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策略 第一章教学提纲

英语学习策略  第一章教学提纲
英语学习策略  第一章教学提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研究的起源、发展以及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

1.介绍本课程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学习学习策略是不必要的。其理由是:我没有什么学习策略,不也学得挺好的吗?其实这是个误解。任何人学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只不过有些人是自觉地使用,有些人是不自觉地使用而已。E.G.中国人使用筷子习以为常,似乎无方法可言,但如果说使用筷子不需要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老外学会用筷子还得花好长时间?方法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人们是不知不觉地在用而已。正因为这样,很少有人能把使用筷子的分解动作说得一清二楚。要是冷不防地提一个问题,使用筷子时,有几个手指头接触到筷子?

能马上说得准的人恐怕不多。这就是不自觉地使用策略的典型例子。

有些学生平时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但成绩总是不如人意。相反,有些学生平时看起来在学习上并没有下非常的苦功,但成绩却比别人好。这里除了学习基础和个体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习策略或者学习方法的问题。方法对头了,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又如一批起点相似素质相同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同样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成绩却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除了学习动机外,很大一个因素也是学习策略的问题。所以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效是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并且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大学生不能只学习某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给人以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身得鱼。Give a man a fish and he eats for a day. Teach him how to fish and he eats for a lifetime. 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便是授人以渔的做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由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转变。一旦形成

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者就可以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在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替迅速,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吸取知识的本领,掌握不断更新知识的方法。E.G.以自己的经验为例。

2.介绍课程性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理论后实践:结合英语教育方向的特

点,未来的老师

3.介绍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

第1-3章先从理论入手,介绍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研究的背景,发展情况,学习策略的概念和分类,影响学习策略的外在和内在的因素等,以便让学生该领域的研究有个整体印象。

第4-12章分别介绍英语学习中具体的学习策略,包括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如词汇、语法等直接与英语材料相关的学习策略,也包括语言学习的技能发展策略,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技能,另外还补充介绍文化学习策略、词典使用和网络学习等相关策略。这样整个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4.介绍课程要求: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拓展

阅读——总结学习心得

5.第一章的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习策略研究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learning strategy studies 学习是每个人终身面临的任务。关于学习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代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学习策略的研究应运而生。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有理论背景,也有社会背景。

1.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背景

真正意义的学习策略研究只有大概四十年的历史。在这之前,以刺激-反应理论为核心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占统治地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研究,而忽视有关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刺激为什么引起反应的研究。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指导下,教学理论的研究人员主要是致力于教师如何教,即如何有效地刺激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对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即产生反应的原因和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是因为人具有意识和思维能力。行为主义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立在对动物的实验基础之上。其研究结果肯定不能完全适用于对人的描述。把人当做简单的被刺激对象和机械的条件反映着,显然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指导的几种外语教学方法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人的认知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学习知识和掌握是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不仅需要学习者感知,理解,领会外界事物,而且需要学习者有效地运用思维,记忆,识别,选择,分类等心理过程。因此,学习者不只是被动的受刺激者和反应者,而且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学习者内隐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成为学习研究的重点。这为开展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学习策略研究的社会背景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学习策略研究除了有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外,还有其社会背景。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在现行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要求极不适应的矛盾尖锐化的背景下兴起的。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质量调查表明,各级各类学校所出现的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能普遍缺乏,究其原因,人们认为这主要是70年代的返回基础运动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片面强调低级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培养,直接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习。这不仅使总体教育质量下降,而且间接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但外语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就属于这种情况。这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后,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认识到了研究学习策略的意义。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另外,把学习策略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之中,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再有,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一般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策略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说的学习策略似乎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意义的学习策略,而不是英语学习策略。的确如此。英语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中的一个类别;而语言学习策略又是众多类学习策略中的一种。

