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考试思考题复习题-完整版--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适度人口: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最适合的人口数量。
它实际上是个理想人口数量。
2、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统一体,它是长期历史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人群共同体。
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民俗习惯以及发展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
3、工业区位论:研究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
通常以一定的经济目标(如最低生产成本或最大利润)为出发点,研究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空间位置的影响以及工业区位选择的规律。
4、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5、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6、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大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7、功能文化区:是以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8、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9、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
分为:接触(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10、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西南大学《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参考答案:2:[论述题]参考答案:3:[论述题]参考答案:4:[论述题]参考答案: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1:[单选题]A:地球的描述B:圣经C:荷马史诗D:创世纪参考答案:C2:[单选题]哪副图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地图投影方法在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A:皇舆全览图B:兆域图C:龙马负图D:史皇作图参考答案:A 3:[单选题] A:地心说B:地圆说C:地平说D:天圆地方说参考答案:A 4:[多选题] A:山海经B:徐霞客游记C:梦溪笔谈D:禹贡参考答案:AD 5:[多选题] A:区域性B:空间性C:景观性D:综合性参考答案:AD 6:[多选题] A:古希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参考答案:AD7:[单选题]A:张相文B:段义孚C:竺可桢D:翁文灏参考答案:C8:[单选题]哪部著作是我国北魏时对陆地水文知识的一次大综合,被后世学者赞为"其注水经,绝妙古今”。
A:水经注B:徐霞客游记C:梦溪笔谈D:史记参考答案:A9:[单选题]哪个是关于地理科学的科学性质的正确描述?A:横断科学B:空间科学C:大科学性质D:自然科学参考答案:C10:[单选题]A:皇舆全览图B:兆域图C:龙马负图D:史皇作图参考答案:B1:[多选题]A:计量革命B:行为革命C:生态思潮D:统一地理学和大地理思潮E:信息革命参考答案:ABCDE2:[多选题]A:谢费尔B:哈特向C:洪堡D:李特尔参考答案:CD3:[多选题]A:哈特向B:赫特纳C:谢费尔D:地理学性质E:地理学的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检讨F:地理学性质和透视G:逻辑实证主义H:二元论参考答案:CEG4:[多选题]A:文艺复兴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地理大发现D:麦哲伦环球航行参考答案:AC5:[多选题]A:华盛顿学派B:剑桥学派C:隆德学派D:景观学派参考答案:ABC6:[多选题]A:谢费尔B:哈特向C:赫特纳D:地理学性质E:地理学性质和透视F:地理学的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检讨G: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参考答案:BDE7:[多选题]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A:区域学派B:景观学派C:环境生态学派D:空间学派E:社会学派参考答案:ABCDE9:[多选题]A:原始地图萌芽时期B:传统制图理论的奠定和发展时期C:与西方制图学结合的时期D:地理调查时期参考答案:ABC10:[多选题]A:地图法B:地理调查C:地理实验与地理模拟D:遥感参考答案:AB1:[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生态学派、空间学派、社会学派都是近现代地理学主要的思想流派。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b6244cf84b9d528ea7aa6.png)
[0569]《地理学思想史》第一次[论述题]钱学森地理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首先提出地理科学思想,以后不断丰富补充,地理科学思想是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基本思想是:(1)认为地理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大的科学技术部门。
地理学是一大科学体系;(2)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3)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4)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5)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6)地理建设思想。
[论述题]现代地理学中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简单评价?参考答案:特征:⑴方法论上都抛弃了哈特向的例外主义思想体系,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论(追求法则规律的普遍性原则);⑵强调定量研究,强调数学方法的应用,大量使用数学统计、线性规划和空间数学模型;⑶认为地理科学是空间科学,重新重视地理学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的研究。
评价:20世纪60年代是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的黄金时代,但到了70年代,由于计量手段、空间研究过分绝对化、简单化、忽视地理学环境侧面的研究,真正有影响的业绩很少,引发了人们对学术价值的思考。
之后,甚至出现反对计量革命,主张本格化的回潮现象和重视环境问题的倾向。
尽管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在比较短的时间结束,但它对现代地理学的影响深远。
它把地理学从"例外主义”的孤岛上解脱出来,强调科学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强调定量研究,模型应用对现代地理学有重要意义。
[论述题]地理大发现的科学意义及其对地理学的影响?参考答案: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到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理环境2、传统历史地理学、近代历史地理学、现代历史地理学3、西周时期、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北宋至南宋初期、明清时期4、李固渡、铜瓦厢5、自然因素、人为活动6、弦蒲薮、阳华薮、焦获薮、昭余祁7、下荆江8、狩猎区、湖沼地貌9、八百里洞庭10、清初11、鄱阳湖12、森林、草原、荒漠13、黄河流域14、西北、东南15、殷商16、道17、省(行省)18、瑷珲条约19、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20、黄河21、南京22、方城23、边壕24、黄河中下游25、广东佛山26、景德镇27、陶28、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朱仙镇29、生存型、强制型、开发型、少数民族的内徙西迁、海外移民30、咸阳、直道31、站赤、大都32、成都33、内河航运、海上航路、运河34、广州屯门山35、成都36、两浙地区、福建、江西、四川37、江西、湖南、浙江、福建38、长安、洛阳39、路40、征东行省41、县、郡国42、巨防43、河上之塞、河西长城、塞外列城44、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45、6:446、禹贡学会47、大河故渎48、潘季训49、大野泽(巨野泽)50、寒温带森林二、选择题1、A;2、B;3、A;4、D;5、C;6、B;7、D;8、C;9、D;10、D;11、C;12、C;13、C;14、B;15、C;16、C;17、C;18、D;19、A;20、C;21、C;22、A;23、D;24、D;25、A。
三、简答题:(要点)1、(1)传统历史地理学阶段,先秦至清代;(2)近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3)现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
