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XX县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县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XX县
3.建设内容:建设一座煤层气发电站
4.总投资额:1000万元
5.预计建设周期:1年
6.项目预期效益: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年销售额5000万元
三、项目市场分析
1.行业前景: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潜力巨大。

2.竞争情况:目前该地区的煤层气发电站较少,市场空间较大。

3.政策支持:政府对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有一定的补贴政策,有利于项目的发展。

四、投资分析
1.投资成本: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其中建设成本为800万元,设备购置为200万元。

2.预期收益:项目预期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时,年销售额50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3年。

五、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政府政策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的收益。

2.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

3.技术风险:煤层气开采和发电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六、社会效益
1.提高当地清洁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促进当地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七、总结与展望
XX县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投资
回报周期短,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公司将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实现项
目的预期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无污染的能源获取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建设一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二、项目背景(一)能源需求与环境压力当前,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传统能源的有限性以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政策、上网电价优惠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项目选址(一)地理位置选择了_____地区作为项目建设地点,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达到_____小时以上。

(二)土地条件所选土地地势平坦,无遮挡物,面积足够满足电站建设需求,且土地性质符合相关规定。

(三)基础设施周边交通便利,便于设备运输和维护;电网接入条件良好,能够实现高效输电。

四、技术方案(一)光伏组件选择选用了目前市场上效率较高、稳定性好的_____型号光伏组件。

(二)逆变器配置根据电站规模和光伏组件特性,配置了_____型号的逆变器,以确保电能的有效转换和输出。

(三)支架系统采用了_____类型的支架系统,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定安装。

(四)系统效率评估通过对各项技术参数的分析和计算,预计系统总效率可达_____%。

五、电力消纳与上网方案(一)电力消纳市场分析对周边地区的电力需求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存在较大的电力缺口,为电站的电力消纳提供了市场保障。

(二)上网方式与当地电网公司达成协议,采用_____方式接入电网,实现电力的稳定输出。

六、项目投资估算(一)设备采购费用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设备的采购费用,总计_____万元。

(二)工程建设费用涵盖土地平整、基础施工、安装调试等工程费用,约_____万元。

(三)运营维护费用预计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为_____万元。

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淮南位于中国安徽省,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该地区具备建设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优势。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可行性,并提出项目建设的方案。

二、市场分析1.国内太阳能热发电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提高和非化石能源需求的增长,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将逐渐替代传统能源。

2.淮南地区市场需求旺盛。

淮南地区工业发达,市区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巨大,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将有效地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

三、技术分析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成熟。

目前已经有多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供选择,如平板集热器、聚光集热器等。

2.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靠性高。

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寿命较长,运营成本低,维护维修费用较少,因此具备较高的可靠性。

四、经济分析1.投资回收期短。

通过对该项目的经济分析发现,投资回收期在合理范围内,经济效益可观。

2.降低用电成本。

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用电成本。

五、环境效益分析1.降低碳排放。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具备环保的特点,将有效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2.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比传统能源发电方式,太阳能热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程度影响较小。

六、风险分析1.天气因素风险。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受天气影响较大,太阳能资源波动,可能影响项目的发电效率。

2.投资风险。

虽然太阳能热发电市场潜力巨大,但投资风险仍然存在。

因此,项目方需要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七、建设方案根据上述分析,淮南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项目建设方案如下:1.设立太阳能热发电站。

选取适宜的场地位置,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站,采用平板集热器技术,建设发电设施。

2.招募专业团队。

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站,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

3.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与当地电力企业、政府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光热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热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热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光热发电站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能源转换的设施,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光热发电站的可行性展开研究,探讨其在当前能源领域的地位和潜在发展前景。

二、背景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光热发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日照资源丰富、环保、可再生等优势,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光热发电站的技术原理光热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过程。

