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读·书(12分)生活中传统文化到处可见,赏墨香怡人的书法作品,诵含义隽永的古典诗文,筑中国传统文化长城,向世界奉献一份厚礼。
【书法无言的诗篇】1.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明清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傅山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呈现的是山西晋祠博物馆陈列的傅山书法作品(局部)。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 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B. 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 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D. 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甲:()乙:()【诗文多彩的画卷】2.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小宇震撼。
他查阅资料,对诗剧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做了进一步了解。
这幅宋代名画用“青绿”营造美妙的意境,启发小宇制作了“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卡,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
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二、读·思(38分)(一)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世界的未来。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学校开展了以“追寻火红岁月·奏响青春乐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跨越百年丹心依旧:倾听杰出人物的心声】3.活动开始,板报组成员选择了以上材料作为本期板报的内容。
请你研读材料,思考内涵,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2分)高君宇以_______为己任,言辞中传达出革命者置生死于度外的心声;金博洋以突破自己为目标,话语间展现出当代青年_______的风采。
【活动二扎根时代不负韶华: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4.活动进程中,校园广播站设置了“新闻速递”专栏。
为了及时报道青年志愿者的相关资讯,需要概括这则消息最重要的事实,请你帮助完成。
(30字以内)(2分)【活动三执炬向前开创未来:传递名著不朽的力量】经典有光/可以助人致远/理想如炬/可以点燃心灵/一个人的心灵一旦被理想点燃/就会有百折不挠的雄心/滴水穿石的坚韧/就可以向着未来奋勇前行5.以上是本次活动的结束语,主持人朗诵时,舞台屏幕上将同步播放能反映“理想使人奋勇向前”的文学作品人物及相关情节。
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一、读·书(12分)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3),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辛弃疾)(5),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6)但知其一,,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二、读·思(38分)(一)“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图一“解说”中“”改成“”(2)图二“解说”中“”改成“”【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4.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
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语文一、读·书(12分)生活中传统文化到处可见,赏墨香怡人的书法作品,诵含义隽永的古典诗文,筑中国传统文化长城,向世界奉献一份厚礼。
【书法无言的诗篇】1.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
明清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傅山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呈现的是山西晋祠博物馆陈列的傅山书法作品(局部)。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甲乙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甲:()乙:()【诗文多彩的画卷】2.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小宇震撼。
他查阅资料,对诗剧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做了进一步了解。
这幅宋代名画用“青绿”营造美妙的意境,启发小宇制作了“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卡,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
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只此青绿色彩意蕴诗句梳理“青绿”指深绿色。
古诗文中,这种色彩常常象征生命与勃勃生机。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_”,杜甫笔下青山不老;“___________,回清倒影”,郦道元文中绿水常流;“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王湾眼里山青水绿。
古诗文中表示“绿”的词语,还有“碧”“翠”“沧”等,它们在色泽的深浅、明暗上有细微区别。
(2)“上下天光,___________”,洞庭湖碧波荡漾;“___________,蒙络摇缀”,小石潭树木葱茏;“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大海中船帆高扬。
古诗文中一些特定的代称因与“青绿”有关而别具美感,如“青鸟”“汗青”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盼鸟传信以解愁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文天祥一片丹心永垂史册。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魁梧(wú)恬不知耻(tián)B. 滑稽(jī)蜷缩(juǎn)毋庸置疑(wù)C. 馄饨(tún)楷书(kǎi)骇人听闻(hài)D. 翌日(lì)饶恕(shù)随声附和(h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城市管理也将更加智能化。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一篇有关中国诗词的论文,参考了《文化中国》《唐诗鉴赏》《中华活页文选》等文献资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D. 通过“智慧课堂”的建设,使太原市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得到了普及,教学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活字印刷术在韩国得到了传承,它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B. 中国文学巨匠钱钟书先生在谈到杜甫诗的炼字时,曾不无感慨地说:“琢字成珠,有若鸿蒙初辟,每句话都像一颗颗明珠般闪耀。
