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识别系统

条形码识别系统
条形码识别系统

一、条形码识别原理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形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信号,为了避免由条形码中的疵点和污点导致错误信号,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形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

图解条形码无线扫描器设计原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工程实用条码扫描器硬件系统设计。该扫描器能快速扫描一维或二维条码,同时还具有本地显示、存储信息、对外进行无线通讯等功能。

关键词:条形码;无线传输;mPSD3254BV单片机

在当今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动识别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需要物品识别,数据扫描,信息登陆的业务领域,使用自动识别技术,可提高对物品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条码数据扫描器正是为此设计的。

本无线扫描器以单片机mPSD3254BV 为核心,通过扫描子系统可以扫描一维或二维条型码,键盘和显示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人机交流,无线传送模块可以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同时本扫描器也能存储上万条数据信息,整个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可以连续工作40小时,当采集数据异常状态时,系统会自动蜂鸣,振动提醒用户。系统结构如图1如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硬件设计

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选用SoC单片机mPSD3254BV。mPSD3200单片机是ST公司将51内核与PSD(可编程系统器件)模块组合在一起的一款典型的SoC芯片。它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8052的内核,扩展了I/O端口PA~PD,增加了I2C、USB、PWM、ADC等功能部件和二个UART接口,还增加了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功能;同时片内包括两块大容量的FLASH 存储块和SRAM存储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配置为数据存储器或者程序存储器来使用。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由两部分组成,1AH的锂电池和电源稳压芯片MAX604。MAX604芯片是一种低压差、低功耗线性稳压器,用来保证系统工作电压的稳定。锂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量将会逐渐降低,不能有效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因此在锂电池后端加一片MAX604,电压始终稳定在3.3V。

MAX604芯片上的OFF端,可以用来控制稳压芯片是否输出电压。当OFF端上是高电平“1”时,该模块就有输出电压;当OFF端上是低电平“0”时,该模块就无输出电压。本系统利用这一个特性,实现电源的开关和休眠的唤醒。其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源控制电路

充电模块

充电模块是用来在电池的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及时的对电池进行充电。

锂电池的电量参数为:正常情况下电压是3.6V,电压低于2.5V时,就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最高电压可以达到4.1V。在系统中要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过低时,能及时提醒用户充电,以防止电池电压过低继续使用时,损坏电池。本设计采用LM317元件构成恒流源充电方式的电路,在充电过程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充满时,能自动切断电源,以防止电池过充而损坏。充电电源的开关采用MOS管控制,从而避免了用继电器开关时火花的产生,使扫描器达到防爆设计的要求。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无线传输模块采用STR-11微功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该无线模块具有接收发射合一、体积小、外围器件少,内置天线,可直接与MCU串口相接等优点,本扫描器使用了mPSD3200单片机的一个TTL串行口直接控制这一无线传输模块,平时该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无线传送请求时,单片机用一个IO信号将其激活,响应无线传送请求。

条码扫描模块

系统选择的条码扫描器件是SE-923 II类激光扫描引擎。该扫描引擎体积小、重量轻、亮度明亮、扫描速度最快。该激光扫描器具有功耗低、扫描速度快、精度高、自动识别等一维条码标致等特点。

本扫描器使用了mPSD3200单片机用的另一个TTL串行口直接与扫描模块通讯,用户通过按键来触发扫描,扫描模块把一维或二维码的信息通过串口发到单片机。扫描模块在扫描不成功时给单片机发送错误的声音提示;在长时间不进行扫描时,扫描模块自动转入休眠状态,

以减少功耗。

键盘输入模块

本扫描器共设计28个按键;将mPSD3200单片机的PA,PB口设置成普通的I/O接口以构成一个行列式键盘矩阵。将PA0~6设置为七根列线,PB0~3设置为四根行线,并将PA7设置成逻辑输入。用PA7口来检测列线上是否有键按下。当检测到有键按下时,PA7向CPU 申请中断,由CPU来判断具体是哪个键。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键盘控制电路

LCD显示模块

本扫描器显示液晶屏采用KS0741芯片,该芯片本身自带驱动模块,驱动模块与CPU的接口有串行或并行两种控制方式,本扫描器采用并行控制方式。该液晶屏功耗较低,工作电流仅为毫安级。它可以显示文字与图片,该液晶屏最多可以显示8×16个汉字。能为用户显示各种信息。

