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精)

合集下载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如下:
1. 收集腊叶:选择品质好、干燥、保存良好的腊叶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

可以在公园、森林、花园等地方寻找,或者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最新信息。

2. 清洗腊叶:将采集到的腊叶放在清水中浸泡,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直到叶子表面完全干净。

3. 脱水:将清洗后的腊叶放在透明的塑料袋中,在冰箱中脱水,直到叶子完全干燥。

通常需要脱水3-5天,或者直到叶子表面不再出现水分。

4. 切片:将干燥的腊叶放在平面上,用刀或者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

腊叶薄片的大小和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标本的展示和保存。

5. 装饰:可以使用颜色、图案、文字等来装饰腊叶标本。

可以使用透明的指甲油或者油漆来涂覆叶子表面,或者将其打印在叶子表面上。

6. 保存:将腊叶标本放入标本盒中,确保其完全干燥和密封。

标本盒可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制成,以便观察标本的颜色和状态。

腊叶标本是一种有趣的展示方式,可以用于装饰和展示各种主题。

通过制作腊叶标本,可以更好地了解腊叶的特点和用途,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制作和保存技巧。

山西初小腊叶标本采集方法

山西初小腊叶标本采集方法

山西初小腊叶标本采集方法
腊叶是指植物的叶子在生长季节结束后逐渐枯黄并脱落的现象。

在山西采集初小腊叶标本的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植物:在山西地区,可以选择一些树木、灌木或
草本植物作为采集对象。

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选择采集不同植物的腊叶。

2.确定采集时间:初小腊叶是植物在秋季进入休眠状态后开始
出现的,通常在10月至11月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采集时应选择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天气。

3.准备工具:准备好剪刀、标本纸和塑料袋等工具。

剪刀用于
剪取植物的腊叶,标本纸用于保存采集到的叶子样本,塑料袋用于放置采集到的腊叶标本。

4.采集方法:在采集时,选择植物的腊叶中间或稍靠外侧的位置,用剪刀将叶子切下。

为避免污染和混杂,最好采集完一种植物的腊叶后,将其放入标本纸中,并及时进行标注。

5.保存方法:将采集到的腊叶标本放入塑料袋中,并在外面标
明采集日期、采集地点和植物的名称等信息。

最好将塑料袋放入冰箱或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以保持腊叶的原本形态和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腊叶时,尽量避免过度采集,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此外,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

浅谈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浅谈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浅谈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摘要:植物腊叶标本是辨认植物的第一手资料、是有效鉴定植物性能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准确认识植物的具体种类所属,同时能在科研、资源调查和教学使用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要阐述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关键词:植物腊叶标本;采集;制作腊叶标本也被称之为压制标本,是指经过压制、整形、干燥、消毒后装贴在台纸上的一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

在野外进行植物标本采集过程中,第一要充分考虑采集的完整性,即要最大程度的留存植物的外形、颜色、花果和果实等形态,还要尽可能留存植物的叶子以及根系的原本形态;第二要考虑典型性,即要尽量采集无病斑、无虫咬痕迹的健康植株。

只有先把野外植株采集好,再按要求完成后面各环节制作,才能最终形成“心仪”的植物腊叶标本。

因此,想要获得“心仪”的植物蜡叶标本,无论是在采集上还是在制作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1.1材料准备需要准备标本夹、材料采集箱、小镐、铲子、剪刀(含剪树枝)、钢卷尺、镊子、记号笔、照相机、GPS定位仪、号码签、吸水纸以及记录本等材料。

1.2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时,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木本植物标本采集时先取有花、果及完整枝条剪下,长度为25~30cm,叶、花、果太密时可适当梳去一部分,同时剥取一小块树皮;在剪枝条时,剪口要倾斜,所选枝条具备二年生枝条和完整的顶芽(如是否存在芽鳞及芽鳞数量的多少等),以利鉴定。

第二、草本植物采集时,一般要连根挖出,这样根、茎、叶、花或果就全了。

如果植株过长,可以把它折成相应字形收压起来或分成几段(上段带有花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将几段汇成一份标本,但要注意将全草高度记录下来。