2、(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3)西周时期,气候寒冷期;(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气候温暖期;(5)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气候趋于寒冷;(6)7世纪至10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7)10世纪至12世纪,我国气候又转寒冷;(8)13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9)14世纪至清末气候寒冷;(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大幅度降温。
08地理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旅游、游憩、闲暇等基本概念。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谈谈你对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科和旅游学科中的地位的认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1.谈谈当前国际国内旅游地理学的进展概况及研究动态。
2.谈谈你对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看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1. 什么是旅游者?旅游动机有哪几种?2. 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如何产生?3.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4. 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因素有哪些?5. 试述旅游者决策行为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
第四章旅游需求预测1.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有哪些?2.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用什么指数度量?3.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分为哪几类?各类模型有什么特点?第五章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1. 旅游资源、旅游地的概念。
2. 旅游地的基本类型。
3. 举例说明何谓旅游资源的技术型评价。
4. 旅游地(旅游资源)综合性评估的含义及其特点是什么?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1、绘图说明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举例分析某类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并提出延长生命周期对策。
3、举例分析某类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特点。
第七章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1. 城市旅游吸引营造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RBD的概念及类型。
3. 主题公园的概念和类型。
4. 主题公园的特点。
5. 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第八章旅游环境容量1. 试述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2. 何谓基本空间标准,其物理意义如何?3. 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如何量测?两者之间关系如何?4. 试述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及其量测方法。
5. 旅游饱和与超载的基本类型。
6. 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
7.谈谈你对旅游容量概念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应用的看法。
第九章旅游交通1. 旅游交通的层次和特性。
2. 旅游交通运输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3. 索道特种旅游交通利弊和规划建设原则。
地导思考题与答案(含补充资料)

2015.09.21 周春山教授一.说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学科体系(下属学科)是什么?(1)研究对象:答案一·地球表层陆地空间系统(已向地球表层陆地系统、地球表层系统乃至地球系统适度拓展了研究空间。
)答案二·①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科学;②研究自然与人文的人地系统;③研究区域的差异以及关联。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地域系统。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关理论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可能论、地理环境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共生论)】(2)学科性质:a.人文性 b.边缘性 c.综合性 d.跨学科性(3)学科体系:a.自然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 c.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下属学科:地理哲学,地理科学学,元地理学,统一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以及民族地理学,共16个。
)二.论述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研究热点:a.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b.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区域可持续发展d.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研究e.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2)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难以精确定量描述b.人地关系变化速度超过人类辨识与预警能力c.地球表层系统的模糊性与科学价值精确性的矛盾d.地理学的多功能与多功能的其它学科的竞争(3)其发展趋势是a. 地理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人地关系由以自然支配为主转变为以人类支配为主,人类活动成为人地矛盾的主导方面。
)b. 地理学界面研究c. 地理学的全球研究d. 地理学的生态研究(不仅从聚落、社区、景观、区域水平上,探求人类健康的生态模式与生活模式,而且从宏观上,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流域生态安全、国家生态安全。
)e.深化微观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变化机理f.进一步拓展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g.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对地理系统的数据化三.你想学习地理学的哪个专业?为什么?a.学科介绍1.首先,我知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探究性。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b6244cf84b9d528ea7aa6.png)
[0569]《地理学思想史》第一次[论述题]钱学森地理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首先提出地理科学思想,以后不断丰富补充,地理科学思想是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基本思想是:(1)认为地理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大的科学技术部门。
地理学是一大科学体系;(2)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3)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4)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5)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6)地理建设思想。
[论述题]现代地理学中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简单评价?参考答案:特征:⑴方法论上都抛弃了哈特向的例外主义思想体系,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论(追求法则规律的普遍性原则);⑵强调定量研究,强调数学方法的应用,大量使用数学统计、线性规划和空间数学模型;⑶认为地理科学是空间科学,重新重视地理学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的研究。
