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消除这些差异,在国际趋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必须要对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进行详细研究。因为它对于会计准则的科学性、权威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我国保险会计国际趋同的取向与进程。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制定基础等制定要素的相互结合方式称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其中制定主体要素解决的准则制定权的安排问题;制定程序要素解决的是准则制定过程的控制问题;制定基础要素要解决的是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我国国情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科学的决定这三个要素,选择适合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在制度层面为保险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提供保证。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在制度层面得到保证后还需要总体的指导和具体的建议。毫无疑问,渐进式的趋同道路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选择,在选择渐进式道路的同时,求同存异、有借鉴的为我所用、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也需要得到贯彻。确立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制定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保险会计项目第二期工作,保持对国际趋势的长期关注和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持续改进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遵循的总体步骤。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总体步骤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提供了总体的规划,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按照这个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本文最后对我国保险会计国际趋同现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探讨,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的改进及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配套改革提出了建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尚可改进的内容包括修正保险合同定义,制定合理的保险产品分类指引,完善保费收入拆分核算和准备金充足性测试的具体办法,明确保险保障基金的地位;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配套改革措施则包括同步完善配套准则,及时引进和培养保险会计人才,加强保险会计理论研究,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管理水平等。
总之,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未来的道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的是以积极的姿态合理推进。
本文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研究角度新颖。本文从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视角来系统研究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构建模式和路径选择,其研究角度较为新颖。2.对保险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3.对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总体步骤和现阶段主要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逐步展开对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对会计国际化中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概念,且这种趋同是在“协调观”下的趋同,这样便在理论研究上准确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然后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经营效率的推动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由于会计的技术属性、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功改组,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历史,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较,指出尽管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实现了充分的趋同,但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准则制定模式、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计量属性、具体会计准则等方面仍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应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最后以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对国内、国外两大利益集团的正面、负面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则和策略。
5.期刊论文林钟高.徐虹.LIN Zhong-gao.XU Hong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国家利益分析及其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
作理论的研究-财经论丛2007,""(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战略选择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与合理地实现利益共享、权益双赢,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合作理论,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制度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国家利益、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对策.
7.期刊论文刘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3)
首先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回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国际趋同的国内外现状.最后以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阻碍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国际会计准则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以其成熟的市场环境为背景制定出来的。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更适宜于在成熟的保险市场环境中使用。我国的保险业在复业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显得较为稚嫩。在这种环境下,将我国保险会计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趋同,必然会对我国的保险业及保险会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国保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需要对这些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以便于提前做出应对,保证趋同目标的顺利实现。趋同对我国保险业的正面影响包括有助于拓宽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保险监管的效率、推动我国保险公司的国际化进程等;负面影响则体现在转换成本分摊不均,会计信息处理成本增加,国内保险市场竞争加剧,财务数据的大幅波动可能为保险公司带来一系列问题等。趋同对我国保险会计的正面影响包括有利于会计标准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有利于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有利于财务信息全面披露,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等;负面影响则是对保险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和精算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挑战。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会计标准经历了多次的演变。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我国的保险会计再次滞后于保险业的发展,表现为理论研究滞后,会计人才缺乏,会计制度存在缺陷,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等诸多弊病。为改变这一现状
4.学位论文王隆中国保险会计准则的构建模式及路径探索——基于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视角2007
随着保险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保险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已成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始了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工作。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但是,我国的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具体该如何去趋同,存在一些悬而未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现有的保险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否适合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工作?如何决定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总体步骤相对于现在的保险会计环境,《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是否完善,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哪些配套改革本文希望对所有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希望既能对我国保险会计国际趋同提供总体指导,又能对现阶段趋同的具体工作提供可行建议。
科学的认识保险会计准则趋同的国际背景是实现我国保险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保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在保险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统一。作为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早在1997年就启动了保险会计项目。该项目分为两期,2004年3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是第一期工作成果。目前,第二期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出台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分别公布了与其趋同的相应准则,保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6.会议论文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2006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战略选择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与合理地实现利益共享、权益双赢,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合作理论,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制度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国家利益、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对策.
2.会议论文方拥军欧源自文库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基本历程、核心举措及最新发展2007
自IASC改组为IASB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我国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欧盟从内部会计协调到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并积极推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经历的战略转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其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显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回顾了欧盟从侧重内部会计协调向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转变,系统追踪了欧盟2000年以来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艰苦历程,重点分析了欧盟所采取的核心举措及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作者:王静坤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1.期刊论文雷又生.廖康礼.张永杰.Lei You Sheng.Liao Kang Li.Zhang Yong Jie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与会计准
3.期刊论文盖地.刘慧凤会计原则协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会计研究2004,""(3)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首先要制定公认的、高质量的基准会计准则,才能在国际资本竞争的推动下使各国会计准则向基准会计准则靠拢.这是会计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双向沟通过程,这一过程将是长期、复杂的.要加快这一进程,正确选择"趋同"的切入点是非常必要的.从性质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准公共选择过程.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将会计原则协同作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切入点应是恰当合理的.由于各国的会计背景不同、环境不同,会计原则的协同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在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中,会计原则及其导向日益受到重视,从中我们看到会计原则协同的希望和可能.
则国际趋同-特区经济2007,224(9)
我国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进程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基本保持着统一步伐,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高质量会计准则建设的关键,同时中国市场经济的特征又决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设中不能也不可能实现与国际完全趋同.新颁布的会计准则较好地体现了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分析,力求找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异同点,以此作为会计准则进一步修订完善的依托,使其更好地为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务工作服务.
8.学位论文李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探讨2006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且主要体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上,这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充分趋同,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仍然存在许多差异。如何处理这些差异,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应当采取什么立场和发展战略,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最大可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如何达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帕累托最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首次以会计准则形式对保险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于2007年
1月1日起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是我国保险会计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保险会计国际趋同的一个重要成果。目前,我国保险会计处于制度与准则并用的现状中。上市保险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非上市保险公司可继续执行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相比,我国原有的保险会计制度和新颁布的保险会计准则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有许多是可以进一步消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