采3~5份同样的标本,稍加修剪整齐,每份标本采集后必须挂上号牌。

第三、标本采集时应选择含有相应植物特征的、代表性比较强的植株,在此基础上选择健康、无病斑和虫咬痕迹的作为采样植株进行采集。

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棾暋 标 本 的 整 形
采集回来的植株及 时 进 行 分 类 后棳开 始 整 形棳用 干
毛 刷 去 除 根 暍茎 暍叶 上 的 泥 土 棳从 数 株 同 一 植 物 中 选 择 生 态 特 征 最 完 整 的 做 标 本 暎 为 避 免 枝 干 重 叠 厚 重 棳修 剪 掉 过密的枝和叶棳花暍果 过 繁 的 一 般 留 棾暙椀朵 为 宜棳注 意 保留一小段花暍果暍叶 梗棳以 表 明 植 物 原 有 的 生 态 特 征棳 尽 量 使 修 剪 后 的 植 株 既 能 保 持 自 然 状 态 棳还 具 有 艺 术 的 美感暎如果叶片太大棳整 张 吸 水 纸 放 不 下 的棳可 沿 叶 脉 剪去 全 叶 的 棽棷椀棳保 留 叶 尖椈若 是 羽 状 复 叶 可 将 叶 轴 一 侧 的 小 叶 剪 短 棳保 留 小 叶 基 部 和 复 叶 顶 端 小 叶 暎 对 不 便 压制的肉质 植 物 以 及 浆 果暍块 茎暍块 根 等棳应 进 行 浸 制 保存暎
. 态A棳l是l研R究i工gh作t中s一R项es非e常r重ve要d的. 环节棳本文就 植物腊 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进行探析暎
棽暋 标 本 的 采 集
棬棻棭准 备 工 作 首 先 准 备 必 备 的 工 具 棳包 括 海 拔 仪 暍皮 尺 暍树 围 尺 暍照 相 机 暍剪 枝 剪 暍挖 根 铲 暍放 大 镜 暍标 本 夹 暍绳 子暍吸水 纸暍标 签暍采 集 袋暍遮 光 袋暍镊 子暍铅 笔暍转 笔 刀暍 防护手套暍止血贴等暎其 次 根 据 采 集 植 物 标 本 的 用 途棳 制作野外植物调查记录表等资料暎
暋棽棸棻椄 年 棾 月
斒旓旛旘旑斸旍旓旀斍旘斿斿旑斢斻旈斿旑斻斿斸旑斾斣斿斻旇旑旓旍旓旂旟
第椂期
邸 华棳张建奇棳车宗玺
棬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棳甘肃 张掖 椃棾棿棸棸棸棭

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5 .植物腊叶标本的压制和整理
野外采集的标本开始夹在标本夹内还是湿的,需要经过不断 换纸吸水把它压干,干得越快,原来的色彩越容易保持,否 则可致标本变黑,叶子脱落。
刚压的标本,头3天要每天换纸1~3次,至少换1次,压后第 一次换纸时,植物已基本压软了,这时应对标本进行整理, 过多的重叠枝叶应剪去,折皱的叶和花瓣应适当展开,剪下 或脱落的花、果、叶片应收集到小纸袋中,和原标本放在一 起,以备将来解剖观察之用。
标本夹:压制腊叶标本主要工具,用2块木板或木 条钉成长43厘米宽30厘米的标本夹,用绳子捆牢, 为了便于携带,可以加活动背带,里面夹上一叠 吸水力强的草纸或旧报纸。
采集箱:般用马口铁制成,长40厘米,宽20厘米, 深20厘米。也可用大塑料袋代替采集箱。
预备:枝剪、高枝剪、掘根器、手锯、海拔表 (测海拔高度)、钢卷尺、方位盘、10倍放大镜、 照相机、广口瓶、酒精、福尔马林、地图等。
各种植物的开花、结果的季节不同,生长地点不同, 要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分布规律。
➢ 如玉竹、黄精喜生于阴坡林下, ➢ 而荆条、黄草生长于低山向阳山坡上, ➢ 野罂粟、小丛红景天必须到2000米以上的亚高山草
甸上才能采到, ➢ 采集榆、榛的花要在早春,而采收五味子、榛果则
需在秋季。
3 .采集工具
贴标签: 台纸的左上角贴1份已抄好的野外记录签, 台纸右下角贴定名签,经过仔细鉴定后写出
拉丁学名,鉴定者应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 负责。 装有脱落花、果的纸袋也随之用曲别针卡在 台纸上。
3天过后每天换纸1次,至完全干燥为止,换下的湿纸应放日 光下通风处晒干,在极潮湿天气应将草纸加火烘烤。
标本压干后要进行消毒,将标本上的虫和虫卵杀死,通常的 方法是用升汞、四氯化碳或二硫化碳进行气熏消毒灭虫,约 熏3天即可取出,也可放在-40℃低温冰箱中进行低温杀虫。 杀虫后即可将标本取出装帧成合格的腊叶标本。

