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的论文

合集下载

纳米的未来作文

纳米的未来作文

纳米的未来作文篇一我从小就对一些科技技术比较有兴趣,就比如纳米技术。

时间过得飞快,现在是2044年,我也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位科学家。

我研究的自然也是小时候喜爱的纳米技术,如今已经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了!每个人的妈妈都喜欢年轻、美丽,只要涂一下纳米美容液,一切都不在话下。

纳米机器人穿过皮肤,到达脸部,把一些细菌等脏物质全部清除,在脸外面的机器人则把大家讨厌的痘痘去掉,面部细胞得到再次激活,重焕生机。

在医院里,许多人因病痛而离开人世。

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大脑的血管里有淤血块,导致血液不流通而昏迷不醒,只要注射了纳米机器人,这些微小的机器人就会组织一支军队来到血块处,小心地吸收淤血块,病人就会手到病除,苏醒过来。

在繁华的城市里,有许多高楼大厦。

高楼大厦的玻璃很容易脏,就要招清洁工用专门设备来到外部清理。

但是那么高的楼层,人员肯定会有摔下来的风险。

现在好了,只要用纳米除尘玻璃就可以了。

这种玻璃根本不吸尘。

篇二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嫦娥”登月、“神舟”载人飞船、复兴号高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坐着时光机去未来探索纳米技术吧!纳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纳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机器人、做衣服……再过几十年,纳米机器人会成为医生们的好帮手。

纳米医疗机器人被注射到病人血液中,迅速地到达病灶,通过摄像头扫描判断疾病的种类,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帮助体内细胞战胜病毒。

如果遇到癌细胞还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克隆出多个机器人,共同对抗病毒。

它还可以帮助医生把药物运到人的器官,既减少了医疗风险,又加快了医治速度。

纳米科技作文200字

纳米科技作文200字

纳米科技作文200字
纳米技术真是神奇!纳米机器人可以杀死癌细胞;碳纳米管又轻又结实;纳米吸波材料让敌人的雷达看不见战机。

纳米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侦察器上,比如现在的仿生侦察器,太容易被敌人发现。

像机器鸽子,因为目标太大,飞行时容易被敌人击落。

所以我打算发明一种“纳米电波侦察器”来代替机器鸽子。

纳米电波侦察器体积很小,长、宽、高都是1纳米。

在机尾有一个小型喷气推进器,以便快速移动。

在机头有一个摄像头,能辨别是敌军还是我军,是敌方建筑还是我方建筑。

在侦察器内部,到处都是极细的电路。

最中心部分是一块核能电池,能让侦察器行驶100千米。

而在侦察器的下方,是一个电波发射孔。

电波通过这个孔,把信号发射给操控者,这样操控者就可以看到摄像头拍下的具体情景。

在侦察的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窃听器,这个小东西负责窃听敌人的秘密情报并录音传给我军。

虽然目前这种纳米电波侦察器还没被发明出来,但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学习,总有一天我会发明出来的!。

纳米科技论文

纳米科技论文

碳纳米管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碳是自然界分布非常普遍的一种元素。

碳元素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存在着众多的同素异形体,形成许许多多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碳的晶体只有两种:石墨和金刚石。

直到1985年,英国科学家Kroto和美国科学家Smalley在研究激光蒸发石墨电极时发现了碳的第三种晶体形式C60,从此开启人类对碳认识的新阶段。

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镜专家S.Lijima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石墨电弧法制备富勒烯产物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碳的晶体结构--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自此开辟了碳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也把人们带人了纳米科技的新时代。

碳纳米管的结构,形象地讲是由含六边形网格的石墨片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圆筒,两端的“碳帽”由五边形或七边形参与封闭,根据石墨片层数的不同,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管和多壁管。

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甚至毫米量级),它表现为典型的一维量子材料,并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化学性能。

碳纳米管在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引起了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等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均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应用前景也不断显现出来。

1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碳纳米管可以看作是石墨片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度卷绕而成的无缝圆筒,碳原子间是sp2杂化,它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管径在0.7-30nm之间,长度为微米量级,管身是由六边形碳环组成的多边形结构,两端由富勒烯半球形端帽封口。