其主要技术包括聚光式光热发电技术和分布式光热发电技术两种。

聚光式光热发电技术通过反射器将阳光聚焦到集热器上,将工作介质加热至高温,驱动发电机发电。

而分布式光热发电技术则通过分布在广阔区域的光热发电器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四、光热发电站的优势1.清洁环保:光热发电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较小。

2.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光热发电站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适应性强:光热发电站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和地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五、光热发电站的挑战1.设备成本高:目前光热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能效较低:光热发电站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3.能量储存问题:光热发电站在夜晚或阴雨天气无法获得充足的太阳能供应,需要解决能量储存问题。

六、光热发电站的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能源转型的推进,光热发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形式,将在未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尤其是在各国政府政策支持下,光热发电站有望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结论综上所述,光热发电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尽管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光热发电站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为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因此,在全国各地都陆续建设了大量的发电厂,以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

二、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对发电厂的需求量仍然较大。

尤其是在工业、农业和家庭用电等领域,对电力的依赖性相当高。

且随着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加快,在清洁能源的需求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因此,建设发电厂是有利可图的。

2. 技术条件分析在发电厂建设方面,技术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发电技术,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其次,在建设发电厂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保要求、设备更新换代等技术条件。

因此,在技术条件上可以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或进行技术创新来满足建设发电厂的需求。

3. 经济条件分析在建设发电厂的经济条件上,需要考虑到资金来源、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

首先需要做出投资回报率的评估,以确定建设发电厂的可行性。

其次,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发电厂后的盈利模式,如售电价格、售电方式等。

因此,在经济条件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建设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4. 环保条件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因此,在建设发电厂时,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标准,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可采取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节能措施等手段,以确保建设发电厂的环保条件。

三、建设规划1. 建设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建议选择适当的建设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

可根据地区电力需求量的情况,确定发电厂的建设规模,以保证电力供应的充足性。

2. 技术选型根据技术条件分析,建议选择成熟的发电技术,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设备损耗,降低运营成本。

3. 设备选购在设备选购时,建议选择品牌知名度高、质量可靠的设备,以保证发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和持续性。

300mw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mw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mw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本报告旨在研究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在地建设300兆瓦光伏发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向本地网供电。

根据可用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提供项目建设的参考。

二、投资可行性分析
(1)资源分析
本项目是一个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光伏发电所需用的资源主要有场地资源、太阳能资源和财力资源。

场地资源:本项目需要在地建设300兆瓦光伏发电站,需要面积较大的场地,同时保证场地所在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低,周围地区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噪音污染要求低,确保供电安全。

太阳能资源:本项目建设地点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充足,能够保证光伏发电的长期发电需求,从长期发电成本节约角度看,本项目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财力资源:本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需要充分考虑投资者的财力资源情况,从而确定本项目的投资规模。

(2)经济分析
本项目是一个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其投资效益主要取决于光伏发电的实际发电量和实际运营费用以及供电售电收益。

60WM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0WM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0WM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介绍
客观化发热是一种发电方式,它采用太阳能通过太阳能太阳能模块(PV)将热量转换为可以发电和储存的电能。

它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转换装置,它使用抛物面镜或其他反射面收集太阳的辐射能,然后将其集中在一个热接受器上,在热接受器表面上蒸发的水将由蒸汽机的转动来产生发电。

本报告是围绕建设一个60MW光伏发电站,山西谷牧山,进行可行性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概况如下:
1、项目编号:XM-2024-04-19-001;
2、项目金额:6亿元;
3、投资模式:公/私联合投资;
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一个60MW光伏发电站,包括光伏电站场地选址、土方开挖、基础地基和基础结构安装及配套设施架设等工作,采用国际先进的光伏发电设备,以及数字测控系统等配套投资。

