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矿资源现状分析_奚甡
中外银矿资源现状分析_奚甡

61 2012年 第6期 世界有色金属
环球视野 | Global Perspective
表 5 伴生银矿查明资源储量勘查程度 ( 单位 : 吨银 )
类别
普查
矿区数
305
查明资源储量 15206
其中 :基础储量 2031
占伴生银矿查明 资源储量 %
22.8
详查 373 35923 4115
53.9
勘探 80 15580 2312
环球视野 | Global Perspective
中外银矿资源现状分析
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按2011年世界世界银 矿山产量23787吨计算,现有银储量保证年限为22年,文章在总体介绍世界范围内银矿资源储存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世界主要产银国——中国的银矿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及开发进展等内容。
2010 年 中 国 有 独 立 银 矿 704 处,查 明资源储量 113890 吨,储量 12912 吨,分 别 占 全 国 的 81.6 % 和 64.3 % ;其 中 大 型 独 立 银 矿 区 22 处,查 明 资 源 储 量 43959 吨,储 量 6569 吨,分 别 占 全 国 的 24.8 % 和 41.5 %。目 前 我 国 最 大 的 独 立 银 矿 为 江西贵溪鲍家矿业有限公司银矿,查明资 源储量 6217 吨,为中一低温热液充填交 代型银矿。目前处于详查阶段,银品位较 低,仅为 25 克 / 吨。
-
默认的净投资量
3.6
银价(伦敦平均价 , 美元 / 盎司) 4.370
2002
593.9 59.2 196.3
18.9 868.3
355.3 204.3 168.9 83.5 31.6 843.5 24.8
2023年银矿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银矿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银矿行业一、行业概述银矿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广泛用于珠宝、工艺品、电子、光学仪器等领域。
银矿的开采和加工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并存的行业。
本报告将分析当前的银矿行业市场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全球银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美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银矿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美洲和欧洲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30%和20%。
三、市场趋势1. 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人们对珠宝、工艺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将推动银矿行业的发展。
2. 环保压力:银矿行业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这导致了政府和社会对该行业施加了更多的环保压力。
未来,银矿行业需要提高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新兴市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迅猛发展将带动对银矿的需求增长。
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加大对银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4.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银矿行业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采矿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应用将提高银矿的开采效率和质量。
四、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银矿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洲的Fresnillo、加拿大的First Majestic和澳大利亚的Silvercorp Metals。
这些公司在技术、资源储量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五、市场风险银矿行业市场存在一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需求波动:银矿市场的需求与全球经济的波动密切相关。
经济周期的变化可能导致银矿需求的波动,对行业造成一定的风险。
2. 价格波动:银矿价格的波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国际金银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对银矿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3. 政策风险:一些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变化可能对银矿行业造成风险。
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影响。
六、未来发展趋势1. 持续创新:银矿行业需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开采和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银矿调研报告

中国银矿调研报告中国银矿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矿产生产国之一,银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银矿开采情况、资源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中国银矿的长期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调研报告,了解国内外银矿开采技术、资源储量、产业发展情况,并在山西、广西和新疆等地的银矿开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银矿的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开采状况。
三、调研结果1. 银矿资源分布中国的银矿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广西、四川和新疆等地。
其中,山西是中国银矿最主要的产区,主要矿产类型为银矿石(含银量大于150克/吨),资源储量较大。
