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考试大纲
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人体断面解剖学英文名称:sectional human anatomy课程内容:学科基础课总学时: 54 学时(理论课:54学时)学分:适用对象:医学影像专业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知识基础上,对照学习连续人体断面标本,并结合活体B 超、CT、MRI医学影像学的图像进行学习。
目的在于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面中的形态及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和外科手术打下坚实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掌握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应用意义。
二、熟悉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三、了解人体断面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关键词:断面解剖学二、主要教学内容:1、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2、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头部目的要求:1、掌握颅脑的连续横断面解剖,熟悉其CT、MRI图像。
2、掌握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3、熟悉颅脑的连续横断层CT、MRI图像。
4、熟悉颅脑的矢、冠状断面解剖及CT、MRI图像。
5、了解头部断面解剖学常用基线。
6、了解颌面部(眶、鼻、鼻旁窦、咽、口底、筋膜及筋膜间隙)的横断面解剖及CT、MRI图像。
学时安排:理论课:12学时教学内容:一、关键词:颅骨、脑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脑血管、CT、MRI二、主要教学内容:1、大脑外形及内部结构2、脑室系统:侧脑室和第三、四、五、六脑室的位置形态3、重要脑池的位置形态4、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5、颅脑上部水平断面及其CT、MRI图像6、颅脑中部水平断面及其CT、MRI图像7、颅脑下部水平断面及其CT、MRI图像8、颅脑的矢、冠状断面及其CT、MRI图像第三章颈部目的要求:1、掌握喉的断面解剖,熟悉其CT图像。
2、熟悉颈部的连续横断面解剖及CT、MRI图像。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一、关键词:咽、喉、CT、MRI二、主要教学内容:1、咽和喉的位置形态结构2、喉的断面解剖及其CT图像第四章胸部目的要求:1、掌握纵隔的连续横断面解剖。
人体断层解剖学总复习资料(研究生)

腹部的断层解剖有哪些常见 的疾病?
腹部的断层解剖有哪些重要 的临床应用?
四肢的断层解剖
上肢的断层解剖:包括肩关节、肘 关节、腕关节和手部
下肢的断层解剖:包括髋关节、膝 关节、踝关节和足部
骨骼结构:各关节的骨骼结构特点 和功能
肌肉和肌腱:各关节的肌肉和肌腱 分布和功能
神经和血管:各关节的神经和血管 分布和功能
04
人体断层解剖学研究重点
头部和颈部的断层解剖
颅骨的结构:包括颅骨、面骨和下颌骨等 颅内结构的位置和功能: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 颈部结构的位置和功能:包括颈椎、椎间盘、椎动脉等 颈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如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
胸部的断层解剖
胸部的肌肉结构:胸大 肌、胸小肌、肋间肌等
胸部的呼吸系统:气管、 支气管、肺等
添加标题
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身体 活动
添加标题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 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 代谢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肌肉系统:运动、支持、保 护
添加标题
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和营养 物质,排除废物
添加标题
生殖系统:繁殖后代,维持 种族延续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 营养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和结构特点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通过X射线 扫描获取 血管结构 图像
医学影像 技术在人 体断层解 剖学中的 应用:辅 助医生诊 断和治疗 疾病,提 高诊断准 确性和治 疗效果。
人体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通 过断层图像分 析,帮助医生
诊断疾病
手术规划:利 用断层图像进 行手术规划和 模拟,提高手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

《人体断面解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独立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之外,随着CT、MRI和B超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断面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理论讲课,学生观察人体断面标本,辅以人体局部解剖标本、人体教学模型、绘制部分人体断面图和课外作业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刚规定的教学目标,为医学影像专业奠定重要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本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同学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留给同学自学。
