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

诗经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
诗经研究期末考试复习题

《诗经》研究

1. 什么是三家诗?

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鲁诗”属于今文经,毛诗与他们一起构成四家诗,毛诗属于古文经。

秦焚书后,汉兴而有三家《诗》,齐人辕固传《齐诗》,鲁人申培公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又毛亨、毛苌传《毛诗》,是为四家《诗》之传授者。

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即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派,在西汉十分盛行,在朝里立有博士,成为官学,属今文经学。这三家诗有共同性,又称三家诗。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2. 什么是毛诗?

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今本《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诗经》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经孔子删定,并教习弟子,后大行天下,流传于世。不可否认,《诗经》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其之所以能够流传今日,毛亨、毛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诗创始人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其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学家,在汉代立为官学;毛诗晚出,属古文经学。毛诗训诂简明,很少神学迷信内容,未被立为官学,只能在民间传授。东汉时受到重视,允许在朝廷公开传授。东汉末年兼通今古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作《毛诗传笺》,主要为毛氏《诗故训传》作注。三家诗自此渐渐衰败。《隋书·经籍志》说:“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

3. 什么是诗序?

(1).《毛诗序》的省称。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的,为“大序”(据孔颖达《毛诗正义》说明,应从“风,风也”句开始)。东汉郑玄《诗谱》,以“大序”为子夏作,“小序”为子夏、毛公作。《后汉书?儒林传》则有卫宏作《诗序》之语。宋代以来学者关于《诗序》作者众说纷纭,郑樵、朱熹等都有自己的说法。

(2).用诗写成的赠序。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市井小人求诗序者酬以五钱,必欲得钱入怀,然后漫为数语。”元夏庭芝《青楼集?李芝仪》:“﹝李芝仪,﹞维扬名妓也,工小唱,尤善慢词。王继学中丞甚爱之,赠以诗序。”

4.什么是正变?

正风(正雅)

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唐陆德明释文:“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驺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

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唐孔颖达疏:“王道衰,诸侯有变风;王道盛,诸侯有正风。”参阅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国风》。【正风】诗有正变之分,此说原出于《诗大序》。《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与世之盛衰密切,周室衰微,礼义废弛时,“变风、变雅作矣”。与变风相对,后人提出了“正风”这一名词。它指周政衰微以前(主要是西周前期)的歌颂文王、武王、周公或颂美时政的《风》诗。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为正风。

变风(变雅)

指《国风》中作于周王朝政治衰乱时期的作品。与“正风”相对。《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邶风·柏舟诂训传》唐陆德明题解:“从此讫《豳·七月》,十三国并变风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风雅正变说》:“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变乎风之正体,是谓变风。关于区分正、变的标准,郑玄《诗谱序》以为周懿王、财夷王至陈灵公时的诗为“变风”、“变雅”;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为《邶风》以下的十三国风都属“变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风雅正变说》则认为《风》《雅》正、变的区分标准是“政教得失”,而不以时间为界,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诗大序》则强调了变风的特点:“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变而不失其正,正是儒家“温柔敦厚”的体现。

5.什么是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

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6.史诗有哪几篇?

在《大雅》和《颂》中保存了许多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的诗歌。这些诗虽以歌功颂德为主,但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大雅》中五篇周人的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系统记述了周人从始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的历史过程。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又将《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五篇反应宣王时代民族战争的诗联同《生民》等五篇共计十篇合称为“周的史诗”。《生民》等五篇是叙述周人开国历史的组诗,《出车》等五篇是叙述宣王对外作战的组诗

7.比和兴有什么异同和区别?

答案一:

比和兴的区别:

1.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兴两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源远流长,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儒家诗论把比兴列为风、赋、比、兴、雅、颂“六义”的两种。郑玄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见《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注)。把比兴与美刺联系起来加以解释。比兴之法多用在旧体诗词和民歌中,一般文学作品中极少运用或不用。

“比”与“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除诗歌外,现代散文、小说等也常用比兴手法。所谓“比”,按照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其实就是比喻。它通过具形具色的事物比所要写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动、具体。所谓“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用形象思维,离不开比兴两法。因此,比与兴构成了诗的两种技巧。

2.指创作诗歌。宋王安石《甘露歌》词:“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清顾炎武《与人书》:“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业,非明公其谁与归!当不仅流连比兴,传播艺林,为斯文之盛事矣。”

比和兴的异同:

比:“譬”的意思,是比喻、比拟、比附、象征这类艺术手法的概称。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李仲蒙:“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

兴:“起”的意思,指触物生情的联想式开头。这联想是产生创作灵感的艺术联想,能形成一种含蓄的意象,起寓言、象征、暗示、烘托等作用。形式上如朱熹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而内涵采纳李仲蒙说,即“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更为贴切。

答案二:

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的意思。和今天的比喻一样。兴,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是起兴引起下文,没有比喻的意义。另一种是起兴引起下文而且有比喻意义。具体说来有几种原因:有可能起兴的喻意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不为人所知道了,所以被认为是只是起兴引起下文,也有的是仅仅在音律上有联系,兴这种手法在学术界分歧比较多。“兴”这种手法在文艺美学学科范围内被认为是“自然的人化”,就是这种手法使用的时候诗人赋予了自然之物人的情感。也是“人的自然化”,先消除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物的隔阂,使得情感的宣泄更自然,主要参考李泽厚《美的历程》

