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二)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 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附答案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附答案肇庆医学⾼等专科学校2012-2013(1)学年成⼈本科《医学统计学》考试题(A卷)班别姓名学号成绩⼀、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答案填⼊相应空格内)1、某地5⼈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
为求平均滴度,最好选⽤:BA、中位数B、⼏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平均数2、为了直观地⽐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组乳癌患者⾎清肌酐和⾎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察值的变异程度的⼤⼩,可选⽤的变异指标是:DA、标准差B、标准误C、相关系数D、变异系数3、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员红细胞数(万/mm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的区间(414.1-1.96×42.8,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的:BA、99%正常值范围B、95%正常值范围C、99%可信区间D、95%可信区间4、某医院⼀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年龄(岁)10~20~30~40~50~60~⼈数 6 40 50 85 20 1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CA、线图B、条图C、直⽅图D、圆图5、5个样本率作⽐较,χ2>χ20.01,4,则在α=0.05检验⽔准下,可认为:AA、各总体率不全等B、各总体率均不等C、各样本率均不等D、各样本率不全等6、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0到1.96的⾯积为:CA、90%B、95%C、47.5%D、50%7、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DA、均数⼤于标准差B、均数越⼤,标准差越⼤C、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D、标准差越⼩,均数的代表性越⼤8、正常成年男⼦收缩压的正常值范围⼀般指该指标在(C)中的波动范围A. 所有⼈B. 所有正常⼈C. 绝⼤部分正常⼈D. 少部分正常⼈9、在进⾏成组设计资料的假设检验之前,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要考查各样本是否来⾃正态总体,⼆要BA. 核对数据B. 作⽅差齐性检验C. 求X、SD. 作变量代换10、某作者收集到如下的资料,并根据全体病⼈中⼯⼈占75%,农民占10%,得出结论:⼯⼈⽐农民容易患病,上述结论不正确的理由是DA. 统计中计算有误B. ⼯⼈接触阳光⽐农民少,⽆可⽐性C. 错把患病率当作构成⽐D. 错把构成⽐当作患病率11、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的⽅法之⼀是BA、严格执⾏随机抽样B、增⼤样本含量C、设⽴对照D、选⼀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12、⽤某新药治疗急性腹泻病⼈35例,⼀周后痊愈25例,由此可以认为CA. 新药疗效好B. 此新药只有近期疗效C. ⽆对照⽽不能说明疗效如何D. 治疗例数少⽽不能说明疗效如何13、为评价某药的降压作⽤,某单位随机选择50名⾼⾎压患者,记录每⼈服药前后的舒张压值,这种实验设计的类型称为(B)设计A. 完全随机B. 配对C. 成组D. 配伍组14、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其⽬的是为了AA. 尽量减少或抵消⾮实验因素的⼲扰B. 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C. 便于进⾏实验D. 便于统计处理15、4×3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总例数为720,则⾃由度是BA. 718B. 6C. 719D. 1216、描述⼀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CA、应同时选⽤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B、应同时选⽤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C、根据分布类型选⽤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D、以上都不正确17、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AA、调查研究B、社区⼲预试验C、临床试验D、实验研究18、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C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越好19、最⼩组段⽆下限或最⼤组段⽆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何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C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何平均数20、下列哪⼀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DA、曲线位于横轴上⽅均数处最⾼B、以零为中⼼,左右对称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答案填⼊相应空格内)⼆、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总计20分)1、样本——按照随机化原则,从总体中抽取的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的某变量值的集合。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单选题]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单选题]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正确答案)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单选题]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正确答案)4.抽样误差是指() [单选题]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正确答案)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正确答案)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单选题]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正确答案)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单选题] *A.变异系数(正确答案)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单选题] *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正确答案)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单选题]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正确答案)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单选题] *A.μ+σB.μσC.μ+σD.μ+σ(正确答案)E.μ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E.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单选题]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正确答案)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单选题] *A.B.C.D.E. (正确答案)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单选题]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单选题] *A.B. (正确答案)C.D.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单选题]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正确答案)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 [单选题]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正确答案)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型错误越大19.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的关系为() [单选题] *A.P值越大,值就越大B.P值越大,值就越小C. P值和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值和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值的大小与值的大小无关(正确答案)20.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单选题]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正确答案)E.拒绝时所犯的错误21.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单选题] *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正确答案)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2.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单选题] *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 率(正确答案)23.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单选题] *A.平均数B.相对数(正确答案)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4.构成比用来反映() [单选题]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正确答案)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与C都对25.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单选题]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正确答案)26.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单选题]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正确答案)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27.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单选题] *A. n足够大B. p或(1-p)不太小C. np或n(1-p)均大于5D. 以上均要求(正确答案)E. 以上均不要求28.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则() [单选题]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正确答案)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29.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u检验和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 与的关系为()u值较值准确 [单选题] *A.u值较值准确B. 值较u值准确C.u=D. u=(正确答案)E. =30.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的条件为() [单选题] *A. A≥5B. T≥5C. A≥5 且T≥5D. A≥5 且n≥40E. T≥5 且n≥40(正确答案)31.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可以为() [单选题] *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正确答案)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2.四格表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单选题] *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正确答案)D. n<40 且1E. n>40 且T<133.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 [单选题]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正确答案)E.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34.