碳纳米管的螺旋度通常用螺旋矢量Ch=na1+ma2表示,其数值等于碳纳米管的周长,其中n,m为整数,a1、a2是石墨晶格的基矢(图1)。

在二维石墨晶片上,给定一组(n,m)便确定了一个矢量Ch。

另一个重要参量是Ch与a1,间夹角θ,称为手性角。

当n=m,θ=30°时,称其为扶手椅形碳纳米管;当m=0,θ=0°时,称其为锯齿形碳纳米管;而当0°<θ<30°时形成的所有其他类型均是手性碳纳米管(图2)。

纳米复合材料与技术论文3000字纳米复合材料论文

纳米复合材料与技术论文3000字纳米复合材料论文

纳米复合材料与技术论文3000字纳米复合材料论文纳米复合材料与技术论文3000字纳米复合材料论文纳米材料技术作为一门高新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纳米材料与技术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纳米材料是指材料显微结构中至少有一相的一维尺度在100nm以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由于平均粒径微小、表面原子多、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因而其性质显示出独特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特性,具有许多常规材料不可能具有的性能。

纳米材料由于其超凡的特性,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纳米材料将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纳米技术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技术。

[关键词]高聚物纳米复合材料一、纳米材料的特性当材料的尺寸进入纳米级,材料便会出现以下奇异的物理性能:1、尺寸效应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投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呈现出新的小尺寸效应。

如当颗粒的粒径降到纳米级时,材料的磁性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一般铁的矫顽力约为80A/m,而直径小于20nm的铁,其矫顽力却增加了1000倍。

若将纳米粒子添加到聚合物中,不但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甚至还可以赋予其新性能。

2、表面效应一般随着微粒尺寸的减小,微粒中表面原子与原子总数之比将会增加,表面积也将会增大,从而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这就是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

纳米微粒尺寸d(nm) 包含总原子表面原子所占比例(%)103×1042044×1034022.5×1028013099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所占比例急剧增加。

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很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

若将纳米粒子添加到高聚物中,这些具有不饱和性质的表面原子就很容易同高聚物分子链段发生物理化学作用。

纳米技术应用论文

纳米技术应用论文

浅析纳米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越来越透彻,越来越细致。

纳米技术便出现了,本文主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涂料的应用加以阐述从而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技术技术应一、纳米的发展历史纳米(nm)是数学上的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约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对宏观物体来说,纳米是一个非常细小的单位,比如,人的头发丝用纳米表述其直径一般为7000-8000纳米,人体红细胞的直径一般为3000-5000纳米,多数病毒的直径也只是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对于微观物质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

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二、纳米技术在防腐中的应用纳米涂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一相尺寸在1~100nm;二是因为纳米相的存在而使涂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具有新功能。

纳米涂料性能改善主要包括:第一、施工性能的改善。

利用纳米粒子粒径对流变性的影响,如纳米sio2用于建筑涂料,可防止涂料的流挂;第二、耐候性的改善。

利用纳米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如利用纳米tio2、sio2可制得耐候性建筑外墙涂料、汽车面漆等;第三、力学性能的改善。

利用纳米粒子与树脂之间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可提高涂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刮伤性等。

纳米功能性涂料主要有抗菌涂料、界面涂料、隐身涂料、静电屏蔽涂料、隔热涂料、大气净化涂料、电绝缘涂料、磁性涂料等。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涂料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用于涂料的纳米材料最多的是sio2、tio2、caco3、zno、fe2o3等。

但并不是每一种纳米粒子和每一粒径范围的纳米粒子制得的涂料都能达到所期望的性能和功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纳米涂料。

纳米涂料虽然无毒,但由于目前技术原因,性能并不理想,加上价格太过昂贵,难以全面推广;而三聚磷酸铝也因价格原因未能大量应用。

纳米科技想象作文

纳米科技想象作文

纳米科技想象作文
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已经流传了很久了,很早以前就有科学家把他们研发出来,所谓纳米技术,就是用更精细更准确的技术去完成很多科技任务和实验,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是起到了很多的作用和帮多。

以前大家可能会觉得纳米技术这种高新技能,应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吧,我们应该接触不到这类新科技吧,我们也会觉得这类产能只会用在高精尖领域,以为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接触不到。

如今,该专项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现在这类科技已成功应用于健康诊疗,饮用水处理以及绿色印刷等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领域。

在健康诊疗阶段,人们会大大增加诊断结果的精确性,会帮助人们更好的发现自己身体病症的所在,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能更好的帮助人们诊断出癌症的结果。

