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第4章 合成材料助剂
工艺学-4-1-合成材料助剂-杜可杰-1808

(2)氢键 是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会妨碍增塑剂分子的插入;特别是 氢键数目较多的聚合物分子很难增塑。 易产生氢键:-OH, -NH- 基团分子
聚合物分子具有强极性的基团,分子间作用力大;而具有非极性的基团, 分子间作用力小。聚合物的极性大小按下列顺序排列: 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
点固体物质。 酯类有机化合物:通常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在温度升高时和聚合物
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溶体。
外增塑剂的性能较全面,生产和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平常所说的增塑 剂均指外增塑剂。
增塑剂的分类
(3)按作用方式分类:内增塑和外增塑。
内增塑剂:
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引入第二单体,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 分子结构中,故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
增塑剂的分类
(2)按增塑剂的分子量大小:单体型和聚合型。
单体型:一般为有明确的结构和低分子量的简单化合物,分子量在200~
500之间。如DOP等。
聚合型:多为平均分子量在1000~6000以上的线型聚合物。如多元醇酯
类。
增塑剂的分类
(3)按作用方式分类:内增塑和外增塑。
外增塑剂:一般为外加到聚合体系中的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熔
晶性,因而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结果:塑料的伸长率、曲挠性和柔韧性都得到提高,而硬 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都下降。
增塑剂的用途 增塑剂主要用在PVC树脂中,在PVC软制品中平均100份
树脂要添加45-50份的增塑剂。目前,世界范围的增塑剂
80-85%用于PVC塑料。 除用于PVC外,还用于纤维素、聚醋酸乙烯、ABS、聚酰 胺、聚丙烯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某些橡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合成材料助剂

15
5助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和相抗作用
一种聚合物常常同时使用多种助剂;这些助剂同处 在一个聚合物体系里;彼此之间有所影响 如果配合 得当;不同助剂之间常常会相互增效;即起所谓的协 同作用 聚合物配方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发现 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优点:性能全面 生产和使用方便 缺点:相容性差
27
4按分子的化学结构分: 单体型和聚合物型
绝大多数增塑剂为单体型;有固定的分子量;如邻 苯二甲酸酯类 脂肪酸二元酸酯类等;也有分子量 不固定的单体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
由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而得的聚酯M为10006000 是聚合型增塑剂
28
5按增塑剂的应用特性分: 通用型和特殊型 一些增塑剂性能比较全面;但没有特殊的性 能;称之为通用型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 一些增塑剂除了增塑作用外;尚有其它功能; 如脂肪酸二元酸酯类等;具有良好的低温柔 曲性能;称为耐寒增塑剂;而磷酸酯类有阻燃 性能;称为阻燃增塑剂
第3章 合成材料助剂
1
第3章 合成材料助剂
3 1 概述
3 1 1合成材料助剂的概念
合成材料助剂简称为助剂;指合成材料和产品制 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改善生产工艺条件 提 高产品质量或赋予产品某种特殊性能所添加的各 种辅助化学品
大部分的助剂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于材料或产品 中;因此;助剂也常被称为添加剂或配合剂
2
三大合成材料
是指塑料 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它们是用人工方法;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的高分子化合
物;又叫高聚物;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0以上 天然高聚物有淀粉 纤维素 天然橡胶和蛋白质等 高聚物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金属;成为现代社会使用的
第四章 合成材料助剂

醇水分离
水
稀醇脱水 脱醇
回收辛醇 压滤 成品
2、连续法:
水
苯酐
纯碱液
水 连续 中和
水洗
辛醇
硫酸
单酯化
连续 酯化
酸性 水洗
产品
压滤
连续脱醇 稀醇脱水
回收辛醇
⑵ 对苯二甲酸酯和间苯二甲酸酯
