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荣宗筋疗法记录续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不知有那位爱友去过魏效荣主任那里,那位可以讲一下他手法的具体动作。
抓的手是在患者腿根内侧还是外侧呀。
*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了解一些,主要是在大腿的内侧,去过的爱友,不妨把详细情况说一下,大家共同讨论一下:handshake*偏门的疗法,有些不雅,小心惹祸。
:lol:*确实不雅,得小心医疗纠纷!*刺激股神经,*不过效果不错呀*确实不雅,得小心医疗纠纷!:lol: :lol: :lol:*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赵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昌430061)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将120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30~40岁82例,41~50岁25例,51岁以上13例;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
其中后外侧突出103例,中央型突出17例;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突出65例,L5~S1突出50例。
120例患者均未做过手术疗法和髓核化学溶解疗法。
治疗方法1患者俯卧。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骶部在与突出部位相对应的椎间隙患侧表面,大多都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该凹陷与健侧对比能清楚地看到。
在患者腰骶部寻找该凹陷,确定其位置;2让患者翻身仰卧,放松,患侧膝关节屈曲。
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插进患者腰骶部与床面之间,手指按在前面寻找的凹陷处,另一手在患者屈曲腿大腿根部寻找股薄肌和大收肌,然后沿大腿内侧窝将股薄肌和大收肌捏住提起,反复数次。
此时腰部的手指可以感到患者腰部凹陷向外鼓出,变得较平坦;3让患者下床,做大幅度的扭腰臀动作(就象跳迪斯科舞一样)5min,再尽力向上做投蓝跳跃动作2次,再上下一层楼梯数遍;4患者俯卧,再寻找腰骶部凹陷,大多可见凹陷变平坦或消失,触按腰骶部肌肉,可感觉比治疗前放松;5逐一按压腰臀部及下肢痛点,力量适中,再提捏大腿后面肌肉,从上至下反复数次,最后抓住患者双髁关节,轻轻交替牵拉双下肢,如有双下肢不等长的症状,这种方法可以给以牵正。
10月14日上海【周嘉荣】宗筋疗法—中医博大精深理论的精髓绝技

10月14日上海【周嘉荣】宗筋疗法—中医博大精深理论的精髓绝技展开全文中推医学交流=每日推送健康知识,推广中推课程,关注我们后-免费观看大量针灸、正骨、推拿、埋线、减肥、美容、按摩的医学视频。
请各位老师:帮忙往朋友圈转发一下,谢谢最下面有您想看的视频联系人:秦凤电话:183****3094微信通用时间与地点:2017年10月14日—10月18日(14日全天报到)上海宗筋疗法是一项秘不相传的民间绝技,它充分运用中医精深的理论体系,通过治疗实践,在治疗各类疾病中往往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宗筋疗法能治疗哪些疾病?让我们来听一听周嘉荣教授的精彩讲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手法演示展开剩余76%宗筋疗法就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来达到近乎神奇的效果。
宗筋疗法的特点1诊断简单主要是触摸宗筋上的节结点看它是在哪一条经络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简单易行易学易用效果立竿见影,手法上用点、揉、拨、按,四种即可。
3直达病灶通过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达到其他疗法难以企及的治疗效果。
宗筋主要治疗病症同时,周嘉荣教授还提出“落脏”的核心理论,即一切疾病源于五脏,最终又归于五脏。
它不仅可以指导宗筋疗法,还可以指导针灸、推拿以及用药,为每位中医人开辟了一条治病的捷径,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周嘉荣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讲课幽默风趣。
