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微生物提纲3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课件-第3章-1

微生物的氮源谱
类型 元素水平
化合物水平
培养基原料水平
N·C·H·O·X 有机氮
N·C·H·O
复杂蛋白质、核酸等
牛肉膏、酵母膏、豆饼 粉、蚕蛹等
尿素、多数氨基酸、简 单蛋白质等
尿素、蛋白胨、明胶等
N·H 无机氮 N·O
N
NH3、铵盐等 硝酸盐等 N2
(NH4)2SO4等 KNO3等 空气
营养要素---氮源
磷酸根:
能量代谢调节 培养基的pH缓冲
来源:K2HPO4和KH2PO4
宏量元素-硫(S)
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的组成成分 (Met和Cys) 辅酶因子的组成成分
辅酶A,生物素,硫辛酸和硫胺素
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 某些自养菌的能源物质 来源:含硫无机盐或有机硫化物,MgSO4
异养微生物:碳源也是能源物质 COH:糖类是最好碳源
单糖优于双糖,已糖优于戊糖 葡萄糖、蔗糖:微生物培养的主要碳源 淀粉(大多数微生物)纤维素(少数微生物) 酚、氰化物有机毒物(少数,诺卡氏菌)
自养菌:CO2、碳酸盐,唯一或主要碳源
碳源和能源,不同的物质
细菌对不同碳源的细胞得率
水:约占细胞湿重的90% 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
类、维生素以及它们的合成中间体和降解物
无机盐 灰分元素是指参与有机物组成及单独存在于细胞
原生质内的无机盐等灰分物质中的元素
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物质
水 蛋白 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作为细胞的组成成分;提供细胞代谢的液体环境; 直接参与代谢;调节细胞内的温度; 维持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天然构象的稳定;
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与高等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关系: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英文名称:Microbiology总学时:72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30总学分:3.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微生物学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
掌握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于在食品、粮油、饲料加工保藏及品质控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并与大食品(包括食品、粮油与饲料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的腐败变质以及加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途径,同时对微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与食品工业关系密切的各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菌落特征与繁殖方式。
2、了解微生物营养需要以及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3、掌握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及典型的发酵途径。
4、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理化因素。
学会利用这些因素更好地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5、学习微生物遗传变异的基本理论,掌握几种新的育种方法---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与技术。
6、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特性,了解不同食品及农副产品上微生物的类群,了解食品生产、贮存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7、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8、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掌握运用现代免疫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9、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定义及其类群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细菌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繁殖方式三、细菌的群体特征四、食品中常见常用的细菌第二节放线菌一、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二、放线菌的繁殖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一、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第二节酵母菌一、细胞的形态构造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三、酵母菌的培养特征四、食品中常见常用的酵母菌第三节丝状真菌——霉菌一、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二、霉菌的繁殖方式三、霉菌的菌落特征五、食品工业中常见常用的霉菌第四节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第一节病毒一、病毒概况二、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三、噬菌体第二节亚病毒一、类病毒二、拟病毒三、朊病毒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一节微生物的六类营养要素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三节营养物质的跨膜输送一、影响营养物进出细胞的因素二、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第四节培养基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二、培养基的种类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三种产能方式二、微生物主要发酵途径和产物第二节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第三节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生物固氮第四节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