根据运用范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一般学习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一般学习策略指适用于任何课程学习的策略。这些学习策略与某一特定学科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没有特殊联系,如记忆策略,推理策略等。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联系,主要适用于该学科知识或技能学习的策略,如数学学习策略,英语学习策略等。

我们介绍一般学习策略研究的背景,主要是为了让读者从更广的理论和社会背景了解英语学习策略的来龙去脉。另外,在实际中,英语学习策略者使用的策略也包括很多一般学习策略。

其实,一般意义的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策略还不是简单上下级关系。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语言学习策略是学科学习策略的一种。而语言学习策略又可以分为第一语言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外语学习策略。严格来讲,我们所说的英语学习策略应该是外语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如下图:

学习策略

一般学习策略学科学习策略

教学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物理学习策略

第一语言学习策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策略

本书虽然名为《英语学习策略》,但介绍的很多内容不只针对英语学习而言,而是关于语言学习策略和外语学习策略的一些普遍认识。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我国学生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习策略。

第二节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Early studies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20世纪70年代初,外语教学法研究停滞不前以及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促使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为了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必须对语言学习者本体进行研究,即研究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普遍规律以及学习者个别特征对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者本体研究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学习效果好的学习者的特征。这种很快发展成为学习策略的研究。最早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有 Rubin 1975, Naiman et al. 1978, Wong-Fillmore 1976以及Stern 1975等。

1.Rubin的研究

J.Rubin是早期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之一。Rubin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good language learners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以及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手段调查成功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1975年 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她的经典论文 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s can teach us。结论是,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有许多惊人之处,其中包括:1)心理特征,如冒险心理,对歧义和模糊的容忍等;2)交际策略,如迂回表达,运用副语言手段等;3)社交策略,如寻求交流和实践的机会;4)认知策略,如猜测词义,推理及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归类,综合和监控等。

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归纳并描述学习策略,二是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RUBIN把她发现的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直接影响学习和间接影响学习的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种具体的学习策略,如澄清,监控,记忆,猜测,推理,练习,创造练习机会等。RUBIN并没有对每种策略下定义,而是举例说明,比如澄清策略clarification strategy包括请求他人如教师举例说明如

何使用单词或短语,重复他人的花语来确认自己的理解等。

2.NAIMAN等人的研究

RUBIN正式开创了学习策略的研究,N.NAIMAN等人的研究则是学习策略的第一个重大发现。1974-1975年,N. NAIMAN, M. Frohlich等人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进行了大规模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1978年NAIMAN等人发表了他们的经典著作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1996年该书再版发行。

与以前的研究相比,NAIMAN等人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另外,他们还把学习策略与认知风格,个性,智力,语言潜能,态度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当然,他们最重要的成果是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描述和分类。

NAIMAN等人列出的学习策略更多,更具体。比如用相关的学习活动辅助课堂学习活动,对学习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注重流利而不是准确性,正确对待错误,客服心理障碍灯策略。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仅发现和描述了很多学习策略,而且还发现了很多他们称之为TECHNIQUES的学习技巧。他们把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区分开来,强调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某些具体方面采用的手段,比如在词汇学习中对单词列表记忆,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把相关的词放在一起学习,用笔记本记录新单词等。当然,随着后来学习策略语境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的变化,NAIMAN等人所说的学习技巧后来都被认为是学习策略。

3.Wong-Fillmore 的研究

较早进行学习策略研究的另一人是WONG-FILLMORE。以5名在美国学习英语的墨西哥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研究这些儿童诗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每个儿童与一个美国儿童一起学习。她本以为为期9个月的研究中这些儿童的语言熟练程度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结果发现进步相当大。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之后,WONG-FILLMORE得出结论,这些儿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起了重要作用。

WONG-FILLMORE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列出了三种社交策略和五种认知策略,强调指出,作用最大的是三种社交策略:1)不管是否能听懂,积极参加小组活动;2.给别人留下自己能讲语言的印象;3.遇到困难时请朋友帮助。