报警提示模块

报警提示模块主要负责扫描器的声音与振动提示。当条型码扫描器扫描结束或出错时,扫描器会给出相应的声音或振动提示。发声器件采用压电式蜂鸣器,该蜂鸣器采用推挽式电路驱动,当加载不同频率的方波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振动器件是采用纽扣式电机,该电机采用三极管驱动,当三极管导通时纽扣式电机振动,从而能在声音嘈杂的环境下通过扫描器的振动来提示用户。

结语

本扫描器系统硬件设计已通过测试,将扫描器与相应的系统软件程序配合运行,即可实现条码扫描、数据无线传送、按键输入、LCD显示和报警提示等功能。

本扫描器不仅可以本地存储上万条信息,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或RS-232串行口与计算机进行通讯,方便了用户对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的要求。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2010-04-09 15:03条码本身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 种十分有效的识别工具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来支持成熟的管理系统。条码使 用能够逐渐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节省开支并改进业务操作。 条码是由不同宽度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组成的图形,这些部 分代表数字、字母或标点符号。将由条与空代表的信息编码的方法被称作符号法。符号法有许多种。下面列举的是一些最常使用的符号法。 通用产品码(UPC码)和它在世界范围的相似物国际物品码(EAN码)在零售业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它们正在工业和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地接受。UPC/EAN码是 一种全数字的符号法(它只能表示数字)。 在工业、药物和政府应用中最浒的是39码,糨是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它具有自我检验功能,能够提供不同的长度和较高的信息安全性。它被一 些工斑马打印机业贸易组织所接受,包括汽车工业活动组织(AIAG)、保健工业 贸易通讯委员会(HIBCC)和美国国防部(DOD)。工业应用包括追踪生产过程、仓 库库存,还有识别影印领土这样的特别应用。作为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39码除有数字外,还能够支持大写字母并有一些标点符号。 与39码相比,128码是一种更便捷的符号法,糨能够代表整个ASCII字母 系列。它提供一种特殊的"双重密度"的全数字模式并有高信息安全性能。128 码正在逐渐代替39码。HIBCC和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已接受一种特殊版本的128码(UCC/EAN-128)用来进行送货箱的标记。在ANSI的送货箱标记标准中也 承认UCC/EAN-128码。在需要将序号、批量号和其它有关信息输入到产品标签 上的应用中使用UCC/EAN-128码的趋势有进一步的发展。 两维码符号法正在跟进 两维码符号法是条码发展的下一步骤。它们比传统的条形码的密度高得多,所以能提供较高的信息完整程度。因为它们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放入更小的面积内,所以它们为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接受。

仓储条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仓储条码管理系统解决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仓储条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目录

1.仓储条码管理系统方案介绍 1.1系统功能和特点 仓储条码管理系统将条码技术、手持智能络端、无线网络(WIFI、GPRS 等)及实时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到公司仓库作业各环节管理当中,实时、准确地采集入库上架、下架出库、库存盘点、调拨、移位、货物装车发送、销售退货等,及时、准确反应各仓库货品的具体位置、库存数量、每日出入库记录、各交接环节相关记录等详细信息,并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货。 它可以实现交接过程的简化,大大减轻人力负担:设计最佳拣货路径,提高拣货效率;根据需要,设置预警提示长时间没有出库的呆滞货物,以免货物超过保质期而无法正常使用;能够对货物进行追踪和查询,随时掌握货物状态和具体流向;清晰管理、编制、统计各项报表和数据,便于财务结算等;根据需要,还可以与现有ERP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和信息自动共享,使仓储管理更及时、准确、便捷、高效,简化繁琐工作,减少人力处理时间,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将仓储管理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1.2条码标识的规范建立 建立规范的条码标识体系,是条码应用系统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便于对仓库条操作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追踪。信息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都是以条码管理为基础。通过条码可以对仓储管理的详细状态进行跟踪、记录和控制。 仓储条码管理系统中条码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1.2.1员工卡条码: 每个员工在系统中分配一个唯一编码来标识,该编码对应的条码为员工卡条码,通过扫描员工卡条码采集员工信息,条码手持智能终端自动记录获取信息时间。员工卡条码主要用于系统登录权限管理、工作量及工作时间统计、交接班记录和各岗位相关责任的追溯。 员工卡条码例图: 1.2.2货位条码标签: 货品在仓库中存放的具体位置需要通过货位进行管理。一般由仓库代码、库位号、货架号、堆位、行号、列号、层号等组成,可由仓储管理系统生成;每个货位在系统中分配一个唯一编码来标识,该编码通过条码方式打印并粘贴于仓库内对应的货位上;通过扫描产品的条码标签可以快速定位产品存放的具体位置信息。 1.2.3成品条码标签: 每一个成品对应一个代码,该代码通过条码方式打印并粘贴在相应的成品之上作标识;通常成品条码标签可根据:成品编号+型号+名称+批次+生产日期+编号等信息组成。

