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成型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数值模拟及其应用复合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优异的耐久性等特点。

然而,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可谓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需要大量的工程经验,试错和大量的实验验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成为一种有效的预测和分析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的方法。

本文将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探讨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一、复合材料成型的基本过程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一般分为模具设计、预浸料制备、预浸料浸渍、层叠和压缩这几个步骤。

1. 模具设计模具是决定复合材料成型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常用的模具包括手工模具、金属模具和树脂模具等。

2. 预浸料制备复合材料一般采用热固性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预浸料是将纤维预先浸润在树脂中的半成品材料。

预浸料的制备是浸渍复合材料的基础,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3. 预浸料浸渍浸渍是将预浸料浸润在纤维上的过程,纤维的含量、树脂的流动性和浸渍过程的参数都是影响浸渍质量的重要因素。

4. 层叠和压缩将浸渍好的纤维层叠起来并进行压缩,以使树脂浸润在纤维之间,形成复合材料。

二、复合材料成型数值模拟的概述数值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过程的方法,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预测实际过程的结果。

数值模拟可以显著缩短调试时间和成本,减少实验次数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复合材料成型数值模拟的基础是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和传热学理论。

主要包括有限元分析、流体力学分析、热传分析和材料模拟等方法。

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及其过程参数和材料物性对成型过程的影响。

数值模拟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的确定、求解方案的选择、数值计算和结果的分析等。

模型的建立是数值模拟的基础,复合材料成型过程的模型建立对数值模拟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综合考虑成型过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实用、精确、高效、可靠的数值模拟模型。

ASTM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标准,兼述我国的相应标准

ASTM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标准,兼述我国的相应标准

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ASTM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标准,兼述我国的相应标准王正宏(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1.ASTM的试验方法标准1.1标准的项目名称ASTM(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Materials)是美国材料试验学会的简称,为当今国际上最著名的制定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的权威机构之一,它是一所民间的非营利性跨行业组织,它的业务范围涵盖多种材料,包括岩土和土工合成材料。

我国的上述两类材料的试验方法规程、规范,主要都以ASTM标准为依据。

近来得到长期从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研究的我国留美学者袁则宏博士的帮助,收集到AsTM关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几乎全部的试验方法标准,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故将所有试验方法项目名称皆译成中文供大家查阅,如表1:表中D××××为试验编号,其后的数字为标准采用或最后修订年份。

表1.美国AsTM有关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标准ASTMD1987—07(1)土工织物或土一土工织物滤层生物淤堵试验方法AsTMD2643-04水库、水池、渠道和水沟预制沥青衬垫(外露型)试验规范ASTMD4354—99土工合成材料试样制备标准方法ASTMD4355—07在氙弧灯仪器中土工织物露于光、湿、热条件下的老化试验方法ASTMD4437—99柔性高分子土工膜片材现场接缝完整性的试验方法。