二、建设原因
1、政策驱动:近几年,我国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始终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2. 研究目的与范围 (4)二、项目概述 (5)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6)2. 项目建设地点及环境分析 (7)3. 项目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 (8)三、市场需求分析 (10)1. 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1)2. 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分析 (12)3.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市场前景预测 (14)四、技术可行性分析 (15)1. 光伏发电技术原理及发展历程 (17)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架构设计 (18)3.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技术方案 (20)4. 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21)五、经济可行性分析 (23)1.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2. 经济效益分析 (26)3. 成本控制及盈利性分析 (27)4. 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28)六、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效益分析 (29)1. 环境影响评价 (30)2. 社会效益分析 (31)3. 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3)七、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 (34)一、内容概述项目背景及意义:介绍当前能源形势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屋顶资源分析:对拟建光伏发电站的屋顶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屋顶面积、荷载能力、光照条件等。

技术方案论证:根据屋顶资源情况,提出合理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方案,包括设备选型、系统配置、接入方式等,并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发电收益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环境效益分析:评估光伏发电站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分析项目建设的环境效益。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识别项目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如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论与建议:总结报告研究成果,提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结论,为相关决策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水电站位于**省**县境内,距**县城70公里,东径99°38′11″,北纬38°24′44″。

**电站兴建是黑河流域整体开发的龙头项目电站,开发形式为坝后式电站。

电站水库总库容为8230万立方米,具有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也可作为黑河梯级开发调节水库,为**县新建年产十万吨石棉矿、**县及海水地区的资源开发提供电力。

**电站控制流域面积3770平方公里,装机12×3200千瓦,年利用小时数为5523小时,年平均发电量为3535.216万千瓦时。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县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总面积156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169米,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4.9万人,有耕地4.3万亩,基本上分布在县城西部的黑河流域,其中有水浇地面积1.2万亩,宜农荒地1.8万亩,林地面积23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274万亩。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的八宝河畔,东南距省会西宁284公里,南距海北州府所在地西海镇204公里。

区域供电主要以小水电为主。

**县有煤炭、黄金、铅锌、铬铁、锰铜、石棉等43种矿产,是全省资源重点开发县之一。

特别是石棉、煤炭、黄金资源十分丰富。

石棉储量为1740万吨,居全国前列。

并且石棉的理化性极佳,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二成浆性棉,有极大的开采价值。

石棉、煤灰、黄金、铬铁是**县发展国民经济的四大优势资源。

近几年**县为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新建了铬铁冶炼厂(1300KW)、小八宝棉选矿厂(3000KW)、铅锌选矿厂(600KW)、冰铜冶炼厂(1000KW)等一批有地方资源特色的工业开发项目,用电负荷增长较快。

根据**县“九五”及2010年工业发展规划,到2000年全县用电负荷将由目前的7000KW发展到2.8万KW,电力缺口约2万KW。

用电量将由目前的1400万KWH增加到1.36亿KWH。

据该县2001年-2010年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年电力缺口将达5.38万KW。

由此可以看出:**地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电力供需矛盾非常尖锐,迫切需要解决电源问题。

为解决**地区的用电,省上已建设门源一**的110千伏送变电工程,其中一期工程默勒一**110千伏输电线路(85公里)于2000年年底投运。

根据省电力设计院提交的初设方案,该线路全部建成后,其最大输送能力约3.1万千瓦,其中向**县城送电能力仅2.35万千瓦,届时仍不能满足**县负荷发展的需要。

由于**县处于大电网的末端,为保持大电网末端电压的稳定也需要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电源支撑点。

丰富的水电资源是**发展经济的一个优势。

根据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黑河(黄藏寺以上河段)水电开发规划报告》,黑河上游干流段**境内规划有**、油葫芦、大郎沟、上柳沟、绵纱弯、地盘子、黄藏寺等七个梯级电站,总装机19.5万千瓦,保证出力6.5万千瓦,年发电量8.52亿千瓦时。

黑河是我国西部一条较大的内陆河流,发源于托勒山与**山,流经**、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的10余个县市,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长800公里,年径流量36.3亿立方米。

黑河干流黄藏寺以上河段长93.2公里,总落差756米。

由于黑河上游地区属高原寒冷气候,地面风大、干燥、降水量少,流域内降雨季节性强,河流汛期流量变化大。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并兼顾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在上游河段修建一座集发电、防洪、灌溉为一体的调节水库是非常必要的。

