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微生物)

合集下载

微生物实验设计-醋酸菌

微生物实验设计-醋酸菌

实验设计:醋酸菌的分离与纯化——生物科学2班秦琬莹辛吉瑀张博文一、实验目的学习醋酸菌的分离纯化、鉴定的原理。

掌握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划线法的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1.菌种的分离纯化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2.接种操作方法涂布平板法: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3. 结晶紫结晶紫是一种碱性染料,也一种极佳的精密酸指示剂,pH 0.5(绿)~2.0(蓝)~弱酸(蓝紫)~中性(紫色)~碱性(赭红色);所以在醋酸菌分离纯化平板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结晶紫溶液,既不会影响醋酸菌的生长,又可根据变色圈的大小很快把产酸高的醋酸菌株分离出来。

二、材料、用品1.样品:食醋2.培养基:(1)分离纯化平板培养基葡萄糖1 g,酵母膏1 g,碳酸钙2 g,琼脂2g,水100mL,121℃灭菌20min,冷却至70℃加入4mL无水乙醇和0.5mL 0.02%结晶紫冰醋酸溶液。

(2)液态发酵培养基葡萄糖l g,酵母膏1.5 g,磷酸二氢钾0.05 g,硫酸镁0.05 g,水100 mL,pH6.5,灭菌后冷却至60 ℃以下加入无水乙醇3.5mL。

3.器材:接种环、冰箱、试管、培养皿、无菌玻璃涂棒、移液管、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锅等。

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报告

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报告

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报告简介微生物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和基因等方面的特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改造微生物,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从而应用于生产、医疗和环境治理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性实验的方式,探究微生物的特性和应用,同时提高实验者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目的1、通过对大肠杆菌菌株的基因操作,实现β-galactosidase酶系统的启动。

2、应用微生物体系,展示酶促反应的特性。

3、加强实验者的实验技能和构建酶反应的理解。

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大肠杆菌菌株作为实验对象,实现了β-galactosidase酶系统的启动。

β-galactosidase是一种酶类物质,能够将葡萄糖苷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作用类似于人体中的消化酶。

大肠杆菌中存在着三个基因,可以共同编码β-galactosidase酶的结构,在克隆和基因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基因以操控大肠杆菌的酶类物质表达,从而实现酶促反应。

实验步骤第一步:克隆β-galactosidase酶的结构基因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克隆β-galactosidase酶的结构基因,这个过程可以通过PCR技术来实现。

PCR技术包括DNA双链分离、引物特异结合、嵌合和扩增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将需要克隆的DNA序列扩增至足够数量,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克隆处理。

第二步:构建双峰菌株(LDH+和LDH-)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构建双峰菌株,这些菌株包括LDH+和LDH-两种类型。

LDH+菌株中含有代表β-galactosidase酶结构的基因,而LDH-菌株则不含这些基因。

第三步:测定酶促反应的作用在这个步骤中,我们将LDH+和LDH-两种菌株进行混合,然后观察酶促反应的效果。

当β-galactosidase在LDH+菌株中被表达时,其能够将葡萄糖苷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由于LDH-菌株中不存在这个酶类物质,因此其无法完成这一转化反应。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级分离一、实验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将腐烂的大豆浸泡液中的细菌接种在含有酪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由于产蛋白酶菌株能在干酪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圈,因此能将产蛋白菌株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菌株经再次培养,就可获得纯种产蛋白酶的菌株。

二、实验器材1.菌种:从大豆浸泡液中获得2.培养基:(1)PD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备用。

(2)干酪素琼脂培养基:干酪素4.0g,用20ml 0.1mol/L NaOH溶液溶解后再加20g琼脂,加蒸馏水煮沸加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备用。

3.试剂:无菌水。

4.仪器:天平,电磁炉,烧杯,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高压灭菌锅,锥形瓶,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三、实验步骤1.将腐烂的大豆放入无菌水中浸泡,制成细菌悬浮液。