广西和四川等地也有一定的银矿资源储量。
2. 银矿开采技术国内银矿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
露天开采适用于资源储量较大、分布较集中的矿区,而地下开采适用于资源较为零散的矿区。
目前,国内银矿开采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3. 银矿产业发展中国的银矿产业发展较为良好,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有部分出口。
银矿产业链较为完整,包括勘探开发、选矿冶炼以及深加工等环节。
目前,中国的银矿产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但也逐渐引入了民营资本。
未来,中国的银矿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由于中国银矿资源分布较为零散,部分矿区资源储量有限,因此,应加强资源调查评估,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银矿资源,避免过度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2.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目前,国内银矿开采技术相对成熟,但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高银矿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3.加强产业链协调发展银矿产业链涵盖了勘探开发、选矿冶炼和深加工等环节,但目前各环节之间协调不足。
中国银矿资源的供需形势

一、银矿资源的生产现状我国的1949年白银产量4.6t,到1980年增至490t,其中矿山银423t、杂产银67t,1995年白银产量首次突破千吨,达1031.2t,其中矿山银984.3t、杂产银46.9t(表3.19.7)。
虽然我国近年银矿山建设发展较快,白银产量增加较多,但是矿山银产量仍低于墨西哥(2200t)、秘鲁(1600t)、美国(1500t)、澳大利亚(1100t)等国。
表3.19.7我国的白银产量(t)统计t3-19-7.jpg二、银矿资源的生产布局1990年以前,我国的生产与综合回收银的矿山企业160多个,冶炼企业34个。
1990年以后,我国加强了单一银矿的建设,新增了十多个银矿。
目前全国生产银的骨干矿山有:广东凡口铅锌银矿、河南破山银矿(桐柏银矿)、辽宁高家堡子银矿、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陕西银矿)、吉林山门银矿、江西银露岭铅锌银矿、湖北银洞沟银金矿(湖北银矿)、甘肃小铁山多金属矿、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广东庞西洞银矿(廉江银矿)、浙江银坑山金银矿,江西虎家尖银矿(万年银矿)。
广东凡口铅锌银矿是我国的最大的伴生银矿山,位于广东韶关市,1965年开始建设,1968年投产,设计规模:日采选矿石3000t,年产铅、锌含量12万t,“七五”改造成日采选矿石4000t,年产铅、锌含量15万t。
年产银能力135t。
河南破山银矿(桐柏银矿)是国内已探明的特大规模的独立银矿,具有采、选、冶能力,日处理矿量800t,年产白银近40t。
陕西银矿位于陕西柞水县凤镇,1989年兴建,1995年选矿厂已形成800t/d的生产能力。
年产量30t左右。
冶炼企业年回收白银在10t以上的冶炼厂有11家,5~10t的有4家,其中沈阳冶炼厂,株洲冶炼厂,云南冶炼厂、韶关冶炼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江西有色冶炼加工总厂、上海冶炼厂和昆明冶炼厂为全国重点八大生产企业,沈阳冶炼厂生产能力最大,年产白银200t,株洲冶炼厂、云南冶炼厂、韶关冶炼厂等厂的年生产能力也有百吨以上。
银矿石市场分析报告

银矿石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银矿石市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资源,受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当前银矿石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未来市场展望和投资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银矿石市场的概况和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将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银矿石市场。
首先,我们将对银矿石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商和消费商、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分析。
其次,我们将对银矿石的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产量和需求量的对比、未来的市场趋势等内容。
最后,我们将对银矿石价格走势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未来的价格走向。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银矿石市场的情况,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建议。
1.3 目的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银矿石市场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当前银矿石市场的现状、供需情况以及价格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市场信息和投资建议。
我们将详细探讨银矿石市场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促进银矿石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参考。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银矿石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供需情况、价格走势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看到银矿石市场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因素,如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波动、价格波动等。
基于对市场的分析,我们认为银矿石市场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以及科技产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因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关注银矿石市场,把握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银矿石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现代银矿开采现状分析报告