常常把难以理解的中医知识通过例子生动的表达出来,大家听的开心的同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授课内容1、“宗筋疗法”关于天筋、地筋、人筋(宗筋)三筋的介绍。
2、周嘉荣教授对“宗筋疗法”认识疾病的独特观点讲授,及宗筋疗法”与易学的结合及其治疗方法(点、揉、拨、按四种即可,简单易学)讲授。
3、“宗筋疗法”对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腿痛、背痛、胸椎病、颈椎病、关节肿痛、妇科病、男科病、减肥美容(如:痤疮、蝴蝶斑、皮炎、各类肥胖等)、糖尿病、高血压、哮喘、耳鸣、眼睛干涩、胸腹病症等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法讲授按摩之皮疗法服务宗旨:1、我没有基础可以学习吗?答:本课为研修班,面向爱好者和推拿正骨针灸方面从业者,旨在向大家分享老师研究成果与看法,共同探讨。
达摩108手简介

达摩108手简介达摩、全称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来到中国云游四海,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从而使佛教文化在中国进一步得到发展。
达摩在中国始创禅宗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
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百姓的共鸣。
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疯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对达摩由感激而产生爱情,给修养心性的达摩带来了不小的历练,幸而达摩灵智不泯,决心进少林寺山洞中面壁,斩断情孽,所以达摩在少林寺山洞面壁九年,后人把此山洞称为少林寺达摩洞。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其中花费了三年时间对人体骨骼拆装,研究发现了人体脊柱关节,都与脏腑对应器官有密切联系。
也就是说因脊柱关节错位,会引起脏腑对应器官疼痛或导致相关疾病。
比如:1~2颈椎错位会引起头痛、睡不着觉、记事不清、耳聋等。
1~3颈椎凸起喉部不舒服、呼吸费劲、咳嗽等。
4~5颈椎错位会引起牙痛、说话口臭等。
6~7颈椎错位会引起肩部僵硬、背部疼痛及五十肩等。
1~5胸椎关节错位会引起肺、心脏和气管的疼痛或发炎。
5~8胸椎关节错位会引起脾、胃的疼痛。
9~10胸椎关节错位会引起肝、胆的疼痛。
11~12胸椎关节错位会引起肾脏的病症。
1~2腰椎关节错位会引起便干或拉稀下腹痛或腰痛。
第3腰椎关节错位会引起腰两侧痛、膝关节酸软疼痛。
第4腰椎关节凸起会导致腰痛、腰向后弯时疼痛难忍。
第5腰关节凸起会导致腰痛、大便不正常。
骶髂关错位会引起排尿不畅、房事不强的症状。
达摩祖师不光发现脊柱关节错位引起的相关疾病,还对人体上下206块骨头错位引起的疼痛,研究一套正骨手法,将错位的骨关节矫正复位,达到治愈疼痛的目的。
还对人体气血不畅或经络不通,所引起的病痛症状,研究了如何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使骨正筋柔、气血通畅,真正达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目的,达摩祖师又研究出五套经络疗法,加正骨共计六套达摩医术治病手法。
宗筋疗法之落藏

宗筋疗法之落藏回复关键词:手法、针灸、美容、零基础,查看课程介绍。
合作开班,咨询电话/微信:150****2380肝主筋,主运动,其华在爪(指甲):肝主筋,宗筋主束骨以利关节,(宗筋是筋的祖宗,之前有章节已经介绍过),全身的筋都由肝管,筋是联系肌肉、关节的纽带。
而全身关节处筋最多,股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周围筋最多。
“爪为筋之余”,肝血多少也能影响指甲的枯荣(起轮、变硬、软),肝血足则筋强爪坚,肝血虚则筋弱爪软。
肝其华在爪,看指甲可以诊断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指甲自然的鲜红、光亮、红润;灰指甲是肝的问题,肝血不足会导致指甲干枯。
治疗舒肝,揉宗筋。
腰椎间盘突出症筋的问题,两个椎骨之间是椎间盘,椎间盘之间由筋联系着,筋紧了,肝不养筋,筋就僵硬把椎间盘挤出来就压迫神经线。
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千万不能牵引,牵引只会把筋越拉越坏,不去治肝去撑骨头只会越撑越坏。
治疗:揉宗筋,揉腹股沟。
腰椎滑脱,筋松固不住了,治疗:揉宗筋。