WONG-FILLMORE认为,对这些儿童来说,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有机会成为小组的一员,所以这三种社交策略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虽然WONG-FILLMORE强调这三种策略的作用最大,但我们认为这三种策略只是为学习创造了条件,真正影响学习成就的应该是认知策略。

早期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研究成果上都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些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没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说没有理论基础。因此存在两个缺陷:第一,通过实际观察,问卷和访谈调查等手段发现的学习策略尽管数量很多,但并不全面,也不系统。很多学习策略从外部是无法观察到的,而学习者也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第二,没有理论指导,不能肯定哪些是基本的学习策略,哪些是辅助性的,也不清楚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这也是造成学习策略分类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节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 Development in studies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学习策略兴起之后,引起了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出了RUBIN, NAIMAN, WONG-FILLMORE 之外,又有大批的研究者加入到学习策略的研究行列,如A. Wenden, J. O’Malley, A. U. Chamot, R. Oxford, A. Cohen等。

1.20世纪8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O’MALLEY和CHOMOT等人的研究。O’MALLEY和CHAMOT等人在美国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加工过程理论为研究基础,在研究信息理解,处理和存储等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然后把这些学习策略拿到实际中去检验。首先,O’MALLEY和CHAMOT等人调查了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级和中级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随后又调查了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后来又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听力理解的策略。1988年,又开始对外语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跟踪研究 longitudinal studies.

除了O’MALLEY等人外,WENDEN & RUBIN 1987, POLITZER & MCGROARTY1985, HUANGE &VAN NAERSSEN 1985也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其中WENDEN &

RUBIN的研究最为丰富,从理论到实践队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多处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POLITZER & MCGROARTY 1985 通过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的调查发现,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HUANG & CHHESTERFIELD 1985 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观察这一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的深入开展,有关学习策略的论著也越来越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版了三种专门论述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著作,即

Wenden & Robin 1987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中的学习策略》,收集了80年代有关学习策略的重要论著,内容涉及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培养学习者有效的学习策略等。

O’Malley & Chamot 1990 出版的专著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首次把学习策略放到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框架中进行研究。以Anderson 1980,1983的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出发研究学习策略。该著作除了介绍他们进行的几个研究项目外,还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方法和如何培训学习者进行了探讨。

Oxford 在1990年出版了专著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语言学习策略:教师须知》。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手册。总结归纳已有的学习策略研究成果,并把这些策略具体化。他在借鉴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对学习策略重新分类,然后对如何培训每一种策略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另外,OXFORD还建立语言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语言策略使用情况诊断工具,后来被广泛使用。

我国国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黄小华, 1985,桂诗春1988,刘润清1990,1993等人的论著都涉及到学习策略的研究。

纵观80年代以来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策略不再是单纯地从经验出发,而是以各种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

Krashen的监控理论,Anderson的认知学习理论学活以及其他对学习者

本体研究的成果都为诸多学习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2.学习策略研究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以前的学习策略研究倾向于研究宏

观的或笼统的学习策略,80年代的学习策略研究倾向于某一方面的研

究,如阅读理解策略,听力理解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等。有的甚至专门

研究词汇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研究的方法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方法关系到研究结果

的信度和效度。有些研究失败或前后得出的结论相矛盾,主要是因为研

究方法不可靠。

4.学习策略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与年龄,智力,动机等方面研究的不同

之处在于,学习策略研究有较强的实践性。只要是被证明有效的学习策

略,就可以培训学习者使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20世纪90年代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1990年O’Malley & Chamot :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基本上反映了8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也代表了80年代学习策略研究水平。可以说这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个里程碑,但该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很多问题也尚未解决。进入90年代以来,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了几个新的趋势:

1.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并不只是为了提高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把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得学习策略研究的目标更明确,更长远,更有意义。对语言学习者来讲,提高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固然重要,但获得终身学习的鞥里更为重要。一旦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者就可以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2.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学习策略的重点。80年的语言学习策略还是以发现和描述学习策略为主,虽然有的研究者也探讨了如何培训学习策略,但一般以小规模和短期实验研究为主。进入90年代后,主要的学习策略研究者开始把

