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什么叫水剂青霉素

合集下载

青霉素

青霉素

预防
预防过敏,主要是用药前,必须了解病人既往有无青霉素过敏史, 如有,则决不能使用,如无过敏史,则此次注射应按照规定剂量作皮肤试验 (常用的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内含药100-1000单位,用0.1毫克作皮内试验, 即皮内注入10-100单位青霉素),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并有伪足 ,肿块直径大于1厘米时为阳性反应,即不应注射。 如阴性,则可予注射。 当注射完毕后,病人不应立即离开,观察10几分钟无反应后再走。 连续用后停药,通常24小时后继续用药,建议重新做皮试。
青 霉 素
在临床上,青霉素对于治疗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烽窝组织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流行性脑膜炎、 肺炎球菌脑膜炎、梅不论何种给药途径均能被吸收。 一般多采用肌肉注射,可以被充分吸收。 可溶性结晶青霉素盐类的水溶液吸收很快,血浓度在15~30分钟内即可达最高峰. 青霉素在体内主要经肾脏排泄。 注射水剂者,在一小时内血浆中青霉素的浓度下降一半。 皮肤、粘膜等处也很容易吸收,而且比注射更易引起过敏, 所以对此给药途径更要注意预防过敏反应。 采用皮肤试验使过敏发生率大大降低,但往往因为皮肤试验用量不准确而致过大, 或病人本身的特殊敏感,有时也可因作皮肤试验时而发生过敏,故临床上主要为过敏反 应。
青霉素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 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 分子中含有青霉烷、 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 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 类抗生素, 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 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 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或其降解产物、青霉素制剂中污染物所致过敏症。 青霉素衍生物(如青霉酸)与蛋白质结合, 形成青霉噻唑酰基衍生物,可作为半抗原,主要引起I型超敏反应。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 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的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 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是,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 链球菌、肺炎双球等等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效果较好, 对敏感的萄萄球菌也有作用, 对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以及白喉杆菌、 破伤风杆菌等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和螺旋体也有作用。

治疗梅毒滴度转阴的药物

治疗梅毒滴度转阴的药物

四环素500mg, qid, 28天
红霉素, 500 mg, qid, 30天
红霉素, 500 mg, qid, 28天
治疗梅毒滴度转阴的药物
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比较
我国 2000
美国 2002
WHO2001
欧洲 2001
水剂青霉素G 200-400万U,IV,q4h,10-14天(1800-2400万U /日)
我国 2000
美国 2002
WHO 2001
欧洲 2001
早期
水剂青霉素10-15万U/kg/d,
<7天, 5万U/kg/次 , IV或IM, q12h, 10-14天
>7天, 5万U/kg/次 , IV或IM, q8h, 10-14天
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 IM, qd,10天
晚期*水剂青霉素 *水剂青霉素20-30 *水剂青霉素20-30 脑脊液正常:苄星青
普鲁卡因青霉素 根据分期不同, 用 根据分期不同, 用 苄星青霉素G 240 万U, IM,
G, 80万U, IM, 合适的青霉素方 合适的青霉素方 qw,霉素G, 60-120
2个疗程
早期梅毒用苄青2
万U, IM, qd, 10-14天

青霉素过敏者
红霉素500 mg, 作青霉素脱敏,用 qid,15天(早期), 青霉素治疗 30天(晚期) 2个疗程 ﹡婴儿补治
天.
水剂青霉素G 100万U, IM, qd,21天
治疗梅毒滴度转阴的药物
晚期潜伏梅毒的评价
病期大于2年或病期不明 未经过治疗或治疗不规则 目前无临床表现 但血清学反应阳性
治疗梅毒滴度转阴的药物
晚期潜伏梅毒的评价
对晚期潜伏梅毒患者应作仔细的临床检查包括 树胶肿、 主动脉炎、 虹膜炎等 有下列情况应作CSF检查:

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HIV阴性的血清固定梅毒

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HIV阴性的血清固定梅毒

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HIV阴性的血清固定梅毒何彩凤;常小丽;王军;唐彪;王菁菁;慈超【摘要】目的:评估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HIV阴性的血清固定梅毒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59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58例:给予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B组40例:给予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C组61例:随访期间未接受任何驱梅治疗的血清固定患者;比较3组患者1年后的RPR滴度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无1例产生不良反应.98例住院患者中60例治疗前均接受脑脊液检查,确诊无症状神经梅毒5例,疑似神经梅毒15例.随访1年,A组58例中治疗有效19例,其中2例转阴,无效39例;B组40例中治疗有效8例,无效32例;C组5例下降2个滴度,54例血清固定,2例复发.A、B、C组1年后RP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3,P<0.01),其中A组的高滴度组(RPR≥1:8)中14例治疗有效,17例血清固定,低滴度组(RPR<1:8)中5例治疗有效,22例血清固定,两组1年后RP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血清固定患者安全有效,尤其是RPR≥1∶8血清固定患者应积极行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4页(P255-258)【关键词】梅毒;HIV;血清固定;脑脊液;神经梅毒【作者】何彩凤;常小丽;王军;唐彪;王菁菁;慈超【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皮肤科,安徽芜湖2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R969.2·临床医学·【DOI】10.3969/j.issn.1002-0217.2016.03.015梅毒系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包括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