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单选题] *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正确答案)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35.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单选题] *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正确答案)D. 检验E. F检验36.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检验结果为:甲文,乙文,可认为() [单选题] *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正确答案)D.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37.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 [单选题] *A.普通线图(正确答案)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38.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 [单选题] *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正确答案)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39.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 r>t bB t r<t b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A.n1+ n2B. n1+ n2 –1C. n1+ n2 +1D. n1+ n2 -210、标准误反映()A 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A.tr>tbB. tr<tbC. tr= tbD. 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医学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五)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面属于计数资料的是( )。
A.脉搏B. 肺活量C. 血型D.红细胞计数2. 均数抽样误差是指( )。
A. 个体值和总体均数之差B. 个体值和样本均数之差C. 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之差D. 样本率和总体率之差3. 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5,9,12,10,10,11,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天。
A.9 B.9.5 C.10 D.10.24. 为了解某城市女婴出生体重情况,随机抽得该市区120名新生女婴,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10kg ,标准差为0.50kg ,则该市女婴出生体重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 )。
A .0.501.963.10⨯± B .1200.50/1.963.10⨯±C .0.501.643.10⨯± D .1200.50/1.643.10⨯±上题中算得的该市女婴出生体重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可以解释为( )。
A .该市95%的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 B .该市95%的女婴出生体重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C .该市女婴出生体重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其可信度为95%D .有95%的可信度,认为此范围包含了该市女婴出生体重的总体均数5. 两组配对数据(n=11)用差值作为变量编秩,得正秩和为12,负秩和为54,其双侧界值为T 0.1=13-53, T 0.05=10-56,T 0.02=7-59,T 0.01=5-61,其该配对研究的p 值为( )。
A. P >0.1 B. P <0.05 C. 0.05<P <0.1 D. P <0.016. 用不同药物对某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得到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药物对某病治疗后的疗效分组 例数 有效人数 有效率(%)甲药组乙药组150 45 30125 30 24两个有效率不同,其差别的原因可能有( ) 。
医学统计学试卷2

医学统计学试卷2标题:医学统计学试卷2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统计方法适用于描述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A.频数分布表B.列联表C.直方图D.散点图答案:C.直方图解释: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情况,通过直方图的形状可以大致判断数据的分布情况。
2、在医学研究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混杂因素?A.研究对象的年龄B.研究对象的性别C.研究对象的种族D.研究对象的遗传背景答案:A.研究对象的年龄解释:混杂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疾病结局相关的非处理因素,与研究对象的年龄无关。
而研究对象的性别、种族和遗传背景都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属于混杂因素。
3、在随机抽样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多层抽样答案:A.简单随机抽样解释: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每个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因此可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都有可能引入偏差,多层抽样则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困难。
4、在医学研究中,以下哪个指标是用于衡量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发病率答案:C.生存率解释:生存率是指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存活的概率,是医学研究中用于衡量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之一。
有效率、治愈率和发病率都不能完全反映治疗效果。
5、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A. t检验B. F检验C.相关系数D.卡方检验答案:C.相关系数解释:相关系数是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t检验和F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个变量的假设,卡方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二、简答题6、请简述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答案: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医学统计学可以帮助研究者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确定合适的样本量和分组方法,从而减少试验的误差和偏倚。
常州大学《医学统计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常州大学《医学统计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医学统计学》考试内容:《医学统计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直方图主要用于表示:A. 某现象内部构成B. 某现象地理分布C. 各现象的比较D.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2. 偏态分布资料描述集中趋势较好的指标是: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3.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4.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常用的指标是:A. 极差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5. 假设检验的目的在于检验:A. 样本的概率是否为小概率B. 总体参数是否不同C.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6. 抽样误差是指:A.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B.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C. 样本各观测值之间的差异D. 样本各观测值与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7. 在配对设计的t检验中,如果P值大于0.05,表示:A. 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B. 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C. 检验方法不适用D. 样本量不足8. 下列哪项不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A. 秩和检验B. t检验C. 卡方检验D. 符号秩和检验9. 在进行两独立样本的均数比较时,若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显示方差不齐,应选用:A. t检验B. u检验C. 方差分析D. 非参数检验10. 直线回归是讨论一组观察单位两变量间:A. 线性相关关系的方向与程度B. 均数的差别C. 线性依存关系数量变化的规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数据中_____与_____的学科。
2. 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概括和描述数据的_____、_____和_____特征。
3. 在正态分布中,均数(μ)、中位数和_____三者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
B.构成比
C.定基比
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tr>tb
B. tr<tb
C. tr= tb
D. 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 由于P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17、两个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差别是指()
A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B 两个样本率的标准误
C 两个总体率的差别
D 两个总体率的标准差
18.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 率
B 构成比
C 比 D百分位数
19.利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试验,以西替利嗪片组作为对照组,治疗28天后结果如下表,现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何种方法为优:()
A. 检验B. 成组t检验C. u检验D. 秩和检验
2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小题,共16分)
1.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2.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是对总体特征的假设,其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3.在两个同类的研究中,A研究结果P<0.01,B研究结果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4.若两组计量资料的单位相同,可使用标准差来比较其变异大小,而不必考虑采用变异系数。
5.在科学研究中,如实测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即为误差,且这种称为抽样误差。
6.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是否拒绝H0,都有可能犯错误。
7.在卡方检验中,只要P<0.05,就可认为两样本率不同。
8.在样本含量确定后,个体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三、简答题(每小题24分,共1小题,共24分)
1.平均水平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范围?
医学统计学参考答案
单选题
1-5 BDAAA 6-10 ADCDA
11-15 CCDAA 16-20 DADDB
判断题
1-4 TFFF 5-8 FTFF
简答题
常用统计指标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数据;几何均数适用于经对数变换后频数分布对称或呈等比级数的数据;中位数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形:(1)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态分布除外)。
(2)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
(3)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