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生产现状和发展

合集下载

水泥发展现状

水泥发展现状

水泥发展现状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动,水泥需求量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使得水泥行业面临着减排和节能的压力。

在产能方面,中国水泥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限制新建水泥生产线和关闭落后产能等。

这些举措有效地缓解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推动了行业的整合和优化。

在技术创新方面,水泥行业开始关注环保和能源节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采用更加高效的燃料和能源利用方式,企业可以实现减排和节能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水泥行业也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高性能水泥、改性水泥和绿色建材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这些新产品具有更高的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然而,水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不断,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另一方面,环保压力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总体来说,水泥行业在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驱动下,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然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
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水泥行业发展现状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水泥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繁荣,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近年来,全球水泥行业的总产量和销量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水泥协会(WCA)的数据,2024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3亿吨,较2024年增长了2.8%。

这主要得益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的持续需求。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更新和维修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水泥需求的增长。

然而,全球水泥行业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问题是全球水泥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的发展重点。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推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以鼓励水泥企业降低碳排放并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

其次,全球水泥行业还面临着原材料供应的问题。

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石和粘土,这些材料的供应受到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限制。

由于水泥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石灰石和粘土资源已经严重耗尽,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这将对水泥生产和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市场竞争也是水泥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水泥产能的增加,市场上的供应过剩现象日益严重。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水泥企业过度竞争,导致价格下滑和利润率下降。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提高市场份额,一些水泥企业通过合并、整合产业链和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竞争力。

相对于全球水泥行业的发展,中国的水泥行业经历了较大的变革和调整。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以其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推动了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的水泥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水泥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例如,政府加强了对水泥企业的环境监管和碳排放控制,推动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装备。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水泥作为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水泥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水泥工业发展状况1.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泥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水泥的需求更加迫切。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水泥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

1.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型水泥企业日益壮大,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同时,一些小型水泥厂家也在逐渐淘汰,整个行业呈现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趋势。

二、水泥工业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生产未来,水泥工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同时,加大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力度,降低生产成本。

2.2 智能化生产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泥工业也将迎来智能化生产的时代。

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2.3 产业升级与转型水泥工业将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向高端产品和服务方向发展。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原材料供应不足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石灰石、黏土等。

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原材料供应将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瓶颈。

3.2 环境污染治理难题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何有效治理水泥工业的环境污染,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3.3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泥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一、水泥工业发展状况水泥作为建造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水泥工业发展状况的详细描述:1. 产量增长:近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水泥产量达到了42.7亿吨,比2022年增长了2.8%。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占领了全球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

2. 行业集中度提升: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大型水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整合资源等方式,逐渐取代了小型水泥厂,形成为了行业内的几个主要巨头。

这些大型企业具备规模经济优势和技术实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 技术进步:水泥生产技术不断创新,高效、环保的新型水泥生产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泥生产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质量。

4.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水泥市场需求保持着稳定增长。

同时,新兴市场的发展也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水泥工业发展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泥工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环保要求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政策的推动,水泥工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水泥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2. 产业结构调整:水泥行业将逐渐向大型企业集中,小型水泥厂将面临淘汰和整合的压力。

同时,水泥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3. 绿色建造发展:随着绿色建造理念的普及,对于环保型水泥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绿色建造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的原则,对于使用环保型水泥的要求更高,这将带动水泥行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4. 产能过剩问题:由于水泥行业的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未来,水泥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根据需求变化合理规划产能,避免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

5. 增加对外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水泥企业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艰难调整的阶段。

本文将从产能扩张、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及国际竞争等方面,对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产能扩张是中国水泥行业的一大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水泥需求量持续增长,促使水泥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然而,由于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新建水泥生产线的规模和数量,推动水泥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优化产能布局。

技术创新是中国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水泥企业开始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推动水泥生产工艺的革新。

例如,采用新型燃料替代传统煤粉,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应用新型磨机和破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水泥企业还积极开展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第三,环境治理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一直是水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标准,对水泥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监管。

水泥企业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烟气净化设备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竞争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水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中国水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水泥企业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水泥企业还通过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中国水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则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水泥行业将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