三.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教材:《人体断面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姜树学,2版,2000年。
Ⅱ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二)了解断面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三)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三教学内容(一)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和性质。
人体断面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关系及特点。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面解剖学的研究及学习方法。
(三)人体断面解剖术语,如人体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第一章头部一教学目的复习脑颅和面颅的名称和位置,大脑半球上主要的沟回、基底核的组成。
学习脑的血液供应,脑室的形态、位置和脑池。
断层解剖大纲

《人体断面解剖学》考试大纲一、绪论1、掌握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应用意义。
2、了解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二、头部1、了解脑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
2、掌握脑室、脑池的形态和位置。
3、了解脑血供特点及脑血供。
4、了解头部断面解剖学常用基线。
5、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面解剖。
6、掌握咽鼓管、咽隐窝、咽周间隙及颌面部间隙位置、形态及其断面表现。
三、颈部1、了解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颈筋膜及其间隙。
2、掌握颈部的连续断面解剖和喉的断面解剖表现。
四、胸部的断面解剖1、掌握胸部的标志性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2、了解纵隔的分区。
3、掌握纵隔间隙的位置、形态、构成及其意义,了解纵隔的内容及其解剖。
4、了解肺的形态、肺内管道的排列及肺的分段,了解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掌握肺门的横断面解剖。
5、掌握胸腔脏器淋巴结及其在横断面表现。
6、掌握纵隔(大血管、纵隔间隙、主要的心包窦与心包隐窝、心)的连续横断面解剖。
五、腹部的断面解剖1、了解肝的形态、肝内管道(肝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肝内分布,掌握肝的分叶和分段,了解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2、了解胰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
3、掌握上腹部的连续断面解剖。
4、掌握肝、胆、胰和脾的断面形态表现。
5、掌握腹膜后间隙的分区、各区主要结构和交通(重点肾、肾上腺、肾筋膜的内、外、上、下附着及肾周间隙的横向和纵向通连)及其在断面上的表现。
6、了解下腹部的横断面解剖。
六、盆部的断面解剖1、了解盆壁和盆腔脏器的构成。
2、掌握男、女性盆部器官结构的配布规律。
3、掌握男、女性主要盆部主要脏器(膀胱、直肠、精囊、前列腺、卵巢和子宫等脏器)的连续断层表现。
七、脊柱区1、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构。
2、掌握各部椎骨及其连接的断面解剖表现。
3、掌握椎间盘的组织学构成及各部特点。
4、了解椎管侧隐窝的周界、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椎管内容物的断面解剖。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岀版的第3版《解剖学基础》为依据,确定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人体解剖学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科目要求考查考生对人体解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识别记忆、熟悉和运用情况,具体要求如下:A.掌握:指人体结构名词的基本概念、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的重要结构、部位等,例如:全身主运动系统的组成,脉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途径,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等,是考查考生的主要出题部分,题量最多。
B.熟悉:指人体就结构中内容较多较广较细,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快速掌握、记忆的内容,例如:全身骨的名称、位置、形态,体循环的动脉、静脉、淋巴,神经系统的区分,周围神经系统等,是考查考生的次要出题部分,题量相对较少。
C.了解:指人体结构中较难理解记忆,较少在授课中提及或讲授的内容,例如: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及腹膜形成的结构,淋巴结的分布,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等,是考查考生的最少部分,题量最少。
II・考试范围与要求《人体解剖学》考试范围包括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开设的解剖学基础课程,主要测试医药卫生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中关于人体解剖学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一、绪论1.掌握人体的组成与分部,常用解剖学术语2.熟悉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二、运动系统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熟悉骨的分类,掌握骨的构造。