在饮用水方面,在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方式下,部分低浓度,高毒性有机或无机微污染物会有明显残留,如果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富有活力的纳米材料具备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高吸附及催化效率等方式,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在绿色印刷方面,就能让印刷方面的技术得到更多的绿色有机化,纳米绿色印刷的核心理念就是将纳米技术和印刷材料相结合,实现印刷产业的绿色化,功能化和立体化,传统的印刷方式会给空气带来很多的污染,造
成许多产业链上的污染,因此绿色印刷让生活中减少了许多污染。

其实纳米技术一直就在我们身边造福着我们,这项技术的研发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纳米材料的论文

纳米材料的论文

纳米材料的论文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纳米材料论文题目: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号:学生姓名:周鸣指导教师:赵惠忠日期:.2【摘要】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决定性技术。

文章简要地概述了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特殊性质以及纳米纳米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材料;结构;性能;应用;前景【Abstract】Nanotechnology is the world's most promising decisive technology.The article briefly outlines the nanometer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and nano-materials and nano-materials special nature of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and the prospect of nano-materialsapplications.【Key words】 nanotechnology; Nano materials; Structure; Performance;Application; Prospects1.纳米科学和技术纳米科技的定义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是一门在~ 100 nm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高技术学科。

其涵义是人类在纳米尺寸(10-9--10-7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最终目标是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而创造特定功能的新物质。

纳米科技是现代物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的新兴科学技术。

(无机化学专业论文)纳米材料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对应构建方法及其物性研究

(无机化学专业论文)纳米材料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对应构建方法及其物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纳米材料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对应构建方法及其物性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无机化学指导教师:***20100420摘要本论文旨在探索利用晶体结构来控制性的构建一些具有特殊尺寸、特殊形貌和图案的高度规则的无机多级微纳结构材料,结合“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通过反应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分析来设计性的可控合成特定纳米材料的特定形貌,这种路线不仅对我们了解纳米材料合成提供了另外一个途径,同时也给理论分析纳米材料的形成本质原因提供了可能的理想指导。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作者通过利用了晶体结构的自范性和刻蚀机理结合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来构建分级制结构的PbSe纳米晶体。

该PbSe 分级制结构形成是碱性诱导下的刻蚀与刚性分子1,10-phen吸附保护竞争的结果。

通过大量的实验优化了反应的动力学因素,使得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较高的产率和可操控性,为以后的性质研究提供了保证。

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来构建分级制结构的方法,也为其他材料分级制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思路。

2. 作者首次采用维生素C热解的方法来构筑肾结石成份之一的四方相的水合草酸钙,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利用机添加剂来调节晶体的生长,该微晶具有规则的四方棱柱形貌,且结晶性好。

并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固相制备方法来获得相应四方棱柱状的多孔碳酸钙,并研究了多孔碳酸钙对无机水合盐类相变材料的限域效应。

合成的多孔碳酸钙是无毒且环境友好的,将其应用到无机盐相变领域能够成功地解决无机水合盐相变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难题,如相分离和过冷现象.这也表明多孔碳酸钙有可能应用于未来的“智能屋”中。

3. 作者利用晶体生长的各向异性,在外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实现了一维纳米结构在三维空间的自组装,实现了晶体生长的各向异性和Ostwald熟化机理的完美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科学与技术摘要纳米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也是世界上最热的的决定性技术。

本文简要地概述纳米尺度的四种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它们使得纳米微粒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

科学家们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纳米材料,并将纳米材料按照材料的四种形态分为纳米颗粒型材料、纳米固体材料、纳米膜材料和纳米磁性液体材料。

现今纳米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在世界上取得众多的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本文还将就纳米科技在力学、磁学、电学、光学、催化、敏感性能以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论述,并针对“纳米尺度的四种效应”、“几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应用”的心得体会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纳米尺度的效应、纳米材料、纳米科技的应用心得体会1纳米尺度的四种效应当颗粒的尺寸大小缩小到1~100nm的时候,我们把这种微粒叫做纳米粒子,也叫做超微颗粒,而此时的纳米微粒具有四种比较特殊的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1小尺度效应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其内部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将被破坏的现象叫做小尺寸效应。

关于小尺度效应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银铁等金属以及金属以外的材料被制成超细粉末时它们的颜色一律都是黑色的。

这个现象是1984年德国物理学家格莱特研究超细粉末时发现的。

这是因为当材料的颗粒尺寸变小到小于光波的波长(1×10-7 m左右)时,它对光的反射能力变得非常低,大约低到小于1%,我们见到的纳米材料便都是黑色的了。

1.2表面效应表面效应是指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

实验证明,当纳米粒子的粒径接近于0时表面原子相对于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将接近于100%。