对苯二甲酸酯与相应的邻苯二甲酸酯比较,挥发性低、 低温性及电绝缘性较好,代表性品种是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DOTP)。 间苯二甲酸酯在某些性能上(如挥发度、耐油抽出性) 比对苯二甲酸酯要稍好些,代表性品种是间苯二甲酸二辛酯 (DOTP)。 对、间苯二甲酸酯来源有限,其应用受到限制。
⑵ 含氯硬脂酸酯 如:
C 17 H 30C l 5C O O C H 3
常用作PVC的辅助增塑剂。
4.2.6 增塑剂生产中的酯化过程和酯化催化剂
1、酯化过程 其合成反应为典型的可逆反应:
醇+酸 酯+水
2、酯化催化剂:常用硫酸作催化剂。 4.2.7 增塑剂生产的工艺实例 工业用增塑剂中苯二甲酸酯类是产量和用量最大的一类,其
如分子量大的不易挥发。被萃取与助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 度直接相关,要据制品的使用环境来选择适当的助剂,制品 与某种液体相接触时,助剂在该溶液中溶解度越高,被萃取 的可能性越大;如装煤油的制品不宜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迁移是指助剂由聚合物内部向邻近固体物品的转移。
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主要是耐热性,要求助剂在加工温度下不分解、不挥发、 不升华、对加工设备或模具无腐蚀。
O C C C
H
H F C O
键能(kJ/mol) 414.8 465.1 431.6-515.4 611.7 750.0
4第四章 合成材料助剂资料PPT课件

4.2.4 增塑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一、聚合物与其在化学结构上的类似性
1.若两者有类似化学结构, 有能得到较好的塑化效 果。
例 如 : DBP ( 二 丁 酯 ) 的结构:
O C -O -C 4H 9
C -O -C 4H 9 O
极性
非极性
2. 从 分 子 类 型 看 , 对 于 PVC
◆芳香族:相容性好, 耐 寒性差
(2)抽出性与助剂在 不同介质的溶解度 直接相关。
(3)迁移与助剂在不 同的聚合物中的溶 解度有关。
三、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 四、助剂必须适合产品的最终用途 五、助剂配和中的协同作用与相抗作用
6
4.2 增塑剂
4.2.1 概念
形
变
玻
璃
态
高
粘
弹
流
态
态
Tg
玻璃化 温度
Tf 温 度
粘流 温度
图 非晶高聚合物三种力学状态
2.规律: 两者的相容性取决与它们结构的相似性。 3.稳定性:主要考虑它们个自的性质。
5
二、助剂的耐久性
1.助剂损失的途径
三大途径:挥发、抽出、 迁移
(1)抽出性:助剂能够 被水,油或溶剂抽出的性 质。
(2)迁移性:一种材料 中的助剂转移到另一种与 其接触的材料上的性质。
2.规律
(1)挥发性取决于助 剂本身的结构。
2. 碳原子数相同的支链 烷基与直链相比,耐 寒,耐老化,耐挥发 均较差。且随支链数 增加,这种倾向更明 显。但季C热稳定性好, 由于季C无H原子之故。
15
四、Ap/Po
Ap/Po值是增塑剂分子中非极性部分脂肪 C原子数 (Ap)与极性基(Po)的比值,它对其性能有极大 的影响。
精细化工课后习题

精细化工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的产值在化工总产值中的比重。
专用化学品:具有特定用途的功能性学产品。
二、简答题简述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工的特点:多品种、小批量、技术密集度高、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大量采用复配技术、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合成路线:指的是选用什么原料,经由哪几步单元反应来制备目的产品。
2.工艺路线:指的是对原料的预处理(提纯、粉碎、干燥、熔化、溶解、蒸发、汽化、加热、冷却等)和反应产物的后处理(蒸馏、精馏、吸收、吸附、萃取、结晶、冷却、过滤、干燥等)应采用哪些化工过程(单元操作)、采用什么设备和什么生产流程等。
3.反应(工艺)条件:指的是反应物的分子比、主要反应物的转化率(反应深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过程的温度、时间和压力以及反应剂、辅助反应剂、催化剂和溶剂的使用和选择等。
4.结合到生产过程中,主要讨论影响反应的因素。
5.合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非均相接触催化、相转移催化、均相络合催化、光有机合成和电解有机合成以及酶催化等,这些技术在部分产品制造中得到应用。
6.完成反应的方法:是指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选择、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
7.物料的摩尔比:加入反应器中的几种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8.限制反应物和过量反应物:化学反应物不按化学计量比投料时,其中以最小化学计量数存在的反应物叫做限制反应物;而某种反应物的量超过限制反应物完全反应的理论量,则该反应物称为过量反应物。
9.转化率:某一种反应物A(关键组分)反应掉的量N AR占向反应器中输入量N Ain的百分数称反应物A的转化率10.选择性:指的是某一反应物转变成目的产物时,理论消耗的摩尔数占该反应物在反应中实际消耗的总摩尔数的百分比。
11.理论收率:指的是生成目的产物的摩尔数占输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的百分比12.第三章表面活性剂一、填空1.表面张力是一种能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力,它的单位为mN/m 。
05精细化工工艺学第4章

Cl-
HCl
+ 2I+
2Cl-
+ ArCl
H+
10/45