一、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二、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上的应用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一、测生长量二、计繁殖数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细菌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第三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一、温度二、氧气三、pH第四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一、几个基本概念二、防腐的措施三、物理杀菌因素---高温、电磁辐射以及超声波四、化学杀菌剂或制菌剂第八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一节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确证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第二节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一、基因突变二、突变与育种第三节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第四节基因工程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二、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五节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一、菌种的衰退和复壮二、菌种的保藏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二、菌种资源的开发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一、互生二、共生三、寄生四、拮抗第三节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一、水污染来源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三、处理废水的微生物法第十章传染与免疫第一节传染第二节宿主的免疫力一、非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第三节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二、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三、现代免疫标记技术第十一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第一节通用分类单元一、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二、学名三、几个概念第二节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第三节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第四节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一、经典分类鉴定法二、现代分类鉴定法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第二版主要参考书1、沈萍:微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张文治:新编食品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五、有关说明1、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焙烤3、撰稿人:张灏李剑芳孙震陈卫田丰伟赵建新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清华使用教材: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8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tl, Inc. (1996教学重点:细菌分类学,病毒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之间的区别及共同电;微生物的生长和调控;工业微生物;微生物新陈代谢多样性;主要教学内容:1.微生物历史学和发展阶段;2.营养和新陈代谢;3.微生物的生长和调控;4.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5.工业微生物;6.微生物进化,系统和分类学。
江南大学微生物学综合(发酵工程专业) 考研 考试大纲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综合(发酵工程专业)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微生物学》是微生物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微生物学综合重点检查考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及其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发酵工业中常见及常用各类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与代谢、生长及控制、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生态等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并能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设计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方案,并对发酵过程和工艺的微生物学原理进行合理解释。
二、试题类型及比例1、选择/ 判断题:约20 %2、名词解释:约20 %3、问答题:约60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主要内容(一)绪论1.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3.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4. 21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二)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重点掌握各类微生物(细菌、防线菌、酵母菌、霉菌、担子菌、噬菌体和藻类)的形态、细胞构造、繁殖方式、培养特征和分类,并对发酵工业中常见常用的各类微生物进行了解。