3.掌握关节的基木结构,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
4.掌握脊柱的组成及连结,了解各椎骨的形态特点,掌握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胸廓的组成,掌握胸骨角、肋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脑颅骨和而颅骨名称及新生儿颅的特点。
熟悉肩关节、肘关节、髅关节、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
熟悉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5.掌握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
了解腹壁的层次,掌握腹股沟韧带的概念。
熟悉脸股沟管的位置、内容。
三、消化系统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断层解剖学》考试大纲

2020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断层解剖学》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断层解剖学》为依据,确定为江西中医药大学断层解剖学科目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断层解剖学》科目要求考查考生对断层解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识别记忆、熟悉和运用情况,具体要求如下:A. 掌握:指人体各个部位的重点内容等,例如:头中部横断层特点、头部冠状断层和矢状断层特点、肺外形、肺内支气管、肺段、肺动脉及静脉等,是考查考生的主要出题部分,题量最多。
B. 熟悉:指人体各个部位中内容较多较广较细,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快速掌握、记忆的内容,例如:脑池的位置、纵隔分区、间隙及其内容物等,是考查考生的次要出题部分,题量相对较少。
C. 了解:指人体各个部位中较难理解记忆,较少在授课中提及或讲授的内容,例如:颈部的冠状和矢状断层、腹部的矢状、冠状断层等,是考查考生的最少部分,题量最少。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断层解剖学》考试范围包括医学影像、临床、口腔、基础、预防等专业开设的断层解剖学课程,主要测试相关专业类学生对断层解剖学课程中关于断层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一、绪论(一)知识范围1、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2、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3、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历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二)考试要求1、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2、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断面与断层、横断层、矢状面、冠状面、回声、CT值、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窗位与窗宽、伪影、T1与T2加权像等的定义及其理解运用。
3、断层解剖学学习方法特点。
二、头部(一)知识范围1、掌握头部的标志性结构与常用基线,掌握脑的外形和脑的内部结构。
2、掌握脑室位置及形态,熟悉脑池的位置。
3、掌握脑的动脉主要分支、行径和分布,了解脑的静脉。
4、掌握头中部横断层特点。
熟悉头下部横断层特点。
了解头上部横断层特点。
人体断层解剖学大纲

断层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课程号(代码):5013384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共64,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32学时学分:4二、教学要求及目的:人体断层解剖学是识别现代医学图像的基础。
在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局部解剖学基础上,重点学习人体三维(横断层、矢状断层和冠状断层)断层解剖,•通过学习掌握结合医学影像所采用的特定扫描角度制成的断面标本上所显示的结构;掌握断层所表现的结构与成像的关系;还需掌握与影像有关的常见变异和先天性畸形的有关断层上的表现。
三、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了解人体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在现代医学影像中的地位。
掌握断层解剖学学习的方法.第二章头颈部20学时掌握头颈部连续横断层各断层的重要的结构、重要的结构出现消失的平面及配布特点和规律。
通过横断层面,矢状断层,冠状断层的观察掌握脑室及脑池的断层解剖,掌握蝶鞍区、海绵窦的断层解剖;掌握眶区、鼻眶和鼻旁窦断层解剖;掌握脑血管的断层解剖;掌握腮腺咬肌区的断层解剖;掌握甲状腺的断层解剖;掌握颈部筋膜和筋膜间隙。
第三章胸部13学时掌握胸部连续横断层出现的重要结构。
通过三维断层的学习,掌握上纵隔主要管道排列及其在断面上的变化规律;掌握心的断层解剖;掌握心包腔及心包窦和各隐窝的位置和断面上变化的规律;掌握肺门区主要管道在断面上的排列;肺门淋巴结的特点;掌握肺叶、肺段在断面上的划分;掌握胸腔内1-10区淋巴结的名称位置和在各断层的表现。
1第四章腹部20学时掌握腹部连续横断面出现的重要结构消失的平面及变化的规律,通过三维切面的学习掌握肝在断面上的分叶、分段;肝的断面形态,肝内管道的分布;掌握肝周间隙的划分及网膜囊上隐窝的断面解剖;掌握胰、十二指肠的断面形态和胰周血管的配布;掌握脾、胰尾与脾门之间的结构;掌握肾和肾上腺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肾门平面管道的排列;掌握腹部主要大血管的位置以及临床意义;掌握腹膜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划分。
