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2023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23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1.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在英语专业领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和专业应用方面的能力发展。
二、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全面综合的语言技能,能够在各种不同语境下进行有效交际,并具备较强的文化涵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英语文学、语言学、翻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专业工作和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英语听力: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语速的理解能力,培养其对不同语境下谈话的理解能力和听力交际能力。
2. 英语口语: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和专业交际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其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3. 英语阅读: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英语写作: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撰写各种文体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
5. 英语文学:通过文学材料的学习,了解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6. 语言学:通过语言学理论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语言研究能力。
7. 翻译实践:通过翻译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专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英文报刊阅读、英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评台。
五、考核与评价1. 本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堂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0615002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英语语用学》是英语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适合的语境中可以运用适合的语句的能力,从而摆脱单纯的对语言的静态研究,了解并建立语用规则,最终使自然语言取代符号语言,最大程度缩减语言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教学任务】本课程主要通过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言语行为”和“语境”使学生掌握其相互作用和构成在话语交际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语用学中“指示、预设、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话语逻辑”等若干论题的研究,使学生可以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知晓语言行为是受各种社会规约制约的行为,并可以运用社会规约结合语用知识去解释某些语言现象。
让语言研究变成“语言—使用者—语境”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研究,对语言的认识从必然性跨越到自由性,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分析向整体扩展,凝结出跨文化交际行为适合性的精髓。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指示、指称与推论,预设、会话合作原则和蕴涵,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讲授知识与培养语用学理论运用能力相结合,寓学于研。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语用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先修课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Yule, George 《语用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参考书: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Verschueren,Jef 《语用学新解》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Jaszczolt,K.M. 《语义学与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大纲内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语用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语用学同其它交叉学科的关系与学习意义。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语言知识:学生应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2. 文学知识:学生应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作品和流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文化知识:学生应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宗教、社会习俗等,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4. 专业知识:学生应掌握英语语言学、翻译学、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教学要求1. 听力: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日常生活、学术讲座、新闻报道等不同场合的英语对话和讲话,并能正确理解其内容。
2. 口语:能流利地进行日常英语交流,具备一定的公共演讲和辩论能力。
3. 阅读:能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报刊、杂志等,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和细节,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5. 翻译:能准确翻译英文文章、合同、说明书等,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
6. 专业知识:掌握英语语言学、翻译学、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教学:通过英语角、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翻译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英语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海外夏令营、交换生项目等,拓宽国际视野。
五、评价与考核1. 过程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讨论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结果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水平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语言学教学大纲

《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言学英文名称:Linguist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36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测验+课堂表现+作业+出勤:40%,期末考试:60%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先修课程:基础英语$教材:《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现代语言学》,何兆雄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开设在三年级下学期。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思维等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学习过程的主要特点的了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
基本把握课程的体系与结构。
了解英语语言的起源、发展及其变化过程,进一步熟悉与理解英语语言的有关现象与概念。
2.对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和语言与外语教学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将所学的语言学基础知识用于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提高语言理论素养,特别是提高英语的正确运用能力和得体的交际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音位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与外语教学2.教学难点:句法学,语义学,心理语言学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语言学的概念、语言的概念及其甄别性特征。
2.熟悉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3.了解语言学研究的各个语言层面以及语言学的各个分支。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语言学的概念、语言的概念及其甄别性特征。