拟建的**水电站坝址位于黑河上游西岔,距**县城70公里。

该电站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量小,库容大,调节能力强。

计划水库电站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

该电站的兴建不但能为**县提供电力,而且还能向西宁电网送电,减轻西宁电网向海北输入电的压力,使电网潮流更合理。

同时可作为黑河梯级开发的龙头调节水库,对防洪、发展经济和保持生态环境都有重要作用。

还可以就近解决正在筹建的**玉石沟10万吨/年石棉矿(负荷容量1.95万千瓦)及其它矿产资源开发的用电问题。

因此,尽快准备建设****水电站,对促进**县经济发展,改善电网结构和提高黑河流域农田灌溉保证率,减轻洪水灾害是非常必要的。

浙江省富阳市栖鹤水电站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富阳市一家股份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5亿元,流动资金8000万元,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公司主要从事冶金、水力发电行业,全年总产值可达1.5亿元。

主要生产铜棒、硫酸锌和水力发电。

公司董事长何浩年对水力发电颇感兴趣,且融资能力较强。

从一九九O年开始从事铜业小型生产以来,发展速度较快,一九九O年年产值仅为5万元,固定资产仅为3万元,发展到2002年拥有铜棒厂、硫酸锌厂、水力发电站三处,固定资产达到2.5亿元,年生产总值达到3.1亿元,年创税利4960万元。

具备投资兴建**电站和对黑河流域总体开发的能力。

**县政府适应西部大开发契机,为搞活经济初步达成意向,同意将**电站和高大坂电站由浙江省富阳市栖鹤水电站有限公司开发经营。

第三章建设条件第一节水文气象一、气象本地区具有内陆高寒气候,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燥,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在0.7℃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年蒸发量1100-15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31.0℃,平均风速2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年降雪期240-270天,每年9月至翌年5月为冰冻期,无霜期仅40-110天,冰冻期1-3月,最大冰厚河心1.36米,岸边1.40米。

二、水文测站黑河干流黄藏寺以上流域有三个水文气象站,莺落峡站有45年水文资料、扎马什克和黄藏寺分别有33年和12年的水文资料。

三、径流**电站坝址处径流计算见下表**电站径流计算成果四、洪水本工程的设计洪水为500年一遇,校核为2000年一遇。

**电站洪水计算成果表中:QM-设计洪峰流量 W1-1日洪量 W3-3日洪量五、泥沙由于坝址以上植被条件较好,侵蚀模数小,经计算悬移质含沙量 3.95千克/立方米,输沙率29公斤/秒,多年平均输沙量为91.6吨。

第二节工程地质一、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1、水库渗漏库区地处黑河上游,两岸山体陡峻,比高多在800-1200M。

库区四周及底部均为相对不透水的中寒武系火山岩,二叠系砂岩夹砂质泥岩及第三系的砾岩夹泥岩组成。

库岸山体宽厚,一般无永久渗漏可能。

坝址右岸为一单薄鞍状条形山体,正常蓄水位3747M时,鞍部最小厚度为300M左右;又有F1断层从该处通过并延伸至下游,沿单薄分水岭渗漏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

2、库岸稳定当正常蓄水位3242M时,右库岸为35℃左右的岩质边坡,而左库岸为缓坡起伏的阶地,阶地下均为岩质基座,两岸又无对整体岸坡不利的结构面存在,因此不会有大的坍岸问题。

3、水库浸没水库周边无永久无居民点,亦无工矿企业分布,仅在左岸有少量放牧草场,故浸没问题不大。

二、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据兰州院1983年编制的地勘报告成果,设计采用3号剖面。

1、地形地貌黑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坝址,坝址位于峡谷进口段,属对称的“V”形河谷,河水位3182M,水面宽15-25M。