《人体解剖学》课程考试大纲

【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肩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肘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和运动。骨盆的构成、形态、结构及大、小骨盆分界线。髋关节、膝关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熟悉】滑膜关节运动形式。脊柱的组成功能,脊柱整体观的形态与机能的特点。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骨性胸廓的运动。桡尺关节的组成及运动形式、功能意义。桡腕关节形态、结构和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构成与特殊运动形式、功能意义。距骨小腿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其运动。
【了解】肌的种类、肌的命名。颈肌的分组。躯干肌的分布。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构成及通过的结构。腹直肌鞘的概念。上肢肌的分群、分层和排列情况。手肌内、外侧群的作用。梨状肌的标志及作用。
第二篇内脏学
第四章总论
【掌握】内脏的概念
【熟悉】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内脏的一般形态构造。
第五章消化系统
二、考试内容
绪论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熟悉】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了解】人体器官的变异和畸形。
第一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各脑颅骨的位置和各面颅骨的位置。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开口。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腕骨的排列顺序。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的主要结构。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形态、主要结构。
【了解】淋巴回流的因素、淋巴侧支循环的概念。头颈部主要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各群淋巴结的输入和输出。颈淋巴干的名称及收集范围。胸壁和胸腔的各主要淋巴结群,如纵隔的淋巴结,肺门和气管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临床意义。支气管纵隔干的收集范围。脾的功能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断面解剖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2015级起)
—、编写说明
本大纲依据医学影像学专业成人业余专升本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编写,适用于成人教育业余专升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人体断面解剖学》课程教学,指导师生共同顺利
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6学时,自学33学时,课堂讲授33学时。
二、本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体断面解剖学》应用断层解剖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结构在断面上的形态、位置关系及其连续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医学影像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知识基础上,对照学习人体连续断层标本与活体B 超、CT、MR图像学习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及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和外科手术打下坚实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通过自学及课堂面授,使学员了解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及最新进
展,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中的形态及位置变化规律,为疾病的现代影像学诊治和外科手术打下坚实的断面解剖学基础。
四、教科书与参考书目
选定教科书为刘树伟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断层解剖学》(第二版)。
五、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
绪论
(一)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应用意义。
了解人体断面解剖学
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前景展望。
掌握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二)学时安排:总学时:2学时,其中面授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断面解剖学的定义、特点和学习目的。
2、断面解剖学发展历史。
3、断面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4、断面解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5、断面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6、断面解剖学学习方法。
