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节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五课做守法公民1、法律的作用?(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什么途径?(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8、诉讼的作用、类型:(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课件

知识讲解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 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自觉遵守法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 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规定。
尊重他人权益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重点)
3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难点)
Part 01
知识讲解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 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知识讲解
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课堂小结
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无小事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不同违法行为的常见表现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当堂练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
姓名权或者名称权。”这直接体现了法律( C ) A.告知我们可以做什么
图片二:属于盗窃罪
图片三:属于制售假药违法犯罪
图片四:属于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罪
知识讲解
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内容: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 什么样的刑罚。
知识讲解
探究与分享
案例一:林某与张某因为行车,双方互不相让,发生口角后, 林某动手将张某掀翻在地,造成张某手指骨折。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ppt教学课件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关键点拨
什么是民事主体
『提示』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 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
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事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课时 预防犯罪
新课导入
课前预习
(1)犯罪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 严重 的
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 的行为。 (2)犯罪特征: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 性和应受 刑罚处罚 性。
新课讲解
1 了解罪与罚
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
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 处罚的。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探究与分享
王某在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后,对杜某 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并乘机开走其出租车。
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镜头三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作品的积极性。
提示:查阅民法通则,
分析上述行为。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的作用;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含义;了解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能力,警惕违法和犯罪;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重点:法律的作用;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难点:法律的作用;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在交通事故现场哄抢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侵害他人财产权益,败坏社会风气,亟须加以规制。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现场发生的哄抢案件,如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应当以聚众哄抢罪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对此,你有何看法?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社会需要规范,而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二、探究新课活动一:对比分析案例,领悟知识案例一:在这个道路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显著加快,而乱停乱放也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

若城市为心脏,道路为血管,那么违章停车就是引起血管阻塞甚至心脏猝死的诱因,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不会因几条道路的拥堵而完全崩溃,但有些违章停车所带来的危害是你意想不到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始料未及的……思考:你看到过这种情景没有?违章停车有何危害?学生回答。

人教八年级上思品第五课第一节世界文化之旅(3)

人教八年级上思品第五课第一节世界文化之旅(3)

《世界文化之旅》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2. 能力目标:培养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克服面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二.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 教学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

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文化应树立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材料交流、课堂讨论、感受等方法。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查找资料,如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标志文化、世界文化遗址、国旗国花、语言文化等导入新课:欣赏Flash《过新年》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过年过节,因为过年过节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欢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过年过节风俗各有特点,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世界文化之旅,去领略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一:谈过年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庆贺新年的开始是每个国家、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那么各个国家到底是怎么过新年的呢?学生讲述自己查找的有关国家贺新年的习俗。

填写课本之如下表格,中国的传统节日:讨论:同样是庆贺新年,为什么各国的习俗却各不相同呢?(小结)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

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传统。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

一个国家的文化就是文化习俗吗?,那么,什么是文化?它还包含哪些内容呢?提示学生列举:文学、音乐、美术、信仰、生活习惯、制度、语言、服饰等等。

(小结)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案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一)违法无小事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违法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3.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违法行为的图片,讲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到不违法。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第1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五课第1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标具体要求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二、教材内容分析《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第一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的第一框。

本单元是由前两个单元的家庭、学校中的交往扩展到社会(特指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中的交往,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本课主要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交流沟通,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

《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这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奠定了知识、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同时,这节课是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关于“文化”的启蒙教育,学好本框内容,学生将增强对文化的兴趣,加强对文化的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三、学情分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涉世未深的学生难免产生困惑: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有些同学在进行跨国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沟通产生困难。