条形码特点分类及扫描原理

条形码特点分类及扫描原理 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那时候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行业,如图书馆、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也已开始使用条码技术。1991年,4月9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许多企业获得了条码标记的使用权,使中国的大量商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条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它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输入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条码技术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条码技术包括条码的编码技术、条码标识符号的设计、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它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前端采集技术。 条形码的分类 条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编码规则可以分成许多种,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条码有250多种。条码的分类主要依据条码的编码结构和条码的性质来决定。例如,按条码的长度来分,可分为定长和非定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分,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条码;从校验方式分,又可分为自校验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 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传统条码。一维条码按照应用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商品条码包括EAN条码和UPC条码,物流条码包括128条码、ITF条码、39条码、库德巴条码等。二维条码根据构成原理、结构形状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行排式二维条码(2D stacked bar code);另一类是矩阵式二维条码(2D matrix bar code)。 条形码技术的特点 条码技术是电子与信息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较广,是多项技术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的长期研究和实践应用,现已发展成为较成熟地实用技术。 在信息输入技术中,采用的自动识别技术种类很多,条码作为一种图形识别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1)简单。条码符号制作容易,扫描操作简单易行。 (2)信息采集速度快。普通计算机键盘录入速度是200字符/分钟,而利用条码扫描的录入信息的速度是键盘录入的20倍。 (3)采集信息量大。利用条码扫描,依次可以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码制的条码增加字符密度,使采集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4)可靠性强。键盘录入数据,误码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误码率约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码扫描录入方式,误码率仅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可达98%以上。 (5)灵活、使用。条码符号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

十种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 1. 条码 5. 电子信息交换 2. 生物测量 6. 机器视觉 3. 卡片技术7. 光学字符识别 3.1磁条卡8. 射频信息通讯 3.2光学卡片9. 射频识别 3.3智能卡10.语音识别 4. 接触记忆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条形码是主要的自动收集技术,用来收集有关任何人物、地点或物品的资料.它的应用范围是无限的。条码被用来进行物品追踪、控制库存、记录时间和出勤、监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进检出、分类、订单输入、文件追踪、进出控制、个人识别、送货与收货、仓库管理、路线管理、售货点作业以及包括追踪药物使用和病人收款等在内的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条码本身不是一套系统,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识别工具它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来支持成熟的管理系统。条码使用能够逐渐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节省开支并改进业务操作。 条码是由不同宽度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组成的图形,这些部分代表数字、字母或标点符号。将由条与空代表的信息编码的方法被称作符号法。符号法有许多种。下面列举的是一些最常使用的符号法。 通用产品码(UPC码)和它在世界范围的相似物国际物品码(EAN码)在零售业被非常广泛地使用,它们正在工业和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地接受。UPC/EAN码是一种全数字的符号法(它只能表示数字)。 在工业、药物和政府应用中最多的是39码,它是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它具有自我检验功能,能够提供不同的长度和较高的信息安全性。它被一些工业贸易组织所接受,包括汽车工业活动组织(AIAG)、保健工业贸易通讯委员会(HIBCC)和美国国防部(DOD)。工业应用包括追踪生产过程、仓库库存,还有识别影印领域这样的特别应用。作为一种字母与数字混合符号法,39码除有数字外,还能够支持大写字母并有一些标点符号。 与39码相比,128码是一种更便捷的符号法,它能够代表整个ASCII字母系列。它提供一种特殊的“双重密度”的全数字模式并有高信息安全性能。128码正在逐渐代替39码。HIBCC 和统一编码委员会(UCC)已接受一种特殊版本的128码(UCC/EAN-128)用来进行送货箱的标记。在ANSI的送货箱标记标准中也承认UCC/EAN-128码。在需要将序号、批量号和其它有关信息输入到产品标签上的应用中使用UCC/EAN-128码的趋势有进一步的发展。两维码符号法正在跟进 两维码符号法是条码发展的下一步骤。它们比传统的条形码的密度高得多,所以能提供较高的信息完整程度。因为它们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放入更小的面积内,所以它们为许多不同的应用所接受。 有两种不同的两维码符号法:重叠式条码(条码的细条重叠在一起)和矩阵式符号法(它是统一规格的黑白方块的组合,而不是不同宽度的条与空的组合)。 重叠式条码(如PDF417码、Codablock、Supercode)包括附加的版式排列信息,这样信息会总处于正确的位置中。信息量可达到1K的字母(如果计算进“连接”的符号会更高)。例如,PDF417码被用来为送货/收货标签信息编码,甚至ANSI使用它来为送货箱的标签编码,作为“纸张电子信息交换”的一部分。这种符号法被多个工业组织和许多工业公司所采