4.2芳环上的取代卤化→ 4.2.1 反应历程→ (4)以次卤酸为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4)以次卤酸为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 Cl2
H2O
+ HOCl
H+
快
+ ArH
Cl +
+ + HOCl
H+
Cl-
慢
H+2 OCl
+ Cl +
H2O
Cl
+
Ar
H
+ ArCl
+ Cl
Cl
Cl 2
自由基加成卤化的影响因素取决于自由基的引发和终止。
36/45
4.4 加成卤化→ 4.4.2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
4.4.2 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 ■卤化氢的亲电加成 卤化氢与碳-碳双键的加成是分两步进行的。 首先是质子对分子进行亲电进攻,第二步生成一 个卤代化合物。
C C + H+
慢
H+
11/45
4.2芳环上的取代卤化→ 4.2.1 反应历程→ (4)以次卤酸为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苯环上的取代氯化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是由卤正 离子(X+)进攻芳烃的活泼质点。
当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较难进行,需要加 入催化剂
当苯环上有给电子基团时,反应容易进行,有些反 应甚至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例如:酚类、胺类及多 烷基苯的氯化)
C6H6
C6H5Cl
C6H4Cl 2
C6H3Cl 3
氯 化 液 组 成 , mol%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课。
主要内容:简洁的有关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各工艺的工艺流程设计技术,相关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精细化工工艺专题主要含有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等十大专题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任务: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学问和今后进行专业技术革新打好专业基础。
课程要求:使学生初步驾驭精细化工过程中的基础概念;简洁的工艺计算;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原理、运用要求,设计原则及工艺原理流程。
3.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教学中应留意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突出应用,使学生尽量能够敏捷应用所学的学问。
本课程涉及面广,教学中要结合专业、工艺特点。
多举一些生活、应用中的实际事例结合相关的实物、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建议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1精细化工的定义1.2精细化工的范畴和分类1.3精细化工的特点1.4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和动向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内容2.驾驭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工的概念,精细化工特点,精细化工范畴和分类教学建议: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从精细化工的定义和特点入手,同时肯定要强调工艺原理流程的重要性,为后续课程章节进行铺垫。
其次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技术开发教学内容:2.1精细化工的生产特性2.2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3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教学要求:1.熟识精细化工工艺生产流程2.驾驭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相关的计算及概念3.熟识配方设计原理4.了解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与市场的关系第三章表面活性剂教学内容:3.1概述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4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教学要求 :1.熟识表面活性剂的有关概念;分类;性质2.驾驭柳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原理及雾化法连续硫酸化原理流程3.驾驭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环磺酸盐)生产工艺路途,磺化反应的基本规律,主要反应方程和反应等4.驾驭硫氯化法;水光磺氯化法等支取磺酸盐的工艺原理流程5.熟识 TO 反应器制取磺酸或硫酸化产物的相应设备和流程6.了解泵式发烟硫酸磺化工艺流程7.了解其他表面活性剂性能、制取原理教学建议:从本章节起先内容的好用性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方面加强,教学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2011.1精细化工第四章合成材料助剂之一