2.教学难点: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式、讨论式【教学时数】2学时【思考与练习】1﹒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3﹒What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good ,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of language4﹒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have been specified by C. Hockett to show that it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二章音系学【目的要求】1.通过语音学部分的学习,了解各种发音器官及其作用,英语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式和特点,分清宽式标音法和窄式标音法的区别。
语言学教学大纲

《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语言学导论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考核类别:考试+考查适用对象:本科适用专业:英语总学时、学分: 36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两个,即: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研究的能力。
(一)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本课程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英语语言的内部结构、表现形式和意义以及与人的心理、社会、文化艺术、信息科学、教育等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听讲与自学,对英语语言学、语言学分支、流派及其发展等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提高对英语的理性认识,初步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应用英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作为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课程,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从事英语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那些对语言学有兴趣并有意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所学的语言学知识从事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用英语进行表达或撰写论文。
二、课程教学要求《语言学导论》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必要的语言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研究、运用语言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达到以下要求:(一)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及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二)系统了解语言学各分支的知识,即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 了解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方法。
(四)了解语言学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五)能够用英语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撰写语言学方面的论文。
三、先修课程语音、语法、听力、口语等专业基础课程,基础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阅读、词汇学等专业方向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学的主要分支;2. 元音和辅音的类别以及描述方法,音位过程;3. 词素的定义和分类,词的构成方法;4. 三种句法关系,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5. 单词与句子的涵义关系;6.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英语语言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语语言学英文名称:English Linguistics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学分:2个学分学时:32个学时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法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关于语言本质、结构、特征、功能和普遍规律等的专业基础课,其前导课程为高级英语、英语语法等。
英语语言学属于语言学理论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等。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学研究方法,具有基本的运用语言学知识来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语言学导论1.语言的本质特征:任意性、二重性、创造性、移位性2.语言的功能: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寒暄交谈、娱乐性功能、元语言功能3.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4.宏观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计算语言学5.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区别:“描写式”和“规定式”、“共时”和“历时”、“语言”和“言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第二章:语音1.语音学分类: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2.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声带、共鸣腔3.清音和浊音4.辅音:辅音、辅音的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部位、英语中的辅音5.元音:元音、元音的描写标准、基本元音、元音音渡、英语中的元音6.协同发音和语音描写:协同发音、宽式标音和严式标音7.音位和音位变体:音素、音位、音位变体、最小对立体、自由变异、分布互补8.音位过程:同化、区别性特征9.超音段特征:音节结构、重音、语调、声调第三章:词汇1.词:“词”的三种含义、词的识别、词的分类、词类2.词的构成:语素和形态学、语素的类型、屈折变化和词的形成、音系学和形态学的对应3.词汇变化:特有的词汇变化、形态变化、语义变化、音位变化、拼写变化第四章:句法:从语词到篇章1.句法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共现关系2.句法结构和成分:句法结构、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3.范畴:范畴、数、性、格、一致关系4.递归性:递归性、连接、嵌入5.句子之外:句子连接、衔接第五章:意义1.“意义”的意义: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感情意义、反射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2.指称论:指称论、概念论、涵义与指称、外延与内涵3.涵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4.语义成分分析法:语义成分分析法第六章:语言与认知1.认知:认知2.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生成3.认知语言学:识解及操作、范畴化、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整合理论第七章:语言、文化和社会1.语言和文化:情境语境、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个案研究、语言教学中的文化2.语言和社会:语言和社会的联系、社会语境中的文体变异、社会语言学的重要作用、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启示3.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个案研究第八章:语言的使用1.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和表述句、行事行为理论2.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准则的违反、含义的特征第九章:语言与文学1.文学语言的一些普遍特征:前景化和语法形式、字面语言和比喻语言、文学语言的分析2.诗歌语言:语音模式、不同形式的语言模式、重音和韵律模式、传统的韵律模式与语音模式、语音和韵律在诗歌中的功能、如何分析诗歌3.小说中的语言:小说与视角、言语和思维的表达、散文风格、如何分析小说语言4.戏剧语言:如何分析戏剧、分析戏剧语言、如何分析剧本5.从认知角度分析文学:理论背景、认知分析举例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功能,分清语言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宏观语言学的基本涵盖范围,掌握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区别。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英语语言学》是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英语教学大纲为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四年制)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己基本掌握了英语基础语言知识,如基本语法、英语基本意念功能、英汉翻译、英语作文等,了解了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概况和英美文学简史。
他们己具有一定的语言综合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一般写作和阐述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属性、功能、起源和内部层次,掌握英语语言学基本特征和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使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既能借助语言学理论整理和吸收语言知识,又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语言,并为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本课程由于对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要求较高,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泛,因此在授课中,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上课重点在于举一些通俗的例子让学生对较抽象的语言学理论达到掌握和理解的目的。