基于机器视觉的条码自动检测系统构成

江苏科技信息 February 2010 作者简介:王烨青,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自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基于机器视觉的条码自动检测系统构成 摘要:基于机器视觉的条码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完成从条码图像采集到对采集的条码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识读的系统流程。针对条 码检测的特点,结合各种硬件本身的特性,实现了条码自动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关键词:条码识读;机器视觉;结构设计 ■王烨青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工业自动化检测方面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大批量、高效率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测产品,方法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则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生产自动化程度。 1.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视觉系统一般采用CCD 摄像机获得检测图像,并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各种图像特征值。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照明光源、图像获取及数字化设备、计算机系统、输出与外部接口设备。其中照明光源主要有:荧光光源、LED 光源、光纤光源等。图像获取及数字化设备主要用于获取图像,并将图像输入计算机,主要包括:CCD 相机、图像采集卡等。CCD 相机获取的视频信号必须转换成为离散的数字量,才能被计算机所采集和显示。图像采集卡起到把摄像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量的作用。图像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由计算机系统完成,将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有选择的突出,衰减不需要的特征,从而达到识别、 检测的目的。完成检测之后的结果,可以通过输出与外部接口设备显示及输出。 2.条码自动检测系统 视觉检测系统使用与计算机相联的摄像机来摄取图像,然后将图像转换成机器可读的形式,软件程序被用来处理这个数字化的图像,以取得需要的信息[1]。基于机器视觉的条码自动检测系统利用设置在生产线上的高速CCD 摄像机直接得到被测条码的图像,摄像速度在30帧/s 以下,且可调。CCD 摄像机将被测条码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图像处理系统。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识别,得出识别结果。系统构成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即光源、CCD 摄像机、图像采集卡、计算机系统。系统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光源。 视觉检测系统中的光源应尽可能地突出物体特征量,在物体需要检测的部分与不重要部分之间,应尽可能地产生明显的区别,增加对比度。同时还应保证足够的整体亮度,物体位置的变化不应该影响成像的质量。光源设备的选择必须符合所需的几何形状,照明亮度、均匀度、发光的光谱特性也必须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光源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本课题系统中,使用的是日本CCS 公司直接型条形方式LED 光源。高密度的LED 阵列置于紧凑的、成直角的、 可倾斜的发光照明单元内。照明光源角度几乎可被自由地设成任意角度。如图2所示 。 图1 系统实验装置 图2直接型条形方式LED 光源照明 新技术探讨 40

自动识别技术 (1)