ASTMD4439—94土工合成材料名词术语标准ASTMD4491-99a土工合成材料渗水的透水率试验方法ASTMD4533—04土工织物梯形撕裂强度试验方法ASTMD4545—86柔性高分子土工膜片材工厂接缝完整性的试验方法ASTMD4594-96温度对土工织物稳定性影响的试验方法ASTMD4595-05用宽条试样测定土工织物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ASTMD4632-91土工织物握持破坏荷载和伸长量的试验方法ASTMD4716—07‟ 用常水头法测定土工合成材料单宽(平面)流率和导水率的试验方法ASTMD4751-04土工织物表观(apparent)开孔的试验方法ASTMD4759-02土工合成材料与规范相符性的确定方法Asl‟MD4833-07土工膜和相关产品抗穿刺指标的试验方法ASTMD4873-02土工合成材料卷材和样品识别、储存和操作导则41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ASTMD4884-96土工合成材料缝制和热粘缝强度试验方法ASTMD4885-01用宽条拉伸法确定土工膜运行强度的试验方法ASTMD4886-88土工织物抗磨(砂纸一滑块法)试验方法ASTMD5101-OI用梯度比量测土一土工织物系统堵塞潜势的试验方法ASTMD5141-96用当地土的土工织物障篱的反滤效益和流量的试验方法ASTMD5199一01量测土工合成材料名义厚度的试验方法ASTMD5261-92量测土工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试验方法AsTMD5262-07确定土工合成材料无侧限条件下拉伸蠕变和蠕变破坏型状试验方法ASl‟^ID5321-02用直剪法测定土和土工合成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和土工合成材料之间摩擦数的试验方法ASTMD5322—98评价土工合成材料对液体化学抗力的试验室试样浸液步骤的标准方法ASTMD5323-92确定聚乙烯土工膜2%割线模量标准方法ASTMD5397-07借切口恒拉伸荷载试验评价聚烯烃土工膜抗应力开裂的方法ASTMD5493-06荷载下土工织物透水率的试验方法ASTMD5494—93未受保护和受保护土工膜抗锥刺能力的试验方法ASTMD5496—98土工合成材料现场浸渍试验方法ASTMD5514-06土工合成材料大型水力穿刺试验方法ASTMD5567-94土一土工织物系统导水比(HCR)试验方法ASTMD5596-03聚烯烃土工合成材料中碳黑分散微观评价试验方法ASTMD5617—04土工合成材料多轴拉伸试验方法ASTMD5641-94用真空罐评价土工膜接缝试验方法ASTMD5721—95聚烯烃土工膜气烘老化步骤ASTMD5747—95a评价土工膜对液体化学抗力的试验步骤ASlⅥD5818一06样品外爆和回收以评价土工合成材料铺设破坏的方法ASTMD5819一05土工合成材料耐久性评价方法选择导则ASTMD5820-95用压缩空气评价土工膜双焊缝的方法ASTMD5884-04a内部加筋土工膜撕裂强度试验方法ASlⅥD5885-06用高压差热扫描热量计确定聚烯烃土工合成材料氧化诱导时间的试验方法ASlMD5886-95确定特殊应用中液体渗过土工膜速率方法选择导则AsTMD5887-04用柔壁渗透仪量测通过饱和土工织物膨润土衬垫试样流率的试验方法AsTMD5888-06膨润土垫(GcL)存储和搬运导则ASTMD5889-97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质量控制方法ASTMD5890-06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粘土矿物膨胀势测定方法ASTMD5891—02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中粘土成分漏失试验方法42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ASTMD5970-96土工织物户外曝晒老化试验ASTMD5993-99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单位质量测试方法ASTMD5994-98带纹土工膜芯板厚度测试方法ASTM96072-96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取样导则ASTMD6088-06铺设道路土工复合排水材料方法ASlMD6102-06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导则AsTMD6140-00全宽沥青路面中铺面织物沥青保留量测试方法ASTMD6141-97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中粘土成分对液体的化学相容性(与液体接触后仍否保持膨胀性等)锄评价导则ASTMD6213-97评价土工格栅抗化学液的试验方法ASTMD6214-98化学熔接法现场连接土工膜的完整性测试方法ASTMD6241-04利用50mm测头测定土工织物和与其相关材料静定穿刺强度的试验方法ASlMD6243-06利用直剪试验测定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内部和界面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ASTMD6244-06道路复合排水板块(paneltrain)垂直压缩性试验方法ASTMD6364-06土工合成材料短期压缩特性测定方法ASTMD6365-99用火花试验对土工膜接缝进行非破坏性试验的方法ASTMD6388-99评价土工网抗化学液的试验方法ASTMD6389-99评价土工织物抗化学液的试验方法ASTMD6392-99未加筋土工膜热熔法焊接缝完整性测试方法ASTMD6434-04柔性聚丙烯(fpp)土工膜试验方法选择导则ASlMD6454-99草皮加筋垫(turfreinforcementmat,T跚)短期压缩特性测试方法ASTMD6455-05预制沥青土工膜(PBGM)试验方法选择导则ASTMD6495-02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认可试验要求(为接受该材料应作试验的类型、方法和论证,以保证供货符合要求)…2‟导则ASTMD6496-04a针刺土工织物膨润土垫上下层间平均剥离强度测试方法ASTMD6497-02土工膜与贯穿物或结构物机械连接方法导则ASTMD6523-00卫生垃圾场另类覆盖层(alternativedailycover,ADC)选择与评价导则ASTMD6524-00草皮加筋垫(T跚)回弹量量测方法ASTMD6525-00永久性防冲卷材名义厚度量测方法ASTMD6566-00草皮加筋垫单位面积质量量测方法ASlMD6567-00白炽光穿透草皮加筋垫(T跚)的量测方法ASTMD6574-00借辐射流量测土工合成材料(平面)水力传导率试验方法ASTMD6575-00用作草皮加筋垫(T跚)的土工合成材料刚度测试方法ASTMD6636-01加筋土工膜层面连接强度测试方法们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ASTMD6637—0l借单肋或多肋拉伸法测量土工格栅拉伸特性的标准方法ASTMD6638-07土工合成材料筋材与混凝土模块(模块混凝土块)间连接强度的测试方法ASTMD6693-04未加筋聚乙烯和未加筋柔性聚丙烯土工膜拉伸特性测试方法ASTMD6706一Ol土工合成材料土中抗拔试验ASTMD6707-06用于地下排水的园织型(circularknit)土工织物?娓?ASTMD6747-04土工膜潜在漏水通道电测技术选择导则ASTMD6766—06a可能不相容液体渗过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时水力特性评价测试方法ASTMD6767-02用毛管流测定土工织物开孔特征方法ASTMD6768-04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拉伸强度测试方法ASTMD6817-07刚性多孔聚苯乙烯标准ASTMD6818-02泥炭加筋垫极限抗伸性质测试方法ASTMD6826—05用作城市固体废料堆埋场日覆盖材料的另类材料喷泥浆、泡沫和当地土料规范ASTMD6916-06c混凝土模块(加筋土挡墙用)间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ASTMD6917-03排水带(PvD)试验方法选用导则ASTMD6918一03排水带弯曲状态下的测试方法ASTMD6992-03利用分级等温法按时间一温度曲线迭加进行土工合成材料加速蠕变和蠕变破坏的试验方法ASTMD7001一06用于路旁排水和其它大流量设施的土工复合材料标准规格ASTMD7002-03用水盂(waterpuddle)系统确定外露土工膜的漏水部位方法ASTMD7003—03加筋土工膜条带拉伸试验方法ASTMD7004-03加筋土工膜握持拉伸试验方法ASTMD7005-03土工复合材料粘结(层间粘结)强度测试方法ASTMD7006-03土工膜超声波测试方法ASTMD7007-03被水或土覆盖的土工膜渗漏位置的电测方法ASTMD7008一03另类(有别于传统的土覆盖)他‟日覆盖土工合成材料规范ASTMD7056-07预制沥青土工膜接缝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ASTMI)7106-05EPDM(乙烯/丙烯/-烯共聚物)土工膜测试方法选用导则ASTMD7176—06未加筋PVC(聚氯乙烯)土工膜应用于淹埋状态规范ASTMD7177-05双焊道土工膜气道法检验规范ASTMD7178-06作为无纺土工织物补充渗滤特性的缩颈数“m”的检测方法AsTMD7179-07确定土工网破坏力的试验方法ASTMD7180-05岩土工程中泡沫塑料(EPS)应用导则AsTMD7238-06利用萤光UV凝聚仪探测未加筋聚烯烃土工膜曝露效应的试验方法ASTMD7239-06公路中应用的混合式铺面蓐垫规范44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刨新发展论坛论文集AsTMD7240-06通过电容技术(导电土工膜火花试验)测定与导电层紧密接触的无绝缘层土工膜渗漏部位的方法ASTMD7272-06利用预制条带粘接土工膜接缝整体性检测方法ASTMD7274-06a预制沥青土工膜(B锄)矿物稳定剂含量测试方法ASlⅥD7275-07沥青土工膜(BGM)拉伸特性试验方法ASTMD7406-07土工合成材料产品在恒压下的蠕变试验方法ASTMD7407-07确定土工膜通气量的试验方法注:(1)“D”后面的数字为标准的编号;其后的数字为原采用年份,或最后修订的年份。

