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计划
2024年中专体育课教学计划

随着2024年的到来,中专体育课教学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健康发展的目标进行精心设计。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中专体育课教学计划的详细内容:一、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体质:通过系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等。
2.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合理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3.提升运动技能:教授学生多种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体操等,使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项擅长的运动。
4.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通过团体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5.心理素质培养: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田径类:包括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等,以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和爆发力。
2.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球类技能。
3.体操与舞蹈:教授学生基本的体操动作和舞蹈技巧,增强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健身与瑜伽:引入健身操和瑜伽课程,帮助学生塑造身体,增强柔韧性和平衡感。
5.水上运动:如游泳,不仅是一项生存技能,还能锻炼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授运动技能的同时,穿插讲解相关的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等理论知识。
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提高。
3.游戏与竞赛: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游戏和竞赛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个性化辅导:对于有特殊需求或兴趣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发展特长。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学期:重点教授田径类和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2.第二学期:继续强化基本技能,引入体操、健身和瑜伽课程,组织校内小型比赛。
3.暑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户外运动,如徒步、骑行等,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4.第三学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选修课程,如水上运动、舞蹈等。
中职体育课教案20篇课件

中职体育课教案20篇课件教案标题:中职体育课教案20篇课件教案1:篮球基本运球技巧训练教案2:足球基本传球技巧训练教案3:羽毛球基本发球技巧训练教案4:乒乓球基本发球技巧训练教案5:排球基本发球技巧训练教案6:网球基本发球技巧训练教案7:游泳基本蛙泳技巧训练教案8:田径基本短跑技巧训练教案9:健美操基本动作技巧训练教案10:体操基本跳跃技巧训练教案11:击剑基本剑术技巧训练教案12:拳击基本拳法技巧训练教案13:射箭基本射击技巧训练教案14:柔道基本摔跤技巧训练教案15:跆拳道基本踢腿技巧训练教案16:武术基本拳法技巧训练教案17:高尔夫基本挥杆技巧训练教案18:滑冰基本滑行技巧训练教案19:滑雪基本下坡技巧训练教案20: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训练每篇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某项技巧、提高某项能力等。
2. 教学重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习重点内容。
3. 教学准备:列出所需教学工具、器材和场地等准备工作,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教学步骤,包括引入、示范、讲解、练习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5.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技能训练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分组训练、个别指导等。
6. 教学评价: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情况。
7. 教学延伸:提供一些延伸活动或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20篇中职体育课教案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

2024年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身体素质目标: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
2.健康意识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3.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至少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并能够参与相关的体育活动。
4.团队精神目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基础体育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2.健身与保健:包括体操、瑜伽、太极拳等,以及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
3.户外与生存技能:如徒步、登山、露营等,提高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
4.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视频教学等方式,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采用示范教学、分组练习、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体育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课程、体育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根据中职学校的学期安排,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得到充分的教授和练习。
五、考核与评价1.过程性评价:日常的出勤、课堂表现、体育作业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体育测试、竞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健康意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安全与管理1.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安全第一,教授学生安全防护知识。
2.健康管理: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特殊体质的学生,采取个性化教学措施。
3.器材管理:定期检查体育器材,确保教学安全。
中职体育教学计划

2012年—2013年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师:刘继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体育教学的目的: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2.体育教学的任务: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点重点: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
三、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根据教材的要求,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生理特点、认真备课、上课、多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针对性的趣味游戏,进行小型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培养班级体育骨干协助教师完成体育教学。
四、学情分析各班素质差别较大,男生性情好动,敢于挑战,女生好静,不愿活动,虽然很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常规传统的教学课堂,对有难度,有危险的运动项目有畏惧心理,运动兴趣运动能力还需加强,另外根据这几天来的观察,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运动水平急待提高,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锻炼、参与锻炼、终身锻炼势在必行,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中专学生的心肺机能不断提高,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增强,因此,可以运用一定的有氧运动来提高学生的心肺能力。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军训第二周: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一第二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第三周: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三第四节(踢腿运动、体侧运动)第四周: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五第六节(体转运动、全身运动)第五周:中秋国庆放假第六周: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七第八节(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第七周:复习第八套广播体操第八周:复习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九周:篮球传球教学(双手胸前传球)第十周:篮球传球考核(复习双手胸前传球)第十一周:篮球运球教学(以游戏方式进行学习)第十二周:篮球运球考核(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第十三周:篮球投篮教学(以单手肩上投篮为主)第十四周:篮球投篮考核(男生罚球线投篮、女生虚弧线前投篮)第十五周:篮球运球上篮(以三步上篮为主)第十六周:篮球运球上篮考核(三步上篮考核)第十七周:组织本班男生篮球比赛第十八周:组织本班女生篮球比赛第十九、第二十周:组织好学生进行期末考试备考篇二:中职体育教学计划篇三: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电子技术应用班都春招生占大多数,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性,学习成绩差、心理素质不稳定、组织纪律意识薄弱、自尊心强,但我相信任何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教师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主这一机会。
中职体育的教学计划

