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统计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M0-M1-M2)准确数据(截止到2018年06月份数据)

1,552.52 1,555.30 1,567.42 1,587.92 1,610.77 1,642.91 1,693.45 1,766.36 1,885.11 1,984.95 1,925.99 1,925.79 1,968.01 1,957.82 1,975.10 2,019.99 2,033.77 2,082.24 2,138.54 2,252.51 2,165.04 2,169.61 2,072.29 2,065.67 2,073.60 2,080.79 2,103.01 2,174.91 2,247.44 2,324.55 2,441.33 2,592.64 2,845.24 2,925.38 2,870.78 2,822.05 2,760.11 2,715.74 2,639.40 2,679.89 2,689.34 2,719.54 2,736.56 2,838.29 3,011.39 3,009.35 2,882.59 2,854.09 2,880.70 2,922.83 2,990.80 3,057.26 3,127.90
367.33 349.47 352.49 358.21 359.96 377.4 388.4 404.1 439.12 482.96 459.91 433.27 430.86 415.25 421.97 438.16 439.65 467.28 488.63 517.64 529.78 618.47 530.99 511.19 502.06 481.59 490.84 519.27 541.57 587.2 643.59 700.71 792.11 839.35 843.69 787.59 760.76 737.89 757.5 783.74 799.62 827.12 839.2 902.35 987.83 1,050.63 960.27 898.79 881.55 865.06 888.46 908.77 930.46
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思考——基于统计口径因素的分析

随着 经 济 的发 展 和 市场 化 进程 的推进 ,货 币 和
种 资产 。该 观 点认 为 货 币 的 主要 功 能并 不 是交 易 和定 期 存 款 等 也 属 于货 币 ,即 为 M 2 = M 。 + D s + D t , M
金 融 在 中 国经 济 中 的作 用 凸显 。货 币 与 金融 统 计 的
二、 货 币 统计 的 理论 基 础 ( 一) 货 币统 计 范畴 简述
的存 款 外 . 政 府 和 大 企 业 发 行 的 短 期债 券 和 商业 票
据 等 金 融工 具 也 具 有 相 当的 流 动 性 。 这 些 金 融 工 具
也应 当计 入货 币量 。 即: M 4 = M L , 其 中 L代 表金 融 机
叁壁皇堡
丝兰 :
o u r n a l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货币供应量 统计 的 国际 比较 与中 国思考
基 于统计 口径 因素的分析
■ 缪 宗
本文 从 货 币 的概念 出发 , 介 绍 了货 币供 应 量统 计 口径 变 化 的影 响 因素 , 并从 统 计 口径 的角度 对美 国 、 欧盟 、 英 国和 日本 货 币供 应量 统 计 的变 化和 发 展进 行 了比较 。 同时 , 阐述 了 中国 的货 币 与金 融统 计 现状 , 并提 出 了 目前货 币 供 应量 统计 中存在 的 问题及 未 来 的发 展 方 向。 【 关 键 词1 货 币供 应 量 统 计 ; 统 计 口径 ; 中国 思考
有价证 券 , 都 具 有 一 定 的流 动 性 , 都 可 以 充 当流 通
手 段 和 支 付 手 段 的 职 能 。然 而 , 目前 学 术 界 对 货 币
货币供应量统计之中美对比