3
•陶器——粘土加水
4.1.2合成材料助剂的分类: • • • • • • • • (1)化学结构: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单一化合物和混合物; 单体和聚合物; (2)助剂的应用对象: 塑料助剂、 橡胶助剂、 合成纤维助剂。
7
• (3)按照其功能分类: • (a)抗老剂 如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 防霉剂等 • (b)改善机械性能的助剂 • 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抗冲击剂、偶联剂等 • (c)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 • 润滑剂、脱模剂、软化剂、塑解剂等 • (d)柔软化和轻质化的助剂 发泡剂等 • (e)改进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 • 抗静电剂、防雾滴剂、着色剂等 • (f)阻燃添加剂,阻燃剂、烟雾抑制剂等
间歇 法 • 苯酐与2-乙基己醇重量比=1:2; • 硫酸:0.25-0.3%(总物料); • 150℃; • 压力80kPa(600mmHg); • 时间:2-3h。 • 优点:设备简单,改变品种容易。 • 缺点:原料消耗高、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 产品质量不稳定。
45
DOP的工艺过程
46
DOP的工艺过程
42
DOP合成路线
• 催化剂分为酸性催化剂和非酸性催化剂。 • 酸性催化剂 • 酯化过程中,H+ 对酯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作 用。硫酸、对甲苯磺酸等是工业上广泛使用 的催化剂,磷酸、过氯酸、萘磺酸、甲基磺 酸等。 • 优点: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价廉易得。 • 缺点:产物易着色、产生废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77
78
79
80
聚合物的典型燃烧过程
81
82
83
84
85 (强脱水剂)
玻璃体
86
87
88
89
高温下,氧化锑与卤化物生成卤化锑 ,SbCl3在液、固相中促进聚合物-阻燃 剂体系脱卤化氢和聚合物表面碳化,同 时在气相中又能捕获HO·自由基。
90
4.3.3 添加型阻燃剂
91
1
精细化工工艺学
Fine Chemicals Technology
化学与环境学院 应用化学系 主讲人:李宇彬
2008liyubin@
2
第四章 合成材料助剂
3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1、塑料助剂生产现状
• 塑料助剂行业存在: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技 术工艺水平不高、装备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和缺乏知 名品牌等主要问题。
• 塑料助剂基本情况:向正规化、集约化方向调整。 •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发展“绿色、环保、无毒、高效”
142
4.5 热稳定剂
143
144
145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146
4.6 发泡剂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 虽然增塑剂的种类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酯类。 • 一般酯类的合成是基于酸和醇的反应,我们通过除去酯化
反应所生成的水,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酯化
完全。一般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种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 物的溶剂。
• 采用催化剂和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大大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 ,缩短达到平衡时的时间。例如:邻苯二甲酸酐与醇的酯 化反应,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单酯化反应能迅速进行。
微生物分解。研究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废水处理的最适宜方法是活 性污泥法。
• 对于烷基磺酸苯酯生产过程中的含酚废水,先用烷基磺酰氯萃取 以降低酚含量,然后再按处理一般含酚废水的方法处理。
50
2、增塑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渣处理 • 增塑剂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气因含有一些低沸
组分而带臭味。可采用填料式废气洗涤器,用水 洗涤除去臭味后再排入大气。 • 增塑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如:吸附有增塑剂 的活性炭,从回收醇中切除出来的轻组分和重组 分等,通常采取焚毁的办法处理。
• 3、增塑剂的耐老化性与耐久性有什么区别? • 4、哪些类型的增塑剂抗菌性强?