8.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诗经?国风》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答案一:

《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封建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原始生活画卷,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纯真烂漫,或者哀婉悲戚;或者情重绵长,或者懦弱痴情;或者热情泼辣,或者彷徨疑惧。本文试图通过对《诗经》中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爱情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再现周代社会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探求周代社会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和心理取向的要求及其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我国素来就有“诗国”之称,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便出现了最早最古老的诗歌文学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历史时间跨越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作品。虽然《诗经》篇章数量众多,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尽相同,

描绘的社会风俗、生活面貌不相一致,但是都从各自方面反映了男女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场面和心理活动,再现了周代的社会风貌,对周代的家庭关系、婚姻制度、以及伦理道德、人生哲学、审美心志、生活情趣等方面都作了如实生动的刻画。

《诗经》中的爱情诗歌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周代社会各种生活画卷,其中的作品大都感情诚挚、气氛热烈、文体朴素、思想健康,与上层社会的荒淫、庸俗、虚伪以至矫揉造作之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有不少清新可喜、具有优美情思、扣人心弦的优秀之作,是爱情诗中的珍品,而由此塑造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劳动人民世代吟唱不衰的经典。

一、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恋爱和婚姻是人类共同的需要,也是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所谓“饮食男女之欲,人之大共也。”因此,《诗经》中描写恋爱和婚姻的爱情诗篇甚多,令人注目,值得称道。《诗经》中的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诗经》对于女性的描写是真实自然的,用“思无邪”来形容里面的感情真正是恰到好处。《诗经》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有很多的作品着墨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喜、怒、哀、乐与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生活展示她们的形象。

《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爱情诗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风俗也是不同的。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候国和不同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更大胆更热烈而已。纵观《诗经》成书的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正是中国社会从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过度的时期,也是奴隶制度社会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社会形态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长达五百多年历史时期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规范社会等级关系的封建礼教逐步形成并且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民风也经历了从“放荡不羁”到“男女授受不亲”的转变。从《诗经》众多的爱情诗篇中,表现出的纯真烂漫、哀婉悲戚、情重绵长、懦弱痴情、热情泼辣、彷徨疑惧等等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来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男女恋爱婚姻风格由无拘无束、活脱自然到“受制于父母、诸兄和人言”的重压。

(一)纯真烂漫的女性形象

据《周礼》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子是时也,相奔不禁。”又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蕃育民人也。”由此可见,周代民间存在一种“会男女”的风俗。由于男女“年期即满”,即使“礼虽未备”,仍“会而行之”。这正是为时过晚的未婚男女,促成婚配的一种习俗。《摽有梅》的歌者早已过了出嫁的年龄,尚未找到对象。在歌唱之中,倾吐她时不我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希望男子及时向她求婚,即所谓择婿之辞。女孩向她的情人隔河喊出这番话,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又辣而不憨,爽直中颇有心计。她的话既是玩笑,又是真情,让恋人用“褰裳”涉水这一行动来证实爱情的真诚,坦率中带着一点野味儿,其实这种试探中也包含着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

(二)热情泼辣的女性形象

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看到这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现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子仲家里大姑娘,丢下手中针线活儿,跟着男友跑到闹市跳舞去了。“不绩其麻,市也娑。” 又把“握椒”赠给心爱的人。她们时而邀请小伙子一起去玩:“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言于乐!’”并与小伙子“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些姑娘,带着少女特有的天真烂漫,热情地追逐着爱情的幸福,尽情地享受着爱情的甜美。

(三)情重绵长的女性形象

字字血、声声泪,哀婉凄怆、痛切心肺悼亡诗的《葛生》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情

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极为贴切巧妙。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又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气氛。“谁与?独处!” “谁与?独息!” “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让人倍感凄凉。而“角枕”“锦衾”的绚丽生辉、光彩夺目,但枕上衾下却是一具尸骨,光彩与死亡相衬,组合为一幅画面,令人震撼、令人心酸!“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回环修辞方式,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绵长!

(四)懦弱痴情的女性形象

《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的少女,心爱着邻家的小伙子,“其室则迩”,却不敢主动接近他,“其人甚远”,只好在心中默默慨叹:“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即使她们获得了男子的爱,尽管内心的爱炽烈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但绝不肯亲自去找他,让一颗灼热的心在痛苦的相思中煎熬着:“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少女深沉的内心世界与矜持的性格特点展示得一览无余。这一形象群的妇女即使与男子一见钟情,有心相许,却也要说“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短短几句话,可看出少女微妙的心理,既欣喜激动,又羞怯紧张;既愿意顺从男子,又矜持、忸怩。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可爱娇羞的妇女形象。

(五)彷徨疑惧的女性形象

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在受到阻挠和破坏面前,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柏舟》《将仲子》是此类诗歌的代表作。《柏舟》描写的是一个自选配偶的少女,恋爱受到父母的干涉之后,勇敢发出的矢志相爱的反抗呼声。《将仲子》描写的是一位少女正在和情人相爱而又不敢相爱的矛盾痛苦心情。在父母、诸兄和人言的重压之下,只好忍痛辞绝。如涕如诉的自白,是对礼制的控诉

