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2《体操—队形队列》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

合集下载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队形知识,包括队列队形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3.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队列队形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2. 集体操动作。

3. 队列队形的变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队列队形的名称和动作要领,集体操动作。

2. 教学难点:队列队形的变换,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队列队形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本节课的学习。

2. 队列队形教学:a. 教师讲解并示范队列队形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操教学:a. 教师讲解并示范集体操动作。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队列队形变换教学:a. 教师讲解并示范队列队形变换的方法和动作要领。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队列队形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队列队形和集体操,加强身体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队列队形的动作准确性。

b. 集体操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c. 队列队形变换的熟练程度。

3. 评价标准:a. 动作准确:动作规范,无明显错误。

b. 协调性和节奏感:动作连贯,节奏感强。

c. 队列队形变换:变换迅速,队形整齐。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

2. 教学器材:口哨、标志杆、音乐播放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基本的队列队形和集体操动作。

队列和体操队形优秀教案

队列和体操队形优秀教案

结束局部一、放松活动
按照做准备活动的队
形站立,打太极进行手部、
大腿的放松,深呼吸2次。

队形:▼
●●●●●●
●●●●●●
●●●●●●
●●●●●●





打太极拳进
行放松。

1
5


小二、集合整队
要求:快静齐。

队形

●●●●
●●●●
●●●●
●●●●
做到“快、静、
齐〞
三、布置任务
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一下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下节
课我们再比一比。




认真聆听记
在心里。

四、收还器材安排体育委员收器材。

体育委员帮
老师收器材。

五、下课
全体同学立正,总结:〔在
本节课中每个同学都有比
拟明显的进步,希望大家
继续发扬这种精神,给自
己鼓掌〕好了,本节课就
到这里,下课!向左转,
两路纵队齐步走回教室。

听指挥,不能
随意走动。

课的预计练习密度:30%—35%
最高心率:110次/分
预计心率曲线:
场地
羽毛球
场地
教学器材音乐
播放器、
课后反思。

队列队形单元教学计划

队列队形单元教学计划

队列队形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队列队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常见的队列队形动作,如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等。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身体姿态。

4、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队列队形动作的规范和准确。

行进间队列动作的整齐度和节奏感。

2、教学难点原地转法和行进间转法中方向的准确判断和动作的协调一致。

在队列变换中保持队伍的整齐和稳定。

三、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法:通过教师的标准示范和详细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解练习法: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逐步进行练习,便于学生掌握。

3、集体练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集体练习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对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单独指导。

4、游戏竞赛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宽敞,无障碍物。

2、准备口哨、标志物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立正、稍息、看齐、报数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导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队列队形,引导学生思考队列队形的作用。

3、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立正、稍息、看齐、报数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 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看齐:向右(左)看齐时,基准学生不动,其他学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同学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名学生的头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体操队列队形表演教案

体操队列队形表演教案

体操队列队形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体操队列队形表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学习体操队列队形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4.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体操队列队形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2.学生对于队形表演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体操垫、操场或体育馆;2.教学内容,队形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教学人员,体育老师和助教;4.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操场或体育馆。

五、教学步骤。

1.热身活动(10分钟)。

在开始正式的训练之前,首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包括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好身体。

2.基本动作练习(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体操队列队形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手臂、腿部的动作,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

3.队形排练(3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5-10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负责设计和排练一段队形表演。

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和辅导,确保队形表演的整体效果和每个学生的动作技巧。

4.整体排练(20分钟)。

将各小组的队形表演整合成一个整体表演,进行整体排练。

教师对整体表演进行指导和调整,确保整体表演的效果和流畅度。

5.表演训练(20分钟)。

学生们进行表演训练,包括表演姿势、表情和动作的协调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和调整,确保表演的效果和舞台感。

6.表演展示(10分钟)。

学生们进行表演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队形表演。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们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体操队列队形表演教案的训练,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体操队列队形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训练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为学校的文艺演出和比赛做出更大的贡献。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优秀10篇)

队列队形教案 队列队形教学教案(优秀10篇)

队列队形教案队列队形教学教案(优秀10篇)体育与健康《队列队形》教案篇一内容(室内课)1:引导课,体育常识: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方法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

教学内容一、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讲解课堂要求任务。

一、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

二、课堂常规①、认真遵守纪律。

②、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正确姿态。

③、能够自觉做到无故旷课,迟到,有事要请假。

三、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步骤与方法步骤:1、制定前要对自已的体能、健康状况等素质有一定的了解2、根据检查与测试结果确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3、按确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锻炼4、对锻炼过程进行评价5、适当修定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6、按修定后的内容进处锻炼。

7、经过一定时间或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以后再进行评价检查锻炼效果方法:1、锻炼阶段2、确定每个锻炼阶段的重点与指标3、划分确定每周练习的次数和时间4、确定每周练习的负荷的节奏5、确定每周练习的内容二、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的格式与内容1、条目式2、表格式四、制定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注意的问题1、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制定要全面2、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3、循序见进教学内容4、要有合理的运动负荷5、要留有余地队列队形教案篇二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1、队列队形;2、游戏:穿过小树林;教学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队列队形的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变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抓人"2、小型徒手操。