(三)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1. 微生物的营养2. 微生物的生长3. 生长与发酵产物生成(四)微生物的代谢调节1. 微生物的代谢2. 微生物代谢的自动调节3.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及其应用(五)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及代谢的影响1.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2. 污染微生物的控制(六)微生物菌种的选育1.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2. 基因突变及应用(含诱变育种、代谢调控育种等)3. 基因重组育种(含原生质体融合育种)4. 基因工程技术及应用5.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七)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保护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2.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八)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微生物活菌计数技术以及微生物遗传育种技术。
11-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食品微生物学-江南大学

中存在的对生物分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观 点。 • 二界→ 三界→四界→五界→六界→三原界
(1753) (1860) (1956) (1969) (1949) (1978)
•五界系统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
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粘菌)、真 菌界以及原核生物界。 •六界系统在五界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病 毒界。
• 亚种(Subspecies,subsp.,ssp.)
– 种的进一步细分亚种与变种是近义词,两者经常混用 – 常在种名、署名的加词后写上subsp.然后再写具体亚 种的加词; – – – – – 生物变型——表示特殊的生化或生理特征 血清变型——表示抗原结构不同 致病变型——表示某些寄主的专一致病性 噬菌变型——表示对噬菌体的特异性反应 形态变型——表示特殊的形态特征
– 其他
形态特征
• 形态特征包括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 • 个体特征:
– 细胞形态,染色反应,各种特殊构造等
• 群体特征:菌株在一定的培养基中的菌
落特征
– 菌落形态,在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 状态
• 1.学名=属名+种的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
定名人和鲜明定名年份
– 大肠埃希氏菌 – 两歧双歧杆菌
Escherichia coli (Migula) Castellani et Chalmers 1919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Tissier)Orla-Jensen 1924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Microbial taxonomy and Identification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 一、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 二、学名 • 三、几个概念
微生物工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微生物工程?(1)微生物工程的定义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机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殊功能,在现代化工程技术下,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2)发酵的定义传统的发酵:指酒的生产过程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
工业上的发酵:指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二、微生物的主要研究内容?借助于微生物进行产品开发或环境改造是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1)微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上游——优良发酵菌的筛选、鉴定、保藏和育种中游——发酵工艺的控制下游——产物的提取纯化,发酵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三、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特点:只知现象,不知本质)↓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特点:天然发酵向纯种发酵转变、主要是厌氧发酵;初级代谢产物)↓第二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特点:好氧发酵,初级、次级代谢产物)(以抗生素的生产为标志)↓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代谢调控技术(特点:大规模、连续化、自动化的开始)↓第四代发酵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四、微生物工程的产品包括哪些类型?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2、微生物菌体的发酵3、微生物的生物转化(1)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
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2)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2)微生物菌体的发酵SCP、药用真菌(冬虫夏草、茯苓等);生物防治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活性乳酸菌制剂;食用和药用酵母(3)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几种酶,对外源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行加工,如加入羟基、还原双键、脱氧或切断支链等。
江南大学微生物

江南大学微生物1997-2002 历届试题名词97 1 原生质体2 芽孢3 菌落4 诱导酶5 生长因素6 回复突变7 诱导8 拮抗9 血清学反应10 巴斯德效应98 1 芽孢2 菌落3 质粒4 回复突变5 生长因子6 诱导酶7 拮抗8 巴斯德效应9 光复活作用10 活性污泥99 1 原生质体2 菌落3 质粒4 芽孢5 诱导酶6 生长因子7 巴斯德效应8-营养缺陷型9 BOD 10 血清学反应2000 1 温和性噬菌体2 巴斯德效应3 艾姆斯试验(Ames test)4 ELISA 5 PCR 2001 1 类毒素2 暗修复作用3 巴斯德效应4 诱导酶2002 1 转化2 半抗原3 活性污泥4 回复突变5 PCR97 97 1 微生物生长的特点是: 2 微生物的学名是由_和_所组成3 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