答案二: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其中《国风》部分尤为突出。爱情诗在《国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四十五首,大约占《国风》总篇目的四分之一多。这些诗篇中,渴望的热烈、单恋的无奈、痴恋的苦楚、失恋的伤痛,都是对女性形象描写的重点。欢会、交合,等待、失落,思念、责骂等等,皆是对女性生活真实的写照。本文由此着手,试展现这些女性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一、大胆追求爱情的活泼少女

《诗经》中描写了很多大胆活泼的少女,她们对于感情的态度非常直率自然,并不矫揉做作,不掩饰内心激荡的情感热流,大胆表露对意中人的思慕,对爱情的渴望。如《召南?摞有梅》:

“摞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看到梅子果熟,渐次坠地,这位少女显露率真而热烈地坦白:“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吉日良辰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今天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早去约定他”。随着日子的临近,少女愈来愈迫切地希望男方能及时相迎娶,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少女焦灼难耐的心理以及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女生少有的积极主动。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顺乎人性,自然而然,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敢于将内心隐秘表达出来,而不顾及外来压力,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也是《摽有梅》的真正价值所在。

再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郑风?东门之墠》中,女主人公如此率真大胆地向恋人表露心迹:“东门的栗树啊,伸入我家院中的枝条已是硕果累累,栗树高大,秋季结实,其实味美(当时民俗多以金秋为嫁娶之期)。难道我不想念你吗?是你还不来迎娶我呀!”。诗篇虽小,但却如醇酿,读之使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更有甚者,勇敢地宣泄自己的生命欲望,《郑风?子衿》中所倾吐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种大胆、坦率的美,

即使是几千年过去了,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⑴

二、崇尚爱情自由的坚毅女子

诗经时代,男女爱情生活比起后代的封建社会是较自由一些,但也会存在来自父母,或是社会的一些压力。《诗经》中就有这么一批女子,她们执着于情,痴迷于爱,勇于追求爱情自由,忠实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强加于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坚决的反抗。“……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这是一个女子拒绝与一个已婚男子重婚而作。那个强暴的男子有权在手,也可能有什么权势人物作后台,故敢于以官司相要挟;而这个女子断然拒绝,无所畏惧,其持义守正,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凛然于言外见之。⑵《王风?大车》则是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女子鼓励心上人与她私奔,并发誓决不会有二心,不离不弃: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女子为求爱情自由,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不惜拿生命孤注一掷,比男子更有勇气,也更为坚定,这种忠实自身情感的力量实在令人折服。也有人认为,《大车》即楚灭息后,一息夫人殉夫殉国自杀而死的绝命词。那么,《大车》诗的女主人公,又是一位反欺凌的英杰了。⑶

三、维持家庭幸福的成功妇女

结婚是正当爱情的结晶和归宿。《周南?关雎》中,一位采荇菜的快乐女子被一位贵族男子热烈追求,即将“钟鼓乐之”,并且将要过着“琴瑟友之”的幸福生活。《郑风?女曰鸡鸣》,展现了一幅夫妇互相亲悦,家庭和谐,妇人又善于持家待客的画面。全诗共三章: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第一章写女人催促男人快快起床涉猎,生活气息跃然纸上;第二章以女方的口吻叙述夫妇的和乐。打来了凫雁烹调之后,共同饮酒,祝愿白头偕老,以致鼓琴鼓瑟,充分显示了家庭的和睦。第三章,写女人对待男人的朋友殷勤周到。男人对友人“来之”、“顺之”、“好之”,女人就用杂佩“赠之”、“问之”、“报之”,女随夫意,情感一致,持家有道,才促成了夫妇感情的亲密无间。

四、情感炼狱煎熬的幽思怨妇

诗经时代属于农业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常常互相攻伐,社会动荡不安,普通老百姓饱尝赋税、离乱和徭役之苦,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男子背井离乡,多少女子空守闺房,“三十服兵,六十还兵”的徭役给家庭,特别是妇女带来了许多创伤,短暂的浪漫季节逝去,挥之不去的是婚后无尽的思念。⑷

例如《卫风?伯兮》,描画了一个女子怀念丈夫远征未归。“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心上人随王远征,她已被思念折磨得憔悴不堪,纵然头发像被风吹起的蓬草一样乱糟糟的,她也无心整容,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又为谁梳洗打扮呢?

另一首优美的闺怨诗——《王风?君子于役》,朴素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勾画出了这位思妇的一片痴情,诗中通过“不知其期”、“不日不月”、“曷至哉”、“苟无饥渴”等几个聚光点反映出她对远征亲人的无限关心、自己的无限忧虑以及无比细腻的思念之情。接着以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来烘托、叙写自己孤单、冷落、凄凉的心景,整首诗显得悱恻缠绵,浑沉辽远。

五、痛苦呻吟无依的悲情弃妇

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父权制的历史。历史对女人而言,是一个幽暗漫长、深不可测的黑色隧洞,是貌似公正客观实则冷漠残忍的。在男权社会下,只有以经济支配为基础的男子在婚姻上有自由权、支配权,女性只能为男性存在并支配。打开《诗经》,我们触摸到的更多的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惨痛历史,看到了那久远的、逝去的、丰富而细微的历史真相,诗人们倾诉了作为一个女人的血与泪、悲与喜、爱与恨。婚后没了男子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丈夫远征或远行,留给她们的是一种刻骨的幽思,而最为不幸的则是婚后色衰而遭抛弃。