2.用涂布棒蘸取菌液接种于PAD培养基中,26℃培养48h。

3.倒置于酪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

4.挑取培养好的菌落接种于平板上,28℃培养48h。

5.观察各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情况。

6.选取透明圈较大的三个菌落分别接种在干酪素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48h。

7.观察受否为单菌落,若为单菌落且有透明圈,则为纯种产蛋白酶菌株。

若有杂菌,则需要重复步骤6,直到培养出纯菌为止。

参考文献[1]代玉梅.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2]黄志强,林白雪,谢联辉.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16-420.。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淀粉酶。

其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的土壤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采集含有细菌的样本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

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

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

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增殖培养是在采集的土壤和其他含有细菌的样本中添加一些物质,并创造一些其他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以便能够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以便我们从中分离出这些微生物。

因此,增殖培养实际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

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1、器材:小铲和无菌纸或袋(可保存)、8个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璃、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5个无菌水试管(每管4.5ml水)、3个烧杯、5个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10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微生物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抑制条件,探究微生物生长规律和抑制机制,提高对微生物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实验材料:微生物菌种、培养基、试管、移液管、灭菌器、酒精灯、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 筛选并培养微生物菌种。

2. 准备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如LB、NA、BHI等培养基。

3. 将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

4. 分别设置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抑制条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不同pH值等。

5. 观察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下微生物生长状态和数量,如采用显微镜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使用无菌技术进行菌落计数等。

6. 分析实验结果,探究微生物生长规律和抑制机制。

7. 优化微生物生长条件和抑制条件,提高微生物生长效率和抑制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
1. 所有实验器材需要在实验前灭菌消毒,以保证实验无菌。

2. 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3.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微生物生长状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无菌处理,避免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怎么写

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怎么写

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怎么写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怎么写微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代谢途径、遗传机制等。

然而,一个好的实验方案设计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微生物实验方案设计的要点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撰写微生物实验方案。

一、研究目的与背景在撰写微生物实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是指实验的目标和所期望的结果,而背景是指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

明确研究目的和背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实验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设计实验方案。

二、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步骤,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选择实验对象时,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和背景,并结合实验室条件和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

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对象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数据的可信度。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方法和步骤是实验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

在设计实验方法时,需要明确实验的操作步骤、使用的试剂和设备、实验条件等。

实验步骤应该具体明确,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并注意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控制组和实验处理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完成后,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评价实验结果的重要依据,也是验证实验假设和目的的手段。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描述、比较和推断。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展示实验结果,便于读者理解和解释。

五、实验安全实验安全是实验方案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实验人员的个人安全和实验材料的安全。

在实验方案设计中,需要详细列出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和实验材料的储存、处理和处置。

六、预期结果和讨论在实验方案设计的最后,需要明确预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微生物自我设计实验报告

微生物自我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它们在物质循环、生物降解、生物制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深入理解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特定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 分析微生物生长与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微生物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营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乳糖培养基、淀粉培养基- 实验器材:培养皿、移液器、酒精灯、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 酚红指示剂- 1mol/L NaOH- 0.1mol/L HCl- 生理盐水四、实验方法1. 配制不同营养物质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

- 葡萄糖培养基:葡萄糖10g,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00ml。

- 乳糖培养基:乳糖10g,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00ml。

- 淀粉培养基:淀粉10g,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000ml。

2. 分离微生物:- 将大肠杆菌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

- 用无菌移液器取少量菌液,涂布于不同营养物质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

3. 观察并记录结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 使用酚红指示剂检测培养基pH值变化,观察微生物生长对培养基pH值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湿润、粉红色。

- 在葡萄糖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湿润、粉红色。

- 在乳糖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湿润、粉红色。

- 在淀粉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良好,呈圆形、光滑、湿润、粉红色。

病原微生物实验设计

病原微生物实验设计

病原微生物实验设计病原微生物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观察、研究和实验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可以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就病原微生物实验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实验目的病原微生物实验的目的通常是为了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特点、代谢途径等;2)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如毒力因子、感染途径等;3)探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等;4)评估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抗菌活性。