宗筋经背腹上头项,所以揉宗筋能治腰。
筋引起的膝盖痛,典型症状:膝盖痛、活动时关节响,是筋拉得紧了之后关节摩擦得响,治疗:揉宗筋,筋松了就好了。
抽筋也是肝的问题,舒肝就行了。
肝喜调达:就是肝有喜欢疏通,舒展宣畅的特性,所以中成药里面没有补肝的药,只有舒肝的药。
肝是一个过虑器,身体里面循行的血液,里面有很多的垃圾,经过肝脏过虑清理后供给心脏(肝主藏血),清理出来的垃圾形成胆汁。
胆结石怎样产生的,肝胆湿热产生的,太热了把液体变成晶体了造成结石,治疗:经常吃点龙胆泻肝丸,把肝舒一舒就不会得胆结石,不要让肝太热。
肝主疏泄:肝主升、主疏泄;疏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情志方面,肝可以调节身体气机畅通,使人体保持愉快开朗,心情舒畅;反之心情不好,情志抑郁肝气机不畅通。
2、肝有助于消化,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功能的运化,并与胆汁分泌有一定关系。
肝失疏泄就会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等症状。
人生气之后往往肝木犯胃,出现腹胀、腹泻和脾气不升的症状。
宗筋疗法读书笔记

宗筋疗法读书笔记这本书是我的医生给我的,其中阐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观点和理论,我认为是站得住脚的。
周佳荣教授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宗筋对中医理论和疾病认识正确认识宗筋疗法宗筋落脏理论1.理论和疾病知识篇中医治疗原则: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血脉。
心其华在面、干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经络是行气血、营阴阳、决生死、而处百病经络是行气的通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经络运行气血“内灌脏腑”使五脏藏精、六腑转气的功能获得物质的条件保障经络运行的气血“外辱腠理”,使肌体的皮肉筋骨以及四肢关节保持正常的活动经络“营阴阳”通过表里贯通上下,使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五官九窍协调一致。
经络调节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到增强肌体的防御能力和抗拒外邪的作用《内经》言:心肺有邪沉于两肘、肝上有邪沉于两腋、肾上有邪沉于两腘窝、脾上有邪沉于两跨。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又能令母实,子又能盗母气。
久病补虚,扶正祛邪何为宗筋:阴毛之中,横骨上下之竖筋。
上络胸腹,下贯髋尻,又经背腹上头项。
宗者总也,可以说他是筋的祖宗。
中医按摩的皮疗法,筋疗法、骨疗法、肉疗法、脉疗法等治疗手法可以理顺筋骨、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调理脏腑功能。
天地人三筋,天筋位于眼球正后方;地筋位于脚底中心部位;人筋(宗筋)位于人的中央耻骨上下经络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凸起,二是凹陷。
凸起是一种阳的表现,它又分为硬、软、粘滑和经筋的清晰与混浊;凹是气血严重亏损的表现,分两种在触摸时痛与不痛,痛则轻,不痛则重。
按摩时男为阳,先揉前面,女为阴先揉后背。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四穴总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周嘉荣宗筋疗法笔记落脏篇之肺

周嘉荣宗筋疗法笔记落脏篇之肺编辑: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更新时间:2019/03/16 14:34听周嘉荣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把复杂的中医完全生活化,闲暇之余,总结了一部分,现发上来一部分,供大家参考!很多朋友认为宗筋疗法是一种按摩手法,实际上周嘉荣老师讲解的重点是“落脏”,也就是对疾病的精确诊断,听完周老师的课,对任何疗法的疗效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下面的内容,能让各位有所收益!落脏篇:一、肺(总结于2014年9月,联系电话:肺:与大肠表里,别通于膀胱;主皮毛;开窍于鼻;主一身之卫气;主治节(节令、关节);通调水道;肺经相关疼痛:寅时、卯时的疼痛。