37
4.2.4
38
4.2.5
关于常用增塑剂的特点和用途,如表4-4所示。
39
40
41
42
43
44
45
最大的特点是其耐久性突出,有永久型增塑剂之称。
46
47
4.2.6 增塑剂生产中的酯化过程和酯化催化剂
60 课本p112
61
62
63
64
课堂练习
• 1、合成材料助剂的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2、什么叫增塑剂?对增塑剂的性能有哪些基本要求? • 3、简述合成材料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 4、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剂的性能有什么关系?对于PVC而
言一个性能良好的增塑剂,其分子结构应具备什么? • 5、如何选择增塑剂? • 6、在DOP的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优化酯化反应,一
100
反应原理
• 二苯醚在卤代催化剂存在下(如:铁粉) 和溴进行反应得到十溴二苯醚。
催化剂(Fe粉)
+
+
101
工艺过程如下:
102
103
思考题
• 1、氧指数的含义?自熄性材料的标准是多少? • 2、简述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 3、简述聚合物的典型燃烧过程。
104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抗老化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92
• 常见的添加型阻燃剂的性质列于表4-7
93
4.3.4 反应型阻燃剂
• 常见的反应型阻燃剂的性质列于表4-8
94
4.3.5 阻燃新技术
95
96
4.3.6 阻燃剂的应用
(聚苯乙烯) (聚酯) (聚氯乙烯)
97
聚苯乙烯(PS)与ABS树脂的配方:
聚氯乙烯(PVC)的配方:
98
99
4.3.7 阻燃剂生产工艺实例
• 对于其他酯化过程中,氢离子就是最好的催化剂。
48
49
4.2.8 增塑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废水处理 •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不仅产量大,而且巳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
,因此在海洋、湖泊以及人们的日常食品中都能检验出它们的痕 迹,这曾引起人们极大的震动和关注。邻苯二甲酸酯类所造成的 环境污染对人类有一定的害处,生物富集的可能性小,且容易被
的塑料助剂产品。
171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2、塑料助剂发展动向 • 安全环保是发展方向; • 多功能化成为研究热点; • 规格细化成为流行趋势; • 国内外助剂生产趋向大型专用化。
172
随堂练习
1、什么是高分子材料的老化现象? 2、简述热稳定剂用于PVC的作用原理。 3、消除高分子材料静电的方法有哪些?
21
22
23
24
25
26
如 如
如
27
28
4.2.2 增塑机理
29
30
31
32
33
34
35
4.2.3 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36
思考题
• 1、增塑剂的相容性和塑化效率有什么区别?是否 增塑剂对聚合物的相容性越好,塑化效率就越高?
• 2、增塑剂的耐寒性与什么有关?什么结构的增塑 剂耐寒性比较好?
4
5
6
7
8
9
10
的 在
11
12
13
14
15
16
17
4.1.5 助剂发展概况
18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19
20
3、PVC加工厂中增塑剂烟雾的处理 通过过滤手段将空气中飞散的增塑剂烟雾捕获下
来,常用的设备有:喷水式过滤器、离心式过滤器 、吸附式过滤器和静电式过滤器。
51
4.2.9
52
53
54
55
苯酐
R
56
57
58
59
--间歇法生产DOP
• 1、原料是什么?比例是多少? • 2、使用什么催化剂?含量是多少? • 3、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分别是多少? • 4、间歇法生产有什么优缺点?
105
4.4 抗氧剂(防老剂)
106
107
108
109
如何才能防止老化呢?
110
分类:
111
112
4.4.2 氧化和抗氧的基本原理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4.4.3 抗氧剂的选用原则
124
回答下列问题:
• 1、抗氧剂的溶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 2、抗氧剂的挥发性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影响挥
般应注意哪些影响因素?
65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66
67
68
69
70
央视大火
71
上海卷烟厂建筑工地起火
72
73
74
75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163
4.7 抗静电剂
164
材料摩擦后产生静电的正负电顺序:
与高聚物有很好的相容性。
137
4.4.6 抗氧剂生产工艺实例
138
139
(2)连续法生产工艺流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0
141
目录
• 4.1 概述 • 4.2 增塑剂 • 4.3 阻燃剂 • 4.4 抗氧剂 • 4.5 热稳定剂 • 4.6 发泡剂 • 4.7 抗静电剂 • 4.8 塑料助剂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
发性? • 3、谈谈胺类抗氧剂和酚类抗氧化剂的区别,以及
他们的应用。 • 4、选择抗氧剂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5、抗氧剂的用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125
4.4.4 各类抗氧剂简介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