水泥市场发展现状

水泥市场发展现状

水泥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泥市场发展迅速。

然而,近年来水泥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由于投资过度和项目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现象,市场上的供需失衡加剧,导致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这使得许多水泥企业面临着亏损的困境,甚至倒闭。

同时,产能过剩也使得水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其次,水泥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市场供应过剩,水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水泥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

这使得水泥行业的盈利空间变得非常有限,企业生存压力加大。

另外,水泥市场需求结构不断变化。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对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意味着传统的水泥生产方式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然而,这种技术升级和转型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时间成本。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水泥市场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资,水泥需求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外市场对中国水泥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为水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因此,水泥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同时,政府也
应加大对水泥行业的监管和支持力度,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材料,水泥在城乡建设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是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对地表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程度都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水泥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投资热潮和市场需求下滑,我国水泥企业的产能得到了迅速扩张,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一些小型水泥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面临着倒闭和淘汰的风险。

而大型水泥企业也面临着低价竞争和销售困难等问题。

此外,技术创新和升级也是我国水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在煤磨、熟料烧成、窑炉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要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水泥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势在必行。

为应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和水泥行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政府加强了对水泥行业的环境监管和减排要求,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同时,水泥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环保投入,推进清洁生产,提高水泥生产的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总体而言,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正朝着更加环保、高效、创新的方向迈进。

政府和行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水泥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浅谈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水泥作为重要的基础建材,在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将增加,这也意味着水泥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浅谈水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

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未来,水泥行业需要加大对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碳捕获技术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捕获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从水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将其封存或转化为其他有用的产品,减少对大气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发展新的水泥替代材料,如粉煤灰混凝土、高炉矿渣等,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能耗和环境压力。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泥行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方面,可以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例如,通过引入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维修维护的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从材料和配方的角度进行创新。

通过研发新的水泥材料和添加剂,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耐久性和特殊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开发高性能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等,可以扩大水泥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产品附加值。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推进水泥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和节能化。

通过改进原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能源的利用方式,可以减少能耗和废气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市场需求水泥作为基础建材,其市场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对水泥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水泥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此外,新兴领域的发展也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泥生产现状和发展贵州省建设学校曹湘玲[中文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生产状况,和水泥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水泥行业新标准对水泥行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还就今后水泥产业的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ement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ement industry and cement industry, cement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andards on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ement industry on the future capacity to conduct the analysis.关键词:水泥生产发展新标准规模化Keywords: cement production capacity to develop new standards for the structure水泥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十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强劲拉动了水泥的生产和消费,水泥产量平均增速为12%,水泥生产企业得到较快发展,水泥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状况作以下论述。

一、目前我国水泥生产的现状2009年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水泥工业产能已连续7年年平均增长超过1亿吨,预计今年全国可生产水泥将超过15亿吨,总量已基本满足经济建设的市场需求。

日前我国有7000多家水泥企业,水泥年产量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0%以上,仅就数量而言,是世界第一水泥生产大国。

然而,我国水泥工业却是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①规模不大的小水泥多,有许多小水泥企业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大量耗费资源、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低劣。

②技术先进的大型新型干法窑生产企业少,③我国水泥质量的总体水平低。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会议精神,建材工业的基本发展战略应为: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坚决淘汰落后,制止重复建设,以有效调控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水泥工业的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控制总量、关小上大,调整结构、增加高标号水泥,提高水泥质量和效益上来。

我国水泥工业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大变强的艰巨任务。

“十五”以来,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4年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其标志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对水泥工业的影响,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开始主导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中国水泥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要以改造扩建为主,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具有经济规模的大中型水泥项目,对以立窑为主的地方水泥工业实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逐步减小立窑水泥的比重,增大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比重,到2010年使回转窑水泥生产比重达到80%左右。

二、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概述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质量取胜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提高质量水平,即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关键,是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因此我国对水泥生产的要求非常严格。

水泥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制造水泥。

三、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一)水泥新标准的产生任何生产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接受相关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