三、列横队,体操队型1、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

新课标水平二《队列和体操队形》体育与健康教案

新课标水平二《队列和体操队形》体育与健康教案

教学 重点
按照口令把动作做到位
教学 难点
预(动)口令的节奏掌握
过时 程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及要求


课堂常规
1.教师指定地点集 1.到指定地点集合
组织队形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

2.师生问好
2.检查学生着装 数

3.宣布本节课任务及安全要求 3.提出本节课任务 3.师生问好
1.立正:跟(足跟)并,尖(脚 2.教师教师指挥学 所 要 求 的 基 本 动 尖)分,手贴紧(腿侧),“三挺 生进行原地三面转 作,按所下达的口
一睁”(挺膝、挺胸、挺颈、眼睁 向练习
令,把动作按要求
大),眼有神。 2.稍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体
认真做到位
重平均放在两脚上,两眼平视前 方师生总结

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4.回收器材

5.师生再见

教学 反思
1.教师带领学生放 松 2.点评学生表现并 总结 3.布置课后练习 4.组织学生回收器 材 5.下课
1.认真放松练习 2.积极听讲,总结 反思 3.记住课后练习 4.积极认真回收器 材 5.向老师再见
预 平均心率:140±5 次 场
右转,看哪组做的整齐、规范 决,引导学生正确 求进行游戏
3. 同学之间互助
参与游戏 1.分组、选队长
3.及时纠正自己所 犯得错误
【竞赛】分组展示、评分 一组比赛、三组裁判
2.巡回指导
1.积极练习、准备 展示
组织形式
【体能】课课练 俯卧撑 20*3 静力支撑 30 秒
1.组织学生进行课

小学体育人教三年级全一册第二章基本体操队列队形教案

小学体育人教三年级全一册第二章基本体操队列队形教案

教学内容队列队形:集合、立正、稍息、报数、体操队形、原地踏步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3、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学习及活动形式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3、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二、准备活动:1、游戏:抓人2、徒手操1、用语言要求学生、提醒学生、激励学生。

2、简要讲述本课的主要内容及目标要求。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游戏。

4、教师带领学做徒手操1、体育委员整队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2、学生要力求做到快、静、齐。

3、学生和教师一同做游戏。

4、学生认真听讲跟教师一起做徒手操。

组织:▼********************************************************要求:高度集中注意力基本部分一、队列队形:1、快快集合;2、稍息、立正、报数;3、体操队形;4、原地踏步二、游戏:穿过小树林一、队列队形1、讲解动作和要领。

2、做完整正确示范。

3、带领学生一起练习。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巡回指导。

二、游戏:1、教师将游戏规则。

2、教师做示范。

3、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一、队列队形1、认真听讲看示范。

2、精神饱满。

3、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

4、学生练习,分组练习。

5、学生练习时精神饱满整齐一致。

二、游戏1、认真听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分组练习。

3、学生练习时精神饱满整齐一致。

《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案

《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案

《队列和体操队形》教案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讲明所学内容对发展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的作用,让“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队列队形是体操项目之一,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反应能力具有显著作用,队列队形是在学习水平一齐步走、跑步走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原地转法动作为继续学习行进间转法动作奠定基础,通过模仿、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心理品质。

三、学情分析水平二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

独立意识也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希望能够自主思考的空间。

其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提高较明显,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开始提高细节要求。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队列队形的构成,90%的学生能够展示队列和体操队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与练习,熟练掌握队列队形的变化和徒手操,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指挥口令的正确性,动作示范的标准性。

难点:队列队形操练的一致性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六、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操—队形队列》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说明
柳州市文惠小学体育团队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遵循动作技能学习规律,逐层递进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技术动作。

为了避免队列队形学习的枯燥,防止学生走神,增加学习效果,教学中大量运用师生的互动,师生轮换领呼领做,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开展学习。

教学过程坚持集中学、练,并随时提示学生相互的配合,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
在体育课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队列队形,他是体育教学的窗口,是展示每一位学生和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

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促进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和内脏器官及上下肢力量。

以及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等素质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能力。

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段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平时体育课上已经建立起了简单的队列队形常规,能按老师的口令完成一些基本的队形变化,但是仍有些队列队形的动作没掌握需对其进行纠正。

学生性格差异较大,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

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性格比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课程的内容(例如增设趣味性项目,游戏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体验正确的基本队列姿势,养成遵规守纪的意识和适应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队列练习中动作的要点,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3.心理健康目标:养成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社会适应目标:增强纪律和集体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口令一致
难点:身体协调,动作统一
六、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的设计中除情景设置法外,还采用了激趣法、游戏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练相结合引学生进行练习。

2.规范上好体育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多媒体视频演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发言、动作、展示进行相应的评价。

4.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每课都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不断巩固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课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

练习中充分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安排他们在学习中去帮助带动他人练习。

5.重视安全教育和保护与帮助,把安全的要求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合、理安排每节课的适宜运动量负荷,使学生有序地活动、有效的发展。

七、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的难度和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们把“队形队列”这个单元分成4个课时进行教学。

其中:
第一课次:纠正队列队形基本动作
第二课次:向左转走
第三课次:复习向左转走
第四课次:考核:向左转走
《体操—队形队列》(教材)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集中。

放松游戏:
1.仔细听讲放松游戏方法。

2.认真练习。

3.组织如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