HDPE土工膜及土工布施工工艺(完整版)

HDPE土工膜及土工布施工工艺(完整版)

HDPE防渗土工膜专项施工方案XXXXXXXXXXXXXXX公司HDPE防渗土工膜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根据设计图纸,相关技术规范,本公司长期以来在土工膜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编制二、土工膜施工工艺流程1、土工膜铺设工艺流程土工膜铺设分项工程包括从材料裁剪,到试焊、调试焊接设备、锚固、检查验收等全过程。

具体的技术方案流程如下图1-1:图1-1 土工膜铺设工艺流程图2、土工膜焊缝构造土工膜的施工焊接主要有二种方法:双缝热合焊接和单缝挤压焊接,本项目采用双缝热合焊接方式,其操作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具体的焊缝构造见图1-2。

三、HDPE土工膜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1、土基表面应平整顺职,并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95%,土基表面平整度±2cm/m2,在岩基上铺设时,岩基表面平整度要求在±1cm/m2;2、清洁度:垂直深度2.50cm内不得有树根、瓦砾、石子、砼颗粒等尖棱杂物。

3、铺设施工气候要求:气温5—40℃为宜,考虑到土工膜的热胀冷缩性,根据经验,天冷时,土工膜的铺设应紧一些;天热时应松弛;但要注意,在夏天应避免中午时的高温。

4、风力及雨天:风力超过4级或雨天应停止施工;宜用砂袋压住土工膜,以利施工。

四、HDPE土工膜铺设1、应从底部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太紧,应留有1.50%的余幅以备局部下沉拉伸。

单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边坡采取从上到下的铺设顺序。

2、相邻两幅的纵向接头不应在一条水平线上,应相互错开1m以上。

3、纵向接头应距离坝脚、弯脚处1.50m以上,应设在平面上。

4、先边坡后场底。

5、边坡铺设时,展膜方向应基本平行于最大坡度线。

6、场底铺设控制:防渗土工膜在铺设前,先对铺设区域进行检查、丈量,根据丈量的尺寸将仓库内尺寸相匹配的防渗膜运至相应的位置:铺设时,用人工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铺”。

7、对正、搭齐:HDPE土工膜的铺设不论是边坡还是场底,应平整顺直,避免出现褶皱、波纹,以使两幅土工膜对正、搭齐。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有哪些?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有哪些?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有哪些?土工膜的原材料用的塑料薄膜作为基础材料的,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一种土工防渗材料。

而土工布又被称之为土工织物,其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者编制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土工膜和土工布的区别有哪些,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土工膜的介绍:土工膜是一种新型的土工材料,它是由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基础原料制作成的。

产品是一种具有极高透水性能以及良好化学稳定性的柔性材料。

其性能特点是耐酸、耐碱、耐油、耐腐蚀、耐高温、抗冷冻等。

材料本身可以适应极大的温差,最低温度能适应-50℃,最高温度可达到110℃。

它具有耐老化的性能,所以即使是在处于长期暴露的环境下性能也能保持不变。

并且还具有优秀的拉伸性能以及延伸能力,能适应不均匀地质沉降而引起的环境变化。

土工布的介绍:土工布,又被称之为土工织物,它主要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者编制而成的一种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它的成品为布状,宽度一般在4-6m,长度在50-100m。

当然,土工布又可分为:有纺土工布和无纺土工布两种。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一、透水性能:土工布是具有透水性能的,而土工膜最主要的是防渗性能,所以不透水;二、产品材质和用途:土工布的材质采用的是无纺布,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工程结构中的地基加固;土工膜的原材料采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主要用途是防渗;三、特点性能:(1)土工布可以分为有纺土工布与无纺土工布,产品具有优秀的透水、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的作用,重量轻、施工便捷、抗拉强度高、渗透性能高、耐高温、抗冷冻、使用寿命长、耐腐蚀;土工膜是用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础材料的,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柔性材料,比重很小、延伸性能很强、能适应较高的变形能力、你耐腐蚀、抗冻性能好;(2)土工布的应用特性:目前我们使用的土工布,生产的合成纤维主要为锦纶、涤纶、乙纶、丙纶,它们都具有很强的抗埋、耐腐蚀的土工布性能;土工膜:这种材料主要是在薄膜的一侧或者两侧贴上土工布,形成复合土工防渗膜,其形式可分为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两布一膜等等。