肺上有些沉于两肘,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肺的三大功能:呼吸、排泄、吸收虚实:肺藏气,气舍魄,魄聚则为精,治肾不治肾,先治肺,金生水肺气虚:鼻塞不利少气,消炎药都是寒凉,千万不能消炎,要用补法。
肺气实:喘、仰吸、胸盈,用泻法魂归肝管,魄归肺管(拨肛门)。
血藏魂,治肝。
热:肺上有热右颊赤伤肺:行寒饮冷伤肺补泻:泻法:拍打、放血(如祛内热,主要在两肘拍打,或肺经上放血)补法:灸、揉(主要灸肺腧、命门)总的治法:1、扎这条经络的原穴,或在这条经络上找穴位,找硬结;2、心肺有邪沉于两肘,拍打两肘窝,如胸闷。
3、治大肠,以后背为主,调动阳气,大肠腧。
4、治大肠,拨肛门,增强肺的排泄功能,主要针对皮肤病。
5、增强卫气,用灸法,灸中脘、阳池;6、增强肺的“呼吸”功能,冬末祛内热。
7、晒太阳,增加肺的吸收功能。
8、诸气愤郁皆属于肺,揉后背膀胱经,肺与膀胱别通,也可揉檀中穴。
9、治魄:拨肛门,气舍魄。
10、因寒凉引起的膝关节痛,用补法,如灸。
肺与大肠相表里,一阴一阳肺主皮毛,一切皮肤上的问题,都是肺的问题皮的三大功能:1、呼吸,70%的呼吸都在皮肤,感冒就是皮肤的呼吸出问题了,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受凉了,如非典,捂着是不对的,肺不能呼吸了,治法:要打开皮肤的呼吸功能,如拍打,主要是拍打后背膀胱经。
民间绝技:宗筋疗法(天筋地筋人筋)

民间绝技:宗筋疗法(天筋地筋人筋)传统(民间)医术之神奇之奥妙是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
传统(民间)医术是一代代的从医者立足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与疾病抗击的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民间传承。
其中的宗筋疗法,就是民间中医疗法方法之精华,是一种那个特殊的推拿按摩疗法,具有特殊的治疗功效。
但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是秘不相传,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没有完整的理论阐述。
宗筋治疗的民间应用高手也是由一代代师傅口传心授而得真谛,在治疗中往往只停留在运用和技法上,没有上升到中医理论层面上。
关于宗筋治疗法零散的记载有二,一是在《内径》中有个别解释,但较为笼统,不详细,不明确。
二是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注》中表示了宗筋的位置和他的管辖范围,但对如何应用,指导性不强。
本人根据多年的中医理论的学习和按摩实践,不断地询查、探访推拿按摩之绝技,对宗筋疗法进行摸索并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
但这一原则往往在医疗实践中被人们忽视,而如何应用这一原则,又为医者所困惑。
关键的问题是领悟和掌握中医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看整体,通过现象看本质。
当庸医治疗病人时只注意到病人的表面症状而不究其原因,于是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归治不好病。
而宗筋按摩疗法就是根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辨证施治,整体调整,打通各个经络快速驱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
在讲述宗筋治疗法之前首先要讲两个问题,一是对于疾病的认识,二是关于疾病的治疗。
一对于疾病的认识改变认识疾病的错误观念,回到正确的中医认识论的轨道上来,关键是要找到病的根源。
我通过多年对病因的分析研究,探查其病源,得出的结论是:一切疾病源于五脏和归于五脏,即落脏的观点。
五脏是人体中医学说的五个大系统,而不是简单的五个具体脏器。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宗筋疗法

宗筋疗法-----周嘉荣(整理:十大名器,QQ:25309 78367)传统(民间)医术之神奇之奥妙是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
传统(民间)医术是一代代的从医者立足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与疾病抗击的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民间传承。
其中的宗筋疗法,就是民间中医治疗方法之精华,是一种特殊的推拿按摩疗法,具有特殊的治疗功效。