《邶风?谷风》,记述了一位品行端正的女子,婚后开始时家境贫穷,与丈夫艰难度日。为此,她克勤克俭,以德持家,辛辛苦苦地帮助丈夫经营生计,使家境逐渐好转。但万万没料想,富裕起来以后,丈夫居然恩将仇报,“既生

既育,比予于毒”,有了生计,却把她看成是毒害,进而舍妻再娶,“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宴尔新婚,不我屑以”。她慨叹自己的命运比苦菜还苦,“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此诗中的弃妇面对丈夫已将新人娶进家门的现实仍不醒悟,反复叙说着自己的可怜及对负心人的恋恋不舍之情,以期唤起对方的怜悯之心。这类女人的命运之所以可悲,是因为她们从情感上还没有同负心汉决裂的勇气和力量。

又有《卫风?氓》。女主人公与她的“氓”自由相爱,婚后她辛勤劳作却遭受虐待,直到最后被抛弃,于是她愤怒地喊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子没有过错,男人变了心肠,男人不守正道,行为前后不一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发的誓言明明白白,不料想他变了心,变了就不去想它,也就算了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女人性格中的那份刚强,她已经对“氓”有了清醒的认识,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悲剧是无法挽回的,于是她没有疑惧,没有彷徨,坚定地选择了离开。

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英语期末考试----12月26日 (一)题型: 1.听力(10个短对话&2个短篇文章--10个问题) 2.阅读(3篇,其中一篇从第二册快速阅读的1--5单元中出) 3.单词(3,4,6单元A课文课后练习中vocabulary&word-building) 4.完型 5.翻译(3,4,6单元A课文课后练习中汉译英部分;以及3,4,6A课文中一段的段落进行英译汉) (二)单词&短语 1. I firmly believe that this agreement will be for our mutual benefit. 我坚决相信这份协议有利于我们的共同利益。 1.People have bought these houses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their value would just keep on rise. 人们买房子是基于它们会增值这种幻象。 2.The project has been cancel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for lack of public resources. 由于缺乏公共资源,当地政府取消了这个项目。 3.The clerk must have overlooked your name, because he said you were not here. 书记员一定是漏掉了你的名字,因为他说你不在这。 4.The speaker said something about the actors and then proceeded to talk

about the film. 发言人说了一些演员的事情,然后继续介绍电影。 5.Differences of opinion are often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 to resolve. 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意见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6.When he looked for a job, John strongly felt that there was a widespread prejudice against men over forty.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约翰强烈的感觉到针对年过四十的男性的那种歧视。 7.Childre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ach a compromise between what they want and what others want. 应该鼓励孩子们在他们自己和他人的所想所愿中找到折中点。 8.The discovery seems to confirm that people lived here over 100 years ago. 这个发现印证了此处一百多年前有人居住。 9.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94 and was subsequently translated into fifteen languages.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4年,而后被译成15种语言。 10.Mind your own business. My affair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you. 管好你自己吧。我的事与你无关。 11.Having worked in the company for two years, Mr. Smith is now taking care for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在公司工作两年后,史密斯先生如今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考试试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 一、填空 学生 1.( )里最大能填几? 10+5>( ) 20+( )<28 69+( ) >60 50-( )<41 23+9>( ) 81+( ) <85 88-( )>79 90+( )<100 45-( ) >40 2.(1)100里面有( )个十,( )个一。 (2)从( )到( )是两位数。 (3)从最大的两位数中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差是( )。 (4)6个十2个一再添( )个( )是70。 3、填出各物品的价钱。( 3.50元 5.30元 0.50元 35.00元 ( )元( )角 ( )元( )角 ( )角 ( )元( )角 4、9比59小( ) 78比70大( ) 58比9大( ) 9比80小( ) 5、一个足球40元,一个排球30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 )元。 6、80里面有( )个十;由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十位是5,个位是0,这个数是( )。( )个十是100。 34的十位上是( ),表示( ).个位上是( ),表示( )。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 )位。 74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是( )。 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76,25,60,19,100,82,46 。 ( )>( )> ( )>( )> ( )>( )>( ) 7、用 做成一个 ,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用( ) 个这样的 可以拼出一个大 。 8、5、18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数起,小芳排在第9位,从右数起,她排在第( )位。 9、写出78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 )、( )、( )。 10、写出4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 、 、 、 。 11、按顺序填数 二、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书包的价钱接近30元,足球比30元多得多。 书包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 (2) 梨有40个,苹果的个数比梨少得多,苹果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18个 28个 48个 (3)三(5)班有47人去春游,坐哪辆汽车比较合适? 3 1 6 28元 50元 21元 25元 35元 65元 小明捧一捧花生米,数一数共有 18粒。又捧了一捧黄豆,你猜一猜可能有多少粒? 16粒 20粒 72粒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家庭电路中,要装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2.如图1所示,图甲中试电笔的笔尖A应该 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图乙和 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当用它插入插 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火线在插座的孔。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 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当开关S闭合后,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调至的最小值为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 小功率为W。 4.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这种手机电池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________ 现象,其能量转化是 _________ ; 5.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3中的种接线方法。在家庭电路中,除接线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上述现象有相似之处?请你列举出一 例。 6.如图4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 制成的,乙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制成的。7.如图5所示,A和B分别是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图,请判断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个电阻串联,串联总电阻的图像在区域________。(选填“Ⅰ”“Ⅱ”“Ⅲ”)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0.6W”字样, 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 l,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1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5% 1、()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A、真实B、新鲜C、短小D、快捷 2、下面一句话是新闻导语的()。 [附原文] 世纪之交,西藏雪域高原上耸立起了五座水电站。它们犹如五轮灿烂的太阳,伴随着百万藏胞阔步迈向21世纪。 A、叙述式B、描写式C、评论式D、引语式 3、广播稿主要是靠有声语言来影响听(观)众,进行宣传因而具有()。 A、可听性B、时效性C、广泛性D、口语化 4、演讲稿的生命是()。 A、针对性B、鼓动性C、口语化D、新闻性 5、应用写作是从有()开始。 A、文字 B、阶级 C、国家 D、人类 6、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的实用性 B、内容的真实性 C、对象的明确性 D、撰写的规范性 E、语言风格的简明、朴实性 7、()写作的第一步,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环节。 A、确立主题 B、积累材料 C、选择材料 D、安排材料 8、狭义的新闻是指()。 A、消息B、通讯C、特写D、广播稿 9、公文标题中绝对不能省略的是:() A、发文机关 B、事由 C、文种 D、受文机关 10、批复的用途有()个。 A、1 B、2 C、3 D、若干