土工布、土工膜、格宾施工要求和工艺

土工布、土工膜、格宾施工要求和工艺

土工布、土工膜、格宾网施工工艺和要求一、砂砾石垫层铺设要求:1、砂砾石垫层设计要求:砂砾石垫层厚度为10cm,粒径要求0.5mm—20mm,压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7.2、相对密度检验合格、垫层上平高程满足设计要求,经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单元施工。

二、土工布铺设要求:1、土工布铺设设计要求:采用250g/m2土工布铺设,相邻布块拼接用平均搭接宽度30cm,其他地面应不小于50cm.2、土工布铺设监理要求:土工布铺设前应报监理部对砂砾石垫层的铺设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土工布铺设,(1)土工布的铺设应力求平顺,松紧适度,不得綳拉过紧,土工布应与垫层面紧贴,不留空隙。

(2)发现有损,应立即修补或更换。

(3)上游布块压下游布块搭接,平地搭接宽度30cm,其他地面应不小于50cm。

(4)施工时禁止车辆直接碾压在土工布上。

三、土工膜施工要求1、土工膜施工工艺铺设、裁剪→对正→、搭接→压膜定型→擦拭尘土→焊接试验→焊接→检测→修补→复检→验收。

2、土工膜铺设要求人工铺设时,用人工按一定方向,进行推铺,对正,搭接铺设应平整顺直,禁止出现褶皱,波纹,以使两幅土工膜对正,搭接,上游土工膜压下游土工膜进行搭接,搭接宽度10cm。

3、土工膜焊接要求:1、焊接形式采用双焊接搭焊。

2、焊缝搭接宽度为10cm。

3、焊缝双缝宽度采用2×10mm。

4、膜块间的节点应为T字形,不得作为十字形。

5、横向焊缝错位尺寸应大于或等于500mm。

6、T字形接头采用母材补疤,补疤尺寸为300×300mm,疤的直角应修圆。

7、不论是生产性焊接还是实验性焊接,必须保持焊接温度、速度、压力使焊接达到最佳效果。

8、每条焊缝应被检验,焊条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

9、焊接边坡时,焊接长度方向应沿坡度延伸,不得贯穿。

尽量减少边角和零星膜的焊接。

10、土工膜表面应清除油脂、水分、灰尘、垃圾和其他杂物。

11、在土工膜搭接处,应去掉皱褶,当皱褶大于10cm时,采用圆形或椭圆形补丁,补丁大小应超出周边5cm。

土工合成材料(公路)

土工合成材料(公路)

二、力学特性 反映土工合成材料力学特性的指标主要有 拉伸特性及抗拉强度、撕裂强度、水力学特 性、蠕变特性等。
1、拉伸强度及特性 土工合成材料是柔性材料。大多通过其抗 拉强度来承受荷载以发挥工程作用,因此抗 拉强度及其应变是土工合成材料的重要特性 指标。 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测定时的式样 宽度、形状和约束条件有关。必须在标准规 定的条件下测定。土工织物在受力过程中厚 度是变化的。不易精确测定,故其受力大小 一般以单位宽度所承受的力来表示。单位为 kN/m或N/m,而不是习惯上所用的单位面 积的应力来表示。
第三节 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一、物理特性 1.厚度 土工合成材料的厚度用mm表示。厚度的 变化对织物的孔隙率、透水性和过滤性等水 力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常用的各种土工合成 材料的厚度是:土工膜0.25~0.75mm, 最厚的可达2~4mm;复合型材料有时采用 较薄的土工膜,最薄可达O.1mm;土工格 栅的厚度随部位的不同而异,其肋厚一般由 0.5mm至几十毫米。
?第四节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主要试验一试样制备与数据处理?t11012006取样与试样准备?1取样程序?2试样准备?3调湿和状态调节?t11022006试验数据整理与计算?1算术平均值?xxin?2标准差?xix2n一1?3变异系数?cvx100?4试验数据的取舍?二主要试验项目a物理性能试验t11112006单位面积质量测定t11122006厚度测定t11132006幅度测定t11142006土工格栅土工网网孔尺寸测定b力学性能试验t11212006宽条拉伸试验t11222006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t11232006条带拉伸试验t11242006粘焊点极限剥离力试验t11252006梯形撕破强力试验t11262006cbr顶破强力试验t11272006刺破强力试验t11282006落锥穿透试验t11292006直剪摩擦特性试验t11302006拉拔摩擦特性试验t11312006拉伸蠕变与拉伸蠕变断裂性能试验c水力性能试验t11412006垂直渗透性能试验恒水头法t11422006耐静水压试验t11432006塑料排水带芯带压屈强度与通水量试验t11442006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t11452006淤堵试验?d耐久性能试验?t11612006抗氧化性能试验?t11622006抗酸碱液性能试验?t11632006抗紫外线性能试验氙弧灯法?t11642006抗紫外线性能试验荧光紫外灯法?t11652006碳黑含量试验热失重法?一t11112006单位面积质量测定?5试验步骤?51取样

土工布检验检测标准明细与测试分析

土工布检验检测标准明细与测试分析

土工布检验检测标准明细与测试分析土工布合成材料是指用于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的聚合物材料或聚合物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利、堤坝、筑路、机场、建筑、环保等许多领域。

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是土工合成材料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在工程中可起过滤、排水、隔离、防护、加强等作用。

