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堂运用中医药治疗脑瘤临床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禹堂运用中医药治疗脑瘤临床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王禹堂;脑瘤;中医疗法

王禹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对恶性肿瘤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笔者现将侍医期间王老的脑瘤医案进行整理与总结,以临床用药为线索,探讨其辨证经验和用药规律。

1 以肝肾为主线

中医古籍无“脑瘤”病名的记载,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脑瘤属于中医学“头痛”、“呕吐”、“眩晕”、“中风”等范畴。王老认为,脑瘤的发生与肝肾关系最密切。治疗上,肾精虚损首选六味地黄丸,肝郁脾虚、生痰动风化热者以逍遥散加减。平肝药常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天麻、钩藤,柔肝药用何首乌、枸杞子、白芍、女贞子、墨旱莲,清肝经热常用菊花、夏枯草。

2 重视养心安神

王老认为,脑瘤的发生与“心主神明”失常也有关系,心神不明可发生于五脏虚弱之先。治疗上,养心安神常用石菖蒲、郁金等,加小剂量炒酸枣仁、夜交藤、珍珠母等改善睡眠状态,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3 灵活运用祛风、化痰、化瘀

王老认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药多味薄,可上行入头,引诸药直上达病所。如见舌淡红,苔白,脉浮缓,畏寒肢冷,乃寒偏重,可用白芷、威灵仙,若苔少,舌红,口干欲饮,脉数,为热偏重,则用葛根、菊花,配天花粉、麦冬、玄参、黄芩等养阴清热之品。

王老认为,原发性脑瘤的形成多与痰有关。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凝结日久生成肿块。故临床常使用白附子、瓜蒌、制胆南星、石菖蒲等化痰散结,其中白附子最具特色,其味辛、甘,性温,善散风痰、解毒散结止痛,与僵蚕、全蝎等同用可散风止痉,合天南星、法半夏、瓜蒌可加强祛痰通络之功,配川芎可通枯血之经脉。

王老认为,脑瘤主要责之于痰,瘀血常在脑瘤后期有所兼加,处方中活血化瘀药较少。如头晕、头痛、头胀,脉弦,舌黯红、有瘀斑,常用鸡血藤、莪术、水蛭。鸡血藤、莪术活血化瘀同时还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鸡血藤配水蛭既活血化瘀,还可通络。

4 “脑络虚损”为最终病机状态

叶天士曾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学说。王老认为,脑瘤的形成与脑络虚损直接相关。虫类药味辛通络,善剔络邪。常用蜈蚣、僵蚕、全蝎。其中蜈蚣辛,微温,有小毒,入肝经,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僵蚕咸、辛,性平,归肺、肝、胃经,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全蝎咸、辛,性平,有毒,有祛风定惊、通络解毒之功。但虫类药药力峻猛,使用时要根据患者体质酌量使用。

5 使用对药

5.1 蝉蜕-石菖蒲

蝉蜕味甘,性寒,轻清升散、疏散风热;石菖蒲味辛苦,性温,芳香辟秽、化痰湿、醒神启闭以开窍。二药配伍,一寒一温,寒温并用,并走于上,相辅相成,共奏散风热、开清窍之功,适用于风热夹痰,阻塞清窍所致的脑瘤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症。

5.2 石菖蒲-郁金

两者均可行气化浊、开窍宁神。两药相合,增强行气化痰、通窍之功。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通过阻断中枢5-羟色胺(5-HT)重摄取,使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可供生物利用的5-HT增多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郁金对低张性缺氧小鼠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2]。

5.3 天麻-钩藤

钩藤归肝、心包经,天麻归肝经。两药合用有平肝潜阳熄风作用。

6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60岁,2012年4月18日就诊。患者于2011年5月17日行脑瘤手术,术后病理示“右颞叶间变少枝星型细胞瘤,WHO Ⅲ级,伴片状坏死”。术后放疗DT:40 Gy。刻下:头晕、头痛,偶有嘴角抽动,乏力,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淡黯,苔白,脉沉细。辨证:脾肾两虚、痰浊阻络。治法:健脾补肾、化痰通络。方药:熟地黄30 g,山萸肉10 g,炒山药12 g,茯苓9 g,牡丹皮9 g,天南星9 g,青皮10 g,蜈蚣3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