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对本框教学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和绝对性,需通过教学予以纠正。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适应时代要求,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2.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罚?
镜头一
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 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 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
约责任。”
镜头二
镜头二中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
D)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2.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A)
C.②④ D.③④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2.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镜头一
镜头一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镜头二
镜头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
(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镜头三
镜头三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活动二: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1.阅读教材P50“探究与分享”
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 告处罚; 行政违法
镜头三 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 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
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承接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对社会的 情 景 违反的法律 危害程度 一 较 轻 较 轻 严 重 物权法 (民法) 治安管理处 罚法(行政 法规) 刑 法 承担的法 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处分 或行政处 罚 刑事责任 所属违法 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在美与内在美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人人都有优点与不足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尝保此三 鉴,内防己过。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 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 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 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 行为的得失。我一直保有这三面镜子,以 防自己有过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 面绝好的镜子”。
青蛙的故事
思考:青蛙可怜吗? 为什么?
的于青 认它蛙 识没的 自有可 己正怜 。 确在
活动1:小刚的见闻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学,运气 不佳,车上没有空座。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 亮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 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快。
问题:她美吗?为什么?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 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 女一手紧紧抓 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 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那坐着的姑娘, 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1、正确认识自己,要用
A全面的眼光a.b. B发展的眼光
A自我观察
2、认识自我的途径,通过
B他人了解 C集体了解
教师寄语:真实面对自己
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可以展现笑容; 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利用今天; 我不能样样顺利,但我可以事事努力。 不要让过去的错误影响到未来, 不要后悔付出太多还觉得是场空, 真实地面对自己,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分钟。
问题:猜一猜,这位姑娘会怎么做?如果 你是她,你会怎么做?
只见那姑娘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 如遇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 “真倒 霉!”一边将头转向了窗外。
问题:她还美吗? 为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什么?
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真情告白: 美丽易逝,红颜易老,气质是 金,美丽是银。气质隽永,内秀长存。
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 的。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 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要 看到自己的进步,继续努力,通过不断 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练习题
• 一 单项选择题 1.初一学生小王总觉得自己数学不如李洋,英语不 如张奇,长相不如陈俊帅,每一天好烦恼。其实 小王的这种自我认识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正确认 识自己的方法是( ) A只看以后,不看现在 B只看优点,不看缺点 C好好把握现在的我,不要回顾过去 D即看过去,又看现在,还要设想未来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 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 优点,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活动二:
小刚在日记里写到: 我小学时经常不认真听课,作业没有认真完 成,还和同学们吵架等。所以,在同学们眼中我 是一 个坏孩子。到了初一,我想重新开始,因为 我也想做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于是,我改正了 一些毛病,如不认真上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还 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我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我好开心啊! 可是,与我小学同班的小忆经常跟我现在的 同班同学说我以前不好的表现,所以现在同学们 又开始疏远我了。难道,一个人以前犯了错误,就 永远都不能变好了吗?我真的还是人人讨厌的坏 孩子吗?
途径1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结自己是 个怎样的人。
途径2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 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 己。
热心、乐于 助人
手巧
好朋友
同学甲
文笔好 火爆脾气、自私
姐姐
同学乙
同学说我性格火爆、自 私,其实有时我也挺文 静的,我也没那么自私 啊,唉!
•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 击败了蜀汉 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也死去。 •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 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 么可取的 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 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 事问题来,显 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 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 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 • 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 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 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意在告诫大家在
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
也不能忽视。
途径3 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 更客观。
以下名言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道理?
1、鸟美在外表,人美在心灵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 以下属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原则是( A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 B 不要轻易和别人比较 C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D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
二 判断题

1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 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 ( )
2一个人的美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外在 美对内在美起促进作用( )
小丽
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 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 忽视。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自己要坚持自己的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要重视他人的意见。
(2)做到正确认识自己,坚持原则是不容易的。它既需要自 我观察,也要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如果最终判断自己是对的, 就要坚持原则;如果是错的,就要改正。 (3)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第一框 日新又新我常新
霸州市第十八中学 郝志敏
是 它人 镌啊 刻, 的认 唯 识 一 碑你 铭自 。己

神在 庙古 这希 座腊 伟德 大菲 的尔 建城 筑阿 里波 ,罗
问题探讨:
•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 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森林中举办“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 “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 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 的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 “我大吗?” “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 皮。随着“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 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