但宗筋疗法在民间一般是秘不相传的,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没有完整的理论阐述。
宗筋治疗的民间应用高手也是一代代由师傅口传心授而得真谛,在治疗中往往只停留在运用和技法上,没有上升到中医理论层面上。
关于宗筋治疗法,零散的记载有二,一是在《内经》中有个别解释,但较为笼统,不详细、不明确。
二是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注》中表述了宗筋的位置和它的管辖范围,但对如何应用,指导性不强。
本人根据多年的中医理论的学习和按摩实践,不断的寻查、探访推拿按摩之绝技,对宗筋疗法进行摸索并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法。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间治。
但这一原则往往在医疗实践中被人们忽视,而如何应用这一原则,又为医者所困惑。
关键的问题是领悟和掌握中医的的整体观,通过局部看整体,透过现象看本质。
当庸医治疗病人时只注意到病人的表面症状而不究其原因,于是就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终归治不好病。
而筋按摩疗法就是要据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辩证施治,整体调整,打通各个经络,快速驱除病灶,恢复身体健康。
在讲述宗筋治疗法之前首先要讲两个两个问题:一是对于疾病的认识,二是关于疾病的治疗。
一、是对于疾病的认识改变认识疾病的错误观念,回到正确的中医认认论的轨道上,来,关键是找到病的根源。
我通过多年对病因的分析研究、探查其病源,得出的结论是:一切疾病源于五脏和归于五脏,即落脏的观点。
五脏是人体中医学说的五个大系统,而不是简单的五个具体脏器。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嘉荣宗筋疗法记录续
周嘉荣授课记录(续)
三、四肢
1 股骨头坏死。
驱寒、补肾,提升阳气。
必拨肛门,指头全进才能摸到两侧有结节。
前列腺,肝门里面也有隆起,压下去,就起效。
捏睾丸,补肾。
2 坐骨神经痛。
按“肩宗带”,有热流往下的感觉。
扎胆。
3 膝盖疼。
1.积液——脾胃虚(扎天枢;揉小腿的脾经、胃经;点按或扎针解溪穴、内庭、公孙、隐白。
从腹股沟、脾关、伏兔摸结节);
2.上下楼疼——肾(膝关节变形(肾、脾),上下楼痛。
治肾用背部,揉八髎。
),金匮肾气丸;
3.小肠经疼——心脏(坐久了,站不起来,小肠经下络到条口;揉心膝,腹股沟。
开四关:双合谷(肺),双太冲(肝))还可按压“三金穴”“心膝穴”。
4.肺主治节-----管膝盖,治疗表受风寒引起的膝盖疼。
节是节气,跟节气有关;节又是关节,人体的12个大关节。
肩宗穴,治膝盖疼,肩宗是肺经。
5.肝引起:由腰疼引起膝盖疼,治疗腰。
4 崴脚。
平衡疗法,揉健侧脚踝相对应的位置。
5 痛风。
一般痛在大脚趾。
内侧:肝经,用水火加震。
外侧:脾经,用水火加坤。
小脚趾与四指之间,是胆经,用水火加巽。
水火既济是消炎、止痛。
因此,痛风,要辨别准确经络所走的路线。
6 胳膊肿。
用梅花针,敲脾经,肿消失。
肿消后仍痛,治心。
7 胳膊痛。
胳膊的下侧疼,是心经的问题——吃速效救心丸五颗愈。
闹心疼,烦躁睡不着,也是心的问题。
心于胆别通,同侧胆经的小腿上会有黑色的瘀络。
疼7天,晚上烦躁无法入睡。
发现同侧胆经上有淤血。
放血、立止。
疼归心;燥,心主燥。
8 网球肘。
形寒饮冷伤肺:网球肘,也有由于长期喝冷饮引起的。
治疗:(1)天枢点按(络大肠),左边治疗左胳膊,右边治疗右胳膊。
可以治愈在大肠经上的80%(2)按揉背部的大肠腧,治疗剩下的20%。
9 脚气。
脾湿,脾主四肢。
10 脚后跟疼。
先查委中到承山是否有淤血。
脚后跟疼久的,在风府穴会有硬结,揉开。
11 脚裂口。
是胆热。
董氏,在尺泽、委阳穴放血。
12 腿沉、腹胀。
二妙丸
13 扳机手、拇指痛。
还是肺的事,肺的寒凉,尤其是大肠
的寒凉,影响到了筋,揉大肠腧。
四、综合
1 缺钙。
不能补钙,是补不进去的。
是因为肾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吸收不了钙。
肾气虚,大小便会有问题,肝门收缩无力,闭不住尿。
2 疼痛。
不通则痛,不松则痛,不荣则痛。
斜刺,顺着肌肉纤维方向(直刺无效),得气后,进入痛点。
3 重症肌无力。
脾(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4 牛皮癣。
痒源于心,要治小肠;肺主皮毛,还要治肺。
上半身,用手三阳,以卯时为顶点,做等边三角形。
下半身,用足三阳,以辰时为顶点。
5 白癜风。
情绪紧张,是肾引起的,惊恐伤肾。
肾与肺别通,肾主志,肾虚,不想干活,悲观。