货币供应量统计之中美对比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金融市场上储备在流通和非流通状态下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中美是世界两大经济体,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状态和政策取向。
观察中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发现,除了数量上的差异,两国在货币供应量构成、政策实施等方面也有较明显的不同。
一、货币供应量构成的对比货币的构成是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基础,中美两国货币构成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货币供应量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的货币构成相对单一,多数是M0和M1,货币市场产品不发达,M2占比相较于美国要低。
而美国的货币构成则更加多元化,M2与M3占比相当大,市场上的投资品种更加丰富。
中美货币供应量构成的差异说明了两国对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同。
中国更关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因此货币政策以M0和M1为主,并在金融去杠杆的措施下对M2进行调控。
美国货币政策侧重于保持货币流动性,因此货币供应量构成更加多元化,并注重通过M2和M3的调整控制经济的稳定。
二、货币政策实施的对比货币政策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货币政策实施方面,中国利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以稳定M2为目标调控经济。
而美国主要通过利率政策力图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央行的利率政策作用较为显著。
另外,中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通过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与低利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张,而中国则相对保守,虽然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别推出了一轮宽松政策,但总的来说仍是以谨慎为主。
三、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对比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美两国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就整体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来看,中国在2009年前后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货币扩张,在此后的十年中,货币供应量涨幅逐渐收敛。
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据称 ,修订 后的 M2 +将纳入其他金融性公 司在存款性
公 司 的 存 款 、住 房 公 积 金 存 款 委 托 存 款 、 实体 经 济
_ 墨 圈 量 Q
界 贸 易组织 ( O 我 国对 外资金 融机构 的管理 和 WT ) 业 务许 可进一步扩大 。为加强和完善对外 资金 融机 构 的监督管理 ,促进银行业 的稳健运行 ,扩 大银 行业的 对 外开 放 ,根据 我 国加入 WT O的承诺 .国务 院签署 第 3 0 令 ,重新公布 《 4号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外资金融机 构管理 条例 》 。对外 资银行准 入的进 一步放 开 ,必将
业 务 开展 日趋 活跃 及 货 币跨 境 流动 不 断 加 大等 。
( 一)1 9 年货 币供应量指标的推 出 94
19 4年 1 9 0月 , 中 国人 民 银 行 印发 《 国 人 民银 中
行货 币供 应 量 统计 和公 布 暂行 办 法 》 ( 发 [9 4 银 19 ] 2 7 )( 6 号 以下简称 《 办法》 正 式推 出货 币供应量统 ) 计 指标 并规定 了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层次划分 、机构 范 围、统计 形式、公布方式等。根据 《 办法》给出的 明确定义 ,货币供应量 是指金 融机 构和政府之外 ,企 业 、居 民、机 关团体等经济主体 的金融资产 。
括在内。
运行 。具体而言 ,货币供应量统计 E径调整 的主要原 l 因包括 : 一是新型金融资产 的出现及其 交易量 的迅速 增长 ,如与货 币供应量统计相关 的短期金融债券 、商 业票据 、回购 、银行理财产 品等 ; 二是金融机构体 系 发生变化 ,如证券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 住房公积金 、
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

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
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主要包括M0、M1、M2和M3等。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包括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M1是指M0加上银行体系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即流通中的货币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是指M1加上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即广义货币供给,包括M1与银行定期存款,以及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则是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个人或企业持有的货币近似物,是意义最广泛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应量统计

• 新型金融资产、新型金融工具、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 • 现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存在不合理之处 • 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新型金融资产、新型金融工具、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短期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回 购、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卡的活期储蓄存款、结算中 的款项、预算外财政存款以及非银 行金融资产如余额宝等
各国货币当局在统计实践中普遍采用价值储藏 论作为货币供应量的界定基准,即把货币作为 一种金融资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各 种金融资产的货币性或流动性的程度,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不能采取简单加 总的方法进行,而应当测算加权货币总量。
A 交易媒介论
货币定义争议
B 价值储藏论
Statistics of Money Supply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1=M0+活期存款,反映我国资金供求状况;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M1+准货币,反映社会资金总需求变化。 注意:个人所拥有的活期存款,记在M2的储蓄存款中。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美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1960s从交易支付角度划分层次,后来把货币供 应量的界定范围扩大到能够提供暂时储藏价值的资产; 其后美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调整。 M1:流通中现金(财政部、美联储及各存款机构金库 外的通货)+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活 期存款(不包括机构存款:美国政府以及外国银行及 官方机构的活期存款)+联邦储备银行在途资金和其 他支票存款; M2:M1+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 小额定期存款(面额小于$100,000的定期存款)+互 助基金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持有); M3=M2+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回购协议+欧洲美元 (由于美联储认为M3中除M2以外的部分并不能提供更 多的关于经济运行的信息,同时M3口径的货币量在货 币政策操作中也几乎不发挥作用,因此从2006年3月 开始美联储不再公布M3口径的货币数量)
读书笔记:如何统计货币供应量(上)