之后随着纳米粒子的粒径的逐渐增大,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也逐渐减小(见图1)。

这也就是说,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它的表面效应就越显著。

例如金属的纳米粒子在空气中会燃烧,无机的纳米粒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气体,并与气体进行反应等。

1.3量子尺度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出现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能带理论)的现象和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价带)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导带),能隙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当物质为固体时,它由无数的原子构成,每个单独原子的能级就合并成能带由于电子数目很多,能带中能级的间距很小,看作是连续的。

但是对于介于原子、分子与大块固体之间的超微颗粒而言,大块材料中连续的能带将分裂为分立的能级;能级间的间距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大(见图2),这可以解释固体的时候可以导电而变成纳米粒子的时候却成了绝缘体的现象和解释大块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电子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因此存在隧道效应。

磁通量、磁场强度等都具有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限定了磁带、磁盘进行信息贮存的时间极限。

因为在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时,当电路的尺寸接近电子波长时,电子就通过隧道效应而溢出器件,使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经典电路的极限尺寸大概在0.25微米。

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型化的极限。

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细微化时,必须要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2几种典型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就主要按照形态的分类方法介绍纳米材料。

2.1纳米颗粒型材料应用时直接使用纳米颗粒的形态称为纳米颗粒型材料。

纳米颗粒型材料主要用于催化作用和储存器件等方面。

超微颗粒催化剂,利用高表面积比与活性可以显著地提高催化效率,例如超细的铁微粒作为催化剂可以在低温将二氧化碳分解为碳和水。

录音带、录像带和磁盘等都是采用磁性颗粒作为磁记录介质。

目前用金属磁粉(20纳米左右的超微磁性颗粒)制成的金属磁带、磁盘其记录密度可达每厘米可记录4百万至4千万的信息单元,与普通磁带相比,它具有高密度、低噪音和高信噪比等优点。

2.2纳米固体材料纳米固体材料通常指由尺寸小于15 nm的超微颗粒在高压力下压制成型,或再经一定热处理工序后所生成的致密型固体材料。

由于纳米固体材料具有巨大的颗粒间界面,从而使得纳米材料具有高韧性。

这可用于增加陶瓷的韧性,使纳米陶瓷具有高硬度、耐磨、抗腐蚀、高韧性的特点。

一些复合纳米固体材料被运用到航天领域。

含有20%超微钴颗粒的金属陶瓷是一种耐高温材料,被用于制作火箭喷气口。

纳米陶瓷和金属的复合体可用于温差达1000°C的航天飞机隔热材料、核聚变反应堆的结构材料。

2.3纳米膜材料纳米膜材料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颗粒膜材料。

它是指颗粒嵌于薄膜中所生成的复合薄膜,可以通过改变组份的比例方便地改变颗粒膜中的颗粒大小与形态,从而控制膜的特性。

颗粒膜材料有诸多应用:作为光的传感器,金颗粒膜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的范围内,光的吸收效率与波长的依赖性甚小,从而可作为红外线传感元件。

三氧化二铬颗粒膜对太阳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太阳光转变为热能;硅、磷、硼颗粒膜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2.4纳米磁性液体材料纳米磁性液体材料是由超细微粒包覆一层长键的有机表面活性剂,高度弥散于一定基液中,而构成稳定的具有磁性的液体。

由于纳米磁性液体材料可以在外磁场作用下整体地运动,所以它具有非常大的特殊的用途:(1) 旋转轴动态密封。

用环状的静磁场将磁性液体约束于被密封的转动部分,形成液体的"O"环,可以进行真空、加压、封水、封油等情况下的动态密封,目前已广泛用于机械、电子、仪器、宇航、化工、船舶等领域。

(2) 提高扬声器输出功率。

为了增进扬声器中音圈的散热,可在音圈部分填充磁性液体,由于液体的导热系数比空气高5~6倍,从而使得在相同结构的情况下,使扬声器的输出功率增加1倍。

(3) 各种阻尼器件。

在步进电机中滴加磁性液体,就可阻尼步进电机的余振,使步进电机平滑地转动。

用磁性液体所构成的减震器可以消除极低频率的振动。

(4) 分离不同比重的非磁性金属与矿物。

物体在磁性液体中的浮力是随着磁性液体的磁化状态而改变的,因此可采用一梯度磁场,控制磁场的强弱就可以分离不同比重的非磁性金属与矿物。

3纳米科技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研究及迅速发展,纳米科技在力学、磁学、电学、光学、催化、敏感性能以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1纳米粒子力学性能的应用谈及纳米粒子力学性动能的应用就不得不提及陶瓷了。