关于土工布物理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现整理如下。

一、土工布国家测试标准:GB/T?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l局部: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7—1995?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13760—1992土工布的取样和试样准备GB/T?13761—1992土工布厚度的测定GB/T?13762—1992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GB/T?13763—1992土工布梯形撕破强力的试验方法GB/T?14799—1993土工布孔径测定方法干筛法GB/T?14800—1993土工布顶破强力试验方法GB/T?15788—1995土工布拉伸试验方法宽条样法GB/T?15789—1995土工布透水性测定方法GB/T?16989—1995土工布接头/接缝断裂强度的测定?GB/T?17630—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动态穿孔试验落锥法GB/T?17631—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GB/T?17632—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酸、碱液性能的试验方法GB/T?17633—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平面内水流量的测定GB/T?17634—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有效孔径的测定湿筛法GB/T?17635.1—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摩擦特性的测定?第l局部:直接剪切试验GB/T?17636—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磨损性能的测定砂布/滑块法GB/T?17637—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伸蠕变和拉伸蠕变断裂性能的测定二、土工布标准具体测试方法:1.土工布幅宽测定:参照GB/T?4667执行。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

土工膜与土工布的区别很多对土工膜和土工布不是很熟悉的人总是把这两种产品混为一谈,了解它们的很非常清楚知道二者的区分,也难怪毕竟土工膜和土工布不是一种大众易消品,所以对它们区分不开也是理所当然了,我从它们几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一下,让你彻底了解什么是土工膜、什么是土工布:首先:从原料上来区分一下,土工布采用涤纶、丙纶、腈纶、锦纶等加工而成的无纺布;土工膜采用高低密度聚乙烯、EVA等加工而成的防渗膜;其次:从用途上来区分,土工布主要作用:防渗、反滤、排水、隔离、加固、防护、密封等多种功能;土工膜主要作用:防渗、隔离、增强、防裂、加固、水平面排水等防渗;最后:从应用领域来区分,土工布主要应用于:公路、铁路、机场、河道、护坡、养护、园林绿化等工程;土工膜主要应用于:养殖场、污水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尾矿储存场、渠道防渗、堤坝防渗及地铁工程;土工膜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土工防渗材料,土工布又称土工织物,它是由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膜和土工布的区别如下:一、透水性:土工膜是不透水的,土工布是透水的。

二、材质及用途:土工布是用无纺布做的,主要用来加固地基。

土工膜是用高密度聚乙烯做的,主要用来防渗。

三、性能1、土工布有纺土工布和无纺土工布,具有优秀的过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作用,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耐高温、抗冷冻、耐老化、耐腐蚀。

2、土工膜以塑料薄膜作为防渗基材,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柔性材料,比重较小,延伸性较强,适应变形能力高,耐腐蚀,耐低温,抗冻性能好。

土工布与土工膜两者可以单独作用同时也可复合成一体共同发挥各自长处。

山东天海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成立18年来,专注于新型工程材料的生产、研发、应用、销售。