”C. 秋后的田野上一片萧瑟,那些曾经娇艳欲滴的花儿都凋零了,只有疏菊还在朵朵开放,与松柏为伍,与天地为邻。
D.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不仅以他的智谋名扬天下,更以他的信义赢得了四海。
4、下列名著中,写到人物张飞的一项是()A. 《水浒传》B. 《红楼梦》C. 《三国演义》D. 《西游记》5、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节”,邀请你参加并撰写一篇宣传稿,以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
请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字数不超过150字。
①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宗旨是什么?②本次活动将展示哪些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③参与本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山西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篇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山西九年级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2篇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积存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1)①征蓬出汉塞②一览众山小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闲来垂钓碧溪上⑥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⑦会挽雕弓如满月⑧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共4分。
每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的不得分)2.(9分)(1)璀 xin chng (共3分,每空1分)(2)决美绝美 (共2分)(3) 辶深远 (共2分)(4)我们的思想莫非不会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吗? (共2分)3. (4分)(1)《安徒生童话》冰心 (共2分,每空1分)(2)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 爱 (母爱、亲情) (共2分,每空1分) 4.(12分)(1)例如:①徽标由(月亮)、彩云、卷轴、书法等中国元素构成,图案美观,表达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传统诗词文化的宗旨。
②徽标中“中国诗词大会”六个字,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既突出了栏目的主题,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3分。
答对其中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如未能点出“中国诗词大会”这个主题扣1分,语言表述不清晰酌情扣分。
)(2)例如:寻文化基因,赏诗词精华。
(2分)(3)例如: 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你经受了熬炼,获得了成长。
不要气馁,你热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竞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分。
语言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其中称呼、引用适当诗句,各1分)(3) ①应将“开设”一词改为“开展”。
(2分,修改后只要搭配得当即可得分)②应当删去“通过”或“让”。
(1分)二、阅读(55分)【一】 (22分)5.例如:“我”:活泼爱笑(活泼开朗);女代课教师:朴实亲切(温顺和善);男数学教师:不苟言笑(威武古板) (3分,意思对即可)6.不好,(1分)黄裙子和绿帕子分别指代“我”和数学代课教师,文章先写了“我”,再写数学代课教师,文题“黄裙子,绿帕子”的挨次与文章写作挨次相全都,因此不能调换。
中考山西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山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读·书(12分)1.亲爱的同学,富有哲思的语言可以帮你成为智慧的人。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从三句话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句,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优美深情的语言可以让你变成温暖的人。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燕然未勒归无计”;《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
(2)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二、读·思(38分)(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为此,学校举办了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回首·让青春与信仰同向】回首百年征程传承信仰力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
无论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向。
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上文是小明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加点的词“光明”“幸福”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朗读时应铿锵有力。
D.上文最后一句话的主干是“这是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二:坚定·让青春与信念同行】4.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可以使你成为拥有信念的人。
202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选自《论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8. 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考查筛选信息。根据首段中的“看到了你们在我公众号的留言中提出的问题。人生难免遇到艰难时刻,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无法告诉你们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可知,青年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人生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如何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时刻?)
