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自然辨证法 读后感

自然辨证法读后感
《自然辨证法》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
察和分析,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运行方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思维,以及人类对自然界规律
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
它强调了事物的矛盾统一性,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
的矛盾,但同时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
这种矛盾统
一的辩证法思维,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和人
类思维活动。
在阅读《自然辨证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界的伟
大和神秘。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方式,而
这些规律和方式又是如此的微妙和复杂。
正是由于这种微妙和复杂,才使得自然界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奥秘。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是有限的。
尽
管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对自然界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我们永远无
法完全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
正是由于这种有限性,才使得我
们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和谦卑。
总的来说,阅读《自然辨证法》让我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自然界的规律和运行方式,也让我意识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和神秘。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
从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以下是一些从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和思考:
1. 看待自然的整体性: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万物皆为道的体现。
人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2. 尊重自然的自发性和无为而治:老子主张以自然的方式与环境相处,像水一样自然流动,像风一样无拘无束。
人们应该学会居于自然之中,顺从自然规律,而不是去逆行、改变或控制自然。
3. 观察自然的变化:老子提倡观察自然的变化,尤其是微小的细节。
他认为人应该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4. 尊重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老子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无为而治的平衡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他强调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遵循自然的节奏,避免过于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
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境界。
2023年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2023年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____年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深奥而重要的学科,它探讨的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____年,我有幸能够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我有着许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妙。
自然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地球、生物、物质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和作用决定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
例如,我了解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的关系,每个生物都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也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其次,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割裂自然界而独立存在。
我们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需要建立在保护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同时也给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必须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能盲目追求发展而忽视对自然的保护。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为人类的发展寻找到可持续的道路。
此外,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辩证法思维的重要性。
辩证法思维是指从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综合、辨证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学习辩证法思维不仅是为了认识自然界,更是为了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只有以辩证法思维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矛盾和变化,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判断。
辩证法思维让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站在全面统一的角度去思考,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寻求问题的本质和解决之道。
此外,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通用3篇)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通用3篇)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篇1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让我惊叹不已。
我了解到,自然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神秘的体系,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和自然现象,这些生命和自然现象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同时,我也了解到,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力量和自然规律都是非常复杂和神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
其次,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我了解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我们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界和谐共存。
同时,我也了解到,人类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行为会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后,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意识到,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和神奇,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篇2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学习自然辩证法,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主要学习了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历史观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更加深入地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心得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习自然辩证法,我深感其对于把握自然发展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用辩证思维看待和解决问题。
传统的形式逻辑和二元对立思维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无法把握事物的全面和发展变化,容易陷入片面和经验主义的思维误区。
而自然辩证法通过辩证法则,教我们将问题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发展脉络中进行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和矛盾,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更能够帮助我们指导实践,并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自然辩证法使我认识到自然界的辩证统一性。
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的系统,包含着各种相互作用的因素和矛盾。
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了解到自然界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矛盾又最终通过内部的各种运动和新的矛盾得到解决和发展。
因此,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表层现象和片面的信息,而要从矛盾的角度分析问题,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辩证的眼光去发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规律。
再次,自然辩证法培养了我积极的实践态度。
自然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的标准。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对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因此,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鼓励我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最后,自然辩证法使我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的生产和改造活动也对自然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了解到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以人类需求为出发点忽视自然的规律,也不能简单地以自然规律为出发点排斥人类的需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建立在科学的认识和和谐的发展基础上,既要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又要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学习体会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一、我对自然观的理解与体会所谓自然观,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做出的辩证回答和说明,认为自然界物质是客观存在,并且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考察自然观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自然观形态都能从以往的历史中找到它的种子(胚胎),这个种子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就会结出果实来。
从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人类知识不断积累,直到19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美等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大工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况: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是整理材料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发展以及把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联系的科学;它已有下列学科:天文学、数学、力学、化学、生理学、胚胎学、地质学;它有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
至此,“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纵观自然观的发展可见,古代唯物辩证自然观经历了它的否定形态——宗教神学自然观和形而上学自然观之后,便产生出它的否定之否定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是合乎逻辑的。