传统陶瓷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以及质量轻、导热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同时质地较脆、均匀性差、可靠性低、韧性、强度较差的特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应用纳米科技研发成功的纳米陶瓷(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提高陶瓷材料的机械强度与超塑性,因为纳米超微粒制成的固体材料具有大的界面,界面原子的排列相当混乱。

原子在外力变形条件下容易迁移,因此表现出很好的韧性与一定的延展性(见图3)。

一些展销会上的所谓“摔不碎的陶瓷碗”料制作的。

3.2纳米粒子磁学性能的应用纳米颗粒材料具有尺寸小、高的矫顽力、巨磁电阻等性能,因此用于制备磁记录器件和磁存储元件等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

量子磁盘是磁纳米发展的新方向-量子磁盘就是利用磁纳米材料的储存特性提高其储存密度。

IBM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硬盘(见图4)是现在硬盘存储容量的100倍。

IBM发明的新材料的表面磁化颗粒更小,且排列均匀。

较小的尺寸和均匀的结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进一步提高磁性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密度。

3.3纳米粒子电学性能的应用纳米颗粒可以来制做导电浆料、绝缘浆料、电极、超导体、量子器件、静电屏蔽材料、压敏和非线形电阻。

其中我们比较常见的纳米粒子电学方面的应用就是纳米静电屏蔽材料,由树脂掺加碳黑喷涂而成,用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如Fe2O3、TiO2、ZnO做成涂料制作而成。

由于具有较高的导电特性,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可以运用与包装的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的消除,提高印刷的质量与速度、制作防静电涂料用于显示器玻璃等材质的防灰尘(见图5)。

3.4纳米粒子光学性能的应用纳米颗粒可表现出与大块物体不同的光学特性,例如宽频带强吸收、蓝移现象及新的发光现象,主要用于军用飞机的隐身材料和化妆品的防紫外线。

军用隐身材料:由于纳米微粒尺寸远小于红外及雷达波波长,因此纳米微粒材料对这种波的透过率比常规材料要强得多,这就大大减少波的反射率,使得红外探测器和雷达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变得很微弱,从而达到隐身的作用。

1991年伊拉克战争中现已退役的美军F117隐型轰炸机(见图6)和美国B2隐型轰炸机(见图7)表面就涂有这类型隐形材料。

防紫外线的化妆品:将纳米TiO 2粉体加到化妆品中,可有效地遮蔽紫外线,避免人体皮肤被紫外线过度灼伤。

3.5 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应用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所占体积百分数大,表面键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点增加等特性使得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并在化学工业等方面一展拳脚。

例如,镍或铜锌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对某些有机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替代昂贵的铂或钯催化剂。

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以使乙烯的氧化反应的温度从600 ℃降低到室温,这能够极大地降低反应对设备的耐高温的要求,以及能够节省大量的燃料和耐高温设备的投资,还能避免污染环境。

3.6 纳米粒子敏感性能的应用气敏电阻传感器是纳米粒子在敏感性能方面的重要应用,它是一种将检测到的气体的成分和浓度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

目前用纳米SnO 2颗粒膜制成的传感器已经实用化,可用作气体泄漏报警器和湿度传感器,并且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有选择地检测多种气体。

而TiO 2陶瓷材料对O 2、CO 、H 2等气体也有较强的敏感性。

它们是利用气体的吸附而使电阻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的这一机理;来进行检测的,具有敏感度高、体积小、低能耗等优点。

3.7 纳米粒子生物医学的应用纳米粒子在生物学的应用很多,比较重要的是靶向药物、细胞分离和免疫分析两种。

美国F117隐形轰炸机 美国B2隐形轰炸机纳米颗粒制成的的靶向药物,用生物高分子如蛋白质等和无极纳米粒子、药物结合制成载药分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磁纳米颗粒的磁性导向性使药物准确作用于病变部位(见图8),增强对病变组织的靶向行,降低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细胞分离和免疫分析过程中,将磁性纳米颗粒和具有生物活性的专一性抗体结合并外加磁场的作用,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就可以得到免疫磁性颗粒,利用它们可快速有效的将细胞分离或进行免疫分析(见图9),具有特异性高、分离快、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