现代银矿开采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银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医疗和珠宝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银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银矿开采作为银资源的重要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现代银矿开采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全球银矿开采概况据统计,全球银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家。
其中,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银矿开采国家,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20%。
其他国家的银矿开采产量相对较小,但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3. 现代银矿开采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银矿开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断提高了开采效率和矿石回收率。
3.1 传统开采技术传统的银矿开采主要采用爆破和采矿机械等方式。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且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此外,传统开采技术的回收率并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
3.2 先进开采技术目前,一些国家和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如浮选、化学提取和矿石破碎等方法。
这些先进技术可显著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并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4. 银矿开采的挑战与机遇银矿开采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4.1 挑战首先,银矿资源的逐渐枯竭使得开采难度增加,对开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矿山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银矿开采所需的投资成本较高,对资金的需求较大。
4.2 机遇尽管银矿开采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存在一些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将不断涌现,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此外,对于环保的要求也将推动矿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措施的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结论现代银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为银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
先进的开采技术能够提高银矿的回收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银矿开采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银矿开采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023年银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银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况银矿是指含银量在银的工业品位以上的矿物,主要用于生产银和白银制品。
全球银矿储量多分布于美国、加拿大、秘鲁等国,中国零星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
中国银矿作为我国五大有色金属矿产之一,起始开发时间较晚,其总产量也较低,但随着银价的不断攀升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银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规模分析2019年全球粗银市场规模约为260亿美元,其中中国粗银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
近年来,银价持续上涨,推动了银矿市场规模的增长。
此外,中国不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和治理力度,环保政策的逐渐收紧,也为提高银矿产品的品质提供了保障。
三、行业供需分析银矿行业的生产主要集中于境外,中国的银矿开采量和产量较少,行业供应较为吃紧。
同时,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强化与产能、工艺的整改,银矿行业的供给趋紧但需求量不断上升,行业的供需关系持续偏紧,导致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此外,银矿行业还受到全球政治经济因素、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分析银矿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市场份额和产品品质上。
由于国内银矿储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供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银矿生产企业的技术、生产规模、设备水平等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内银矿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较小。