20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科技成果,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已由恩格斯所说的基本点发展到新的阶段,即自身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阶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关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让我深入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给我带来了一些重要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赖的。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无数的联系和关系之中。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受到其他事物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我们人类依赖于自然提供的空气、水源和食物,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则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和维护。
这种相互依赖和联系的思维方式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以生态共生的方式与自然界相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次,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切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和演化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当我们面对问题和挑战时,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以动态的角度去思考。
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和引导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带来的挑战。
自然灾害的发生,科技革新的进展,社会经济的变化等等,都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活应变,迎接未知的变化。
第三,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
所有的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和对立的两个方面,正是由于这种矛盾和对立,事物才得以发展和演化。
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思维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当我们面临矛盾和对立时,不能回避或者一味排斥,而应该去探究、研究和解决矛盾的本质。
通过矛盾的解决,事物得以超越和发展,从而实现更高的境界。
第四,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自然界的很多现象和规律都呈现出循环性的特点,例如春夏秋冬的更替、水的蒸发与降雨的循环等等。
这种循环往复的发展模式让我明白,事物的发展不是一直向前推进的,而是存在着周期性的变化。
当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应该灰心丧气,而应该坚持不懈,相信事物的循环性,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持续努力。
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三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先机的身体;”其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最后,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还有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不断,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我们不能肆意的蹂躏自然,只有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人类才能更好更持久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章教授的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
关于自然辨证法,虽然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但是,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索。
要想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个信息,即人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这不仅是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思想的最好解释,同时也是当今科学界的共识。
其次,在确定上个观点后我们就要从源头来了解自然和人类的起源。
关于这个方面,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若斯教授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
他认为,在地球的发展进程中,与生命有关的大的事件有三个。
第一是生命在地球中的出现,第二是人类的出现。
在第一个大转折点中,生命从非生命物质转化过来,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进化而来。
也就是说,生物的基因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人类出现以后,这个方式改变了。
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应自己的基因,也就是说,不再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
今天,随着人类关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不断增加与深入,人类能够很快既改变自己的基因,又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就即将到来了。
了解了上述三个转折点,我们知道了人类而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
由于我们拥有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人类不必经过生理上的突变就能很好的应对周围的环境。
但是,现实中,我们却越来越感觉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关
系的不协调。
那么,为什么人类现在越来越显得不能控制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为什么人类日渐觉得自己创造出来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合居住?
我想答案就在于基因进化与文化进化的根本差别之中。
基因进化通过基因突变起作用。
如果一个物种的基因突变符合自然选择的要求,它就会在生命史中短短几千年里成为地球傻瓜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与此相对,文化进化是通过引入新工具、新思想或新制度能够使自己在几乎一夜之间就改变整个社会。
比如19世纪中期的蒸汽机、20世纪的内燃机和今天的核能、计算机等,这些人类发明的新工具深刻得改造着我们的环境。
明白了这些,我们再看看一个悖论:
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的同时,越来越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环境,但是,却越来越不能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适合居住。
之所以出现这个悖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我们不不了解环境,而是我们有这么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加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人类迫切需要学会在获得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智慧之间达平衡。
做不好这个,那么人类便会像爱因斯坦警告我们时说的那样:
人类现在正面临着的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灾难”。
在我们步入工业社会后,变出现了一种病态般的社会,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个病态的社会,其特征是极其简单的,这就是它为人的生物学需要提供得太多,但同时却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所自有欲望和自身能力的肯定,对自身利益、个人主义倾向一种过度追求所导致的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
这种观念具体表现为倡导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许多人的吃、穿、住、行、用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
本来从人的身体健康而言,在饮食方面,明明是科学搭配,保证营养即可。
可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场合下的请客吃饭是为了讲排场,摆阔气,显富贵,把这种实际需要发展到极端铺张浪费的地步。
从住房条件看,明明是求得安全、方便、舒适、温馨即可。
但实际情况却把这种需要发展到宾馆式,宫殿般的豪华
享受而且陷入盲目的攀比中不能自拔,人人累得气喘息息。
正是由于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消费观,造成了当今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系统的高破坏。
因为人类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
如果无人消费,这个产品就无法生产了。
因此正是由于高消费刺激了高生产,高生产导致向大自然的高索取,而高索取必然造成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生态平衡的高破坏。
从而使人类社会陷入了高消费→高生产→高索取→高消耗、高污染、高破坏的恶性循环之中。
可以说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终结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漠视,之所以说是漠视而非无知,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规律是有认识的,但却因自身的利益而不愿意理睬种种自然规律。
这也是社会文化与自然文化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恶果。
那么这种观念导致自然界无情的报复,我们面对种种非正常的人与自然关系所表现出得现象,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历史性难题。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提出解决21世纪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只有大乘佛法与中国的孔孟学说”。
当然,我们不仅是要从传统理论中找答案,也要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找答案。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法制建设层面。
基于人性的弱点,我们有必要而且只能通过这种硬性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来不断完善立法、严格司法。
第二,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人天合一的自然观。
首先,人类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员,自然之一份子。
人类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这个位置,给自己定好位。
人类不能狂妄自大,不能什么都以人类为中心。
其次,人类要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第三,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要彻底改变“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与废物”的旧观念。
采用经济、文化、资源、人居环境和人的素质等综合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
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公民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中,以引导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
人类要改变过去那种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五,大力发展绿色科技。
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环境资源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绿色科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已任的绿色技术。
这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面对环境破坏这一问题,我们有很多解决之道,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法自然”,既是要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形式,但不能改变事物的内在规律。
承认人的能力的有限性,承认并尊重规律,是我们的必修课。
最后,我想感谢章汝先教授带给我的这门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有意义,对我今后的成长、发展、对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均有及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另外在此感谢章教授的“阳光心态妙语200条”及课堂上的精彩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