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 4 酵母菌是_,其无性繁殖方式是_和_,有性繁殖是_ 5 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___ 6 噬菌体的特点是___,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7 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8 根据生长和O2 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9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___等10 光复活作用是指四种情况11 染色体畸变是指四种情况12 大肠杆菌是指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食品卫生含义是_ 13 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4 BOD 是指_15 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__特点是_ 16 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和_ 17 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_ 98 1 微生物的特点是 2 微生物的学名有_和_所组成3 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 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菌4 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是___5 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 6 根据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7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___等8 染色体畸变有四种情况9 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10 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__特点是_ 11 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和_ 12 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_ 132 BOD 是指_2000 1 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是___,E.coli 属于_性菌,染色结果为_色2 生长因子是_,主要包括___ 3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的主要因素是___ 4 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三大类型。
微生物学提纲

《微生物学》提纲及思考题: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答: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 个共性。
3.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答:①.物种的多样性;②.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③.代谢产物的多样性;④遗传基因的多样性;⑤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4.细菌的基本构造、特殊构造各有哪些?答:细菌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和内含物,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
细菌的特殊构造是某些细菌具有的,如鞭毛、糖被(荚膜等)、芽孢、菌毛和性毛等。
5.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主要成分?答:细胞壁时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细胞壁的几种特殊成分:①.肽聚糖:真细胞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②.磷壁酸:革兰氏阳性G+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染成紫色)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③.脂多糖:革兰氏阴性G-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染成红色)壁中的特有成分6.革兰氏染色原理答: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
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食品微生物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 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

食品微生物学第3阶段江南大学练习题答案共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含答案考试科目:《食品微生物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当人受到外伤时,用红汞药水洗伤口,这种过程称为( ) (1 分)A. 灭菌B. 抑菌C. 防腐D. 消毒2. 食物中最常见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是( ) (1 分)A. 粪肠球菌B. 李斯特菌C. 沙门氏菌D. 大肠菌群3. 下列菌种保藏方法中,保藏效果最好的菌种保藏方法是( ) (1 分)A. 低温保藏法B. 隔绝空气保藏法C.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D. 寄主保藏法4. 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时,细菌的培养温度一般是( ) (1 分)A. 4℃B. 28℃C. 37℃D. 42℃5. 下面哪种微生物适合采用砂土管法来进行菌种保藏( ) (1 分)A. 无芽孢菌B. 噬菌体C. 酵母菌D. 霉菌6. 用微生物来检测水质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是( ) (1 分)B. CODC. TODD. TOCA. BOD57. 测定细菌菌落总数时,细菌的培养时间一般控制在( ) (1 分)A. 8~12小时B. 24~48小时C. 36~72小时D. 4~8小时8. 下列对于暗修复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1 分)A. 在黑暗中进行的一种重组修复B. 由多种酶参与的DNA修复过程C. 在可见光存在下不能进行暗修复D. 是光复活过程的逆向过程9. 