研究重点转向如何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有的甚至开始研究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学习模式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1998年Cohen出版的著作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的第五章 The impact of strategies- instruction on speaking a foreign language 专门论述了以学习策略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的影响。

为了便于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学习策略研究者还研制了一系列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手册,具体介绍语言学习策略及培训方法。Rubin & Thompson 1994出版的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以及Chamot等人1999年出版的The Learning Strategies Handbook 都是通俗易懂且十分实用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手册。

3.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与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学习风格,学习潜能,态度,动机等本体因素有密切关系。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开始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特征。代表这一趋势的有Oxford 1996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round the Worl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该书收集了有关世界各地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论文。其中专门有一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英语学习者与其他国家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策略方面的异同。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界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1996年国内出版了第一部专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著作,即文秋芳1996的《语言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该书以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为依据,不仅概括了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而且从实际出发,介绍了各种学习策略的培训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语言学习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第四节需要说明的几个概念问题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即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

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而采取的宏观策略。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对学习策略的定义目前还很难达成共识,这本无可厚非,但学习策略研究中术语使用的混乱现象则应予以纠正或澄清。

1.外语学习策略及其他术语

外语学习策略这个中文术语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文献里频繁出现,但在英文文献中目前很少出现与之完全对应的术语,如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等。国外文献中采用较多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以及语言学习中的学习者策略,lea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从这些术语可以看出,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策略指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学习策略,而并不仅限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策略,更不能与外语学习策略等同。

当然,多数语言学习策略中的研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或习得的背景下进行的。专门以外语学习为研究背景的学习策略研究为数不多,不过现在又发展的趋势。我国学者在介绍学习策略时,虽然讲述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学习策略,却往往冠以外语学习策略,有的甚至使用语言学习策略代替,这些做法是不合适的。采用什么样的术语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使用的理论依据。如果研究对象时中国国内的外语学习者,则可以使用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字眼,但如果需要引用其他学习策略的结论或研究方法,便应该如实引用。不能把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擅自更改为外语学习策略。我们认为,语言学习策略这个术语基本上能够涵盖各种语言学习背景中的学习策略。

2.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策略

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文献中,经常出现学习者策略learner strategies 和学习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这两个概念。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两概念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无需区分。虽然部分研究者如Wenden & Rubin 1987认为学习者策略包括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但基本上多数研究者还是认为学习者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学术涵盖的内容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如果引用他人的文献,应尊重原文的术语,不难擅自改动。我们倾向于只使用学习策略这个术语,以避免混乱。

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语言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是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个学习问题或为了使学习过程更有效而采取的某些具体的做法或手段。学习策略除完全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认识,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宏观调控和计划;在学习阶段,学习者使用语言时采取的弥补性或辅助性的手段以及为了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而采取的策略。显然,学习策略比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涵盖的内容要广得多。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我们下面还会讲到。

第五节教师为什么要了解语言学习策略

只有了解了学习者如何学,教师才能研究如何教。很多教师鼓励学生讲究学习方法,但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很多学生只好自己摸索,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较大影响和示范作用。而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解为重点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研究学习策略并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训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1.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减轻学习负担。

