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学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学案

物体的内能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学习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导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阅读法、科学探究法.课时:1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势能和动能统称为(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有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1)、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出示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叫做分子动能;叫分子势能叫内能。

在家自己尝试实验:温度高--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温度低--扩散 --分子运动 --分子动能 --内能结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举出相关实例);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举出相关实例)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物体的内能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物体的内能导学案

3.5 《物体的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据此来解释一些现象。

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2.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内能的变化。

3.知道热量和热值的概念;初步学会热量的计算。

【学习重点】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学习难点】燃料的热值概念及热量的计算【课前预习】一、内能:(情境引人)例举生活中的常例:1.双手来回摩擦,有什么感觉?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你今天骑自行车来学校,到校时,紧急刹车。

能量如何变化?设问:什么叫内能?它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哪些?(新课教学)阅读课本94页,完成下列思考题:1.什么叫热运动?2.什么是内能?3.内能、热运动、温度它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1.根据图片3-49、3-50,试解释:无论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2.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内能会有什么变化?分析以下两例:冬天搓手取暖;古人钻木取火;有什么共同点?能量转化:温度变化:(观察)实验1:橡皮塞将被气体冲上去实验2:棉花将燃烧。

现象:(观察)实验3:气体对外做功现象:二、热量的计算:例题:集热箱中盛有1吨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度升高了30℃,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三、燃料的热值(提问):为什么我国:“长征3号”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而不是汽油?【当堂练习】1.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从物体转移到物体的过程。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具有内能B.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无内能D.空中飞行的子弹比地面上静止的子弹内能多5.质量为3千克的水,从15℃加热到9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6.把一个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从80℃降低到30℃,放出的热量为3.5×103焦,这种金属是何种物质?【个性化设计】【教学反思】。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课题分子热运动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学习难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预习过程学习笔记
课前自主预习︵预习新知,发现疑难︶一、扩散现象
【实验】二氧化氮的密度空气的密度,二氧化氮气体分子进入上方瓶中。

让二氧化氮在上面,空气在下面,实验能做吗?为什么?
1.扩散现象:(填“不同”或“相同”)的物质在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实验】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的体积
10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

二、分子热运动
【实验】墨水扩散实验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
有关,叫做分子的。

温度越,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联系实际:炒菜比腌菜咸的快)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力。

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作用力变得,可以忽略。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物体的内能(3)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5物体的内能(3) 学案

3.5物体的内能(3)【点击要点】1.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属于,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做功把能转化为能。

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叫做汽油机,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叫柴油机。

大多汽油机都有、、、四个冲程。

2.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工作时,用来做能量与放出的能量之比。

提高热机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3.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过程,就是将贮存在燃料中的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4.燃料的热值:某种燃料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单位:焦/千克。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即Q= 。

【典题分析】例1 如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利用机械能转化内能冲程的是〔〕A.B.C.D.稳固训练1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局部,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例2某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kW•h〕.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温馨提示:/〔kW•h〕表示获得1kW•h的能量需要消耗汽油〕.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请你通过这些数据写出判断该汽车发动机最高效率的方法.稳固训练2 三峡水电站有“照亮半个中国〞的美誉,它的年平均发电量约为8.5×1010kW•h,相当于一座年消耗5×1010kg标准煤的火力发电站的发电量.〔1〕标准煤的热值为2.9×107J/kg,完全燃烧5×l010kg标准煤能放出多少热量;〔2〕以三峡水力发电代替同等的火力发电,每年会少排CO2气体1.2×1011kg,这些气体的体积是多少m3〔通常情况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kg/m3〕;〔3〕根据此题中的数据,计算火力发电的效率【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以下机械不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电动机B.柴油机C.蒸汽机D.汽油机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的作用3.以下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4.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排气冲程D.做功冲程5.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煤油和煤油的热值一样大6.如下图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B.C.D.7.以下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D.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的内能8.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A.内能减少 B.温度升高C.密度增大 D.分子热运动加快二、填空题9.在如下图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关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一样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图.10.如下图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挥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煤气对外,燃气的能转化为盒盖的能,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的能量转化一样.11.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一样,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浙江省九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浙江省九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课题 3.5物体的内能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理解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法,知道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知道燃料的热值。

2、技能领域:能过学习内能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源意识,为节约能源做准备。

重点热量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第5节物体的内能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四、燃料的热值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什么是热传递?它有哪几种形式?(二)新课教学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辐射——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演示实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设疑: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小图钉为什么会掉下来?金属棒的内能为什么会增大?金属棒上各部分是不是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为什么?出示:采用冷敷降低体温,并填空(课本113页图3-56)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思考: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图中发生的现象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2、燃料的热值引入:从人类最早发明火种开始,介绍人类使用燃料的历史。

说明人类获利内能主要是从燃料中获得。

燃烧: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从能的转化角度看,是将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注:单位质量、燃料的种类、完全燃烧三个要素。

浙江省温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3.5物体的内能教案【教材分析】关于“热能”,学生已经接触到多次,但是概念模糊。

在学习机械能后,有必要来了解这种常见的能量。

本节以“内能”为主题,从热能和内能的关系入手,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微粒运动)和宏观的表现(温度)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概念,易于接受。

本节的重点在于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然后再学会热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和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热量和燃料热值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了解内能的概念。

⒉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⒊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内能的变化。

4 、学会热量的计算5知道燃料的热值。

技能目标:⒈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事物。

⒉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⒊培养概括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⒋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情感目标: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⒉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方法的实质和等效性。

【教学难点】⒈内能的概念。

⒉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析实例:热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等演示实验。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引人: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1、运动中的物体2、飞流直下的瀑布3、杯中静止的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种能量的形式:内能。

新课学习:一、内能【回忆实验】将红墨水滴到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现象。

提问1:这是什么现象?(扩散现象)提问2: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提问3: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相应的能叫什么能?(内能)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粒子做热运动(微观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学习过程:一、走进课堂我们已经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请你思考并讨论: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分子,那么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法来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呢?二、探究发现(一)扩散现象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2. 经过几日后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此实验说明了什么?3. 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1mm。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构成物质的运动,所以会出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扩散..。

从扩散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⑴分子在不停地;⑵分子之间存在。

练习1. 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多选)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练习2. 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

(二)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猜想: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

结论:1.影响扩散是主要因素是。

物体的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

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2)学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2)学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2)学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2)学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2)学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3.5物体的内能(2)【点击要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热量,用符号表示,单位是。

2.热量的计算公式:Q= 。

Q表示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m表示物体韵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

c水= ,表示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

2×103焦。

【典题分析】例1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比热容/J·k g—1·℃—1物质比热容/J·k g-1·℃—1水银0.14×l03沙石0.92×103水 4.2×103冰 2.1×103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巩固训练1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 A.较低的凝固点B.较差的导热性 C.较大的比热容D.较好的透明性例2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巩固训练2 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物体的内能
探究点一内能
[情景展示1]
[问题探究] 我们知道运动着的子弹具有动能,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由此对比分析你有什么启示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构成物质的分子既有动能也有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
[问题探究] 分析图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内能的改变[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知道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吗?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图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此外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三比热容及热量的计算[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科学上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

沙子比水的吸热能力弱,也就是说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你能推导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计算公式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Q吸=cm(t-t0)。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四热机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结合图片内容,对于四冲程汽油机,你了解些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①汽油在汽缸中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作一个冲程,大多数汽油机都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来保证机器正常工作。

③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除做功冲程外的其他三个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五热值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不同场合使用的燃料为什么不同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由于燃料的成分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

我们把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单位为焦/千克。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如何计算呢?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利用公式Q=mq进行计算,其中:Q表示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