但随着国内环保政策的逐渐收紧,对银矿产品的品质要求逐步提高,国内企业必将逐渐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五、市场发展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属类的需求逐渐提高,银矿作为稀有金属之一,在市场前景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银矿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这将为银矿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同时,不断加强的环保政策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也为银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国内银矿行业市场环境中,处于供需结构不平衡和竞争劣势的情况下,但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银矿市场分析报告

银矿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银矿市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产量和需求趋势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银矿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产量、需求和市场展望,为投资者和相关业内人士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银矿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旨在为读者带来有益的信息和洞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银矿市场的发展态势。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银矿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分析银矿市场的概况、银矿产量情况以及银矿需求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和信息。
在结论部分,将展望银矿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并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对银矿市场的全面分析和展望,旨在为读者提供准确、有效的市场信息,帮助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1.3 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前银矿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投资者和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趋势预测。
通过对银矿市场的概况、产量分析和需求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银矿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他们提供投资建议和市场展望。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银矿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原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其投资决策和经营战略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市场分析和预测,帮助他们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和规划。
总之,本报告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客观的银矿市场分析报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现状、把握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银矿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银矿市场概况、银矿产量分析和银矿需求趋势。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银矿市场呈现出供需紧张的态势,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
全球银矿产量虽有所增长,但需求增速更快,这将对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 2012年 第6期 世界有色金属
环球视野 | Global Perspective
表 5 伴生银矿查明资源储量勘查程度 ( 单位 : 吨银 )
类别
普查
矿区数
305
查明资源储量 15206
其中 :基础储量 2031
占伴生银矿查明 资源储量 %
22.8
详查 373 35923 4115
53.9
勘探 80 15580 2312
表 1 近年来世界银的供应与需求(单位 :百万盎司)
2001
供应量
矿产量
606.2
政府净出售量
63.0
旧银废料
189.0
生产者套头交易量
18.9
默认的净负投资量
-
总供应量
877.1
需求量
工业应用
349.7
摄影
213.1制造Biblioteka 首饰174.3银制品
106.1
硬币和证章
30.5
制造业总需求量
873.6
生产者的去套头交易量
23.3
合计 758 66709 8459
100
西九江县城门山铜硫铁矿区,银品位 9.6 克 / 吨 ;内蒙玉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 乌珠穆沁旗花敖包特银铅矿,银品位 3.9 克 / 吨。
邱、江西贵溪鲍家、云南蒙自等大中型矿 区。近期在河南洛宁,广东高明,广西隆 安,云南鲁甸、兰坪等地发现受地层及断 裂控制的规模可观的银矿。
按 2010 年我国银矿山产量计算,我 国银储量的保证年限为 15 年,低于世界 银储量保证年限。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点
1.银矿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银矿资源遍及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
直 辖 市,其 中,华 北 地 区 查 明 资 源 储 量 37930 吨,占全国的 21.0% ;华中地区查 明 资 源 储 量 38639 吨,占 全 国 的 21.4 %, 西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 33779 吨,占全国 的 19%。
665.4 42.5 199.0
906.9
681.9 28.9 193.7
904.5
718.3 735.9
15.5 44.8
188.4 215.0
- 61.1
-
-
922.2 1056.8
431.8 454.2 491.1 492.7 403.8 487.4
160.3 142.2 117.6 101.3 79.3 72.7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尤其是主要 伴生银的铅锌矿分布很广泛,铅锌储量丰 富。因此,作为我国银资源主要来源之一 的伴生银矿床,资源十分丰富,潜力很大。
中国银矿的品位