中职体育的教学计划中职体育的教学计划1 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一)中职学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
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上,必须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倍增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在激烈竞争的岗位或职业转换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职业体能要求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
企业员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考虑,除了对专业技能和熟练程度提出要求外,也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
如航运要求游泳技能,电力要求攀爬能力,机械工程类要求身体力量等。
可见,中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加迫切,特别是采用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紧迫,这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三)社会发展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社会适应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力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涉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体育教育就要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上起到作用。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
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一)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中职体育教学要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使学生体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身心健康都得到健康发展。
2024年中职体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中职体育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核心,通过系统化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基础体育技能:重点教授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基础体育项目,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规则。
2.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了解营养学、运动医学等知识。
3.体能训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4.竞赛与团队合作:组织校内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安全与急救: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以及简单的急救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教授体育知识,更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2.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和比赛实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游戏与竞赛:通过设计各种体育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第1-4周):基础体育技能教学,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的规则和基本动作。
2.第二阶段(第5-8周):体能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
3.第三阶段(第9-12周):健康教育,结合体育教学,传授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知识。
4.第四阶段(第13-16周):竞赛与团队合作,组织校内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精神。
5.第五阶段(第17-20周):安全与急救,教授学生基本的运动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五、评估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出勤率、体育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评价。
2.总结性评价:学期末进行全面的体育技能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学生反馈:定期组织学生填写反馈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中职生体育课教案(11篇)

中职生体育课教案(11篇)中职生体育课教案篇1一、整队:1、同学提前到上课场地,做好上课预备。
2、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要快速集合整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3、临上课时,同学已经站好队形,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在就听老师口令,老师不在的时候可以有体育班委带着绕操场跑步。
二、穿着:同学穿着要合乎平安与卫生,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特殊是立刻到冬天了,不能穿外套,戴口罩、围巾;不能穿皮鞋、凉鞋和携带有碍练习的硬质物品。
女生的发卡,手表,男生的腰带等等。
盼望大家协作。
三、考勤:1、同学要按时上体育与健康课,参与体育活动。
免体生必需有医生证明,病(例)假同学要遵照体育老师的支配,参与适当的活动或随组见习。
2、上课时体育委员要向体育老师如是实汇报出勤状况,并仔细记录考勤。
3、体育与健康课无故缺勤,要严格执行《中同学体育健康标准》的规定酌情扣分。
四、文明行为、组织纪律:1、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出勤状况时,师生相互问好,老师宣布教学内容及任务时,师生都要采纳立正姿态。
2、因故迟到或早退的同学,需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方可入列或离队。
3、上课时同学要仔细学习,主动熬炼,不嬉笑打闹,不起哄,不说脏话,不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事。
4、上课期间一律不得无故离开运动区。
五、分组活动及轮换:1、分组活动时,体育小组长整队带入老师指定的练习场地,严格组织小组同学进行练习。
同学要听从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指挥,未经老师批准,同学不准离开练习场地。
2、听到分组轮换或集合的信号时,体育小组长应马上停止练习整队,把队伍带至轮换或集合场地。
六、平安卫生:1、参与练习前,同学要仔细做好预备活动。
2、严格根据课上规定的练习内容、要求、爱护与关心方法进行练习。
3、投掷和体操项目练习,未经老师同意,不准动用器材,不得随便移动、升降器械的位置或高度,不得转变练习项目、要求与投掷挨次,以防损害事故的发生。
七、场地器材:1、体育委员要提前向体育老师问清本课所用器材,并在课前组织体育小组轮番值日,做好器材的预备。
中职体育教学计划(7篇)

