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

合集下载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5篇

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甘肃导游词精选范文精选5篇〔一〕甘肃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魅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

作为甘肃旅游的重要组成局部,导游词在为游客介绍景点的同时,也能让游客更加深化地理解到甘肃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下面,本文给大家推荐几个甘肃导游词精选范例,让您感受到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美食文化的魅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兰州植物园。

这里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绿化最好的现代化植物园。

兰州植物园内植物品种繁多,按照生态分区划分成为干热沙漠、亚热带、冷温带等多个园区。

其中,干热沙漠区占据了总面积的近40%,这里绝大局部植物都是原生态野生植物,让我们实现了在城市中体验草原和沙漠的感受。

大家好,欢送来到位于甘肃的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中国四大宝塔之一的大佛寺塔,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产。

这座木质塔楼始建于公元1590年,有明代寺庙建筑的特点和精华。

燕子沟是甘肃省天水市里的一个自然风景区,也被誉为“世界第一漂”之一。

这里拥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奇形怪状的石峰,还有非常壮观的吊桥和滑道,游客可以在此进展漂流休闲、娱乐和度假等活动。

总之,来燕子沟漂流不但可以解放心情,还能让游客领略到甘肃自然风光的魅力。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关,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喉咙,万里长城的关隘,民族团结的象征”。

大家不妨留意这里的“一门三卫”,即“敌楼卫、郑虎卫、山城卫”等,都是古老军事建筑的代表。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送来到甘肃的甘南____自治州。

这里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巴塘草原、碉楼、崆峒山、青海湖等等,也有着民俗风情最为浓重的____文化,如杂鱼节、祈福会、扎巴等等。

来到甘南旅游是体验甘肃地区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最好的场所之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在兰州绕不开的就是我们这里著名的兰州牛肉面。

这道美食不仅在国内有很多的粉丝,甚至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甘肃风景导游词

甘肃风景导游词

甘肃风景导游词甘肃风景导游词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甘肃风景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甘肃风景导游词篇1风景如画的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的杰作。

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是指红砂岩长期受流水的风化、剥离和侵蚀,结合特殊的地质构造、气候变化和风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怪石,主要发育在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地层中,是在厚的红砂岩和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怪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的丹霞山主要由红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标志。

其特点是层理交错,墙壁陡峭,接缝垂直,景色丰富多彩。

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美、美、美、美、美于一体,集新疆多姿多彩的城市于一体。

男的意思是威严。

它的山峰由悬崖组成,许多高达数百米,是从平川或河岸上拔下来的。

险峻的悬崖明亮、光滑、整齐,气势磅礴。

可谓“霞山拟代宗,师父耳”,“我觉日月低微,宇宙小”,“我巍然独立,心阔”,气势磅礴,充满力量。

风险很大。

“无限风光在于险峰”,只有险峻才能激发人向上探索的精神,聪明勇敢的人才会攀登。

以赤壁丹崖为地貌特征,绝大部分斜坡都是直立或反向的,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可怕,绝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

古人有“栈道依松画,危楼叠石”,“绝壁千里,危崖一线开”,“鸟不敢归项”等诗句,不能太形容祁连山丹霞山的险峻之美。

奇怪就是奇怪。

看丹霞地貌群,奇石如林,变化很大,似物似景,似堡似锥,似塔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有序组合,如“古今城市”,如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林边山峰,由远及近,高低不一”。

尤其是在晨雾中或云海上,像海市蜃楼,又像仙山琼阁,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杰作,但都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那里不乏许多好看好玩的地方。

下面是我为大家打算的导游词,欢送阅读借鉴。

漂亮甘肃景点导游词1兰州城隍庙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

其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中段。

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兰州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

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

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

坐北向南,占地120_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

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

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漂亮甘肃景点导游词2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展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20_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_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20_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甘肃导游词

甘肃导游词

甘肃导游词甘肃导游词(精选1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甘肃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甘肃导游词1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

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

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

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

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丈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

据《梁高僧传》载,南宋永初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300余人。

西魏时,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这里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四篇)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四篇)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此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文化的一个缩影。

现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年号,为东晋咸和____年公元3建兴____年,是东晋时期凉的____年。

西晋是一个矛盾异常突出,变革空前急剧的年代华夏大地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央集权,而是军阀割据,风烟四起;但处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却未受中央集权更迭的影响,保持了人民的休养生息与经济的相对繁华。

西晋画像砖墓的内容则是这一时期敦煌人民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的一个侧面。

敦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不同点是:其一:前者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而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其二是前者以神龛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

他们的共同点是二者均饰以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以象征高坞深堡的庄园门阙。

从砖画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民间绘画的技艺以达到相当纯熟和普及,也反映出敦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而非常的活跃。

这也为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敦煌莫高窟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通过下面的参观,一块块古朴的画像砖,将把您带到遥远的天国,让您亲身感受一下古代敦煌民俗艺术的神奇与魅力。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二)在我国美丽辽阔的大西北,不仅仅有戈壁荒滩和那苍茫无边的孤烟沙场,而且还有许多如诗如画的风景名胜,如那颇具盛名的鸣沙山。

