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集团安全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北京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速度,快得超乎人们的想象时;当越来越宽敞的居住空间,逐渐为都市中疲于奔波的北京人找回轻松和安逸时,您是否曾想过,是什么力量推动北京建筑行业舞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节奏,又是什么信念在支撑和呵护着这难能可贵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在对有着50多年历史的北京建筑行业旗舰——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多次采访中,记者一直试图能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由于习惯了如今越来越多的经营实体将“企业文化”作为装饰自己实力的“外衣”,所以在对北京建工集团的探寻中,记者已经不经意地在心中揣上一把文化的“钥匙”。

安全同行五十四载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3年,集设计、科研、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物流配送为一体,被誉为北京建筑业“不倒的标杆”。作为首都建设的中坚力量,50多年来,北京建工集团承建了包括北京市绝大多数标志性建筑工程在内的8000多万平方米各类精美建筑,为首都的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集团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劳务技术服务、进出口贸易等方面也创造了良好的业绩,早在1994年就被评为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之一,目前在全球承包商中实力位居前100位之内。北京建工集团的工程质量合格率多年保持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和北京市开展工程质量创优评奖活动以来,已获得建筑业最高奖鲁班

奖以及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北京市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等近600项。

与企业用半个多世纪所构建的辉煌成就同步,北京建工集团也在建设着一条属于自己的安全之路,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集团公司在1999年、2001年、2003年3次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集团有3个施工现场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奖杯”;2003年,为表彰北京建工集团在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所做的工作,国家安监总局授予其“建章立制一等奖”;自1999年以来,集团已经连续8年获得了体现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还有比这一系列成绩更值得称道的。当记者在北京建工集团的每一片工作空间逗留,从镶嵌在脚手架上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幅标语,到井然有序的安全培训课堂,再到图文并茂的安全扑克、安全挂历;当记者与北京建工集团每一位企业员工交谈,从严谨睿智的企业中层领导唐伟、张利,到勤于钻研的年轻项目经理吴江滨、路刚,再到工地上勤劳、质朴的工人——都深深感受到,安全无处不在。

一种意识深深地植根在企业员工心中时,这种意识不正是一种企业文化吗?“安全文化”,难道这就是北京建工集团企业文化的精华吗?能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家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大型建筑企业又有怎样的安全文化理念呢?——又是一连串的问号。

深入研究对症下药

记者请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丁传波介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时,这位对安全文化做过系统研究的学者、拥有博士学位的“儒帅”的回答却有些出乎记者的预料。“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需要深厚的历史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安全文化的概念进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至于我们建工集团,建设安全文化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根本谈不上经验,我们的一些举措还只是在对安全文化进行一些初级的摸索。”

说这话时,丁传波先生的表情很真诚,语气也很坚定,一点儿也没有客气的意思。这让记者在短时间内有些茫然,因为记者精心准备的采访提纲中,有很多集团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而这位北京建工集团安全文化系统的主要缔造者却似乎不愿在这方面谈得太多。不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特色鲜明的安全提示、详细的安全规章、明确的安全责任,这些安全文化的点点滴滴,都是记者已经见到过的。记者开始聆听丁传波对安全文化的认识,而丁传波所谈的,正是北京建工集团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萌芽。

丁传波开门见山地指出,建设安全文化不是盲目的、千篇一律的。虽然“以人为本”、“严格管理”、“明确责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安全文化建设准则,但具体到建筑行业和北京建工集团自身来说,首先必须了解行业和企业的特点。

与一般的工业生产相比,建筑行业的生产本身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也应有其特殊性。许多工业企业的生产,产品体积较小,是相对流动的,人和设备是相对固定的;而建筑业的产品体积庞大,它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建筑工程中人和设备是流动的,这种流动都是围绕固定的产品——建筑物,工程在哪里,人和设备就跟到哪里。由于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工艺流程,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另外,建筑产品绝大多数是在人员密集区,围绕它所进行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企业本身,还关系到周边的人和物的安全。这就要求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要想着企业自身,还要眼光向外,充分考虑社会效应。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人在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中具有更强的能动性。

丁传波在对1992年到2006年全国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总结出了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六大类型和四大规律。六大类型包括:高处坠落事故占所有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46%,触电事故占14%,坍塌事故占13%,物体打击占11%,机械伤害占6%,起重伤害占4%,因其它类型的事故加在一起总共只占8%。

这些事故的发生所遵循的规律也不外乎四种。季节性规律,比如夏天雨水多,很容易发生积坑塌方事故;而春天北方风大,容易把工地上高处的物体吹落,因此坠物伤人和工人高处作业事故发生的机率比较大。人为性规律,由于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事故。设备性规律,有些设备生产出来就不合格,而有些分包商为

了减少成本而在设备上偷工减料,导致发生事故。环境性规律,因外部环境而导致的事故,比如挖地基时发生的毒气泄漏事故,高压电线触电事故等。

如今,丁传波所提到的这些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和事故规律已经被编入了北京建工集团的安全培训教材,并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员工们的认同。“对症”方可“下药”,北京建工集团找到了建筑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症结所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些事故类型和规律去建设相应的防护体系,更有针对性地利用好安全文化这剂“良药”。

坚持原则有的放矢

针对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北京建工集团总结出了建筑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一些特殊原则,而集团近年来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始终遵循这些原则。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人员和设备是流动的,而且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出现隐患、消除隐患的过程。为了让记者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丁传波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脚手架的搭建过程就是一个产生隐患,然后马上消除隐患的过程;立杆子的过程是一个不安全的状态,把杆子拧紧了,框架都做好了,就成了安全状态。流动的生产过程决定安全文化建设也要适应各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也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流动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