岸坡较陡,多在400-500,左岸基岩多已裸露,右岸亦见有零星基岩出露,表部覆盖层厚约1-5M,表层有塌滑现象,两岸未见有较大的冲沟,岸坡较完整。

2、地层岩性坝址区基岩为中寒系统的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和绢云母石英纳长片岩。

安山质凝灰角砾岩为暗紫褐色,以直径2-20CM的安山质火山角砾为主组成,岩性坚硬。

绢云母石英纳长片岩为黄绿色或灰黄色,以纳长石、石英为主组成,含有少量绢云母,表面风化常呈片状剥落,强风化带甚薄。

河床砂砾石覆盖层厚1-4M。

3、地质构造本区在构造上地处黑河断陷带,属北西西向构造体系,正处野牛台背向斜带中间部分。

坝区见有四条北西向断层分布,均属逆断层。

F1断层以600左右的倾角逆冲在第三纪砾岩夹泥岩层之上,其产状为NW2900-3000,NE550-700,破碎带宽0.5-3M,影响带宽3-7米,破碎带充填物质为断层泥、糜棱岩和构造角砾岩,胶结不好。

该断层自坝址左岸向东南延伸至右岸鞍状山梁,东侧坡与分支断层F2交汇。

另在坝区尚有一组NW3050-3200的压扭性走向断层发育(F3和F4等),与F1断裂带呈150左右的交角,成“入”字型展布在峡口地段。

同时还有与其斜交的NE50(F6)和NE800(F5和F9)两组扭性构造相配置,其中F5穿越左岸坝基。

整个坝区均处在F1断裂带的上盘,并受“入”字型展布的构造控制。

坝区岩石裂隙发育,完整性差,裂隙主要有三组:(1)NE600-700 NW<620;(2)NE300 NW<310;(3)NW2900 SW<750。

上述裂隙延伸较远,充填物多为岩石碎屑及方解石脉。

4、水文地质条件按埋藏条件,坝区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河床砂卵砾石层及冲洪积碎石夹土层中,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盐钙钠镁水,由大气降雨,上游河水及两岸地下水补给,向河床及下游排泄。

裂隙性潜水主要分布在两岸基岩表部,其含水情况受控于断裂的发育特性,不构成完整的含水层,由高山融雪及大气降雨补给,由两岸向河床排泄,有时通过覆盖层以下降泉形式出露在山坡脚下或阶地陡坎的基座侵蚀面上,季节性变化明显,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盐钙钠水,个别情况硫酸根离子偏高。

河床部位10M以下即为微透水或相对隔水层。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七度。

三、天然建筑材料经初步调查,库、坝区附近未见有填筑所需的防渗土料产地,沿河阶地上仅见有厚0.5-2M的黄土质砂壤土,呈薄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在碎石或砂砾层中。

从库区的公路桥以下至坝址,沿河滩均有砂卵砾石层分布,可作混凝土骨料用,储量丰富,质量尚可,但含泥量偏高。

按照地形和距坝址远近,初步分为3个产地。

从地形、运输和开采等条件看,以1号产地为佳,储量在20万立方米以上,但地下水埋深浅是其缺点。

坝址下游沿河左岸多见寒武系中统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质英安凝灰岩硅质岩,岩石致密坚硬,厚度在1000M左右,储量丰富,可供作建坝用块石料。

四、结论坝址区主要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完整性稍差,但风化不深,覆盖层亦不厚,枢纽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筑坝无大的制约因素,修建当地材料坝和混凝土坝都是可行的。

因附近粘土料奇缺,考虑当地材料坝时采用混凝土面板防渗为宜。

第四章水文水能分析为减化设计工作量,水文计算采用**水利志有关资料进行。

第一节基本资料一、气象:**山地处中国地势第三台阶,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高原西缘。

而**地处**山腹地,地形复杂多样,基本特征是山地面积大,降雨量少,冰川分布广,盆地峡谷多,属大陆性气候。

境内山脉走向呈北西至南东走向,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而有腾云致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