中国银矿查明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 主要集中在 70 克 / 吨以下,其资源储量 占 全 国 的 55.1 %( 图 3)。银 矿 储 量 的 平 均 品 位 稍 高,80 克 / 吨 以 下 储 量 占 全 国 的 50.6%。
-
默认的净投资量
3.6
银价(伦敦平均价 , 美元 / 盎司) 4.370
2002
593.9 59.2 196.3
18.9 868.3
355.3 204.3 168.9 83.5 31.6 843.5 24.8
4.599
2003
596.6 88.7 194.0
1.6 880.9
368.4 192.9 179.2 83.9 35.7 860.1 20.9
2010 年 中 国 有 独 立 银 矿 704 处,查 明资源储量 113890 吨,储量 12912 吨,分 别 占 全 国 的 81.6 % 和 64.3 % ;其 中 大 型 独 立 银 矿 区 22 处,查 明 资 源 储 量 43959 吨,储 量 6569 吨,分 别 占 全 国 的 24.8 % 和 41.5 %。目 前 我 国 最 大 的 独 立 银 矿 为 江西贵溪鲍家矿业有限公司银矿,查明资 源储量 6217 吨,为中一低温热液充填交 代型银矿。目前处于详查阶段,银品位较 低,仅为 25 克 / 吨。
中 国 银 储 量 居 世 界 第 五 位,占 世 界 总储量的 8.4%。
截至 2010 年底,我国银矿查明资源 储量 177246 吨,其中基础储量 36364 吨, 储 量 15824 吨。银 矿 基 础 储 量 和 储 量 分 别占全国银矿查明资源储量的 20.5%和 8.9%(图 2)。
历经 60 年的地质勘查,全国累计查 明银矿资源储量达 23.56 万吨。
图 1 世界主要银矿资源国
按 2011 年 世 界 银 矿 山 产 量 23787 吨计算 , 现有银储量保证年限为 22 年。 而 2001 年世界银矿山产量 17797 吨,当 年世界银储量为 28 万吨,保证年限约为 16 年。
自 2001 年以来,世界银矿山总计生产 了 23.62 万吨银,同期世界银储量增加了 25 万吨,银储量的增长超过了同期矿山开 采量。世界银储量的保证年限有较大幅度 提高。
小 型 矿 区 数 量 众 多,查 明 资 源 储 量 所占比重较小,小型银矿查明资源储量和 储量分别仅占全国的 22%和 13% 。
表 3 不同银矿类型资源分布(单位 : 吨)
矿床类型 矿区数 伴(共)生银矿 730
储量 2913
基础储量
查明资源 储量
7538 63356
独立银矿 704 12912 28826 113890
文︱奚 甡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11 年,世 界已查明的银储量为 53 万吨。世界 银资源主要分布在秘鲁、波兰、智利、澳 大利亚和中国 5 个国家,储量占世界储量 的 73%(图 1)。
玻利维亚 4%
美国 5%
墨西哥 7%
中国 8%
其他 11%
澳大利亚 13%
秘鲁 23%
波兰 16%
智利 13%
中国银矿床类型主要有与海相和陆 相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与中性及酸性侵 入岩有关的矿床和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 床等。具体分布如下 :
● 陆相火山岩型矿床,如内蒙古额仁 陶勒盖、江西银山 ;
● 海相火山岩型,如河南破山、湖北 银洞沟、四川呷村、甘肃小铁山 ;
● 斑岩型,如江西冷水坑鲍家 ; ● 矽卡岩型,如山西刁泉、湖南水口 山; ● 热液脉型,如广东厚婆坳、广东嵩 溪; ● 沉积和沉积改造型,如湖北白果 园、广东凡口、陕西银洞子。 多 数 银 矿 床 具 有 层 控 特 征,元 古 宙 优地槽中酸性火山岩系与成矿关系密切 ( 湖北竹山、河南破山 ),古生代泥盆纪碎 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控制成矿 ( 陕西柞水、 广东仁化 )。富含银的地层单元较多,构 成成矿物质基础,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使银 富集成矿,特别是燕山期浅成一超浅成中 酸性侵入体和银矿成矿关系密切,如内蒙 古甲乌拉、吉林山门、河北丰宁、山西灵
共生银矿 :银品位≥ 100 克 / 吨,银 与一种或多种矿产同为勘探及开采对象。 2010 年共生银查明资源储量 10463 吨。
伴生银矿 :银品位 <100 克 / 吨,随 主 矿 产 品 的 开 采 而 综 合 回 收 利 用。2010 年查明资源储量 52893 吨。
2010 年 中 国 有 伴 生 银 矿 730 处,查 明资源储量 63356 吨,储量 2913 吨,分别 占 全 国 的 18.4 % 和 35.7 % ;其 中 大 型 伴
4.879
2004
613.0 61.9 195.2 9.6
879.7
387.4 178.8 174.8 67.2 42.4 850.6
29.1 6.658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637.3 65.9 198.6 27.6
929.5
641.7 78.5 203.3
923.5
3. 独立银矿床资源储量超过伴(共)生银 矿床
中国根据银品位和经济技术开发 条 件,将 银 矿 划 分 为 独 立 银 矿、共 生 银 矿和伴生银矿三类。2010 年这三类银的 查明资源储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依次为 64.3%,5.9%和 29.8%。
独 立 银 矿 :银 品 位 >150 克 / 吨,具 有独立开采价值。2010 年具有开采价值 的查明资源储量 32777 吨。
环球视野 | Global Perspective
中外银矿资源现状分析
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床伴生的,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按2011年世界世界银 矿山产量23787吨计算,现有银储量保证年限为22年,文章在总体介绍世界范围内银矿资源储存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世界主要产银国——中国的银矿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及开发进展等内容。
虽然中国近年陆续发现了一批独立 银矿床,如广西隆安县凤凰山银矿,四川 巴塘县夏塞银矿等,但主银矿数量仍相对 较少,查明资源总量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左右,其余银资源多与铅锌矿共 ( 伴 ) 生, 其次与铜矿和多金属矿共 ( 伴 ) 生,此外 还与金矿、镍和钨矿等共 ( 伴 ) 生。 4.矿床类型多样,资源潜力大
合计
1434 15825 36364 177426
独立银矿占比 49.1% 81.6% 79.3% 64.3%
生银矿区 12 处,查明资源储量 23823 吨, 储 量 1154 吨,分 别 占 全 国 的 13.4 % 和 7.3%(表 3)。目前最大共生银矿为云南 盈江狮子山矿区铅锌银矿,查明资源储量 7243 吨,银品位 1047 克 / 吨。
55.9 53.2 12.5 18.2 120.7 178.0
7.312 11.549 13.384 14.989 14.674 20.193
资料来源 :GFMS 公司,银协会
60 世界有色金属 2012年 第6期
Global Perspective | 环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