读书笔记:如何统计货币供应量(上)每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都会向外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数据。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当然是统计得来的,那么人民银行是运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原理获得这些统计数据的呢?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学原理,简单的讲,它就是利用不同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并表过程得到的,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
前面讲过,货币供应量是不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报表负债方的主要项目,那么在继续阐述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认识中央银行的时候呢?我们是通过以资产负债表的形式来认识的看它的资产方,它是国外资产和国内资产两大类,那么国内资产呢,又分为这个四个子项,简单的讲,资产方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设置规律,它是按部门来设置的,国外部门对政府的部门,其他存款性机构,其他金融性机构以及其他部门;再看它的负债方,右侧首先就是储备货币科目,那么储备货币科目包括两个子项,第一个子项是货币发行,第二个子项,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那么这两个子项就构成了储备货币,前面讲过,储备货币又称为基础货币。
其中,在货币发行这个科目当中,这个科目又有两个子项构成,一个是流通中现金,一个是库存现金。
流通中现金是这个国内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这个是指非金融机构持有的这个现金,库存现金是指银行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现金,这个持有按照L3L4,这个是指它的分类不一样,还是按部门来分。
那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呢?仍然是法定和超额,分为两个子项。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L8是政府存款,表明政府只在中央银行开立账户,这个表的意思是这个,那么L9是国外负债,大家注意到没有,国外负债跟国外资产这是对应,如果我把国外负债挪到左边去,就得到了国外净资产。
那么接下来一项就是对其他金融性公司的负债,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这些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这个存款项目,那么是L10项目。
最后就是资本金科目。
那么简单的看右侧,我们可以这么说,储备货币是这个项目当中最关键的科目,那么它是按照货币非货币的层次来设置的。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数据M1..m2