2.促进学习潜能偏低或智力发育迟滞的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

3.促进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

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参与学习策略的研究,体现了教师对目前教育体系的反思和对教育目标的深层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所有的语言现象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学。学校培养的不应该是考试机器,而应该是善于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如果学生在离开校园时能够回答我今后怎么学英语这样的问题,并能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仍然充满信心地面对英语学习的话,这才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而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含义。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师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师论文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转化学困生 学生初学英语感到新奇、有趣。但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一部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出现掉队现象。久而久之,这类学生单词记不下,课文看不懂,上课不愿听,有的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成为了学困生。然而,教师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学困生对学习无丝毫兴趣,还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害怕记背单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教拼读音标却不看音标,不会拼读单词,不愿写作文。面对这些现象,那么英语教师该如何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又该如何制订出相对应的策略来转化学困生呢? 下面就以上现象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生产生逆反、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对新事物有很浓的兴趣,可是一旦在学习上不认真,就会逐渐听不懂,就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逐渐消逝,就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学生的这种逆反、厌学心理,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建立自信。 (一)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善待他们,建立师生感情,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二)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常教常新。 将自学辅导法,启发式和直观教学等方法交替使用。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情景,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经常给学生换口味。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 (三)开展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听说方面,可以开设以下教学活动:英语故事会,英语报告会,英语演讲比赛。 在读写方面,组织学生出英语墙报,黑板报英语专辑,开展英语单词、短语默写比赛以及指导学生看图作文。 在培养能力方面,组织学生自编英语报,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排演英语文娱节目。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猎取知识,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兴趣的培养对转化学困生尤其重要,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佳状态,以愉快的情绪自觉地投入到有趣的英语学习中去,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害怕记背英文单词的原因及对策 不认识音标,没有掌握字母拼写和读音的之间的拼读规则。如:sea、tea。字母ea的组合,发[i:]的音。let、set、辅音字母之间的e,发[e]的音。这就是学生不会读,背不下英语单词的原因。

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立体、形象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语言能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师素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育资源等许多变化。《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渠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注入更多的新元素,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之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听、说、读、写和译。而每个环节的语言学习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创设一定的情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且动静结合的特点,能充分再现语言情景,并将知识诉诸画面,达到声、画交融。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创设适当的语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获取英语知识、发展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很重要也很必要。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直观形式,有效传递大量信息,综合训练各项语言技能,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与一体的特点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图像、影片、音乐等直观性、趣味性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的英语资源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英语教师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创设更多英语情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认知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认知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作者:————————————————————————————————日期:

