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经验分享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地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解决方案1. 平台建设背景在经历改革开放 30 年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47%,然而城市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日益涌入的人口增长速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者必须面临四个难题:一是如何改变目前以量取胜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以质取胜的城市发展;二是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城市资源,使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另外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城市的诸多方面的设施,使之保持活力;最后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需要管理者对城市资源设施进行完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设施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管理。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基于信息化的良好基础和城市发展定位,依靠信息化的力量,通过城市信息化的手段,充分了解城市的各项设施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建设档次,系统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表达所有事物天然俱备的位置特征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基础信息平台。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通过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带动个人消费、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安全等各种智慧城市专业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信息载体。
智慧水利图1 城市时空信息与智慧城市地理时空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系统发展迅速,应用也日趋深入和广泛,逐渐融入信息技术的主流,正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各国已建立了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测绘制图、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等。
数字规划视角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规划应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数字规划视角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及规划应用-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林立勇;邓仕虎;朱俊丰【期刊名称】《规划师》【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迅速推进,重庆市两江新区已经开展了智慧两江的基础性工程—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
城乡规划作为一项信息集成度高、综合性要求强的工作,目前已经严重受到信息不全面的制约,因此迫切需要新手段、新技术来解决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估等过程中信息获取、共享及辅助决策分析等问题,而基于时空信息平台开展的智慧城乡规划建设,将为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一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将改变城乡规划中数据资源的获取方式;二是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构建将改变传统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模式;三是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支撑下,城乡规划管理和辅助决策功能将更全面和便捷。
【总页数】5页(P42-46)【作者】林立勇;邓仕虎;朱俊丰【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市规划局两江新区分局(北部新区分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1【相关文献】1.面向学生发展的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模式研究--以合肥市教育云平台为例 [J], 陈良生;陈毅红;王胜花2.时空信息云平台与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相关性浅析——以智慧伊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例 [J], 赵福臣;周墨;古一鸣;王康健3.省级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r——以新疆基础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建设为例 [J], 张健峰;王代堃;周海鹏4.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系统设计——以广西柳州市为例 [J], 刘勇5.市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模式分析与研究——以江苏洪泽为例 [J], 宋法奇;晏王波;徐建刚;王海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方案是可行的,能够为城市管理提供有效的时空信息支持。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拓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时空信息支持。
通过本项目,将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智能的数据支持和服务,有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项目概述
02
建设目标与愿景
实现城市时空信息的全面覆盖与动态更新
通过构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旨在实现城市时空信息的全面覆盖和动态更新,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公共安全等提供强有力的时空信息支撑。
政策支持
关注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预测未来政策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发展的影响。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该平台可以实现城市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平台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环保等各个领域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时空信息支持。
架构模式
总体架构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实现对海量时空数据的可靠存储和高效管理。
数据存储
建立统一的时空数据模型,整合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人口统计等多元化数据,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共享。
数据模型
建立数据更新机制,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挖掘,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更新与维护
数据层设计
提供开放、标准的Web服务接口,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设备终端访问。
服务接口
服务层设计
包括地图查询、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应用模型构建等时空信息云服务,满足不同领域和层次的需求。