我国统一的水泥标准诞生于1953年,195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产生了以前苏联“硬练法”为基础的我国三大水泥标准,即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标准;1977年组织了第二次修改,制定了我国水泥强度检验方法“软练法”,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我国五大水泥标准,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标准,促进了我国水泥质量的提高,使全国水泥质量普遍提高了一个标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水泥出口、水泥生产技术出口的日益增加,我国水泥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对五大通用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标准进行了修订,1985年颁布实施了五大水泥修订标准。

此后,随着我国水泥出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外水泥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同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1991年对水泥检测标准重新进行修订,1999年又颁布了我国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硅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并从199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原标准自2000年12月1日起废止;新老标准过渡期为一年,过渡期间以原标准为准。

占世界水泥总产量1/3的中国水泥产品质量检测分析及评定方法将与国际标准接轨,这是我国水泥工业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水泥新标准对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型的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水泥窑外分解生产线,即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同时,在水泥生产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逐步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

这样,使我国水泥工业在技术水平、质量档次、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使我国水泥工业的总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由大变强”的发展目标。

我国水泥新标准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会起到如下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我国新型干法窑水泥的生产和发展经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许多单位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产品质量与新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适应,而其他窑型生产的水泥适应性差。

这就说明实施水泥新标准有利于我国新型干法窑水泥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2.有利于我国水泥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根据水泥生产企业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大量水泥ISO强度、GB强度与砼强度相互关系试验表明,水泥ISO强度更能敏感地反映出水泥砼强度的实际状况,可以消除现行水泥强度检验方法(GB177)使部分水泥强度虚高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水泥的真实活性,有利于水泥的使用。

实施水泥新标准,各水泥生产企业都必须采用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重新评价自己,企业生产水泥的真实活性,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我们坚信,水泥新标准实施对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的作用将明显地表现出来。

3.有利于淘汰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水泥新标准规定的最低水泥强度等级为32.5,一般相当于老标准中的425号水泥,这就意味着老标准中的325号、275号水泥要淘汰。

325号及以下的水泥大多由小水泥厂和生产工艺落后的生产线生产,因此淘汰低标号水泥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淘汰落后小水泥生产能力的规定,使技术法规与行政指令协调一致。

4.有利于国际交往与水泥出口新标准采用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检验的水泥强度值具有可比性,这就大大方便了我国水泥的出口。

我国水泥新标准规定的强度等级为32.5、32.5R、42.5、42.5R、52.5、52.5R,与欧洲共同体的欧洲水泥标准完全一致。

实施水泥新标准后,我国水泥产品质量状况可以与国外大多数国家进行直接比较。

因此,我国实施水泥新标准有利于国际交往,包括国际贸易、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工程项目的承包等等。

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水泥生产工艺的改革,促进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

四、水泥行业的前景目前,在我国水泥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期,水泥作为同质性很强的产业,规模效应十分明显,同处一个区域内的水泥企业,在各方面硬件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规模优势等同于竞争优势。

水泥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通常分为内涵式扩张和外延式扩张两种,在水泥企业成长初期,水泥企业主要是以自身的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产能扩张为主,而在企业发展日益成熟时,收购兼并就成为了获取资源、提高产能的主要手段。

在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很低的背景下,行业的整合与规模企业的脱颖而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扩大规模,特别是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是我国水泥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以新建为主调整水泥工业技术结构的任务已在许多省份基本完成,只需少量项目对不完善的地区填平补齐。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已从技术结构调整步入重组联合、提高生产集中度的组织结构调整阶段。

2008年新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0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433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量比重已接近70%。

水泥需求大省结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欠发达地区在建项目今年投产后也将达到70%以上。

控制水泥总量,谨慎适度投资,维护未来行业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1)王文义.我国实施ISO强度方法后水泥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水泥技术,1994(4)(2)全国水泥标准化委员会.水泥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专辑.水泥标准化技术通讯,1999(2)(3)我国水泥生产线的产业状况(4)韩仲琦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发展与展望(三) [期刊论文] -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03)(5)常捷.中小水泥厂的改造技术与发展.2001,(03):12-13.(6)国家建材局综合计划司.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大中型水泥厂技术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