中职体育教学计划(7篇)中职体育教学规划1为了提高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增加学生体质,依据国家教委有关教育改革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各专业特色、特点和实际状况以及中专体育教学的共性,为把学生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合格人才,特制订体育教学大纲拟在本校试行。
一、中等专业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一)体育教育的目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安康,增加学生的体质,到达学校教育要求,使其适应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需要,为航运事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体育教学的任务:1.全面熬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养的进展。
依据航海专业对体质的要求,应进展职业专项体育教学。
全面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量,使学生具有充足的体力从事学习、工作和劳动。
2.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熟悉,培育学生的身体熬炼力量,使其把握肯定的体育根本学问、技术、技能以及科学熬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养成自觉熬炼身体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3.培育学生为祖国熬炼身体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进展共性和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体育教材选编原则(一)从增加学生体质动身,教材要有利于全面进展身体素养和提高身体根本活动技能,同时应留意进展航海专业所必备的身体素养和职业根本活动技能,要以“三个面对”和“四有”人才的规格作为选编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遵照学生生理、心理进展规律、熟悉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把进展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教材贯穿始终。
(三)正确处理根本教材、选用教材以及专项教材的关系,既有根本教材的统一要求,又有肯定比例的选用教材和具有实效性的专项教材。
教材内容上表达出学问性、趣味性、消遣性、实效性,适当加大理论学问教材的容量,同时要考虑与中学体育教材相连接。
三、教材的分类安排比重说明(一)体育教育分类是依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规律与教学任务相结合,根本教材按人体根本运动力量和运动工程相结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
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南方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紧紧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主题,将体育与健康有机融合,在介绍体育的。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处理好体育技能、健康知识、卫生保健、体育欣赏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系,突出人文体育精神。
三
学情分析
这个专业是我校学生中文化素质较好的一个专业,同时对基础文化的学习也是较为重视的一个专业,学生课程比较繁忙、作业较多、学业压力比较大,那么对体育锻炼可能会有一定的忽视,本堂客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让身体素质满足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
四
教学目标
学生的年龄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体育文化教育,向学根据生传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安全和保健知识,使学生掌握一般运动技能和运动生理知识,不断扩大对体育文化领域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体育欣赏水平与运动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健康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体魄,通过积极引导和创设条件,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态度,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毅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体育技能
2、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
3、增加适应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以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
教学难点:1、影响学生的社会心理
2、规范行为规范
3、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
六
具体措施及教学方法1、严格要求上课常规,教师在时间和服装上起到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发每堂课进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2、因材施教。
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的需要,按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采取淡化(如田径类、体操类项目)、简化(如球类项目)、美化(如健美操)等措施加以区别对待;提倡按男、女生分别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同的专业也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3、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4、采取课程设置模块化、优化课程内容和灵活变通实施方法等措施,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5、在使用语言教学法时,采取文雅、真诚和爱护学生的语言,有分寸地指出不生的不当之处,启发他们自觉地认识错误。
6、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测试项目
进行整体评价。
多采用激励评价,以表扬为主,通过艺术化的鼓励性语方,来提调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八、教 学 进 度 安 排
本学期总课时 、周课时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 2 第二周 田径技能 2 第三周 田径技能 2 第四周 田径技能 2 第五周 田径技能 2 第六周 篮球技能 2 第七周 篮球技能 2 第八周 篮球技能 2 第九周 篮球技能 2 第十周 体操技能 2 第十一周 体操技能
2 第十二周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 2 第十三周 排球技能 2 第十四周 排球技能 2 第十五周 大众健美操
2
七 考 核 方 式
课程成绩由过程考核、技能考核、自我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具体考核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1、技能考核:70% (考核项目1、
2、3参考《标准》评分,项目4、5进行技评,校园舞蹈和武术操可进行分小组进行技评)
2.平时过程考核成绩:20%(平时课堂学习态度30%,课后参加阳光体育锻炼占70%)
3、自我评价10%(对自已的身高、体重对照高中生向高标准体重标来评价自己是否肥胖50分、超重60分、过轻60分、营养不良50分、正常100分。
)
第十六周拓展运动 2 第十七周拓展运动 2 第十八周拓展运动 2 第十九周期末测试 2 第二十周期末测试 2 第二十一周期末测试 2 第二十二周
合计
专
业
科意见
专业科:
年月日
教
学
管
理
科
意
见
教学管理科: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