远远望去,晴空万里,山体恍如一条横卧着的黄色巨龙,绵延柔软平滑似镜,山脊如刃峰若削,好一派罕见的流沙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再俯瞰山下,沙山环抱的荒漠中,一形似月牙之泉透露着粼粼波光;泉边芦苇垂柳摇曳,湖中轻波涟漪荡漾。

据说,自东汉以来便有此泉记载,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淹没不因干旱枯竭,创造了沙泉共存的奇迹,无愧于天下沙漠第一泉之美称。

面对着蓝天、沙海、碧泉,和谐恬谧相映成趣,人们无不赞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之神奇。

甘肃景点导游词(6篇)

甘肃景点导游词(6篇)

甘肃景点导游词(6篇)甘肃景点导游词(精选6篇)甘肃景点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你们好。

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址。

我在这里,就玉门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

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

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

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

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

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

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

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

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

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

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

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

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

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20_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

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甘肃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甘肃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甘肃省导游词概况),供大家阅读。

甘肃景点导游词3篇-导游词精选全文完整版

甘肃景点导游词3篇-导游词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甘肃景点导游词3篇甘肃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甘肃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1:兰州中川牡丹园中川牡丹园,始建于1997年,地处兰州中川机场附近,占地面积约20xx亩,以甘肃特有紫斑牡丹的培育和研发为主,集观赏、生产、科研为一体。

该生态旅游博览园有牡丹品种500多个,芍药品种200多个,以甘肃紫斑牡丹为主,汇集了全国各地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几乎所有牡丹品种,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牡丹博览园。

兰州中川牡丹园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牡丹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地牡丹园,也是集紫斑牡丹科研、生产、观赏基地。

经过近二十年的打造,兰州中川牡丹园已成为国内外享有名气的牡丹园。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红叶的园林景观,层次清晰、错落有致。

兰州中川牡丹园根据现有的山、坡、台地等地貌特征结合牡丹四季变化特点,分别建立了百年长寿园、鸿运园、佳丽园、富贵园、国际园等10个园中园。

配以相应的门、亭、廊、庭、石、雕塑、水池和游路等具有西部传统文化的园林景致,形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寓意丰富的牡丹文化观赏区。

园内林木茂盛,花草丛生,绿色满园。

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2:兰州兴隆山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1/ 4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

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汉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寝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
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今天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

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篇1
马家窟遗址因首先发现于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50004500年。

它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和较晚期的齐家文化,还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

下部迭压着庙底沟类型文化层。

房屋有方形,圆形,多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

随葬彩陶较多,底色以橙红为主,主要是黑彩(个别有百彩)花纹。

石器有石铲,石刀,石镰,石磨等,也有盘状器,铲形器,磨制较细。

此外,1975年在马家窑出土了一件钢刀,经坚定为青铜器。

马家窑类型号的彩陶制造业,从地域上讲,不断扩大规模,使其范围焉到河西欧国家走廊,南到青海东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宁夏南部,东面包括整个甘肃东部。

1923年8月至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调查马家窑遗址,最早发现并标定于甘肃临洮县洮河西欧国家岸上的马家窑镇压,故而得叶,测定距今约5800年。

20世纪50年代初,马家窑遗址被甘肃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考古收获》一书中,首次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

1975年后,甘肃省政府多次组织专家调查研究。

1988年1月13日,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马家窑彩陶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

主要器形以盆、钵、碗为主。

中期限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和核桃庄等。

器形的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了较大的革新与发展,出现了敛口罐、带流钵、折腹宽平唇盆、大口浅腹罐、盘口罐和铃等。

晚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西坡尘洼、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

主要以橙黄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壶、瓶、盆、钵、瓮等。

马家窑彩陶孕育了马家窑文化节。

就马家窑文化这个大的涵盖面讲,除了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外,还包括半山类型的彩陶和马厂类型的彩陶。

半山类型因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昔对比约4500年;马厂类型的彩陶因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约4350年至4050年。

这3大类型的彩陶支撑起一段长达5000多年风雨历史的早期文化,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晚于庙底沟类型。

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

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

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

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篇2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享堂沟,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

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

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

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

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赋》说: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阳。

渭源在秦末汉初建县,就名首阳县,归陇西郡管辖,县以山得名。

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始改名渭源县。

据此看来,渭源首阳山得名最早,历史悠久,为夷齐隐居采蕨直至饿死的最确首阳山。

首阳山西北侧有石门,因两座石崖东西对峙,间开一线,形似石门而得名。

石门夜月为当地一景。

两崖之间有一水库,容量500多万立方米,是一处理想的水上乐园。

水库后面为长十五里的天井峡谷,这里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四山合围,蓝天变成一条细线,人如处井底,其地势恰似一大锯解开的板缝,故此当地俗称解板沟。

天井峡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处景点。

沿十五里天井画廊,到处充满着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
之情趣。

如从县城向南行直抵天井峡,约有20多公里路程。

甘肃旅游解说导游词篇3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

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

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

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

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

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


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

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

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

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

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猜您感兴趣:
1.兰州概况导游词
2.甘肃旅游导游词3篇
3.甘肃概况导游词3篇
4.甘肃导游词
5.甘肃旅游月牙泉导游词
6.甘肃省经典导游词
7.甘肃民俗风情导游词3篇
8.甘肃鸣沙山导游词3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