在酸奶发酵时,嗜热链球菌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在一起培养时的产酸速度明显高于将两种微生物单独培养时的产酸速度,这种关系称为( ) (1 分)A. 竞争B. 共生C. 拮抗D. 互生10. 下列哪类菌株不适合在发酵工业上提高生产效率( ) (1 分)A. 营养缺陷型菌株B. 噬菌体敏感菌株C. 细胞膜缺损突变株D. 抗反馈调节突变株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1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一、填空1、微生物的分类方法有()()()三种,目前常用的是()2、荚膜是指()据其在细胞表面的状况可以分为()()()()四类3、耐高温微生物之所以能在较高的温度下生存和繁殖,主要是因为()4、防止菌种衰退的主要措施有()()()()5、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6、制备固体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主要有()()()二、判断1、原噬菌体是指蛋白质外壳尚未包装完成的噬菌体()2、营养琼脂培养基可以用于培养E.coli, Lys- Met -,Str-菌株()3、在对数生长期中,细菌的生长速度是不变的()4、微生物在其生长温度范围之外的湿度下即停止生长并快速死亡()5、细菌的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6、为避免细胞对DNA的损伤的修复,经过紫外线诱变的细胞要在红光下做避光培养()7、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氧化还原电位大于或小于+0.1v的环境中均可以生长,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8、构成细胞壁网状骨架结构的主要物质在细菌和放线菌中是肽聚糖,在酵母菌和霉菌中是葡聚糖()三、单选1、用单细胞微生物进行发酵时,应该选用()的种子进行菌种扩培对数前期对数中期对数后期稳定期2、能造成碱基烷化的诱变剂是()NTG HNO2 5-BU ICR-1003、供受体菌细胞间不接触即可进行基因重组的方式为()接合转导转化原生质体融合4、察式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5、对staphylococcus aureus 进行革兰式染色后镜检时发现有少量细胞成红色,其原因是()脱色过度培养时间过长细胞衰老活化不好有死细胞存在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由菌株A+B-和A-B+形成的异核体菌落上所长出的分生孢子一般情况下在()培养基上不能萌发MM MM+A MM+B MM+A+B7、对于Bacillus subtilis而言。
简便而又较长期的保藏方法是()斜面冰箱保藏法石蜡油封藏法砂土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8、能形成芽孢的细菌是()E.coli Bacillus subtilis 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四、名词解释异宗配合子囊孢子芽裂 E.coli k12(λ) 分批培养BOD5 世代时间五、问题1、试述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哪几类?微生物将营养物质输送至细胞内的各种方式的特点如何?3、试画出典型的根霉和曲霉的无性繁殖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部位的名称第二部分一.填空1、发酵工业上,微生物以三角瓶(或茄子瓶)方式实验室规模培养完成后,继续扩大至生产上使用可经过()()()()等不同的形式,根据工艺和威慑国内外不同,扩培的目的可以试获得()或()2、我国目前工业上所用的产酶菌的种主要有产a-淀粉酶的();产纤维素酶的();产糖化酶的();产蛋白酶的()()()3、环境污染物一般可以归纳成()()()()四大类,微生物在环境生物技术上起的主要作用为()()()二.判断1、啤酒酿造时酵母扩培过程中必须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污染()2、柠檬酸生产中大多使用黑曲霉,这是因为该菌种产酸率高且能利用多样化炭源()3、工业上发酵法生产酶制剂要求酶是外泻型的,从而可以通过盐析,超滤等方法由上清夜中制趣酶()4、土壤中的细菌主要是异养型种类,自养型较少,细菌适宜在潮湿的土壤中生长,大部分许军的最适酸碱度接近中性()5、现代发酵是一种纯种发酵,在发酵环境中只允许一种微生物存在,其它微生物称为杂菌()三.单选1、在啤酒发酵罐中,酵母细胞进行()增殖发酵增殖和发酵有性繁殖2、淀粉是发酵工业的主要原料,()能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物卡式酵母钝齿帮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3、耐高渗酵母可用于发酵生产()抗生素氨基酸甘油有机酸四.名词解释深层培养增殖培养基诱变原生质体融合琼脂块法渗漏缺陷型五.问题试回答从自然界中筛选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主要步骤,每一步的主要步骤,每一步的理由及注意点(举例说明)199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没有第一页三.单选1、细菌细胞膜的膜蛋白不具有()活性渗透酶溶菌酶呼吸酶A TP合成酶2、放线菌不能通过形成()而进行繁殖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包囊孢子横隔孢子3、大部分霉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是()几丁质纤维素肽聚糖葡聚糖4霉菌的有性孢子不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子囊孢子5、Sacchromyces cerevisiae 是通过()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裂殖芽殖芽裂产生分生孢子6、伊红-美兰培养基属于()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基本培养基鉴别培养基7、青霉素是通过()而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干扰蛋白质的合成阻碍核酸的合成8、在诱变育种工作中,诱变处理的作用是()引起定向变异提高目的物产量汰弱留强增加选择机会四、名词解释天然培养基甲基红反应厌氧呼吸碱基对置换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冷冻干燥保藏法五.问题1、简述平皿菌落计数法操作过程2、什么是微生物之间的共生拮抗寄生互生关系,请各举一例第二部分一.填空1.炭源是微生物培养基或发酵原料中很重要的组分,根据微生物及培养目的的不同,炭源可以不同,如谷氨酸棒杆菌在工业发酵生产谷氨酸时炭源可以是()()();米曲霉在生产酱油时炭源可以是()();脂肪酶菌种筛选时可以用()作为炭源;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细菌冶金时可以以()为炭源2.微生物的典型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根据不同目的使用一些人为方法来改变生长曲线,如采用()()()等可以使微生物群体处于对积累代谢产物有利的()期;采用()()等可以使微生物群体处于扩大繁殖的()期;由于不同时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等也有差异,在诱变育种时一般要求()期细胞。