认知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校长管理论文 认知策略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 李彩梅 英语是初中学习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中英语却是教学中的问题学科,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英语学习策略意识较强的同学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能自觉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自然较好。而缺乏学习策略意识的学生上课时不知道如何听课,他们把英语看成是负担,学习成绩差。据此,笔者在福建省永安市第四中学初二的一个班中进行了认知策略训练,来探索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认知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途径。实验过程如下: 一、实验对象 实验选取的是笔者所任教的永安市第四中学初二年级(5)班和(6)班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样本容量为86 人。其中实验班初二(5)班42 人,控制班(6)班44 人,男女比例持平,控制班和实验班基本同质。训练周期为一学年。学年结束后在两班中开展测试(训后测试),并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 二、实验理论依据 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1983)把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的表征性质作了如下两种最基本的划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知道某事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人知道如何做某事的知识。在学习外语时,知道策略是什么的知识即为陈述性知识,知道如何使用策略的知识为程序性知识。进行认知策略训练意味着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策略的陈述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43更新时间:2007-12-10文章录入:admin ] 一、前言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主战场,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要性的降低,如果单纯以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牺牲或者降低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学校也会因此而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的巨大压力。如果课业负担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增加其他的课程和活动,势必造成原有的教育活动抢占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我校就是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设计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他们首先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材)”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认为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链条是不合理的,仅仅凭借教师的讲授学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就学生而言,尽管有教材做依据,但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将要讲什么、怎么讲,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而且由于教材本身往往过于抽象和概括,对教材上的概念、原理、法则、定律及其他知识点一般只进行严密的阐述和简要的解释,而对如何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点往往语焉不详,只能借助于各种教参,即便如此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目标不明,负担加重等。据此金华一中的领导和教师于1997年秋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学习的、相对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并将借助学案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为“学案教学法” 。从此,学案教学法的研究就作为本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集中了全校的优秀教师集体攻关,1998年在初步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申请并被正式确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我们认为,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些方面本身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也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证。 本课题的研究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很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99年5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从“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习能力”高度报道了我校开展“学案教学法”研究的情况,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二、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说“学会求知”的关注,中小学教育界也开始受到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强调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 ,“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高铁中学吕新莲 一、更新教学思想 教学班就是一个学生组织,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互相支持, 互相学习。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对象,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生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师生认知领域里的思维活动,能力领域里的训练活动,情感领域里的心理活动,并且注意三者的结合,以创造在学生年龄段上堪称高水平的影响深远的学习活动。 二、探索教学方法 1.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 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 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比如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就教给拼读规则。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如放录像,挂图配合录音,开展“默写单词、首诵句型”的竞赛,等等,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意领域里,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 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 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积小胜,成大胜,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大、更持久。 2.创设情境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 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任课教师:龙菲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导入时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是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运用适当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做为铺垫。 【关键词】导入的误区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就英语教学的导入这话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一)时间过长,喧宾夺主。 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过分地渲染导入部分,只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 (二)偏离重点,中心不明。 有些英语课堂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三)生搬硬套,过于牵强。 有些英语课堂对于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同一教材、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导入方法,却无法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而有些课堂对同一个班级总是使用几种老套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外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外语人才。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切实体现了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这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几大误区举例探讨一些解救方法。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 课程代码:H131025 中文名称:高级英语1 英文名称:Advanced English 1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预修课程: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语法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高级英语1》是英语专业本科高级阶段(第五学期)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该门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其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表达与交流思想;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学生能用辞典和其它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文化以及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预修课程是基础英语、英语阅读和英语语法,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学好高级英语的前提和基础,高级英语是这些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如下形式:学生根据教学指令完成书上所规定的任务;教师进行讲解活动;学生一对一对地讨论和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活动;一人对全班或小组之间开展活动;小组对小组之间开展活动;如果有平行班,可以进行班级对班级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和活动。活动的组合应该经常变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接触其他学生的机会。教学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如下因素:是否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目的和要求;是否对任务的难度进行了调整;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范例”;在任务过程中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及时的支持(如解释语言、提供语言形式、澄清思路等)。本课程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时分配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当我们强调“以生为本”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显然,学习策略是从学生有效学习的角度进行研究与讨论的,有效的学习是由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保障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在诸多指向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中,认知策略与调控策略得到了课程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教学中也对这两个策略进行了重点思考,并取得了一些收获,在此作浅显的总结。 一、认知策略,指向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优化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认知策略的存在,并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这是学生认知策略形成的关键。 例如,在Using there be(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There is a pear/some milk on the table. There is not an orange/any bread on the table. There are some potatoes/some drinks on the table. There are not any cakes/any sweets on the table. Is there a pear/any salt on the table? Are there any vegetables/any snacks on the table?”等句式呈现,让学生形成对there be用法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就面临着两个教学选择:一是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标准用法去重复阅读并记忆,二是让学生对这些用法先进行比较、理解,以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在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一、导学案的作用 主要在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即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

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4)情感----潜移化 三、导学案的使用 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导学案的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使用导学案必须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3.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教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导读:关于英语教育教学论文1 《语言操练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教师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内化与提升。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语言操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操练;教学效益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工具课,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而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操练。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操练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运用的空间,学生才能不断地将所学过的词汇与语法用于日常的交流与交际之中,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多样的语言操练,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提高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朗读短文 朗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方法,是以模仿与记忆为主的控制性反复练习,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适用于低段英语教学。 1.齐声朗读。