自动识别技术 课程报告 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所属课程:RFID原理与应用 日期:2014.9.14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继涌现出多种自动识别输入技术,包含了自动识别,数据采集和移动计算三个方面的技术应用,这对计算机技术的扩大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雷达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射频识别技术应运而生,为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十年左右的试验研究探索阶段,到20世纪70-80年代左右,自动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如火如荼,也加速了自动识别技术的测试。并相继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但由于自动识别技术标准相当混乱,一直无法扩大规模生产。直到2000年后,随着自动识别产品种类的增加,标准化问题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不断扩大,自动识别技术才得以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IC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磁、物理、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而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光符号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计量识别技术、IC卡技术、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智能货架的管理,医药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等;此外自动识别技术也应用于人类的各种研究,如枪弹痕迹自动识别,心电信号,机器视觉的农田害虫的快速检测与识别,无线信号调制等等。

条形码仓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标准版)

完美WORD格式 条形码仓库管理系统(标准版) **************有限公司

一、系统介绍 (4) 1.1条码的作用 (4) 1.1.1 为何引入条码 (4) 1.1.2 如何引入条码 (4) 1.2 系统特色 (5) 1.3 效益分析 (5) 二、系统架构 (6) 三、软件架构 (7) 四、系统主流程 (8) 4.1 入库处理流程 (8) 4.2 出库处理流程 (8) 4.3 仓库盘点处理流程 (9) 五、功能模块 (10) 5.1 基础数据设置 (10) 5.1.1 编码设置 (10) 5.1.2 仓库设置 (10) 5.1.3 库存品档案 (10) 5.1.4 供应商档案 (10) 5.1.5 客户档案 (10) 5.1.6 出入库类别设置 (10) 5.2 入库管理 (10) 5.2.1 入库单 (10) 5.2.2 入库单管理 (10) 5.3 出库管理 (10) 5.3.1 出库单 (11) 5.3.2 出库单管理 (11) 5.4 库存管理 (11) 5.4.1 库存查询 (11) 5.4.2 盘点表 (11) 5.4.3 盘点管理 (11) 5.8 PDA 功能模块 (11) 5.8.1 入库功能 (11) 5.8.1.1 入库扫描 (11) 5.8.1.2 入库扫描管理 (11)

5.8.2 出库功能 (12) 5.8.2.1 出库扫描 (12) 5.8.2.2 出库扫描管理 (12) 5.8.3 盘点功能 (12) 5.8.3.1 盘点选择 (12) 5.8.3.2 盘点扫描 (12) 5.8.3.3 盘点扫描管理 (12) 5.9 系统设置 (12) 5.9.1 企业信息设置 (12) 5.9.2 系统用户管理 (12) 5.9.2.1 用户密码更改 (12) 5.9.2.2 用户设置 (13) 5.9.2.3 用户权限设置 (13) 六、硬件介绍 (13) 6.1 T-462M/T443M 条码打印机 (14) 6.2 PT-990RWB数据采集器 (15) 七、系统报价 (16)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 识别的概念:识别是一项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需求。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Auto-ID,AID):自动识别 以模式识别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信息编码进行定义、代码化,并装载于相关的载体中,借助特殊的设备,实现定义信息的快速、准确地自动识别、采集,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的识别。 自动识别系统体系:信息载体、信息获取装置、信息处理、信息识别、结论信息 信息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指纹分类 自动识别的技术体系: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卡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 第二章 编码:将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于人或机器识别和处理的符号、图形、颜色或缩简的文字。 根据编码的对象可分为:信息编码和物品编码。 什么是信息编码?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信息编码实际上是采用某种原则或方法编制代码来表示信息。 ?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有时也是为了对信息加密,使其不 为局外人所知。

?计算机只能处理“0”、“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所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先要对信息进 行二进制编码 物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和混合分类法 物品编码:用一组有序的符号(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号)组合,来标识不同类目物品的过程。 物品信息编码按作用分类: ?物品分类编码; ?物品标识编码; ?物品属性编码。 物品编码的作用:(1)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人们可以通过代码对物品进行管理。(2)载体是物品编码的承载对象,可自动识别。 (3)信息化条件下,物品编码作为“关键字”,是计算机方式进行信息处理的前提。(4) 以物品编码和载体技术为基础的自动识别技术实现物品编码信息的自动化识读与传输,便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5) 物品编码与标识技术已成为商业零售结算、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产品追溯等应用领域的基础支撑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基石。 代码的校验方法:代码库检索校验方法、带校验位的代码校验方法 第三章