二、多项选择题:10% 1、新闻的标题常用的形式有:() A、双行标题 B、多行标题 C、三行标题 D、单行标题 2、设计安排演讲稿的高潮方式有:() A、可对事例进行准确分析,提炼精辟观点。 B、可在语言运用上进行加工,使唤之情感化。 C、可运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段和排比句,产生强烈的鼓动力。 D、可通过讲述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通讯的种类可分为:()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概貌通讯 4、应用文的主题应做到:() A、正确 B、鲜明 C、集中 D、创新 5、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A、真实 B、切题 C、典型 D、新颖 6、通报的正文内容包括:() A、主要事实 B、事实评析 C、决定和要求 D、经验与教训 8、演讲稿开场白的方式主要有:() A、提问式 B、悬念式 C、揭示主题式 D、警句式 E、故事式 F、引语式 9、函从公文处理程序来看,可以分为:() A、商洽性函 B、询问性函 C、请示性函 D、答复性函 E、发函 F、复函 G、公函 H、便函 10、决定按其内容、作用划分可分为:() A、部署性决定 B、法规性决定 C、重大事项的决定 D、机构人事决定 E、具体工作决定 三、判断题:5%(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面划“×)。 1、社会上发生的事就是新闻。() 2、新闻和通讯的表达方式相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总复习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总分 一.口算。(每小题1分,共20分)。 35-6= 80+18= 3+54= 98-60= 20+35= 52+6= 26+40= 20-5= 75-30= 8+9= 60-20= 78-6= 9+71= 37+7= 30+70= 47+4 = 50-8= 7-7= 3+56= 100-40= 二.填空(第1题4分,第2题第(4)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43分)。 1. 2.(1)1个十是();10个十是();1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2)60比()大1,比()小1。 (3)45和47中间是();40的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59再添上()就是6个十。 (4)在43,58,83,86,98,5这些数中,个位上是8的数有(),十位上是8的数有(),将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5)小明用手抓了一把红豆,红豆的粒数比79多,比85少,个位上是比较小的单数,小明抓的红豆大约有()粒。 3.在里填上>、<或=。 5665 45+2269 50+4840+58 7877 44+344-3 3+5358-2 4.在里填上算式,使得数和车头上的数相同,并填表。 5.用竖式计算(12分)。 56+42= 74-47= 28+37= 87-45= 三.填一填(8分)。

四.在正确答案下面画“”(8分) 1.公园里有60只猴,请在与猴子只数最接近的动物下面画打“”。 2.小红捡了30只塑料袋,小明捡了25只,请问两人一共捡了多少只塑料袋? 3.要拿62元,可以怎么拿? 4.小兔拔萝卜的个数比40多,比50少,个位上是2,小兔拔了多少个萝卜? 五.请把下面没画完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画完(4分)。 六.解决实际问题(4分+4分+9分)。 1. 还有多少个?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6.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2.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教室中开亮的日光灯周围空间必有磁场和电场 B. 工作时打点计时器周围必有磁场和电场 C.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稳定的磁场激发稳定的电场 D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3.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衍射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 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C.衍射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比较多的地方。 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4.甲、乙两种单色光均垂直入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甲单色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乙单色光长.则 A .光纤对单色光甲的折射率较大 B .乙单色光的粒子性比甲单色光显著 C .甲单色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D .用它们分别作为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的光源时,甲的干涉条纹 间距较大.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A、B是额定功率为P的两个 灯泡,且灯泡A的电阻为灯泡B的4倍,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由上述条件可求得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B. A灯的额定电压 C.B灯的额定电流D.上述物理量都不能求得 6.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时辐射的光子恰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做上述跃迁时,它的电子轨道半径将减小 B.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基础英语期末复习题