力气从肾上来,用力过度伤肾,超过自己的体力去做事情,会表现为膀胱经沿线的问题。
肾是气动力源。
老太太,头疼了30年,就是治不好,是肾的问题。
她是上班干活累了,头疼起来,开始喝可乐能缓解。
6 阳瘤、阴瘤。
突出表面的,扎巽位,胆,属于阳;不突出表面的,扎肝,震位,属于阴。
7 神经性皮炎。
山泽通气,加乾位
8 全身痒。
足临泣(胆经):治带脉,治心,放小指头的血。
痒,全身痒,放血在胳膊。
9 脾虚。
脾不好,治胃。
(补脾益肠丸)。
下三皇是脾经。
10 小孩不吃饭。
胳膊心包经上有黑瘀络。
点刺放血后,马上觉得饿。
——火不生土了。
11 气堵中焦。
点按“肾关、太溪、太冲”,委中放血。
12 睡不好,上身痒。
70多老太。
虚证,以补为主,扶正祛邪。
扶正:
引气归元,或脐针四正位。
董氏:中小白、肾关与灵谷,大白轮换用。
痒:上病下治,心胆别通,放胆经上的血。
13 长毛。
肺管卫气,保护自身。
胃气不足,长毛保护自己:灸阳池、中脘。
14 鱼鳞皮。
皮肤干燥如鱼鳞,是肺寒。
手法后两脚冒凉气。
五、常用药药性
1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2 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治腹泻、腹胀、肠鸣。
3 舒肝丸: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噪杂呕吐,嗳气泛酸。
4 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5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气水肿,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6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震惊开窍。
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脑炎、脑出血等
7 石斛夜光丸:肝肾两亏,阴虚火旺所致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8 二妙丸:用于湿热证。
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9 龙胆泻肝丸: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
10 黄连羊肝丸: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
11 附子理中丸:养胃止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温中健脾、脘腹冷痛
12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
痰饮喘咳。
13 平肝舒络丸:平肝疏络,活血祛风。
本品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
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14 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密结。
六、内经理论
1 疾病所属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2 劳伤
久行伤筋,劳于肝;久视伤血,劳于心;久坐伤肉,劳于脾;久卧伤气,劳于肺;久立伤骨,劳于肾。
3 邪气聚集
肝上有邪,沉于两腋;心肺有邪,沉于两肘;脾上有邪,沉于两髀;肾上有邪,沉于腘窝。
4 别通理论(手足别通,脏腑别通)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阴脾经,
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阴心经。
5 情志所胜
怒胜思,恐胜喜,思胜恐,悲胜怒,喜胜忧
6 津液
泪(肝)、汗(心)、涎(脾)、涕(肺)、唾(唾)
7 热证表现
肝上有热,左颊先赤;肺上有热,右颊先赤;脾上有热,鼻头先赤;心上有热,额头先赤;肾上有热,两颐先赤。
8 情志所伤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9 五脏开窍
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
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10 肝、心虚实。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