史
第一部分:外国服装史
第一章 关于服饰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奴隶制社会 第三章 中世纪(公元476-公元1453) 第五章 17世纪的欧洲 第六章 18世纪的欧洲 第七章 近代服装(公元1789-公元1914)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中外服装史_教学课件 精品

性的繁殖与生产 家的守护者
生命的守护者
四、原始装饰对服饰起源的作 用
原始装饰是最自然、最本能的反映 最早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识的真实写照 文身——自身生存——发现体验美 羽毛、贝壳、兽骨、瘦牙、毛皮等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中西服装史
第一部分 史前西方 旧石器时代 75000年前 冰期末期 欧洲 “尼安德塔人” 会用打火石、团体生活、自制兽皮衣服抵御严 寒 法国西南部“拉法拉西人”咀嚼兽皮制作衣服 旧石器时代中期(40万-5万年前)用猛犸牙、 蜗牛壳、饭狸、狼和熊的牙齿作成的项链。
(五)脚部装饰 奴隶不准穿鞋 公民穿皮凉鞋 棕色 议员穿黑色鞋 贵族穿红色鞋
三、女子服饰 与希腊相同 漂白、染色 将奴隶发作成假发
女子服饰 与男子相同上衣 窄长袖子上衣 短宽袖子上衣
爱奥尼亚式 衣褶 光腿

脚部装饰 奴隶不准穿鞋 皮凉鞋 贵夫人各种颜色
3、斗篷 4、脚部装饰 赤脚 凉鞋 靴子
5、化妆
头发 曝晒 碱溶液 甘菊 花液泡
沐浴
香粉 画眼线 眉毛 腮红 胸部装饰碧玉 早期胸罩
垫厚鞋底
6、首饰 妇女:臂 手 耳 脚踝 男子:手镯 项链 金腰带 金银别针 手 杖
第四节 古罗马服饰
BC1000年 伊特拉里亚人 意大利半岛 希腊人也迁来 文化艺术 同时为罗马人所征服,为罗马承袭 整个地中海周围 北达大布列颠南部, 西到西班牙之极境,南至北非,东到黑 海西南,和东方大汉帝国遥遥对峙。 恺撒和奥古斯都.屋大维时代 鼎盛时代 基督教产生
名 称: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时 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 期 规 格:高11厘米 材 料:石灰石 存藏处: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该作品是举世闻名的女性神雕塑。女 神的面部、手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 ,头部仅刻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 被忽略。女神的乳房、臀部等女性特 征形象较为夸张突出,一般认为该作 品具有类似巫术般的祈求生殖的目的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 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 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吸引异性说
原始人为了某种寓示吉祥的巫术需要,为了模仿动物以具备动 物的某种猛力,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去取悦于异性。
我们可以从动物的求偶行为和发情期体貌变化上观察到直接的 原因。雄孔雀尚晓得展开画屏般的尾羽向雌性炫耀;吐绥鸡颈 间的垂肉也会因追逐异性而变得通红。
非洲土著的豹纹服装
4、羞耻说
依据《旧约全书》的说 法,亚当和夏娃起初是 不着装的,只因为听了 蛇的怂恿,偷吃禁果, 眼睛明亮了,才扯下无 花果树叶遮住下体,这 便是服装的雏形。
上下埃及的人叫纳 尔莫,他有权享用 两顶王冠,那就是 上埃及的白色高大 的王冠,外形很像 一个立柱;下埃及 的红色平顶柳条编 织的王冠,冠顶后 侧向上突起,也呈 细高的立柱形。
➢ 埃及古王国时期,
假发已成为服装形
象中相当重要的一
部分。
上埃及白冠,下埃及红冠
假发
第二节:美索不达美亚
1、苏摩人服装
苏美尔人的服装的 最大特征是非常单 纯,男女同形同质 。基本样式是用叫 做卡吾那凯斯( Kaunakes)的面 料缠裹在腰部的罗 印·克罗斯。
本章知识点
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状况与服饰的起源;神话传说与服 饰的起源;关于服饰起源的几种说法。
学习目标