第一章头部
(一)目的要求:
了解头部的境界、分区和标志性结构,了解头部断面解剖学常用基线。
了解大脑
沟、回的形态、脑内部结构特点,掌握脑室、脑池的形态、位置,了解脑血供特点及
脑血供。
掌握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面解剖及其CT、MR图像。
了解脑主要沟回、基底核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断面解剖及
CT、MRI图像。
掌握眶、颞骨、鼻、鼻旁窦、咽、口底和三大唾液腺的横断面解剖及
CT、MR图像。
(二)学时安排:12学时,其中面授6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头部境界、分区。
标志性结构。
头部断层解剖常用基线。
2、颅脑应用解剖:大脑沟、回的应用解剖。
脑内结构的应用解剖。
脑室、脑池
的应用解剖。
3、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
4、颌面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第二章颈部
(一)目的要求:
了解颈部的境界、分区及标志性结构。
了解器官的配布规律及颈部断层解剖结构
特点。
掌握颈部筋膜、筋膜间隙及其连通。
掌握颈部的连续断面解剖及CT、MR图像。
掌握喉的断面解剖,了解其CT图像。
(二)学时安排:9学时,其中面授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颈部境界、分区;颈部的标志性结构。
2、颈部器官的配布规律:颈部断层解剖结构特点;颈部筋膜、筋膜间隙;颈部
局解。
3、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4、喉的断层解剖及CT图像。
第三章胸部
(一)目的要求:
了解胸部的境界、标志性结构,掌握胸骨角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纵隔的分区
及其内容。
掌握纵隔CT间隙的位置、构成、内容及其意义。
掌握肺的形态、肺内管
道的配布规律及肺的分叶、分段,掌握肺门的横断面解剖及CT图像,掌握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及CT图像。
了解纵隔淋巴结的配布及其断面表现。
掌握纵隔内大血管、心包、心、气管和食管等的连续横断面解剖和CT、MR图像。
了解纵隔的矢、冠状断面解剖及MRI图像。
了解胸膜及胸膜隐窝的断面解剖及CT图像。
(二)学时安排: 18学时,其中面授9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胸部的境界;胸部的标志性结构,胸骨角及其标志性意义;肺和胸膜
的应用解剖。
2、纵隔的应用解剖:纵膈的境界、分区及其主要内容;纵隔CT间隙;心、心包及出入心的大血管;食管胸部的行程、分段、毗邻。
3、胸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4、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第四章腹部
(一)目的要求:
了解腹部境界、标志性平面。
了解腹膜形成结构(网膜、系膜、韧带、皱襞和隐
窝等)构成、结构特点。
了解腹膜腔的分区,掌握腹膜腔的分区及其连通。
掌握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境界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肝的形态、掌握肝内管道尤其是肝门静
脉和肝静脉在肝内分布规律,掌握肝的分叶和分段,掌握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了
解其B超、CT、MR图像。
掌握腹部的横断面解剖,了解其CT、MR图像。
了解腹部的矢、冠状断面解剖及CT、MR图像。
掌握胰及肝外胆道的横断面解剖,了解其B超、CT、MR图像。
掌握腹膜后间隙的分区、各区主要结构和交通(重点肾、肾上腺、肾筋
膜的内、外、上、下附着及肾周间隙的横向和纵向通连)及其横断面解剖。
(二)学时安排:12学时,其中面授9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腹部的境界;腹部的重要平面
2、腹膜和腹膜腔的应用解剖:腹膜形成的结构;腹膜隐窝和陷凹;腹膜腔的分
区
3、腹腔脏器的应用解剖:肝的的形态构造、肝内管道及肝的分叶分段;胰的形
态、位置及其毗邻;胃的形态、构造及其毗邻;结肠下区主要器官的配布特点;腹膜
后隙境界、内容及其连通关系
4、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5、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6、腹膜后隙的断层解剖
第五章盆部和会阴
(一)目的要求:
了解盆部和会阴的境界、标志性结构,掌握男、女性盆部的解剖结构在横断层上
的配布规律。
了解盆壁和盆腔脏器的组成,掌握盆部筋膜的配布特点和筋膜间隙构成
及其内容。
了解主要盆腔脏器(膀胱、直肠、精囊、前列腺、卵巢和子宫等脏器)的
的应用解剖。
了解会阴分区、各部的层次构造及其间隙。
掌握男、女性盆部和会阴的
横断面解剖,了解其B超、CT、MR图像。
了解其矢状、冠状断层的断面解剖。
(二)学时安排:9学时,其中面授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盆部和会阴的境界、分区;标志性结构;男女性盆部和会阴结构的配
布规律
2、盆部的应用解剖:盆部构成;盆筋膜和筋膜间隙;主要盆腔脏器的应用解剖
3、会阴:会阴的定义、分区;会阴的层次、构造;会阴间隙
4、盆部和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第六章脊柱区
(一)目的要求:
了解脊柱区的境界、分段、标志性结构和椎骨平面的定位。
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
构。
掌握椎间盘的组织学构成及各部特点,掌握各部椎骨及其连接的断面解剖及其CT、MR图像。
掌握椎管内容物的断面解剖及CT、MR图像。
掌握椎管侧隐窝的境界、交通、前后径正常值,了解其CT图像。
(二)学时安排:6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脊柱区的境界、分段;脊柱区的标志性结构及椎平面的定位
2、脊柱的一般结构:脊柱前部;脊柱后部;椎管及其内容;椎静脉系统
3、脊柱各段的断层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