评价:20世纪60年代是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的黄金时代,但到了70年代,由于计量手段、空间研究过分绝对化、简单化、忽视地理学环境侧面的研究,真正有影响的业绩很少,引发了人们对学术价值的思考。
之后,甚至出现反对计量革命,主张本格化的回潮现象和重视环境问题的倾向。
尽管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在比较短的时间结束,但它对现代地理学的影响深远。
它把地理学从"例外主义”的孤岛上解脱出来,强调科学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强调定量研究,模型应用对现代地理学有重要意义。
[论述题]地理大发现的科学意义及其对地理学的影响?参考答案: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到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地理科学20...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地理科学2004级)文凤平2008年2月前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地理学思想史》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历史回顾、现状评估、未来预测、探明地理科学发展过程的运行轨迹,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和基本价值,全面掌握什么是地理学和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2、目的和任务: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厚今薄古、厚中薄外的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历史,中国和古希腊对地理知识的记载;宗教与地理学的关系;中国通过海上航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成就;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只适用于欧洲;瓦伦、布丰、康德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地理学理论体系形成上的贡献;地理学结构形式和内容;战后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对地理学的影响;时代特点和科技革命对现代地理学的要求;新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2、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中国在地理知识产生领域内的贡献;裴秀制图六体的学术意义;我国古代区域地理的特征;斯特拉波与托勒密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沈括、徐霞客对地学的贡献与成就;洪堡与李特尔地理学思想的异同,怎样正确对待科学家的世界观与科学成就;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的关系;地理学形成时期的特点;比较并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的优劣及两者的恰当结合;战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和趋势;应用地理学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3、掌握:地理学产生的学说;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及正确认识初期地理著作;地图在地理知识产生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地图的特点;区域地理的理论根据,地理志及其评价问题;旅行记在地理学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为什么说中国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中国发现美洲的条件与可能性分析;洪堡与李特尔的学术特点与贡献;相关科学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洪堡、李特尔以前和以后时期地理学发展的异同;形成时期的地理学者及其对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地理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和科学地位;现代地理学构想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学、地理学史、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从概念来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
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地理学史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发展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历史,以探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全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历史,是世界地理学史或称地理学发展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该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学史。
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
地理学史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地理学,其历史有自己的独特性。
地理学史有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可以结合研究,也可以分别研究。
1、地理发现史;2、地理图籍史;3、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思想史它是人类对其居住地球表面认识的历史,是地理学学说(包括假说和预测)的发展史。
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联系与区别: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地理学思想史则是地理学史的一部分,研究地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相应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史,它不能说是一门科学,而是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相应思想。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包括对农业、工业、贸易和运输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以便于对地理现象直观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学史是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是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内容主要包括:①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②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它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学思想争论的重点。
③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的探索,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辩,也是地理学思想的活跃领域;④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
地理学思想史的几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哈维(D. 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⑤地理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
从地理学发轫初期,各种哲学观念就渗透于地理学领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促进了地理学思想的活跃。
在现代地理学发展中新的科学哲学理论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哲学观念,有益于地理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地理学思想中的有机组分。
二、古代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它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古代地理学的定义:指近代地理学出现前的漫长时期的地理学。
以地理知识记载为主体,内容庞杂,采用自然语言工具,哲学基础不定型,学科分化不明显。