条形码识别技术

1.条码技术概述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应用技术就是应用条码系统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继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应运而生的。随着7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它要求人们对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实施正确、有效、及时的采集、传递和管理。因此如何代替人的视觉、人的手工操作、或者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并加以识别,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有关人员精心研究的课题。 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可靠准确。有资料可查键盘输入平均每300个字符一个错误,而条码输入平均每15000个字符一个错误。如果加上校验位出错率是千万分之一。 2、数据输入速度快。与键盘输入相比较,用条形码扫描读入电脑的速度大约是键盘输入的100倍,并且能够实现“即时数据输入”,一个每分钟打90个字的打字员1.6秒可输入12个字符或字符串,而使用条码,做同样的工作只需0.3秒,速度提高了5倍。 3、经济便宜。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推广应用条码技术,所需费用较低。 4、灵活、实用。条码符号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和其他控制设备联系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同时,在没有自动识别设备时,也可实现手工键盘输入。 5、自由度大。识别装置与条码标签相对位置的自由度要比OCR大得多。条码通常只在一维方向上表达信息,而同一条码上所表示的信息完全相同并且连续,这样即使是标签有部分缺欠,仍可以从正常部分输入正确的信息。 6、设备简单。条码符号识别设备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专门训练。 7、易于制作,可印刷,称作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技术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 正因为条码具有上述迅速,准确,廉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克服了其他输入方法的不足,所以他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最初应用

条码识别技术

1、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举例说明。商场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自动识别技术。售货员通过扫描仪扫描商品的条码,获取商品的名称、价格,输入数量,后台POS 系统即可计算出该批商品的价格,从而完成顾客的结算。当然,顾客也可以采用银行卡支付的形式进行支付,银行卡支付过程本身也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 按照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的分类标准,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分为如下七种。 1.条码识别技术 2.生物识别技术 3.图像识别技术 4.磁卡识别技术 5.IC卡识别技术 6.射频识别技术(RFID) 7.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 2、举例说明你所见到的条码识别技术是如何组成以及如何识别的 一维条码是由平行排列的宽窄不同的线条和间隔组成的二进制编码。比如:。这些线条和间隔根据预定的模式进行排列并且表达相应记号系统的数据项。宽窄不同的线条和间隔的排列次序可以解释成数字或者字母。可以通过光学扫描对一维条码进行阅读,即根据黑色线条和白色间隔对激光的不同反射来识别。 二维条码技术是在一维条码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比如:。 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码通常对物品的标示,而不是对物品的描述。 二维条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同时表达信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1)物流条码在物流各环节中的应用 物流条码在包装环节的应用

条形码仓库管理系统方案

条形码仓库管理系统(标准版) **************有限公司

一、系统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码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为何引入条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如何引入条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特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软件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主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仓库盘点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数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码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仓库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库存品档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应商档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档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入库类别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单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单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库存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库存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PDA 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库扫描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库扫描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盘点扫描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码与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系统集成化、射频技术、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当今信息社会离不开计算机,正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崛起,提供了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输入的有效手段,解决了由于计算机数据输入速度慢、错误率高等造成的“瓶颈”难题,因而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高新技术,正迅速为人们所接受。 一、条码技术 说起自动识别技术就必然要提到条码,因为它在当今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动识别技术的形成过程是与条码的发明、使用和发展分不开的。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这些条和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法,构成不同的图形符号,即各种符号体系,也称码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种码制是EAN、UPC、39码,交插25码和EAN128码,其中UPC条码主要用于北美地区,EAN条码是国际通用符号体系,它们是一种定长、无含义的条码,主要用于商品标识。EAN128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l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合开发、共同采用的一种特定的条码符号。它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有含义的高密度代码,用以表示生产日期、批号、数量、规格、保质期、收货地等更多的商品信息。另有一些码制主要是适应特殊需要的应用方面,如库德巴码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管理、25码用于包装、运输和国际航空系统为机票进行顺序编号,还有类似39码的93码,它密度更高些,可代替39码。 上述这些条码都是一维条码。由于条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一定面积上的条码信息密度和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一种新的条码编码形式——二维条码便应运而生了。从结构上讲,二维条码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由矩阵代码和点代码组成,其数据是以二维空间的形态编码的,另一类是包含重叠的或多行条码符号,其数据以成串的数据行显示。重叠的符号标记法有CODE 49、CODE l6K和PDF417。 PDF是便携式数据文件(Portable data fI7e)的缩写,417则与多宽度代码有关,用来对字符编码。PDF417是由SymboI Technologies Inc,设计和推出的。重叠代码中包含了行与行尾标识符以及扫描软件,就可以从标签的不同部分获得数据,只要所有的行都被扫到就可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输入,所以这种码的数据可靠性很好,对PDF417而言,标签上污损或毁掉的部分高达50%时,仍可以读取全部数据内容。 矩阵代码如:Maxicode,Data Matrix,Code One,V ericode和DotCode A, 矩阵代码标签可以做得很小,甚至可以作成硅晶片的标签,因此适用于小物件。光学字符识别OCR 光学字符识别OCR已有三十多年历史,近几年又出现了图象字符识别ICR(Image Character Recognition)和智能字符识别ICR(Intelligent Charater Recognition),实际上这三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 OCR的三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办公室自动化中的文本输入;邮件自动处理;与自动获取文本过程相关的其它要求。这些领域包括:零售价格识读,定单数据输入、单证、支票和文件识读,微电路及小件产品上状态特特征识读等。由于在识别手迹特征方面的进展,目前探索在手迹分析及鉴定签名方面的应用。 三、磁条(卡)技术 磁条技术应用了物理学和磁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自动识别制造商来说,磁条就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也称为涂料),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