二、实验设计1. 选择病原微生物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种病原微生物。

根据实验目的和所关注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研究。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 实验设备与试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需求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皿、恒温箱、离心机等;常见的试剂包括琼脂、培养基、抗生素等。

3.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步骤应该详细、准确,确保实验可重复。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实验样品和培养基。

将需要研究的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并制备适量的培养基。

步骤二:接种和培养。

将病原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需注意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以促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步骤三:观察和记录。

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的形态和颜色。

记录菌落的数量和大小等信息。

步骤四:测定毒力。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通过体外或体内的方法测定病原微生物的毒力。

例如,可以通过小白鼠进行毒性试验来评估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损害程度。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应该详细、准确地呈现,包括实验数据、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等。

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四、实验控制和安全在病原微生物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和操作过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控制和安全措施如下:1.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实验室防护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居民常用香皂杀菌效果检测
成员:邓广湘王瑞刘英
杨娟曾宇恒
专业班级:2013级生物科学本科班
教学院:生态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聂宗平邓琳琼
完成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牛肉蛋白胨培养基的原理和配制方案。

2.通过实验证明各种洗涤用品的杀菌能力到底如何,是否对多数细菌都起作用。

3.掌握微生物实验的设计及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着装器具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场也出现来越来越多的去污杀菌商品,去污能力广大群众都能显而易见,但是杀菌能力到底如何去有待商榷,于是我组萌发了“检测居民常用杀菌香皂”的杀菌能力的想法,通过实验证明各种洗涤用品的杀菌能力到底如何,是否对大多数细菌都起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洗手产品也越来越多,并且大部分产品都宣传其具有除菌功能。

但现有的《消毒技术规范》中除菌方法尚未建立,故无法对现有的除菌产品的除菌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本研究按照文献[1]中的试验方法,并结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对部分含抗菌成分香皂的除菌效果进行了检测。

三、实验背景
舒肤佳:脂肪酸钠,水,玉米淀粉,甘油,香精,三氯卡班,氯化钠,椰油酸,二氧化钛,柠檬酸,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硫磺二钠。

能帮助有效洗去皮肤接触的常见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种),
灰尘等物质。

(3.5RMB)
上海硫磺皂主要成分:硫磺粉,依替膦酸, 羟乙二磷酸,乙二氨四醋酸四钠,香料。

具有抑制皮脂分泌、杀灭细菌、霉菌、寄生虫等特殊功能,对皮肤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1.3RMB)
满婷香皂:植物抑螨素,人参提取液,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棕榈仁提取液。

各类肤质,大人小孩均可以,除螨杀菌抑菌(治疗预防)均可(8.9RMB)
力士香皂:脂肪酸钠,水,香精,棕榈酸,氯化钠,甘油,二氧化钛,蜂蜜,黑桑叶提取物,高岭土,膨润土,EDTA四钠,羟乙磷酸四钠,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二钠,CL12490。

保湿抗菌消炎清洁。

(3.9RMB)
四、实验器材
各种品牌香皂4块蛋白胨平板培养基15个小试管5个酒精
灯手术刀微量移液器医用酒精移液管医用棉签金黄色
葡萄球菌菌种大肠杆菌菌种蒸馏水恒温箱标签纸
五、实验步骤
1、在超市随机选取以上4种香皂各一块。

2、取牛肉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5个,每组5个分为3组,标号为
A B C组,每组培养基标号1 2 3 4 5 其中A组培养接平铺接种大肠
杆菌 B组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 C组接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
合菌
3、准备5支小试管分为5组,分别为1 2 3 4 5。

每支试管注入
10ML蒸馏水
4、在无菌环境下使用无菌小刀划取4种香皂各5g(从内部划取),
分别溶于对应的试管。

1号溶解舒肤佳香皂 2号溶解硫磺香皂 3号溶
解满婷香皂 4号溶解力士香皂 5号空白对照
5、待香皂完全溶解后使用微量移液器,将试管中的液体移入对
应的培养基孔中
6、将培养基至于37°C恒温培养箱中,24小时候比较A B C D E 培养基的抑菌圈大小
五、注意事项
六、实验记录
七、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