共建时空云端 智享城市未来——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小记

每年柳州市紫荆花盛开的时候,全国各地赏花的游客都会蜂拥而至。
2021年4月,广州市的拍花客何如初第二次来到柳州市,他在手机上打开“龙城市民云”APP,便可以轻松地跟着紫荆花观赏指南,游园拍花,尽情尽兴。
这是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缩影。
人们感觉到,柳州这座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了。
自然资源部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建设试点启动以来,全国共有59个城市申请成为试点城市,广西柳州市位列其中。
柳州市以试点建设为契机,打造地理空间全类型、全覆盖、全空间、全过程的数字底盘,建成了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
该平台可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平安柳州、食品安全、智慧卫生、城市应急等多个领域。
柳州市打造的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运行机制、标准规范和应用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推动广西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转型提供经验,生动地诠释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自然资源需要的“双赢”。
整合数据,28个部门签订共建共享协议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其他信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交织构成的环境中提供了时空基础。
它是广西目前唯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也是柳州各行业空间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的数字底盘。
2013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柳州市政府部门应用地理信息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智慧柳州时空信息云平台中所有地理信息资源统一纳入政务整合一体化平台,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接口开展各行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已建或者新建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要充分利用云平台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围绕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城市管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核心领域,柳州市不断更新和扩充地理空间框架,依托市政务云平台,统一管理、维护和共享柳州市的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
以时空大数据为基础,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带动了柳州市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
柳州市形成了各区县、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的“统一入口”和“统一出口”,政务业务数据实现了融合和空间化管理,为云平台建设过程中全市域全行业应用提供了地理信息支撑。
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需求说明

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需求说明一、项目建设背景XX市城市大脑规划中的“全周期闭环管理”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这就要求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的管理,从而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的全周期闭环。
同时,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实现城市各类时空信息二维和三维、地上和地下、静态和动态信息一体化融合与管理的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党政机关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时空数据服务。
这就对数据间关联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立足现有基础,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基础地理数据为地理空间框架,整合网络、数据、系统等相关信息化资源,构建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平台,最大程度实现从底层对数据关联关系的梳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资源时空数据资源潜力,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系统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二、项目建设目标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后具备100O人及以上同时在线处理业务的能力,支持后续横向和纵向扩展。
根据业务内容梳理,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数据规模预计约:结构化数据存储预测在1个To非结构化数据6个To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数据整合等处理,实现基础空间数据的标准化;通过重构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数据规范;通过进行三维数据生产和接入地下管线数据,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业务空间标准化;通过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归集、整合所有的时空信息数据,实现XX市时空信息二维和三维、地上和地下、静态和动态信息一体化融合和管理的数据库管理平台;通过XX市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数据关联关系,以“数据为基础、网络为纽带、应用为导向、服务为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城市统一的时空信息数据资源,为XX市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下基础,促进特色应用的研究发展,同时,也为XX全市提供统一、标准的基础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方案

Ⅴ
Ⅳ
加入共享目录(租户)
管理员经过审核后将数据或服务 地址映射至衡阳市时空信息大数 据共享目录.
3 核心需求之四—应用更加简单
2 市县一体化理论基础—六位一体化的原则
标准一体化
一体化平台建设标准、基础测绘数 据标准、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地理 信息服务标准
硬件一体化
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一 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
0 数据资源方面
空
时
DLG数据 DOM数据 三维数据 专题数据 。。。
看到超市的过去
二维
动态更新 实时数据 民生数据(水电气) 运营商数据
展在示。城。市 。
的现
规划数据 数据挖掘 模拟推算 大数据分析 。。。
展望城市的未来
多维
0 平台主要功能
按需提供软、硬件、数据资源 按需快速搭建平台 按需提供在线GIS功能服务
15 0
10 0
5 0
0 数据生产费用
3 0 2 0
软件开发费用
5
3
0
0
3
3
0
0
0
0
基础硬件费用
基础软件费用
单位:万元
3 0
0 0
人力资源费用
1
0
基础版
政务版
公众版
2 县级平台建设技术的问题—技术能力不足
建设前所需技术能力
项目设计删选能力
项目招投标把关
常规模式—依据一期建设经验
按照国家标准一个完整县级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工作
一个平台
多种应用模式
2 一套标准体系
市县一体化基础测绘数据标准
建立衡阳市地理实体编码体系,规范数据生产标准与流程,建 立数据存储模型,增加地理实体时间域属性
智慧如皋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及应用