在新授知识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或是跟着录音进行齐声朗读,在全班展开,这样可以形成相对活跃与宽松的教学氛围,实现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图文并茂地展现短文,再配以标准而优美的音频,让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变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缺点在于会使部分学生混于其中。 2.个别朗读。 即实现教学面对学生个体。这样可以做到教学无遗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语言操练的机会,教师可以具体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以便于纠正,便于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可以让学生在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展开,也可以开火车的形式展开,即让学生按照座位的顺序逐个朗读。 二、即兴发言 小学生虽小,但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有着独立的思想与不同的看法,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要改变以往快节奏的灌输,而是要适当放慢脚步,利用教学的间隙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发言,这样才能让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学堂,同时这也正是进行语言操练的重要活动。例如,课堂导入可以由教师指定话题,然后让学生来进行即兴发言,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展开自由而轻松的会话,从而将教学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改变 直接进入新知学习的枯燥性与突兀性,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进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巧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形式多样,游戏激趣、用简笔画,显示情景、将教学内容编写成歌谣、歌曲形式,创设情境、师生表演,直现情景、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的言语交际情景。 关键词: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巧用简笔画师生表演多媒体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90%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认为英语有趣,不喜欢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30 %的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而且心里有压力。所有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气氛很重要,当问及将游戏的形式贯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时,100%的学生认为效果会很好,且会学的更好。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由于它缺乏语言独有的情景和实践的基础,变得枯燥乏味,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学生是难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如何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通过五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五种教学策略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一、巧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如投影仪、实物、挂图、卡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譬如:在教购物时,我利用实物把讲台布置成一间商店,创设一个买东西的情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昆仑旅游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建议学时数:2 学分:2 课程类别:其他课本 先修课程:基本语言学知识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讲课:72 实验:0 实习:0) 学分数:4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期:6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 课程性质:普通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 目的和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了解和掌握普通语言学有关语音、音系、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与心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学流派等基本理论和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6学时) 关于语言:语言的定义、起源、特征、功能。关于语言学: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宏观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描写与规定、共时与历时、语言和言语、能力与表现。 第二章语音(6学时) 语音学:语音的发生与感知,发音器官,国际音标,辅音,元音,语音的描写,协同发音。音系学:音位理论和音位变体、音系规则,区别特征,音节,重音,语调,声调。 第三章词汇(4学时,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词汇概说:词的含义,词的识别,词的分类。形态学:词的构成,语素,屈折,派生,义素、音素和语素的关系。词的变化。 第四章句法(6学时) 句法关系:位置关系,替换关系,同现关系。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直接成分,内向结构、外向结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句法功能:主语,谓语,宾语,词类和功能的关系。语法范畴:数、性、格,一致关系。语句构成:短语,小句,语句。递归性:连接,嵌入。句法之外:句子的连接,衔接手段。 第五章语义学(6学时) 词汇语义学:“意义”的意义,指称论,涵义关系,成分分析。句子语义学:组合理论,逻辑语义学。 第六章语言与认知(6学时) 什么是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第七章语言、文化、社会(6学时)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我们认为,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我们在实践中大致采用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程序。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 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

英语教学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教学方法论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 质教育 摘要: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语整体素质。要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德育渗透和加强课外活动几个方面就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方面的教育。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和要求就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和解决。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发展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才能完成