在课件内容制作上,基本上是把每章节的重点与难点以提纲的形式制作成课件,边图示边讲授。
在每章节讲授之后,还给学生列出各章必读参考书目,每堂课后都布置课外作业与思考题,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与新内容能够进一步消化与巩固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可以节省出板书的时间使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可以浓缩更多的知识;而且以幻灯片形式列的提纲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与思路的清晰与教学效果的保证。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教学内容英语语言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学领域中各分支的基础理论,如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基本内容,也包括了语言的变异及其与外部因素的关系。
因讲授对象是英语四年制本科学生,在内容上侧重语言内部各层次的讲授,以英语语言为主要例证,介绍语言与外部因素的关系,结合语言学理论和观点简要介绍主要语言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戴炜栋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戴炜栋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戴炜栋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因此学习英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各个学校和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本文将以戴炜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为例,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英语语言学。
英语语言学是研究英语语言的起源、演变、结构和使用规律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理解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戴炜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内容。
首先是英语语音学,它研究英语的音素、音位和音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英语语音学,学生可以正确地发音和辨别英语中的音素,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其次是英语词汇学,它研究英语的词汇来源、分类和使用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英语词汇学,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另外,英语句法学也是戴炜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
句法学研究英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英语句法学,学生可以理解和运用各种句子结构,提高语法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此外,戴炜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还包括了英语语用学的内容。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规律和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英语语用学,学生可以了解英语中的语言交际策略和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戴炜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不仅仅是一份教学大纲,更是一份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宝贵资源。
它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英语语言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英语语言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通过遵循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可以有条不紊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
然而,仅仅有一份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旅游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英语语言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建议学时数:2
学分:2
课程类别:其他课本
先修课程:基本语言学知识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讲课:72 实验:0 实习:0)
学分数:4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期:6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 课程性质:普通语言学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 目的和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内容,了解和掌握普通语言学有关语音、音系、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与心理、语言与认知、语言与计算机、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学流派等基本理论和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6学时)
关于语言:语言的定义、起源、特征、功能。
关于语言学: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宏观语言学。
语言学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描写与规定、共时与历时、语言和言语、能力与表现。
第二章语音(6学时)
语音学:语音的发生与感知,发音器官,国际音标,辅音,元音,语音的描写,协同发音。
音系学:音位理论和音位变体、音系规则,区别特征,音节,重音,语调,声调。
第三章词汇(4学时,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词汇概说:词的含义,词的识别,词的分类。
形态学:词的构成,语素,屈折,派生,义素、音素和语素的关系。
词的变化。
第四章句法(6学时)
句法关系:位置关系,替换关系,同现关系。
语法结构:语法结构,直接成分,内向结构、外向结构,并列关系,从属关系。
句法功能:主语,谓语,宾语,词类和功能的关系。
语法范畴:数、性、格,一致关系。
语句构成:短语,小句,语句。
递归性:连接,嵌入。
句法之外:句子的连接,衔接手段。
第五章语义学(6学时)
词汇语义学:“意义”的意义,指称论,涵义关系,成分分析。
句子语义学:组合理论,逻辑语义学。
第六章语言与认知(6学时)
什么是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的产生。
认知语言学:识解,范畴化,图式理论,隐喻,转喻,整合理论。
第七章语言、文化、社会(6学时)
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双语现象和多语现象,语言民俗学,标准语和方言,礼貌原则,语码选择,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文化语言学: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类语言学,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跨文化交际。
第八章语用学(8学时)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分工。
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叙事句,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违反,会话含义。
后格赖斯理论:关联理论,霍恩的两原则理论,莱文森的三原则理论。
第九章语言与文学(6学时,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文学语言:凸显,语法形式,比喻,文学语言的分析。
诗歌语言:诗歌音律,音步,诗歌的传统形式,诗歌音律的功能,诗歌语言的分析。
小说语言:虚构文学,视角,言语和思想的表达,风格,小说语言分析。
戏剧语言:戏剧分析,戏剧语言分析,戏剧文本分析。
文学语言分析的认知方法。
第十章语言和计算机(学生自学)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机助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技术问题。
机器翻译:发展简史,研究方法,机器翻译的质量,机器翻译和因特网,口语的翻译,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
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共现,编码和标注,预料的应用。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传播:邮件,新闻,幻灯片,博客,聊天室,网络语言。
第十一章语言学与外语教学(8学时)
语言学与语言学习:语法与语言学习,输入和语言学习,中介语和语言学习。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普遍语法与语言教学。
语言学与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理论背景,教学大纲类型,教学大纲的组成要素,发展趋势。
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对比分析,错误分析。
语料库和语言教学:语料库的类型,语料库的用途。
第十二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流派(10学时)
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音位学和音位对立,句子功能论。
伦敦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弗斯的理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其人,天赋假说,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展的标准理论,原则与参数理论,最简方案。
三、指定教材:
《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及练习册),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