在数字如皋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按照云平台技术大 纲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各部门企业的时空信息服务需求, 突出如皋本地特色,开展顶层设计,围绕时空大数据中心、 支撑环境、时空云平台和应用示范,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城 市的智慧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行管理。
1.1 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 时空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时空大数据、政务
图 2 应用中心
2.1 智慧环保示范应用 智慧如皋时空信息云平台结合如皋市生态环境局的生态
功能区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基础矢量电子地图、影像地 图、专题数据,形成生态红线“一张图”,实现生态功能区展示、 生态红线界桩和告示牌信息在线查询和定位、项目红线辅助 分析等功能,为如皋市开展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提供地图 辅助工具,使决策者全面了解生态功能区情况,为领导决策 提供有力支撑。
时空大数据中心需要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中对接获 取数据,而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分布广泛、结构不同,需 要一个支撑平台完成从这些数据库提取数据并装载到时空大 数据中心。因此,通过时空大数据交换系统,可以实现各业 务系统数据的融合汇聚。 1.1.5 时空大数据挖掘系统
时空大数据挖掘系统将用户上传的数据和共享的数据,
服务资源池提供时空数据服务和时空分析功能服务,如 空间分析服务、地理处理服务、地理编码服务、实时数据分 析处理服务等,供用户调用。同时,面向各类业务用户提供 应用宿主环境,能够将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运行平台作 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并且能够针对大数据、高并发访问, 按需动态分配资源。 1.2.3 运维管理系统
2 应用示范建设
以构建的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支撑,结合如皋市的发展需 要以及城市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建设具有实时性、自主性和 智能化的示范系统,具体示范应用有:自然资源服务系统、 智慧环保、市政排水、市政管养、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等应用系统,如图 2 所示。
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作者:刘振伟张琳琳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20期摘要智慧城市是当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总结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内容、创新特色和应用效果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创新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为相关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引言面对城市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迫切需要在准确把握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者科学决策水平。
智慧淄博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具备强大的地理信息感知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对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管理运营,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长远规划和宏观政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建设内容(1)多维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收集历史、现状和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形成持续更新的、具备时间序列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增加实景影像数据,倾斜摄影数据、持续更新全市精细三维模型数据,形成室内到室外和地上到地下的数据一体化;建设地理实体最小单元,作为空间信息的基本“身份证”,以地理实体数据作为地理空间信息与专业数据的桥梁纽带。
(2)动态更新的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
扩展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位置数据及其流式数据,实现地理信息由静态数据向动态数据的升级。
(3)内容权威的公共专题数据。
集中国土、规划、公安、民政和环保等部门的地理信息图层,构建统一的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标准统一、开放兼容的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务,为各单位提供统一的全市地理信息数据的服务和管理,为各类城市精细管理服务业务提供地理信息支撑。
(4)安全灵活的时空大数据管理。
依托政务云环境,统筹管理时空信息资源,构建由汇聚、处理和管理三大数据区构成的全市统一的时空大数据中心,统一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融合和服务化,形成全市大数据中心的时空分中心;建设时空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时空大数据的快速处理、成图和服务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关键技术
总体架构
四大核心技术
1. 基于时空的计算资源调度策略
3. 云环境下的服务链组合(工作流) 策略
2. 自动扩展和负载均衡技术
4. 云环境下的分布式时空大数据管 理
四、建设成果
“1×4+n”
建设成果
1. 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
数据标准体系
服务标准体系
平台开发标准体系
运行维护标准体系
交换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
机房建设(电力、监控、安全防护);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资源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 硬件资源建设包括: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云南省地质环境监
测院信息中心三个节点的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网络安全及辅助设备,以及联接三个节点的网 络环境建设; 软件资源建设包括:操作系统、GIS基础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数据备份及网络安全管理软件、 云计算相关中间件等。
地名地址 库
数据库 元数据 及目录 描述
30m格网 DEM、 坡度、坡
向
地形地貌 库
添加“三域 标识”
数据目录及元 数据库
全省 15m、 2.5m、 0.5/0.6m
影像
昆明、玉 溪、红河 主城区 三 维模型数
据
基础地理
框架数据
1:1万 1:5万 1:25万
添加“三域 标识”
遥感影像 库
添加“三域 标识”
面临的问题
对大数据的支持力度较弱:存储、应用、共享 无法提供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计算服务 扩展能力较弱,无法承受高并发访问的压力 应用支撑能力弱,无法承载更丰富的应用
公共服务平台面临的挑战
高密集型数据存储管理的挑战? 高性能计算的挑战? 高并发访问的挑战? 高密集应用的挑战?
(B)
− 与传统方式相比,性能提升近50倍
(C)
(D)
(E)
(F)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分析示范
性能对比结果:
地质环境信息化示范应用
群测群防管理系统
地质环境一张图系统
地质灾害综合管理系统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
抚仙湖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
抚仙湖全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 1994、1998、2002、2006、2010、2014年份数据 − 原始数据:2万个地表覆盖分类图斑
感谢大家聆听!