了解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状况和神话传说与服饰起源的 关系;了解服饰起源的几种学说,包括保护说、美化装 饰说、吸引异性说和羞耻说。
章节结构
第一节:从古代历史遗迹看服饰的起源 第二节:关于服饰起源的几种说法
穗状垂片的罗印·克罗斯
2、古代巴比伦和亚述服装
巴比伦人卷衣上最明显的转变是在衣服上创造优美的垂褶,后 期一直流行一种卷衣,成为巴比伦代表服饰。亚述人的服装最 大特征是大量使用流苏装饰,刺绣和宝石装饰技巧也很发达。
巴比伦卷衣
亚述流苏
波斯贯口衫
3、古代波斯人服装
其服装的基本样式先 期是上身穿紧身合体 的长及膝的丘尼克, 下穿紧身长裤,在脚 踝处把裤脚塞进短靴 ,头戴圆形的帽山很 高的无檐毡帽;后期 因征服了两河流域, 受这个地区服饰影响 ,服装形制变化为宽 松多垂褶的贯口衫—
1、男子服饰
西班牙男服的最大特点 是大量使用填充物,普 尔波万的肩部和腹部用 填充物垫平,袖子也塞 进填充物。下半身的短 裤布里齐玆也用填充物 鼓起似南瓜状。
填充物的使用
西班牙式钟型裙撑(Spanish F- )
2、女子服饰
➢ 与男服使用填充物相比 ,16世纪后半叶,西班 牙贵族创造了裙撑“法勤 盖尔”(Farthingale),称 为西班牙式钟型裙撑 (Spanish F- )
布里奥衣片和贝尔
曼特尔斗篷 (Mantel)
科尔萨基紧身背心 (Corsage)
第四节:哥特式艺术时期
1、历史背景
2、基本服饰 男子的罩帽披肩,就是上 端为尖状,下端与小披肩 相连,同围裹式衣服有某 些相似之处,叫夏普仑 (chaperon) 。
夏普仑(chaperon)
3、男式服饰 ➢ 科特(Cotte) ➢ 科塔尔迪合体衣(Cotardie) ➢ 普尔波万(Pourpoint ) ➢ 吾普朗多(Houpplond) ➢ 修尔科外衣(Surcote)
—亢迪斯(Candys)
第三节 古代希腊
1、克里特——迈锡尼服饰
克里特国王
克里特女子服装
2、古代希腊服饰
主要服饰:整合式长衣 ➢ 多利安希顿(Doric Chiton) ➢ 爱奥尼亚希顿(Ionic Chiton) ➢ 希玛纯 (Himation) ➢ 克拉米斯(Chlamys)
多利安希顿(Doric Chiton)
达尔玛提卡长衣 (Dalmatica)
帕留姆 (Pallium)
第三节: 罗马式艺术时期
1、历史背景
2、男式服饰 ➢ 布里奥外衣(Bliaut) ➢ 鲜玆内衣(Chainse) ➢ 曼特尔斗篷(Mantel)
布里奥外衣和鲜兹内衣
3、女式服饰
➢ 布里奥外衣(Bliaut) ➢ 鲜玆内衣(Chainse) ➢ 曼特尔斗篷(Mantel) ➢ 贝尔(Veil) ➢ 科尔萨基紧身背心(Corsage)
上埃及白冠,下埃及红冠
第一节 古代埃及
1、古埃及王国 主要服饰: ➢ 胯裙:古埃及王国时
期,男子的主要衣服 是用一块白色亚麻布 缠裹在腰上的“罗印·克 罗斯”(Loin Cloth)。 ➢ 丘尼克(Tunic):丘 尼克是一种从胸到脚 踝的筒形紧身衣,形 式种类较多,这是古 代埃及妇女的正式服 装。
学习目标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主要款式及其特征,文艺复兴 运动对服装造成的影响,熟悉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 班牙风服装发展的历程,男装与女装主要的服装款式, 特别是熟悉西班牙风格服装的特色。
章节结构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主要特征 第二节: 意大利风时代 第三节: 德意志风时代 第四节: 西班牙风时代
头戴鹿角之类的饰物。
法国三兄弟洞窟壁画——鹿角巫师
➢ 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 ,人类发现自己祖先的史前 服装遗物,主要是饰品,而 不是服装。而佩饰,却以其 石、牙、骨等质料的坚固、 耐腐,得以保存下来。
捷克出土的人类早期项饰
2、克鲁玛农人和北京山顶洞人的文化遗迹
手工打磨项饰
法国南部克鲁马努岩洞壁画早期服装款式
中美洲泥塑人像服装
2、美化装饰说
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的多件穿了孔的石珠 、砾石、鱼骨、兽骨、兽齿、贝壳与骨针
原始人花费很大的精力,去 刻制那美观、细致的佩饰。 《世界文明史》作者颇具哲 理地说:“重要的不是完成 的作品本身,而是制作的行 为。”
文化人类学有关原始宗教的 分析术语中,有灵物崇拜一 说,灵物即指某种被崇拜的 物体,可为人造物,也可为 自然物。
1、男子服饰
男子仍为普尔波万( Pourpoint)和肖斯( Hose)组合。普尔波 万衣长至臀底,系腰 带,领子有圆领、鸡 心领和立领。