CPI
GDP 加息 加准
降准 降息 降准
2 0 1 0 年 1
2 0 1 1 年 6
2 0 1 1 年 1
2 0 1 2 年 6
1 2 月
6 月
1 2 月
6 月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加息
加准
-5.00% 降息
-10.00%
-15.00% 2 0 0 1 年 1 2 0 0 1 年 7 2 0 0 1 年 1 2 0 0 2 年 7 2 0 0 2 年 1 2 0 0 3 年 6 2 0 0 3 年 1 2 0 0 4 年 6 2 0 0 4 年 1 2 0 0 5 年 6
1 月
7 月
1 2 月
7 月
1 2 月
6 月
1 2 月
6 月
Hale Waihona Puke 1 2 月6 月加准
加准
加准
加准
加准加息
加准加息 加准加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现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存在不合理之处
财政存款指财政金库款项和政府财政拨给机 关单位的经费以及其他特种公款等,可分为中央 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和国 库定期存款;现行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中,除财政 预算外存款,其它均不计人M2,而其中计入M2的 财政预算外存款只占极小比例。
二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及历次调整
•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 第一次调整 • 第二次调整 • 第三次调整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
1994年我国发布《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根 据流动性的强弱将货币层次划分为M0、M1、M2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0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指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新型支付结算手段的统计问题
如京东白条、比特币、第三 方支付、电子货币系统、高收益 理财产品和民间借贷等
① ③
②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信用创造主体变化
货币创造的主体已经从传统的 商业银行发展演变到非银行的金融 机构,如信托、证券、保险公司以 及正在出现的第三方支付、信用中 介公司等非金融企业或集团
④
金融机构体系发生变化
A
将财政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
当前我国货币持有主体的变 化呈现扩大趋势,由过去的企业 和居民部门拓展到地方政府和境 外部门;地方政府的预算行为与 中央政府有区别,地方政府机构 的支出已很难由中央政府决定, 地方财政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持币 主体,所以要把地方政府视为一 般公众持有主体。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3系出于金融创新不断出现的现状考虑而设,至今尚未编制)
第一次调整:背景
背景:当时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资金进出股市的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
1999年末证券公司存放银行同业款项为164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到 2000年末上升为4162亿元,2001年4月末达到4669亿元)。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于 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商业银行为股票发行和交易结算提供各种便利,与证券公司签署居民 活期储蓄与证券公司保证金之间随时转换的银证转账协议,居民个人的活期储蓄可以方便地 进出股票市场;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可以利用对公支票转账系统方便地进出股票市场。这对货 币供应量统计指标产生重大影响,造成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被低估,影响对货币供应量的 监测。
四是随着货币供应量与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弱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 策中介目标的地位逐渐下降,但仍是重要的监测分析指标;各国仍在完善有关 的统计监测制度,现代金融账户是这种统计监测分析的最新发展方向。
China’s Statistics of Money Supply
四
我国货币统计现存问题 及改进建议
基于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首次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从此纳入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范围。本次调整实质上反映了21世纪初我国股票市场迅速发展, 居民参与股票市场投资日趋活跃,新股申购资金急剧增长的状况;以及在新的金融市场环境 下,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资本市场管理的意愿。
第一次调整
升,在此背景下将其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是适应市 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有利于提高该统计指标的准确性
修订
自2006年起M2不再包括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吸收的 存款:《信托法》及《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 暂行办法》实施后明确要求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以任 何形式吸收或变相吸收存款。
第三次调整:背景
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 新,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快速发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 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得到迅速 发展,商业银行委托存款、表外理财产品迅速扩大,这些产品具有明显 的存款替代特征,且往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加快了储蓄存款分流,这 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目前M2的统计比实际 状况有所低估(2011年9月末,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 存款余额为2.8万亿元,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为6992亿元,二者合计占 同期M2的4.5%),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国 际惯例以及我国金融的发展现状,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银行同业存款 纳入货币统计口径。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美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1960s从交易支付角度划分层次,后来把货币供 应量的界定范围扩大到能够提供暂时储藏价值的资产; 其后美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先后进行了5次大的调整。 M1:流通中现金(财政部、美联储及各存款机构金库 外的通货)+非银行机构发行的旅行支票+商业银行活 期存款(不包括机构存款:美国政府以及外国银行及 官方机构的活期存款)+联邦储备银行在途资金和其 他支票存款; M2:M1+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 小额定期存款(面额小于$100,000的定期存款)+互 助基金存款、零售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持有); M3=M2+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回购协议+欧洲美元 (由于美联储认为M3中除M2以外的部分并不能提供更 多的关于经济运行的信息,同时M3口径的货币量在货 币政策操作中也几乎不发挥作用,因此从2006年3月 开始美联储不再公布M3口径的货币数量)
• 新型金融资产、新型金融工具、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 • 现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存在不合理之处 • 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新型金融资产、新型金融工具、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短期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回 购、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卡的活期储蓄存款、结算中 的款项、预算外财政存款以及非银 行金融资产如余额宝等
2001年7月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 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M0和M1不发 生变化。
评价:将证券市场保证金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有 利于货币当局综合、全面地反映货币供应情况及其在不同 货币层次、市场、结构领域的分布,从而根据总量、分类 指标等来更科学地制定、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
第二次调整
2002年3月将在中国的外资银 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 、外资财务公司及外资企业集 团财务公司等相关的人民币存 款业务,按照当时我国各层次 货币供应量统计原则,分别计 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分为M1、M2+CDs、M3+CDs三个 层次,另编制广义流动性 M1=流通中现金+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 M2+CDs=M1+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CDs M3+CDs=M2+CDs+邮政储蓄存款+劳动信贷 协会以及农业合作社存款 广义流动性L=M3+CDs+信托投资性存款+金 融机构签发的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国外政 府在日本发行的债券
第三次调整
2011年10将同业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计入广义货币பைடு நூலகம்2
评价:本次调整使得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能够更加准确 地反映金融市场真实的流动性状况,也部分涵盖了此前提 出的M2+统计指标(2011年提出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 指标概念“M2+”:纳入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存款性公司的存 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委托存款、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银行 理财产品、外币存款、地方政府存款等);但商业银行理 财产品等焦点指标目前仍未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
各国货币当局在统计实践中普遍采用价值储藏 论作为货币供应量的界定基准,即把货币作为 一种金融资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各 种金融资产的货币性或流动性的程度,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不能采取简单加 总的方法进行,而应当测算加权货币总量。
A 交易媒介论
货币定义争议
B 价值储藏论
Statistics of Money Supply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 M1=M0+活期存款,反映我国资金供求状况;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M1+准货币,反映社会资金总需求变化。 注意:个人所拥有的活期存款,记在M2的储蓄存款中。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
China’s Statistics of Money Supply
边峰 161090004 商学院经济学系
目录 content
一
货币供应量
二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及历次调整
三
中外货币供应量统计比较
四 我国货币统计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供应量
Money Supply
一 货币供应量
• 定义 • 分类 • 争议
Money Supply
定义及分类
货币供应量
指一定时点上一个国家在企业、个人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
名义货币供应量
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Ms)
实际货币供应量
指剔除物价因素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Ms/P)
Statistics of Money Supply
调整影响
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准确性的影响:有利于更准确地反映
1
社会体系中的流动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此前货币 供应量被低估的状况,提高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准确性。
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应对近年来我国金融市 场发展迅速,市场交易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机构业务范
2 围发生变化,或是流动性变强,交易工具不断丰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