这个任务。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迎接科技的挑战。教育观念对教育工作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注入式”,“填鸭式”现象普遍,严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我们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训观,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教师要勇于革故鼎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不用或少用母语,为学生学习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 方法,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把握学习的主 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全面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口语的能力要求愈来愈高,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准确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训的能力。要能够时刻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学习兴趣和英语语感。教师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内含6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6篇 第一篇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在平时多搜集一些简短的英文趣味小故事,用以在英语课堂上活跃氛围,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短篇英文文章,定期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读英语的能力。笔者曾让学生在每一堂英语课开始的5分钟内轮流为大家讲简短的英文趣味故事或者是朗声英文诗歌,由于学生都有很多的英文阅读材料,这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只是需要他们自信地迈出那一步,并且从容地大声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一开始会表现得很胆怯,笔者总是很耐心地鼓励他们,并带头给他们鼓掌,这样,学生怯懦的心理一次次得以克服。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全班学生基本都能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大声讲英语,有些学生还颇有演讲风范,虽然也还有些学生的发音并不标准,但是他们都非常努力地去改正,因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下一次能够表现得更好,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二、丰富教学策略,引导自主学习 首先,应当充分重视情境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它。在教学英语的过程中,将内容融入情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因而,一方面,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创建真实的英语环境,比如,鼓励每一个学生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并在英语课堂中用英文名字取代中文名字,如果可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也使用英文名字交流和对话,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英文环境,也就更愿意自主地花时间去学习英语。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创造英文情境。比如,在一次课堂学习时,笔者先播放一首非常著名的英文歌曲,学生在轻柔婉转的音乐中露出轻轻的微笑,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已经进入状态。歌曲播放完毕,笔者问学生是否都熟悉和喜欢这首歌,学生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的回答,接着,笔者进一步用英语发问学生都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这样,课堂教学主题自然就引出来了,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去“体味”和“享受”英语,在这种轻松而愉悦的情境下,学生思维也能得到更好地发散,这种轻松和愉悦的情感也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留意生活中的英语,并乐于自主学习。其次,还应当重视教学策略以及技巧的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英语单词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记忆规律,让学生基于这一理论来探索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技巧。在笔者引导学生采用“举一反三”、“联想记忆”以及“卡片法”等方法后,有学生还自创出“晚间学习法”,该学生说有些人(比如他自己)在晚间的记忆力一般比较好,容易记住单词,他根据这个规律就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晚上睡前将所学单词背一遍,第二天早晨躺在床上可以回忆自己到底记住了哪些单词,然后再翻书将未记下的单词背一两遍,并且在每周五晚上都要再将一周所学单词复习一遍,第二天早晨再回忆、再记忆,这样,他就能更牢固地记住所学单词。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根据里格尼的观点,认知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得、保存和提取各种不同的知识和作业的运算和程序。由此可见,认知策略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认知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语学习中能合理地使用认知策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学得更加扎实。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再在听、说、读、写方面运用好认知策略,那么这些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当然,人和人是有差别的,每个人都应该形成自己的认知策略,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细心总结,逐渐培养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下面我要谈一谈我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了哪些认知策略。 在听力方面,我使用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中的内在联系策略以及组织策略。所谓的复试策略指的是利用内部的语言对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进行重现进而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保存、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的内容上面。作为英语听力训练,在试听的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对听力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注意力进行有效地训练。在听力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在听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听的内容进行陈述,长期不断地练习可以促进我们记忆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的转换能力,同时能够促进我们注意力的集中。此外,听力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我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而且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激活

这些背景知识,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己有的知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这体现出了内在联系策略,即我们需要将所听到的材料中的内容与我们所了解的背景知识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而组织策略指的是对精加工后提炼的知识点进行构造,它是一种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主要包括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其中归类策略主要应用在概念词汇等的整理上,而纲要策略则是应用于对内容结构的勾画中。例如,在听力练习中我们可以调整教材中听力材料的顺序,将教材的听力材料进行归类,将同一类型的训练材料总结在一起进行集中的训练,可以将涉及到数字的、时间、人物名称的提问分别设立成一组,这种归类的教学策略可以提升我们关注每一点的经验,利于今后对特定信息的捕捉与加工,对材料的加工更具有目的性。 在说的方面,我主要使用了组织策略中的归类策略。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提高口语水平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们往往会觉得与他人交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细心总结,掌握方法,这一项也是能够突破的。其实,英语口语也会有一些基本的句型和常用的表达。我通常会将其分类记忆,比如:点餐用语,学校交际用语,车站交流用语等。这样的归类会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更加便于记忆和使用。 在读的方面,我主要使用了组织策略中的纲要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中的记笔记策略。阅读对于我们获取知识,信息十分重要,一个好的阅读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一篇文章中获取最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