条形码识别系统

一、条形码识别原理 条形码的识别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形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信号,为了避免由条形码中的疵点和污点导致错误信号,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形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形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形码辨读的全过程. 图解条形码无线扫描器设计原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工程实用条码扫描器硬件系统设计。该扫描器能快速扫描一维或二维条码,同时还具有本地显示、存储信息、对外进行无线通讯等功能。 关键词:条形码;无线传输;mPSD3254BV单片机 在当今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动识别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需要物品识别,数据扫描,信息登陆的业务领域,使用自动识别技术,可提高对物品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条码数据扫描器正是为此设计的。 本无线扫描器以单片机mPSD3254BV 为核心,通过扫描子系统可以扫描一维或二维条型码,键盘和显示系统方便用户进行人机交流,无线传送模块可以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其它设备,同时本扫描器也能存储上万条数据信息,整个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可以连续工作40小时,当采集数据异常状态时,系统会自动蜂鸣,振动提醒用户。系统结构如图1如示。

条形码系统与ERP的接口方式及其比较全解

条形码系统与ERP的接口方式及其比较 在介绍条形码系统也ERP的接口方式及其比较之前,我们先介绍下什么是条形码技术和ERP及其特点: 条形码技术的发展: 条形码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图像存储数据,并且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识读。码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但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80年代是条形码及时磅礴发展的时期。条形码欧美、日本和我国的发展、应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总体说来美国最早、欧洲和日本次之、我国最晚,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究,1988年12月28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负责研究、推广条码技术;同意组织、开发、协调、管理我国的条码工作。使我国的条形码技术得到磅礴发展。 条形码技术的意义: 1. 2.条码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强大接口技术:备件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在规划实施时就已经考虑到了条码的需要,条码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链接,即便是以后条码与SAP链接,也可以借助SAP提供的RFC接口或相应的DCOM组件来加入条码支持 条码技术对备件物流管理产生的独特作用:条码还具有易操作、易维护的特点。对于室外场合,使用计算机登记信息非常不方便,通过使用条码采集器,可以在操作现场将采集的条码信息保存在采集器中,然后传输到计算机。条码采集器外形轻便,操作简便,不需要安装配置软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性。 条码除了其技术特点外,在物流系统中还可以完成许多传统物流无法实现的工作。通过给每个物品一个唯一的条码,可以对该物品的流转进行完全的跟踪,从而实现: ●货物丢失后,可以在销售和客户服务环节及时发现 ●防止销售中的地区串货现象 ●提高商品售后服务的质量 ●建立起和生产相联系的质量反馈体系 ERP的发展 ERP是从库存管理发展而来的。早在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60形成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70年进一步发展出闭环MRP,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月以及采购作业计划理论。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发展了MRPⅡ理论。这一阶段的代表技术是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进入9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成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随之产生。 ERP特点及意义 ERP强调供应链的管理。除了传统MRPⅡ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历史及原因,ERP(MRP、MRPⅡ)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采用条形码技术。例如SAP,在进销存、生产管理方面没有采用先进的条形码技术,数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很难得到保证,而且数据采集效率也是非常低。