---------------------------------------------------------------最新资料推荐------------------------------------------------------ 基础英语期末复习题 基础英语(一)作业一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30 points) 1. We could invite John and Barbara to the Friday night party. Yes, ___A__? Ill give them a call right now. A. why not B. what for C. why D. what 2. Try __D__ she might, Sue couldnt get the door open. A. if B. when C. since D. as 3. Planning so far ahead ___C_ no senseso many things will have changed by next year. A. made B. is making C. makes D. has made 4. I wasnt sure if he was really interested or if he __A_ polite. A. was just being B. will just be C. had just been D. would just be 5. Someone wants you on the phone. --______C___ nobody knows I am here. A. Although B. And C. But D. So 6. I can __B__ the house being untidy, but I hate it if its not clean. A. come up with B. put up with C. turn to D. stick to 7. The next thing he saw was smoke __ B__ from behind the house. A. rose B. rising C. to rise D. risen 8. Only when he reached the 1 / 18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题

大学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A卷,闭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2013年1月4日10:30——12: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之一是()。 A.间接性 B.修饰性 C.平实庄重 D.富有文采 2.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A.真实性 B.实用性 C.规范性 D.简明性 3.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的文种是()。 A.报告 B.请示 C.通知 D.批复 4.《营造校园书香展示学子风采》属于()。 A.公文式标题 B.文章式标题 C.四项式标题 D.论文式标题 5.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的计划应是()。 A.规划 B. 要点 C. 安排 D.方案 6.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属于()。 A.声明类启事 B.寻找类启事 C.征招类启事 D.周知类启事 7.下列公文用语准确的是()。 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 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 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 8.《某市广播电视局关于向某市国土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的主要错误是()。 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原则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9.下列不属于公文特点的是()。 A.政治性和权威性 B.体式的规范性 C.实用性和时效性 D.语言的生动性

10.《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业务上——首都钢铁公司的调查》属于() A.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 B.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C.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D.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应用文不一定要求绝对真实,实话实说,有时可以用艺术手法。(×) 2.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也可以进行描写和抒情。(× ) 3.选用什么文种,要根据制文目的、制发单位的权限和收发文单位之间的行文关系确定。(√ ) 4.申请书不属于行政公文,因此不必像请示一样遵行一文一事的原则,可以一文多事。(× ) 5. 计划的标题可以省掉单位名称,也可以省略计划事由。(√ ) 6.“策划”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而且只被运用在经济领域中。(×) 7. 专题活动策划书的主题应该遵循“单一性”原则。(√) 8. 邀请函只适用于商务邀请,所以请柬的使用范围比邀请函更为广泛。(× ) 9.感谢信应写清楚对方做了什么好事,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 ) 10.求职信应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省去不必要的礼节问候,因为不是面谈,没有必要虚伪客套。(×) 三、改错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指出以下请柬的错误并修改。 请柬 大家还记得大学时代吗?还记得我们曾共同拥有的温馨往事和纯情岁月吗?时空的拉长并没有使我们的情谊消退,我们是那么热烈地企盼老同学再聚首!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共六套)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 )班 姓名: 成绩: 一、 口算。 7+13= 12-6= 19-8= 13-7= 12+5= 14-6= 11+0= 16-5= 11-3= 10+5= 15-9= 11-5= 14-7= 16-6= 7+8= 12+4-9= 10-5+8= 9+7-2= 11-5+3= 二、 内填上“>”“<”或“=”。 13-7 7 18- 10 13 2+10 12-6 6 13+3 10 12- 7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2-( )=6 4+( )=13 15-( )=8 10+( )=10 ( )-5=12 11-( )=7 12+( )=15 14-( )=8 5+2=( )- 6 四、夺红旗。 12+5= 16-9= 15+3= 18-9= 12-9= 14+2= =- 13-3= 18-8= 12-8= 5+13= 10+4= 12+6= 加油

五、你知道里面藏着的是“+”还是“-”吗? 153=12 75=12 137=6 116=5 145=9 127=19 六、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1 、()+()=() ()+()=() ()-()=() ()-()=() 2、?个 3、7个 12个?个 = (个)= (个)七、填表。 八、解决问题。 原有19个14副()副 卖出9个()副5副 还剩()个9副8副 19-3=11-6=14-7=5+12=15-7=15-8=

1、阿姨拿了16个,分给小朋友8个,阿姨还剩多少个? = (个) 口答:阿姨还剩( )个。 2、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 = (辆) 口答:开走了( )辆。 3、15本作业本分给小东和小华,小东分得8本,小华分得多少本? = (本) 口答:小华分得( )本。 4、一共有12个 。 (1)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 (个) (2)花皮球有6个,白皮球有几个? = (个) 2、在正确答案下面打“√”(4分) △ ○的上面是(□ ☆ ) ○的左面是(□ ) ○的下面是(□ ☆) ○的右边是( ) □ ○ ☆ 一年级数学质量过程监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4、下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报 D.学生背着书包在 在水草地上滚动纹丝不动刊搬起来平路面上行走5.“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6.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 .动能、势能都减小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7.如图2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若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1和G 2,那么G 1和G 2的关系是( ) A.G 1=G 2; B.G 1=2G 2; C.G 1=2 1G 2; D.无法判断 8.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9.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某市提倡“绿色交通”体系,建立了一些彩色自行车道,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会 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和机械能均不变 B .车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 C .自行车的座垫做得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臀部的压力