公司占地面积7万多平米,固定资产达1.2亿元,员工386人,拥有各种先进生产线25条,是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焊接协会等国家重点协会的会员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2期2019年4月(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25No.2Apr.2019DOI:10.12066/j.issn.1007-2861.1928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高俊丽,李厚伟,曹威(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444)摘要:针对填埋场沿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易出现滑移失稳的问题,设计了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的室内模型试验.根据正交试验原理,考虑加肋土工膜的加肋形状、加肋高度和加肋间研究了10种试验工况下的衬垫系统沉降.在试验基础上,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软件PFC2D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肋间距为175∼400mm、肋块高度为4.5∼6.0mm时存在最优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FC数值模拟能较好地拟合室内模型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得出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附近砂土颗粒运行情况和应力变化情况,揭示模型内部颗粒的运动轨迹和加肋土工膜受力机理.关键词:加肋土工膜;室内模型试验;颗粒流中图分类号:TU53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861(2019)02-0317-11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terface between ribbed geomembraneand geotextileGAO Junli,LI Houwei,CAO Wei(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44,China)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ribbed geomembrane on stability of a landfill liner system, an indoor model test of the ribbed geomembrane liner system is designed.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orthogonal test,considering shape,height and space of the rib,ten test cases a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settlement of the liner system.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optimal values exist.The optimal rib space is between175mm and400mm,and the optimal rib height is between4.5mm and6.0mm.On this basis,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model test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particleflow software PFC2D.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FC simulation can wellfit the indoor load-settlement model.The sandy soil particles operation and stress change neared ribbed geomembrane can be obtained.The track and forc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l particle in the model are revealed.Key words:ribbed geomembrane;indoor model test;particleflow code垃圾填埋场中衬垫系统一般由黏性土和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膜、土工布等)组成.由于土工合成材料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往往小于上覆垃圾和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的剪切强度,填埋场收稿日期:2017-04-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192)通信作者:高俊丽(197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在填埋场的应用.E-mail:susan jl@staff318(自然科学版)第25卷衬垫系统的土工合成材料之间往往发生失稳现象.因此,高俊丽等[1]提出了加肋土工膜的概念.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直剪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加肋土工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界面的摩擦性能,缓解衬垫系统的失稳破坏.国内外学者也对类似加肋土工膜的的结构材料做了相关研究.包承纲[2]提出了间接影响带理论,指出筋材的加筋作用会使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形成“加筋土体”.Irsyam等[3]利用热蜡对土工格栅进行了直剪试验,得到了松砂和密砂在不同横肋间距下的剪切面和位移矢量分布.张孟喜等[4]对H-V加筋砂土试样的剪切带形成进行了细观数值模拟,揭示了H-V加筋土剪切带产生、扩展的渐进破坏规律.周健等[5]和杨庆等[6]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加筋土地基的加筋长度和高度进行了研究,指出3倍基础宽度的加筋长度为最优值,最佳加筋层数为2∼3层.Oda等[7]通过对三轴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土体中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加肋土工膜,本工作进行了加肋土工膜和土工布衬垫系统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在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沉降,并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对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模型内部接触力的发展和应力分布情况,旨在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较全面地体现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的特性.1室内模型试验1.1试验材料将肋块用大头针钉在光面土工膜上得到试验所用的加肋土工膜试件,试件长1150mm,宽640mm.粘贴肋片由同类型土工膜裁剪得到,其中条状肋块尺寸为640mm×50mm,块状肋块为50mm×50mm.土工膜一端沿长边方向留有250mm用以固定,因此加肋土工膜的有效长度为900mm.加肋土工膜的试验布置如图1所示.图1加肋土工膜试验布置Fig.1Experimental schemes for ribbed geomenbrane试验所用的光面土工膜为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为1.5mm,屈服强度为22.0N/mm,断裂强度为40.0N/mm.试验所用土工布为厚3.0mm的无纺土工布,最小密度为400kg/cm3,断裂强度为12.5kN/m.试验过程中将土工布平铺在土工膜表面.1.2试验工况基于正交实验原理[8],考虑加肋形状、间距和高度3个因素,按照L9(34)正交表设计加肋土工膜的试验工况.另外,为了验证加肋土工膜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土工膜衬垫系统的界面摩擦特性,将光面土工膜作为对比试验.因此,本工作共设计了10种试验工况,具体如表1所示.第2期高俊丽,等: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319表1加肋土工膜的试验工况Table1Test condition of ribbed geomenbrane工况加肋形状加肋间距/mm肋块高度/mm对比试验光面——1块状加肋100(6排) 3.0(2层)2块状加肋175(4排) 4.5(3层)3块状加肋400(2排) 6.0(4层)4条状加肋100(6排) 4.5(3层)5条状加肋175(4排) 6.0(4层)6条状加肋400(2排) 3.0(2层)7条状加肋100(6排) 6.0(4层)8条状加肋175(4排) 3.0(2层)9条状加肋400(2排) 4.5(3层)1.3试验设备和方案室内模型试验在模型箱中进行,如图2所示.