仅是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一种知识,还不是一门科学。
古代地理学(上古时期至十八世纪末)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
农业文化的兴起,农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文明古国,文明古国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地理探险和发现,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
特点是:1、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早期的记载多是片断性的,中晚期出现不少地理著作,但多缺乏理论体系。
2、学科内外分化不明显;早期的学者是百科式的,地理学同其他学科掺和在一起。
到了晚期,文艺复兴之后,主要在欧洲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化,但地理学内部的分化仍不明显。
3、由于环境差异和交通不便,其研究形式和内容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上古时代,有关地理的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现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国、印度、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中心,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以中国、古希腊和罗马最为重要。
三、中国为什么没有参加地理大发现?中国作为当时重要的文明国家,但没有参加地理大发现的原因是:1、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国人之所以未能参与地理大发现,首先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国以东是世界上最浩瀚的太平洋。
从中国横渡太平洋到美洲的距离是从西欧或西非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距离的将近三倍。
2、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中国严厉管制海外贸易,而葡西等国鼓励对外贸易,对对外开辟新航路成功者给予极大赏赐,甚至给予爵位。
在当时明朝的中国,统治阶级限制对外贸易,洪武三年朱元璋陆续撤掉泉州、明州等处的市舶司,严厉管制海外贸易,除与少数国家维持朝贡贸易外。
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3、从商人地位来看,中国一直重农抑商,西方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倡议者支持并主张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
而《马可。
波罗行纪》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这就促使他们把对黄金的渴望付诸实践,积极向海外探险。
但中国一直重农抑商,把商业视为最底层。
明中叶以来,尽管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各级官吏对商人的态度并未改变。
4、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就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中国是官本位思想,当时城市中商业者力量作用虽有增长,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和封建势力相抗衡的力量,这就没有了西方系统完善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指导。
5、海洋技术及海洋领悟能力上,西欧王朝建立在海边,对海洋领悟能力强。
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而中国海岸线相对较短,且位于大陆内部,没有对海洋重视,对海洋认识不足,形成封闭的状态,这种地理位置也造成中国的安逸骄纵。
6、宗教的影响,西方人笃信基督教,成为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而中国笃信的是儒家思想,较为保守。
四、古代地理学发展阶段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古代地理学发展阶段(19世纪以前): 早期的原始地理学是了解其周围环境,并对它进行记忆和记载的。
且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局部的地理知识描述,并且多出现在诗歌、文学作品、史学、哲学等著作中。
如古希腊最早的地理记述出现于《荷马史诗》中、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著述的17卷《地理学》是最早的地理描述,我国的《山海经》、《禹贡》、《史记》等书中也有大量的地理记述。
但总的看来,这一阶段人类对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还没有十分注意进行分类,知识世界还不那么丰富广大,因而地理学突出地表现两个特点:一是处于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统一的未经分化的阶段,二是基本上处于描述地理阶段。
古希腊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1、斯特拉波(公元前64—23年)。
著有《世界地理》,全书17卷,是西方古代地理学的一部经典巨著,成为古代西方地理学中区域地理研究最早的代表著作。
2、托勒密(90—168年)。
搜集了罗马军队和商人的材料写成了八卷《地理指南》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地名词典,同时还绘制了部分地图。
著作《大综合论》是天体运动的标准参考书,其“地心说”思想统治了世界长达十几个世纪。
古罗马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以记述和实用为目的。
1、波里比阿(Polybius,前204-122),历史学者。
著有地方地理,记有地中海各地方的距离和西部地方的地形。
2、阿提密托尔(Aetemitor,1世纪),旅行家,测量学者。
3、阿加塔尔希德斯(Agart-harchides,前2世纪中),地志学者。
写过红海、亚洲、欧洲各地方的记述。
4、阿格里巴(Agrippa,前1世纪),军人,政治家。
视察帝国各地所做的地志和图记,献于凯撒。
五、近代地理学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洪堡和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近代地理学开始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
洪堡和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的原因是:因为奠基近代地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是:第一,什么是地理事像?第二,什么是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而洪堡、李特尔在这两点上给我们以明确启示,其观点足以支配着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倾向:第一,由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而阐明其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明了地理事像而确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以阐明人与地的相互关系为地理学的研究目的,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指导观念。
洪堡主要做了前一项工作,李特尔主要做了后一项工作。
洪堡治学涉及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磁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等各方面。
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新西班牙王国政治论文集》、《植物地理论文集》和巨著《宇宙》。
对地理学的贡献有:(1)确立了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
(2)近代人文地理学上地理唯物论始祖。
(3)沟通地理通论与地理专论的联系。
(4)究明种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
(5)始创地理学种种观察研究的方法。
洪堡从直接观察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了自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对僵化的自然观在自然地理方面打开了缺口,创立了自然地理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李特尔确立了地理学的概念和体系。
重视人的研究,重视人地关系,是人地关系最早的系统阐发者。
撰写了《欧洲地理》和《地学通论》。
比较重视地理学、形态地理学的方法对近代地理学影响极为深远。
主要贡献有:(1)确立了地理学的科学地位。
(2)统一的地理学空间观念(3)以人地相关为地理中心原则。
(4)区域分类的比较地理学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地理学的主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