英语期末复习试题

日期:2016 年 11 月 02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一、选择题 1.what does______ like doing? a. they b. you c.yang ling 2.mr. brown can__________ well. a. swim b. swims c. swimming 3..sam has __________ idea. a. a b. an c. the 4. _______,billy! the soup is hot. a. look for b. look out c. look on 5.let’s ______football this afternoon. a. play b. plays c. playing 6. rabbits __________long ears. a. are

b. has c. have 7. you sister _____good _____chinese. a. is,in b. is,at c. are,on 8. there is a hole____ the ice.. a. at b. in c. on 9. his hobby is ____football. a. play b. playing c. plays 10. my parents ____like dancing. a. also b. both c. too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t,错的打f) (a) this is a picture of our class. there are fifty–five students in our class. you can see twenty-eight boys and twenty- seven girls. there is an american(美国的) student in our class. his name is david. his english is very good. we all like him. he likes eating bread and cakes. he likes drinking milk and apple juice. we like eating rice and drinking tea. david can ski but we don’t.we are very happy together. 答案 (tf ) 1. there are fifty – five boys in the class. (tf) 2. david is an english boy. (tf) 3. david likes bread and tea.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英语应用写作》期末试题 第一套 Part I Writing Basics (30%) Directions: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tatement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tatement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best ONE to complete the statement.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x 30=30) 1. While collecting raw materials before writing, we usually use techniques of __________. 1) brainstorming 2) freewriting 3) clustering 4) listing a. 1), 2) and 4) b. 1), 3) and 4) c. 2), 3) and 4) d. 1), 2), 3) and 4) 2. __________ does not contain in the principles of “choice of words”. a. Exactness b. Arbitrariness c. Appropriateness d. Conciseness 3.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capitalization, “__________” is correct. a. the Southern part of Pennsylvania b. the fourth of July c.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d.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4. __________ is one rule of the usage of comma. a. Being used to separate items b. Being used in a direct speech c. Being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d. Being used to show feeling 5. While making a good sentence, the principles do not contain __________. a. variety b. coherence c. unity d. duality 6. “__________” is a compound sentence. a. Her mother would remind her. b.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therefore,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d. c. Because the rain fell for a week, every street in the city was floode d. d. She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her mother wasn’t watching.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have a dangling modifier? __________ a. Saying is easy, but doing is difficult. b. After driving for more than 500 miles, John felt very tired. c. Without saying goodbye, the train took her away. d. All of them. 8. __________ is the core sentence of a paragraph.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46分) 1、20个一是(),2个十是()。 2、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3、19里面有1个()和9个()。 4、()(1 9)()()(1 6)(); ()()(9 )()()(0 )。 5、下图中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 个;圆形有( 6、 )个珠子。 7 (:)(:)二、计算:(24分) 8+7= 8-6= 6+10= 9+4= 7+5= 8+5= 2+8= 9+6= 7-3= 9+9= 4+8= 10+5=

10-6= 9-7= 5+8= 9-4= 11-10= 4+5= 7-7= 6+9= 9+3= 14-4= 9+8= 2+8= 三、我是小画家:(每空2分,共10分) 1 1 8 20 9 25个。 ○○○○○○ 。33个。 。 四、在○里填上“>,<”或“=”。(6分) 5+9○14 9○18-10 7+8○16 10-8○7 12○3+8 9+6○15

五、看图列式(6分) ? □○□〓□ ? □○□〓□ 8-□〓□ 8-□〓□

6 +□=□ 2 +□=□ 六、动脑筋:(8分) 分别把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加起来。

附一 参考答案 一、1、(20)(20) 2、(17) 3、(十)(一) 4、(20)(18)(17)(15)(15)(12)(6)(3) 5、(5)(2)(6)(1) 6、(3)略 7、(8:00)(1:30)(4:00)(7:30) 二、8+7=15 8-6=2 6+10=16 9+4=13 7+5=12 8+5=13 2+8=10 9+6=15 7-3=4 9+9=18 4+8=12 10+5=15 10-6=4 9-7=2 5+8=13 9-4=5 11-10=1 4+5=9 7-7=0 6+9=15 9+3=12 14-4=10 9+8=17 2+8=10 三、1、 2 3 四、=><<>= 五、7+5=12 7+4=11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是2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 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还有其它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4.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带负电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要使小 滑块能沿斜面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斜面,下面的办法可行的是 A.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B.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5.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由图象可知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 C .入射光的频率为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D .入射光的频率为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