普尔波万(Pourpoint)
2、女子服饰
女服出现在腰部有接缝 的连衣裙罗布(Robe ),领口开得很大,胸 口袒露很多,高腰身, 衣长及地,袖子有紧身 筒袖和一段一段扎起来 像莲藕的袖子。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 丘尼克(Tunic)
2、中期王国
➢ 贯口衫:凯普 (Cape)
➢ 大围巾式服装: 卡拉西里斯
(Kalasiris)
➢ 多莱帕里 (Drapery)
凯普(Cape)
卡拉西里斯 (Kalasiris)
多莱帕里 (Drapery)
3、埃及帝国 ➢ 据传,第一个统一
中外服装史
第一部分:外国服装史
第一章 关于服饰的起源
第五章 17世纪的欧洲
第二章 古代奴隶制社会
第六章 18世纪的欧洲
第三章 中世纪(公元476-公元1453)
第七章 近代服装(公元1789-公元1914)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 第八章 现代服装(20世纪)
第一章 关于服饰的起源
➢ 法国式轮胎型裙撑(Bum
Roll)
➢ 英国式驮蓝型裙撑 (Pannier)
法国式轮胎型裙撑(Bum Roll) 英国式驮蓝型裙撑(Pannier)
青海大通县出土的彩陶盆
第一节:从古代历史遗迹看服饰的起源
1、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发展状况
➢ 旧石器时代的年限大致可 推断为前175万~前1万年 。其中可分为旧石器时代 早期、中期和晚期。
➢ 法国的三兄弟洞窟,也是 欧洲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洞 穴。其中一幅画着欧洲冰 河时期艺术中最为奇特的 形象——鹿角巫师,巫师
达布里特(Doudlet)
茄肯(Jrekin)
布里齐玆(Breeches)
2、女子服饰
德国女服初期仍为罗布,方形低领口,裸露的脖子和胸口装 饰着叫做科拉(koller)的带立领的小披肩。后裙子缩小,变 成高领,为使裙子膨大,常在里面穿好几层亚麻内裙,并在 外罩上有普利兹褶饰的围裙。
第四节: 西班牙风时代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拜占庭服装的特色、罗马式服装 的特色,以及哥特式建筑样式在服装上的体现。
思考与练习
1. 基督教对中世纪服装有何影响? 2. 罗马式服装和哥特式服装各有什么特点,具体 包括哪些主要款式?
科尔萨基紧身背心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15 世纪-16世纪)
本章知识点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的面料和色彩以及服装款式的主要特 征;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班牙风男装和女装主要的 款式及其特征。
本章知识点
古埃及的服装;苏美尔人的服装、古巴比伦和亚述的服 装、古代波斯人的服装;克里特-迈锡尼的服装和古希腊 的服装;古罗马的服装、古希腊与古罗马服装的联系。
学习目标
了解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服装 的发展历程,掌握古希腊服装的特点。
章节结构
第一节:古代埃及(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 第二节:美索不达美亚 第三节:古代希腊 第四节:古代罗马
思考与练习
1. 古埃及男子和女子的着装特点是什么? 2. 克里特-迈锡尼服饰和古希腊服饰的特点是什么? 3. 以古希腊服饰为依据进行现代服装设计。
克里特女子服装
第三章 中世纪(公元476公元1453)
本章知识点
中世纪时期艺术与基督教的关系;拜占庭服装、罗马式服装、 哥特式服饰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服装款式的特征。
学习目标
了解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服装风格并能灵活运用。
章节结构
第一节: 中世纪艺术特点 第二节:拜占庭艺术时期 第三节: 罗马式艺术时期 第四节:哥特式艺术时期
帕鲁达门托姆斗篷
第一节: 中世纪艺术特点
1、历史背景 2、中世纪艺术分期 3、中世纪服饰特点
第二节:拜占庭艺术时期
1、历史背景
达布里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