(仓库管理)基于RFID和条形码的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

本方案主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采用无线射频与条形码技术对中小企业仓库管理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分析了无线射频与条形码技术在中小企业仓库管理中的价值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和条形码技术的中小企业仓库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对基于RFID 和条形码技术的入库、出库、盘库三个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FID 和条形码技术的系统模型。 现代库存管理涉及大量复杂的产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对库存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高货品查询的准确性改善盘点作业的质量降低成本一旦低于安全库存系统能够自动警示; 提高货品出入库效率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库存信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仓库管理上投入的财力与人力要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更需要契合自身实际的仓库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中小企业仓库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 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18%,这些企业的信息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和反映我国的生产力及综合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库存管理技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信息的共享集成,在分析已有库存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如下不足: (1) 信息采集的手段落后。大多数企业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效率比较低下。即便是采用了条码技术,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工作用,所以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差错,而且效率极低。 (2) 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共享。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共享,不能实现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自动传递,也就不能对企业实施实时控制。更有企业仍一定程度上依赖手工操作,企业的效率也就难以提高,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另外,由于不能实现信息的集成,企业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不能得到应用失去信息的功效。 RFID 与条形码技术在中小企业仓库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目前中小企业现有的仓库管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记忆与卡片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应用在原料品种比较少的企业,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使得货物仓储环节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另一种是通过实施仓库管理系统,采用条码扫描技术作为仓库管理中货物流和信息流同步载体的方法,条码具有成本低、能有效进行分类,能传达众多物品信息等优点,但是随着企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条码技术存在的信息无法更改、存储容量小、读取信息不方便等缺点造成信息系统在采集原始数据时出现数据不够完整,为企业后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增加了难度。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自动识别技术以其容量大、寿命长、耐污损、非接触、自动化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对象识别技术。 对于RFID 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是这样评价

条形码识别技术

一维条形码生成与识别技术 一、引言 条形码(简称条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码印制技术于一体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黑色)和空(白色),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形码符号也可印成其它颜色,但两种颜色对光必须有不同的反射率,保证有足够的对比度。条码技术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廉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工业生产、图书管理、仓储标证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 二、EAN-13条形码简介 一维条码主要有EAN和UPC两种,其中EAN码是我国主要采取的编码标准。EAN是欧洲物品条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 Bar Code)的英文缩写,是以消费资料为使用对象的国际统一商品代码。只要用条形码阅读器扫描该条码,便可以了解该商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所属国家或地区等丰富信息。 EAN通用商品条码是模块组合型条码,模块是组成条码的最基本宽度单位,每个模块的宽度为毫米。在条码符号中,表示数字的每个条码字符均由两个条和两个空组成,它是多值符号码的一种,即在一个字符中有多种宽度的条和空参与编码。条和空分别由1~4个同一宽度的深、浅颜色的模块组成,一个模块的条表示二进制的“1”,一个模块的空表示二进制的“0”,每个条码字符共有7个模块。即一个条码字符条空宽度之和为单位元素的7倍,每个字符含条或空个数各为2,相邻元素如果相同,则从外观上合并为一个条或空,并规定每个字符在外观上包含的条和空的个数必须各为2个,所以EAN码是一种(7,2)码。 EAN条码字符包括0~9共10个数字字符,但对应的每个数字字符有三种编码形式,左侧数据符奇排列、左侧数据符偶排列以及右侧数据符偶排列。这样十个数字将有30种编码,数据字符的编码图案也有三十种,至于从这30个数据字符中选哪十个字符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这里所谓的奇或偶是指所含二进制“1”的个数为偶数或奇数[2]。 EAN-13码的格式 EAN条形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3位标准条码(EAN-13条码),另一个是8位缩短条码(EAN-8条码)。EAN-13条码由代表13位数字码的条码符号组成,如图1所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