英语期末复习试题

一、 a. 恒星齿轮 b.高扭力 c. 行星齿轮 d.减速器e 划线平板偏摆 f 负荷分配g头尾中心垂直校准h 卡盘偏摆i 头架平行校准 j尾架主轴平行校准 1.planet gear () 2.sun gear () 3.speed reducer () 4.high-torque () 5. load distribution () 6.Headstock Alignment Horizontal () 7. Tailstock Spindle Alignment Horizontal () 8. Vertical Alignment of Head and Tail Centers ( ) 9.Face Plate Runout ( ) 10. Chuck Runout ( ) A—kitchen utensils B—mold cavity C—horizontal press D—rotational molding E--injection molding F—anti-corrosion solution G—grease the shafts H—hard instrument I – tough dirt J—sewing machine oil 1 抗腐蚀溶剂() 2 缝纫机油() 3 坚硬的器具() 4 顽固的灰尘() 5 给机轴涂油() 6 厨具()

7 卧式压力机()8 滚塑成型()9 模具型腔()10 注塑成型() 二、 1.He (adjustable) _____________himself very quickly to the heat of the country. 2. The new secretary is a quick, (efficiency) ______________worker, and the boss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her. 3. Citizens may have free (accessibility) ________________to the library. 4. My company (manufacture) ______________ toys and games for children. 5. I wanted to go to Greece, and my wife wanted to go to Spain, so we (compromise) _______________ on Italy. 6. Miller was a quiet and (reliability) _______________ man. 7. The plane appeared to have crashed because of a (machine) ______________problem. 8.She arrived to carry out a health and safety (inspect) ____________of the building. 9.The machine won’t function (proper) _____________if you don’t oil it well. 10.Other researchers soon confirm their (find) __________.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技术广泛地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网上会诊成为一种医疗方式。 C、网络将给人们带来不良影响。 D、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2、文本信息加工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信息加工类型,下列不属于文本信息加工的是(C) A、制作电子贺卡 B、制作一份电子报刊 C、对图片进行处理 D、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3、王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请判断他利用了哪些技术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 (B ) A、使用扫描仪和OCR软件把教材上印刷文字变成电脑文件。 B、上QQ与李老师对手下五子棋。 C、经常上网与计算机下中国象棋。 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答案:B 4、心理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你对“网络成瘾症”持有什么态度?下面选项,不是你认可的是(C )。 A、浪费时间、浪费金钱B、眼睛疲劳,危害健康C、舒缓学习压力,寻求伙伴,满足成就感。D、社交恐惧,人格异化答案:C 5、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D)。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 给计算机安装上防病毒的软件答案:D 6、李老师因公出差到北京,想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件,工作生活比较方便。你认为最好如何利用网络来给李老师查找住宿和用膳的地方。 B A、搜索引擎--关键词;B、访问专业数据库—电子地图;C、上北京师范大学网站;D、上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答案:B 7、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可加工性和__C_______。A、多样性及时效性B、多样性及共享性C、共享性及时效性D、时效性及公开性答案:C 8.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是 A A、记录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存储信息 B、范围广深适度 C、更新及时 D、内容准备无误答案:A 9、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D__。 (A)搜索引擎一般采用“关键字”的查询方式(B)一般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C)一般的搜索引擎支持逻辑运算(D)搜索引擎只能搜索英文信息答案:D 10、搜索关键词时,假如有两个关键词A和B,使用“AND”或“OR”,它们分别表示___C______。(A)“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B)“AND”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包含A和B (C)“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只需符合所有关键词中的一个A或B (D)“AND”表示不必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 B 11、下列关于信息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C_。 (A)光盘里的图片属于电子媒介(B)书刊是纸质媒介(C)人们交谈不属于信息来源 (D)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答案:C 12、通过因特网检索信息的能力也成了___A____的重要内容。 (A)信息素养(B)信息科技(C)信息基础(D)信息媒介答案:A 13、__C__搜索引擎是互联网上最早提供WWW资源查询的工具。 (A)菜单(B)关键词(C)目录(D)屏幕答案:C 14、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下列不属于声音文件的是_B________。(A) midi 格式的文件(B) html 格式文件(C) avi 格式文件(D) mp3格式文件 15、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信息,必须要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之为_______ 的软件。 A.HTTP B.YAHOO C.浏览器 D.万维网答案:C D 16、电子邮件地址的一般格式为_________。 A.域名@用户名 B.域名@IP地址 C.IP地址@域名 D.用户名@域名答案:D 17、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描述问题、算法设计、编写计算机程序、调试等。 其中,对算法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C____。 (A)算法设计是编程的一个重要步骤(B)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C)算法就是解题的算式(D)算法可以用编程语言实现答案:C 18、在Word中,下列那一种不属于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C (A)四周型(B)嵌入型(C)左对齐、右对齐(D)衬于文字下方答案:C 19、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B A、扫描仪; B、电视机; C、摄像机; D、照相机。答案:B 20、在Word中,文档修改后换一个文件名存放,需用"文件"菜单中的 D 命令。 A、保存 B、属性 C、版本 D、另存为答案:D 21、在Word 2000中文版中,移动文本实际上是 A 功能的复合。 A、剪切和粘贴 B、剪切和复制 C、复制和粘贴 D、剪切和格式刷答案:A 22、在Word 2000中文版中,按Backspace键可以删除光标 A 的字符。 A、前 B、后 C、上 D、下答案:A 23、在Word 2000中文版中,【页面设置】命令按钮的 B 选项框可以设置纸张大小。 A、页边距 B、纸型 C、版式 D、纸张来源答案:B 24、Word 2000中文版为中文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