【7题详解】
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面对困境要从容镇定,勇于对抗。在大风袭来的艰难时刻,“我”受到爷爷言行的激励,变得勇敢、坚强、机智,最终和爷爷一起渡过难关。杜小康因为家庭变故辍学后跟随父亲去放鸭,一场暴风雨后,他变得坚强、成熟。由此可见,如果人生中遇到“大风”,要迎难而上,不言放弃,最终获得胜利与成长。
示例三:《简·爱》中的简·爱适合。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是她的理想追求。童年时她敢于和骄横恶毒的表哥、舅妈以及冷酷的学校司库对抗,成年后她敢于有尊严地追求地位悬殊的爱情。一路磕磕绊绊,但为了理想她一直奋勇向前。
【解析】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适合。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为了实现自己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害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版
一、阅读理解
A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B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C篇
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 内容:请按照表格格式填写。
2. 题目: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 内容:请回答问题。
二、短文改错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每行划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三、单词拼写
请根据上下文和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的正确形式。
四、书面表达
请根据提示,完成一篇100字以上的作文。
五、段落选择
根据段落的内容和顺序,选择正确的选项。
六、阅读填空
请根据文章内容,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以上为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
具体详情请参考附件中的word版文档。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模拟内容,非真实考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读·书(12 分)1.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
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分)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 分)(1)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2),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北朝民歌(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龚自珍(4),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5)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6)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
《爱莲说》周敦颐(7)《望岳》中的“,”,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秦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二、读·思(38 分)(一)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
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
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3.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
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
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伸手捉住一只。
刘思扬〔怜惜地望着 A)〔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 A。
A 〔惊喜)〔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
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4.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
剧本中的 A 指(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着《》,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
(3 分)【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山高路远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5. 三班同学朗语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
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的精神。
(2 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6~7 题。
伤疤的身价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
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因为黄花梨生长于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在风雨飘摇中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十分迷人。
原来,正是因为经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多灾多难之后形成的伤疤,才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具魅力,以致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成为收藏家推崇的对象。
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伤疤就不成为伤疤,而是上天的恩赐。
6. 阅读材料可以发现,题目中的“伤疤”有两层含义,各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3 分)7. 同学们围绕怎样“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展开讨论,有人认为要靠顽强的毅力,有人认为需要过人的智慧,还有人认为离不开从容的心态。
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10 分)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的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 100 字。
(三)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8-11 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 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2)天与.云与山与水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B.见余大喜.曰喜.出望外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D.余.一小舟不遗余.力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3 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下了三天,。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
11. 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
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4 分)白乐天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①先乎吾,吾从而②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③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①固:本来。
②:动词,学习。
③庸:副词,表示反问,岂。
12. 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吾从而师之②生平吾后③亦先乎吾④其闻道也A.①④②③B.④②①③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13. 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 ,主张不拘于、,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
(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3 分)三、读·写14.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是我省的一件大事。
学校准备制作“弘扬体育精神喜迎‘二青会’” 宣传片向同学们征集素材,你推荐了下面的宣传面,请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6 分)写作提示:①可以把三幅画作为”传画系列”总体推荐,也可以只推荐其中一幅;②80 字左右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 15 题。
月光汤①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凝起了一层透亮的”薄霜”。
②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
于是,他便带我去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
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起杆,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④月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
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鱼儿纷纷咬钩。
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此时,明月依然高悬在夜空之中,意犹未尽的父亲,并不打算回家。
⑤但我有些饿了,父亲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湖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煮一罐鱼汤。
水,从湖里汲取而来,白白净净;鱼,是刚刚钓上来的,也白白净净;月光,自星空流淌而来,更是白白净净。
父亲说,喝下这白白净净的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
⑥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⑦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只不过是里面游进了几条白白净净的鱼。
”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
⑧为了家人,父亲埋身田间地头:每遇早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
月光下,父亲和我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水。
一车车白花花的月光泉便这样,从低处翻进我们的梯田里。
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
⑨累了,父亲使以堤埂为床,躺在月光里,小睡一会儿。
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救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
“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⑩暑假时,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薯,凌晨两点便要担货出发。
夜行山路,我替他打手电筒,给他壮胆。
倘有明月当空,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
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
中考那年,我考得不好,没能被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录取。
一天晚上,父亲和我纳凉说闲话,他说:“”父亲的话点拨了我,让我重拾信心。
后来,我考上一所重点大学。
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中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
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不顺,只要心能常被月光滋润,不干涸,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
(作者徐徐,有改编)15. 在学校的征文比赛中,《月光汤》一文脱颖而出。
(1)请想像父亲当时说的话,为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不少于 50 字)(5 分)(2)此文作为获奖作品,将发表在学校的《文苑》杂志上,需要配上一段评论性文字。
请你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 100 字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16 题。
问题意识,即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因感知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而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是力求发现问题、理清问题、破解问题的心理态势。
很多时候。
我们心中有了疑问,却不能提出问题。
我国中小学生课堂上主动提问的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对此专门做了调查统计。
【优秀的人爱提问】猜想是疑问的起点,关系到提问的价值。
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至今都没有完全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是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 1966 年取得的。
能够回答这个世界难题的人,他的学和能力定然不凡,而能够提出这个三个半世纪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人,他是否能更技高一筹呢?其实,优秀的人往往特别注重提问,因为通过提问,人们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爱提问、会提问的背后反映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坚决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