植物标本采集与腊叶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采集与腊叶标本制作
怎样采集标本
小心清洗污泥去除枯叶
野外记录和编号
野外采集应有现场记录记在专用野外记录本上按格式填写但其中几项最为重要如植物的土名、经济用途、生态环境、海拔高度、花、果的颜色等因为花、果的颜色经标本夹压制后很容易变色影响正确鉴定种类 野外记录的同时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号码写在号签和野外记录本上二者必须一致这样可按号签查找野外记录同一地点在同一时间内采的同一种标本一般要采集2~3份可编同一号数但不同地点、时间采集的认为是同种某一植物时则应分别编不同的号每份标本都应拴上号签以免差错
类 别 采集号 名 称_________ 科 名 土 名___________ 采集日期 年 月 日 采 集 地 生长环境 海 拔 米 多度 性 状 高 度 ;胸高 ;直径 根 茎 叶 花 果 附记 采集人: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植物标本采集与腊叶标本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
用具 采集箱或塑料袋标本夹枝剪掘根铲手锯绳子号牌标签容易吸水的纸草纸或旧报纸台纸盖纸镊子铅笔放大镜水网记录本海拔表测海拔高度钢卷尺、方位盘等
怎样采集标本
首先要采集完整的标本一个完整的标本除根、茎、叶外还要采集花或果实因为鉴别种类时花、果是区别科、属的重要依据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集标本
草本植物要选择中等大小、高约40厘米左右挖取带根的全草如果全株在标本夹内压不开可折成V或N字形特别高大的则需把中段剪除只留上半部和基部茎叶压在一起
怎样采集标本
木本植物应该剪一段长25~30厘米带叶、花或果的枝
怎样采集标本
经济价值的植物还要采集它的应用部分如树皮、果实、根茎等 雌雄异株的植物要分别采集雄株和雌株 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列当则应连同寄主一齐采下 具地下根茎、块茎、鳞茎、块根的植物应将其地下部挖出编号保存 各种植物的开花、结果的季节不同生长地点不同要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分布规律采集标本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精)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精)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谢行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建议本节除了要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

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学生到野外观察和采集植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

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

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1. 选择适当的植物:在采集植物腊叶标本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植物。

最好选择健康、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标本。

确保植物没有受到任何病虫害的侵害,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征,以便在制作标本时能够清晰地展示。

2. 采集工具:在采集植物腊叶标本时,需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

常用的工具包括剪刀、手锯、锋利的刀具、手套和塑料袋。

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帮助你顺利地采集标本,还能保护你的手部免受伤害。

3. 采集标本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采集植物标本也非常重要。

最好在植物的生长季节进行采集,这样可以保证标本的鲜活度和质量。

此外,最好在早晨或傍晚的时候采集标本,因为这时植物的水分含量较高,有助于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 采集标本的保存:在采集植物标本后,需要妥善地保存它们,以确保标本的质量不受损。

首先,将标本放入塑料袋中,以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

然后,将塑料袋中的空气尽量排出,并封好口,以避免标本变干和受潮。

最后,将标本放入一个适当的容器中,如密封的塑料盒子或玻璃罐。

5. 制作标本的方法: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需要一些基本的步骤。

首先,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在一块平整的纸上,轻轻展开并摆放好。

然后,将标本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等重要部分展示清晰,并确保它们不会重叠或遮挡彼此。