过虑法浓缩营养缺陷型时野生型要处于()期3.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筛选四一般步骤包括()()()()二.判断(分析原因)1、微生物细胞自身蛋白质、酶等的合成依赖于从周围环境摄取氨基酸,因此培养基中有机氮源(无论蛋白质,豆饼粉,还是蛋白水解液)是必须的2、工业生产中利用嗜热微生物比嗜温微生物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降低发酵时冷却水的用量及能耗,防止杂菌污染等,因而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热处理手段诱导建立嗜热微生物3、诱变后培养的目的是增加变异株在群体的比例,从而便于筛选变异株4、微生物体内代谢和细胞繁殖涉及的一系列酶分别存在一定的合适的PH范围,因此发酵过程中需要流加酸、碱以保持固定的PH三.名词解释生长谱法超净工作台转导噬菌体二倍体活性污泥四.问题1、设计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步骤,并简要说明每一步骤的理由及注意点2、试分析啤酒酿造中微生物的作用及生长与发酵的关系199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填空1、原核微生物主要的共同特点是()()()2、一般来说,同一种杆菌的大小,其()比较稳定,而其()则经常因()和()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3、不同类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网状骨架的主要构成物质不同,细菌是();放线菌是();酵母菌是();绝大多数霉菌是()4、放线菌的孢子囊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由()形成,一种是由()形成5、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孢子有()()()();有性孢子中()()为二倍体孢子,()和()为单倍体孢子6、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7、有机废水微生物学处理的目的是(),具体的处理方法有()()()8、微生物进行生物合成的三个必要条件是()()()9、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必须从环境中获取有机营养物质,用以()()()10、微生物的脱氢酶常需要NAD+作为辅酶,后者实际上是()的载体11、以琼脂做为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一般在()时凝固,在()时融化,但是当PH小于4.5时经过高温灭菌后就不会凝固了12、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四种机制分别是()()()()13、在液体培养基中配入碳酸钙,一般是为了()二、判断1、自发突变是随机的,而诱发突变是有一定的定向性()2、在转化育种过程中,双链DNA被受体细胞吸收并且通过与DNA的双交换后才能形成稳定的转化子()3、在准性生殖育种时,应该选择杂合二倍体作为目的的菌株,因其产量性状往往高于亲本()4、液体石蜡法适用于保藏各大类微生物,其保存期比冰箱斜面保藏法长()5、F′菌株只能由Hfr菌株获得()6、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不能合成三羧酸循环的产物()7、微生物的染色体DNA上的任何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均会引起微生物代谢性质的变化()8、微生物以葡萄糖为能源和炭源进行呼吸时比进行发酵时生成更多的A TP9、醋酸也可以用来作为工业发酵中微生物的炭源()10、接好种的平基板(装固体培养)必须倒置培养()11、如果某种微生物只能以EMP途径降解葡萄糖,那么这种微生物单靠葡萄糖和无机盐时无法生长繁殖的()12、工业微生物之所以能利用农副产品为发酵原料,是因为农副产品(如淀粉)分子能进入细胞,然后被逐步降解而被利用()13、合理的甲醛消毒一般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又可以杀死孢子()14、乙醇对于有芽孢的细胞一般没有消毒作用()15、革兰式染色的结果与被染色的细菌细胞的生理性状无关()三、单选1、从土壤中采样分离筛选菌种时应该采集()土样0-5cm 5-15cm 15-25cm 25-35cm2、在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可以根据在含酪蛋白平板上()的大小进行快速捡出变色圈透明圈生长圈抑菌圈3.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筛选中,用抗生素法淘汰野生型时应选用()培养基高渗完全低渗完全高渗基本低渗基本4、察式培养基常用于保藏()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5、在基因工程中()较少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逆转录酶蛋白酶6、若要从土样中分离芽孢杆菌,最简便的办法时首先对土样进行()抗生素处理营养条件处理PH处理温度条件处理7、菌株的最佳定义应该是()具有相似特性的细胞群体具有有限的地理分布的微生物类群从一单独的细胞衍生出来的细胞群体与种一样定义8.食品和饮料工业上常采用的巴斯德消毒法是一种()方法消毒抑菌灭菌除菌9、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正处于()生长状态平衡生长不平衡生长休眠活跃10、在工业微生物育种过程种结构类似物最常用作()营养物质替代品筛分具有特殊遗传性状的突变株的筛子诱变剂消毒剂11、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的成员中,除辅酶Q外,其他大都是()带有辅基的蛋白质酪蛋白糖蛋白脂蛋白12、简单主动输送需要依赖()载体生物可以利用的能量前两者之和酶催化13、真核微生物线粒体的内膜属于生物膜,它在性质上属于()脂质双层分子组成的对称膜半透膜不对称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膜单向半透膜四.名词解释经典分类法生长谱法化能异氧微生物调节突变株基本培养基水活度初级代谢产物接种五问题1、试述溶源性细菌的基本特性2、今要用紫外线诱变法筛选一株大肠杆菌的链霉素抗性突变株,试设计筛选方案并说明理由3、有什么理由认为微生物对人类好处比害处多?4、发酵工业上常用作菌种的微生物即常说的工业微生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某人分离得一株酵母突变株,其在葡萄糖降解的过程中从乙醛到乙醇已经被阻断,若以葡萄糖为炭源,这突变株不能厌气生长,但是仍然能在有分子氧的情况下生长,试给以解释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二羟丙酮 3 -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ADPATP丙酮酸乙醛乙酸199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一.填空1、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与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在组成及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2、鞭毛的有无是细菌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