模型箱为钢结构,高1.1m,平面尺寸为1.4m×6.4m.模型箱的侧壁透明,便于观察模型沉降破坏情况,且能承受试验过程中砂土对侧壁的压力.试验加载所用的液压千斤顶最大行程为150mm,千斤顶传感器最大量程为200kN.图2室内模型试验箱Fig.2Indoor model test box土工膜与土工布模型试验布置如图3所示.模型底部边坡比为1.0∶1.5,相对密实度为97%.在边坡上铺设土工膜并固定,再在土工膜上铺设土工布.采用液压千斤顶和砂土模拟上部荷载,通过600mm×300mm大小的加载板作用在砂土表面.试验测得土样的内黏聚力c=11.31kPa,内摩擦角ϕ=31.62◦.由于斜面角度大于砂土内摩擦角,试验过程中土样不会发生自锁现象.砂土采用分层铺设的方法,每层填土厚度为100mm,分5次填土.在加载板坡中放置位移计,沉降每增加3mm为一荷载级,记录荷载p加至200kPa过程中每级荷载的沉降量s.2试验成果及分析2.1条状加肋土工膜2.1.1加肋间距加肋间距l不同时室内模型试验的p-s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加肋高度d相320(自然科学版)第25卷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肋块间距的增加,上覆土沉降变小,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条状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衬垫系统对上覆土的加筋效果越来越强,界面剪切强度越来越大.但是,随着肋块间距的增加,肋块间距为400mm时上覆土的沉降大于间距为175mm时的沉降.这是由于当肋块间距过大时,肋块对上部砂土的加固作用有限,不能形成有效的加固影响区,这时整个界面上的剪切力并不大,即界面的摩擦性能好.若加肋间距较小,前一个肋块形成的塑形剪切流会延续到后一个肋块,导致前一个塑形剪切流对砂土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影响整个界面的剪切力大小.这充分说明加肋间距存在最优值.图3土工膜与土工布模型试验布置示意图Fig.3Model test arrangement of geomembrane and geotextile图4加肋间距不同时模型试验的p-s曲线Fig.4p-s curves with different rib space for model test第2期高俊丽,等: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321 2.1.2肋块高度肋块高度d不同时模型试验的p-s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肋块高度的增加,上覆土的沉降量越来越小,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条状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衬垫系统对上覆土的加筋效果越来越强,肋块之间对砂土的加固作用变大.肋块高度为3.0和6.0mm时,两种加肋土工膜作用下沉降曲线差别不大,但是肋块高度为6.0mm时的模型沉降比4.5mm时的沉降大,这是因为4.5mm时肋块对上部砂土形成有效影响区的范围较广且更稳定,对模型的稳定性起了更大的作用,即肋块高度过高反而不利于土体内部的加固作用.这说明肋块高度在4.5和6.0mm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值,当超过最优值时,加筋效果反而会降低.图5加肋高度不同模型试验的p-s曲线Fig.5p-s curves of different rib height for model test2.2块状加肋土工膜块状加肋土工膜的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荷载时,块状加肋土工膜的沉降量比光面土工膜沉降小很多.这是由于块状土工膜能充分发挥加肋部分侧面与砂土间的侧摩阻力,加肋部分之间所形成的挤密区域对砂土能够形成有效约束,表现为在不同荷载下,块状土工膜界面的剪切强度得到明显增强.2.3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取千斤顶荷载为180kPa时不同试验工况下沉降的平均值为研究对象,采用极差分析法进行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322(自然科学版)第25卷图6块状加肋土工膜模型试验的p-s曲线Fig.6p-s curves of the block ribbed geomembrane表2p=180kPa时不同试验工况下模型试验的数据分析结果Table2Test results of model test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p=180kPa)工况加肋形状(A)肋块间距(B)肋块高度(C)s/mm11(块状加肋)1(100.0)1(3.0)19.5721(块状加肋)2(175.0)2(4.5)18.8031(块状加肋)3(400.0)3(6.0)18.8642(条状加肋)1(100.0)2(4.5)20.2752(条状加肋)2(175.0)3(6.0)17.3562(条状加肋)3(400.0)1(3.0)20.9572(条状加肋)1(100.0)3(6.0)20.0882(条状加肋)2(175.0)1(3.0)20.3092(条状加肋)3(400.0)2(4.5)18.95K1i−57.23−59.21−60.82K2i−117.19−56.45−57.31K3i—−58.76−56.29k1j−19.077−19.73−20.27k2j−19.53−18.81−19.10k3j—−19.58−18.76R j0.4550.92 1.51注:K ij为第j列第i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的数值之和,k ij为第j列第i水平所对应的试验指标的数值的平均值,R j为第j列的极差.余能等[9]发现,利用极差的大小能够判断各因素的影响主次关系、最优水平和最优水平组合.R j越大,说明该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越大,K ij越大,则说明效果越好.因此,由表2可以判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肋块高度、加肋间距和加肋形状.根据正交表综合可比的特点,不同因素水平的试验条件是相同的,可以进行直接对比.因此,由表2可以判断出加肋形状的最优水平为A1,同理可得、肋块间距、肋块高度的最优水平为B2和C3,故最优水平组合为A1B2C3,即加筋效果最优的是4排4层块状加肋土工膜.第2期高俊丽,等: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323 3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3.1数值模拟PFC2D为二维颗粒流软件.为了与室内试验得到的曲线特征相匹配,通过反复调整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一系列PFC数值模拟试验,直到数值试验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时模型尺寸根据室内模型试验确定为1400mm×600mm,采用Wall单元模拟模型试验箱,Ball单元模拟砂土颗粒,Clump单元模拟土工膜和加载板,在土工膜Clump表面设置Ball单元.本工作中分别设计了2,4和6个颗粒代表不同的加肋高度,加肋宽度分别设计了2排,4排和6排3种情况,如图7所示.由于PFC2D只存在水平x轴向和垂直y轴向,即只能在xy平面内建立模型,故颗粒流模拟未对肋块的形状进行设计.周健等[10]研究了颗粒的数目对双轴试验的影响,指出PFC2D双轴试验中颗粒数量超过2000个时,则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再明显.因此,在本次模拟中土颗粒半径放大了6倍.经过大量PFC2D试样的仿真试算, PFC2D模型颗粒的级配和参数基本符合室内模型试验砂土的性质.图7数值模拟中加肋土工膜布置方案Fig.7Experimental schemes of ribbed geomembrane in numerical simulation采用PFC2D中的线性接触模型,其中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PFC数值模拟试验,通过反复调整PFC模型的输入参数,直到数值试验结果与实际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由于数值模拟时填土、筋材和加载板所用颗粒都设置成圆盘状,实际模型试验中填土则为不规则砂土,而不规则性使得砂土咬合作用较大而且摩擦性要比圆形颗粒大很多,另外,加载板和筋材与砂土之间也存在摩擦力,因此在PFC模拟时需要设置摩擦系数减小这种作用和颗粒形状的影响.模型试验中土工布紧贴于土工膜表面,在肋块处会形成一定的角度,而这种情况在颗粒流模拟中并不能得到较好地模拟.因此,模拟中没有模拟土工布的作用,颗粒的抗变形能力减小,模拟与模型试验存在一定误差.PFC模型的参数如表3所示.表3PFC模型中颗粒细观参数Table3Values of micro parameters in PFC model参数填土筋条加载板密度/(kg·m−3)173010002000法向刚度/(N·m−1)1×1071×1081×109切向刚度/(N·m−1)1×1071×1081×109摩擦系数103253.2建模过程首先生成4道无摩擦的墙体构成试样的边界,再在边界内部相应的位置生成加肋土工膜;然后在试样内部生成砂土颗粒,此时颗粒粒径与实际值相比偏小,砂土颗粒生成后调整颗粒粒径的大小和模型内部的应力,使其达到试验的初始状态;最后删除顶端的墙体,在砂土颗粒的表面设置加载板.