建设成果
2. 一套“统一”的云服务框架体系
① 全新的底图服务
影像底图
乡镇境界
建设成果
2. 一套“统一”的云服务框架体系
② 丰富的专题服务
建设成果
2. 一套“统一”的云服务框架体系
③ 强大的应用分析服务
空间查询分析
路径分析
建设成果
3. 一个“统一”的时空信息大数据平台
地名地 址、兴 趣点
POI
平台; 软件即服务层SaaS:基于PaaS提供的云服务及服务组合,构建各种业务应用框架。基于应用框架,
构建应用示范系统。
(5) 应用示 范建设
本项目开展4项应用示范建设: 群测群防管理系统:对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进行图形化展示,对群测群防责任人、两卡
一表、灾情险情速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补助资金等内容的管理; 地质灾害综合管理系统: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支撑下,对隐患点、专业监测、工程治理、群测群
建设背景
必须建立新一代的应用支撑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
空间云计算
地理大数据
项目立项
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应用示范建设项目(一期),于2014年初正式立项启动,并于 2014年4月14日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2015年10月16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二、目标与内容
建设目标
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建成云南省统一的、权威的时空信息大数据库和时空信息云平台, 更高效地为政府各级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时空信息资源服务,为全省的信息化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云服务
国土
规划
房产
PaaS
三层服务
一云个南城省市的的地地理理平 平台台
县/区
四大能力
地理信息 云IDC
公安
一智个慧数云字南城的市生的生态态圈圈
n类应用
工商
民政
应急
高密集型数据存储能力
时空信息应用大服数务据平台
高性能计算能力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分析示范
− 运用Hadoop分布式计算集群进行高效统计 (A)
测绘
国土
地质环境
气象
数字城市
交通
农业
专业GIS
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
建设内容
(1) 标准规 范建设
(2) 基础设 施建设
一是数据标准; 二是服务规范; 三是平台管理规范; 四是平台开发规范; 五是安全标准; 此外,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也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需相应建设如《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共享
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应用示范 项目建设经验分享、关键技术 四、建设成果 五、心得总结
一、项目背景
建设背景
目前现状
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开展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在开展 云南省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
添加“三域 标识”
数字线化 库
三维模型 库
地理国情 要素、地 表覆盖、 遥感解译 样本点、 统计分析 成果数据
地理国情 普查库
抚仙湖流 域土地利 用变化监 测数据、 地质灾害 动态监测
数据
动态监测
添加“三域 标识”
CDH
HDFS
Hbase
云南省时空信息大数据平台
RDBMS
Oracle
MySQL
NAS
建设内容
(4) 云平台 建设
云平台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平台即服务层PaaS、软件即服务层SaaS三个层面的建设: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使用KVM虚拟化技术,对底层硬件进行虚拟化,构建虚拟化资源池,使
用Eucalyptus云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平台即服务层PaaS:将GIS资源、GIS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为用户提供在线的空间信息应用
云南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迁移
省级国土电子政务系统
市级国土电子政务系统
五、心得总结
总结与体会
云南省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层服务、四大能力”,形 成了“1 × 4+n“的系列成果,为智慧云南及各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应用支撑。
云GIS真正落地了,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 打破“信息化建设烟囱”,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网络、存储、计算)、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数据、服务、应用框架、平台),解决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避免了资源过度浪费 2. 基于Hadoop HDFS(NoSQL)分布式存储技术形成了一套大数据管理框架,解决了国情普查 海量影像大数据存储管理问题 3. 基于Map Reduce并行计算框架,实现了复杂业务的工作流建模,解决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分 析中的高性能计算的问题 4. 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的弹性云服务,解决了应用系统高并发访问的问题 5. 基于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政府多级部门提供强有力的业务应用支撑,解决了业务应用统一管理及 维护问题
安全标准体系
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元数据标准;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规范; 业务专题图层数据规范; 其他数据标准。
空间信息服务规范; 空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技
术规范。
编码规范; 接口规范; 部署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
《平台用户指南》; 《平台应用规范》。
网络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 云平台安全; 数据库安全; 应用数据安全。
(3) 时空信息 大数据库
建设
覆盖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1:25万(100%)、1:5万(100%)、1:1万(60%以上) 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增加三域标识;
覆盖全省(100%)2.5米、0.5米/0.61米卫星影像数据,增加三域标识; 地名地址数据,增加三域标识; 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主城区的三维建筑物模型;数据目录及元数据等; 初步接入动态服务:地址环境地灾监控感知服务。
防、搬迁避让、气象预警、统计分析、阶段性成果进行综合管理;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实现雨量管理、参数设置、预警分析、辅助决策和地图打印功能; 地质环境“一张图”系统:在三维环境下实现了地质灾害业务数据以及相关的基础信息、空间信
息的一体化管理、可视化和信息服务,是面向地质环境业务的一个信息展示平台、工作平台和管 理平台。
建设成果
4. 一个“统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
时空信息云平台
网络 网络
CPU CPU
内内存存
存储 存储
高性能计算服务 云存储服务 云GIS集群服务
云GIS桌面服务
5分钟 实时 10分钟 5分钟
云服务 云服务
建设成果
5. n类应用
一个中心 两个平台
高并发访问能力
SaaS
时空资信源息服云务 平台
高密集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