接下来,使用细线或胶水将标本固定在纸上。

最后,将标本放入专用的植物腊中,使其充分浸透并固定。

6. 标注标本信息:制作植物腊叶标本时,还需要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识别和研究。

标注应包括植物的学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的姓名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标本的正确使用和参考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确保准确无误地标注在标本上。

总结起来,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需要选择适当的植物,准备好适当的工具,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妥善保存标本,按照正确的步骤制作标本,并准确无误地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

这些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植物腊叶标本的质量和可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参考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谢行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建议本节除了要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

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学生到野外观察和采集植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

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

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重点: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难点:采集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设计思想:被子植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分析得出,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内容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再带领学生进行操作。

手段: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本课参考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采集植物的方法一、导入:1、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植物或其某一器官让学生辩认,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

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个器官来进行繁殖的?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讲解:这些植物都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一)被子植物的概况:1、出示桃和杏等,让学生辩认它们分别是植物体的什么器官?2、组织学生观察、发言。

3、讲解:这些都是植物体的果实,繁殖后代的种子就在果实的里面。

也就是说,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所以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出示录像:介绍多种被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

3、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压制:(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组织学生先观看有关的录像,然后在示范、讲解时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采集标本前要明确采集植物标本的目的及工具的用途。

2、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

3、在放入采集箱内之前,不要忘记挂号牌。

4、采集标本时,要注意安全及资源保护。

5、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

6、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

三、作业:请每一位同学按照采集植物的要求,采集一种被子植物,并完成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四、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

但资源后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对以后学生无论面对考试,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第二课时:蜡叶标本的制作一、导入:上节课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方法,并且让同学们在课下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能否做出漂亮的腊叶标本。

二、讲授新课:(一)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1、提出问题:采集植物和进行压制时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2、组织学生回答,再次强调注意事项:(1)采集的植物标本必须是完整的。

(2)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安全。

(3)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植物资源的保护。

(4)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避免植物腐烂。

3、每小组认真按要求选出最合适做腊叶标本的植物。

(二)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1、分组观察示范标本:将制作规范的植物腊叶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标本在台纸上的放置位置、固定标本的方法、标签的位置及内容。

2、讲述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1)把选好的标本平铺在台纸中间。

(2)对标本进行固定:A、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B、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按照每份标本的号牌写好标签(标本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

如植物名称不能确定,可先空着,等查明后补上。

(4)贴标签、盖盖纸。

3、组织学生制作腊叶标本,注意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反馈:由每个小组出示制作的腊叶标本,并进行讲解。

其他小组可以根据观察进行评价。

探究活动腊叶标本展览会把学生制作的植物腊叶标本,进行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学习。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1.实验材料的准备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

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2.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

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①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②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③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l%~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3.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

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2)固定标本颜色:首先,根据标本的颜色选择适宜的固定液配方。

根据需要按照配方计算用量,用蒸馏水配制固定液,备用。

清洗,消毒标本,具体做法是:将采来的标本除去杂质、枯枝残叶,修整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70%~75%酒精将标本消毒,根据标本情况可用酒精冲(擦、涮)洗一遍。

并迅速将消毒好的标本放入已消过毒的标本瓶中,然后把已配好的固定波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中,至淹没标本。

为防止标本漂起,可用消毒的玻璃条将标本压住或捆住。

(3)整形、保存:接配方要求固定颜色后,要将标本进行整形,再放入标本瓶中。

然后将保存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

保存液的液量应以浸没标本为准,不可过满,最后,将瓶盖盖严。

(4)封口、贴标签:刚制成的浸制标本,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有色素或杂质析出,而使保存液混浊。

7~15天后再更换保存液,待颜色稳定后再封口。

封口方法一—石蜡法:将瓶口擦净,盖严,把石蜡切碎,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熔化成液态,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即可。

但石蜡固化后较脆易脱落。

封口方法二—蜂蜡、石蜡、松香混合法:将石蜡(l份)、蜂蜡(4份)、松香(1份)混合(也可不用松香),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

此混合物固化后,软硬适度,不易脱落。

封口后,在标本瓶的适当位置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保存液。

教学反思:在本节教学中,我在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

当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