模型建立后,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对施加在加载板上的力进行控制,每级增324(自然科学版)第25卷加20kPa,分10级加载.每一级荷载需循环至模型内部最大不平衡力达到1×10−3kPa量级再进行下级加载,完成真实试验中加载板与千斤顶的加荷作用.4结果与分析光面土工膜PFC2D模拟的模型沉降随荷载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结果表明,本次模拟所用的参数模拟室内膜模型试验是合理的,可以以此模型对室内模型试验进行细观分析.图8光面土工膜模型试验与PFC2D模拟结果的对比Fig.8Comparison of smooth geomembrane results between model test and PFC2D4.1颗粒间接触力模型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由PFC2D软件直观观测,本次数值模拟中以4排4个颗粒为例研究加载过程中接触力的发展.荷载不同时颗粒间时接触力如图9所示.由图9可以看出:未加载之前模型内部主要受到自重的作用;当上部荷载为100kPa时,模型内部颗粒间接触力发生明显变化,此时由于模型内部颗粒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接触的影响,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图9荷载不同时PFC2D模型的颗粒间接触力Fig.9Particle contact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in PFC2D model加载板下部的土体,荷载虽然传递到土工膜界面,但是土工膜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当上部荷载第2期高俊丽,等: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325增加到200kPa时,加载板下方土体的接触力发生较大变化,此时由于加载板下方肋块的存在,限制了肋块内部土体向外扩散,形成一定的“环箍”作用.肋块间的受限土体与其上部的自由土体间形成了较大的摩擦阻力,阻止其向外扩散,形成了土体加强区域,使得模型承载力相应提高,不均匀沉降减小.4.2位移场在PFC2D模型中,可直接动态输出位移场.为方便说明,将土工膜的肋块进行编号,图10为4排4个颗粒加肋土工膜模型循环结束时的位移矢量图.图10PFC2D模型中颗粒的位移矢量图Fig.10Displacement vector diagram of particles in PFC2D model由图10可以看出:加载板下方有一条向下延伸的剪切带B,在剪切带附近位移发生了偏转.在颗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肋块存在形成的影响区阻碍了位移的向下运动,故剪切带B右侧的颗粒出现了明显的隆起.目前,剪切带的定义仍限制在现象的描述范畴,没有统一和严格的定义,其中剪切带的厚度受到结构物表面的粗糙程度、土的力学特性和颗粒级配等影响.另外,在加肋土工膜的上方出现了明显的位移不连续,将这些区域与肋块连接起来形成了加肋土工膜对上部颗粒的影响区,在影响区域内颗粒的位移变缓,趋于静止,顶部两端的颗粒继续向两侧移动,形成剪切带A.肋块所形成的影响区在肋块之间发生了重叠,由于砂性土之间存在咬合力,会引起周围砂性土颗粒参与到界面受力过程中,接触面上的张力膜效应特别是接触界面附近土体内出现的“剪切带现象”,这些都会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延缓破坏的发生.土体中剪切带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不会无限制地在土体中延伸.剪切带最高点的高度约为肋块高度的2∼3倍,这与Irsyam等[3]利用热蜡试验对铝板进行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4.3颗粒内部应力室内模型试验由于受测量仪器的限制,很难量测整体模型内的土压力分布,且测量精度也不高.PFC2D软件提供了测量圆的功能,通过Fish语言和History命令可以监测测量圆内的应力.在本次模拟中通过反复的设置,在垂直2号肋块3h(h为肋块高度)的位置能较好地反应试验规律,因此布设半径为10.0mm的测量圆,如图11所示.4.3.1肋块高度对应力的影响下面以4排加肋土工膜为例说明加肋高度对土中附加应力的影响.肋块间距相同时的PFC2D模型应力如图1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离肋块高度3倍的位置,4排4个颗粒土工膜工况下水平应力始终小于其他两种工况.这说明4排4个颗粒加肋土工膜能使模型中的应力更快分散作用于全部土体,使模型内部颗粒受力更合理,不会出现部分土体分担上部荷载较大,而其他土体分担较小的情况.模型较慢地达到极限荷载值,因此模型的承载力会得到提高,且不均匀沉降明显减小.另外,肋块高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模型达到最佳承载力状态.326(自然科学版)第25卷图11测量圆试验布置Fig.11Experimental schemes of measuring circle图12肋块间距相同时的PFC2D模型应力图Fig.12Stress diagram of the same rib space in PFC2D mode4.3.2肋块间距对应力的影响下面以加肋2个颗粒为例说明加肋间距对附加应力的影响.肋块高度相同时PFC2D模型应力如图1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相同高度的土工膜而言,4排土工膜作用下的应力小于其他两种工况.这说明4排2个颗粒土工膜使得模型内部的应力比较均匀,当加肋间距够大时,肋块及剪切带沿剪切方向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塑性剪切流,且每一个肋块后面的塑性剪切流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时界面的摩擦特性较好.但是,如果加肋间距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到界面的加固能力,因此加肋间距存在一个最优值.图13肋块高度相同时的PFC2D模型应力图Fig.13Stress diagram of the same rib height in PFC2D model5结论(1)通过设计的加肋土工膜衬垫系统室内模型试验,可知加肋土工膜的使用能很大程度上减小模型的沉降.第2期高俊丽,等: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界面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327(2)对加肋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加肋高度、加肋间距、加肋形状,其中加肋高度和间距都存在最优值.模型试验中加肋效果最好的为4排4层块状加肋土工膜.(3)通过调整模型颗粒的级配和细观参数,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可以对加肋土工膜与土工布衬垫系统进行较好的模拟.在颗粒流模型内部,肋块限制了上部颗粒的运动,形成加固区,提高了模型整体的承载能力.(4)最优的加肋高度和加肋间距能使上部颗粒受力更加均匀,使更多的颗粒分担上部荷载,对肋块之间的颗粒起到加固作用.参考文献:[1]高俊丽,张孟喜,张文杰.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11):3225-3230.[2]包承纲.土工合成材料界面特性的研究和试验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9):1735-1744.[3]Irsyam M,Hryciw R D.Friction and passive Resistance in soil reinforced by plane ribbedInclusions[J].G´e otechnique,1991,41(4):485-498.[4]张孟喜,张石磊.H-V加筋土性状的颗粒流细观模[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5):625-631.[5]周健,孔祥利,王孝存.加筋地基承载力特性及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30(9):1265-1269.[6]杨庆,张克,栾茂田,等.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性能模型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6(3):390-394.[7]Oda M,Nemat-Naaser S,Konish J.Stress-induced anisotropy in granular masses[J].Soiland Foundations,1985,25(3):85-97.[8]赵选民.试验设计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6-157.[9]余能,刘正宇,胡培良,等.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正交极差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33(5):66-69.[10]周健,池永.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04,25(4):377-382.本文彩色版可登陆本刊网站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