【精品推荐】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

【精品推荐】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

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
小编希望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梅毒是一种常见性病,患者感染梅毒后,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那么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呢?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吧。

近年来性生活不断开放,梅毒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很多私生活混乱的人受到梅毒的侵害,如何预防梅毒的感染呢?首先应避免与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性接触。

应自觉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和不正当的性行为,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艾滋病,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绝对禁止与配偶发生性行为,且不能与家人共用浴缸、浴盆,最好分室分床居住,其次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在公共场所如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吸毒,不轻易使用进口的血液制品,那么大家知道梅毒吃什么药好得快吗?
一、神经梅毒
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1、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什么是青霉素

什么是青霉素

什么是青霉素
一、什么是青霉素二、使用青霉素的禁忌三、应用青霉素注意事项
什么是青霉素1、什么是青霉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2、青霉素的主治范围
敏感致病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猩红热、蜂窝织炎、肺炎、化脓性关节炎、产褥热、败血症等;B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新生儿重症感染和成人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C组、G 组、F组链球菌感染等;以上感染青霉素G均属首选。

其他链球菌如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其它D组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

【药学基础知识】青霉素的知识点梳理

【药学基础知识】青霉素的知识点梳理

【药学基础知识】青霉素的知识点梳理青霉素的知识点是卫生事业单位药学常考内容,今天整理药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青霉素。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

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

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 ,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对该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

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使用该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

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

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

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

干粉剂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

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

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青霉素及青霉素注射剂

青霉素及青霉素注射剂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青霉素及青霉素注射剂【摘要】现在,青霉素的利用愈来愈普遍,本文通过学习青霉素的发现进程、作用机理、利用范围、不良反映和青霉素在我国的利用情况,进一步了解青霉素注射剂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映。

【关键词】青霉素注射剂青霉素注射剂1.青霉素青霉素是B-内酰胺抗生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普遍的重要抗生素。

其钠盐或钾盐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吸湿性,易溶于水、生理食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微溶于乙醇,且易失效,不溶于脂肪油或液状石蜡,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遇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等也易失效,尤其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

1-1.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

1922年,他发现人的眼泪、唾沫及伤风后的鼻涕里都含有一种能溶解细菌的物质,并为它取名为溶菌酶。

1928年夏天,弗莱明发现其中一只培育皿内的霉菌有点特别,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但远处的细菌却正常生长。

分析后发现,该霉菌能杀死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凶猛的革兰氏阳性菌,而革兰氏阴性菌如痢疾杆菌、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等都不受影响。

按照长期研究溶菌酶的经验,弗莱明推断这种霉菌必然是产生了一种抗菌物质,而这种抗菌物质有可能成为击败细菌的有效药物。

1929年6月,弗莱明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抗菌物质称为青霉素[1]。

1-2.青霉素作用机理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份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2]。

其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

1-3. 青霉素利用范围①感染,如咽炎、、、丹毒、和等。

②肺炎如肺炎、、和菌血症等。

③不产青霉素酶。

④。

梅毒诊治指南

梅毒诊治指南

梅毒诊治指南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侵入部位大多为阴部。

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侵犯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的运动极为活跃。

在人体外很容易死亡,在干燥的环境中和阳光直射下迅速死亡,在潮湿的器皿和毛巾上可生存数小时,39℃,4小时死亡。

40℃失去传染力,3小时死亡。

48℃可生存30min,60℃仅生存3~5min。

100℃立即死亡。

对寒冷抵御力强,0℃可存活1~2天,-78℃以下经年不丧失传染性。

肥皂水和一般消毒液均可使其死亡。

梅毒螺旋体的致病能力与粘多糖及粘多糖酶有关,螺旋体表面似荚膜样的粘多糖能够保护菌体免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伤害并有抗吞噬作用。

粘多糖酶能作为细菌受体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粘多糖相粘附,TO藉其粘多糖酶与组织细胞粘附。

粘多糖物质几乎遍布全身组织,因而,TP感染几乎累及全身组织,在不同组织粘多糖含量不一,其中尤以皮肤、眼、主动脉、胎盘、脐带中粘多糖基质含量较高,故对这些组织的损伤也较为常见和严重,此外,胎盘和脐带在妊娠18周才发育完善,含有大量的粘多糖,故TP从母体转移到胎儿必须在18周以后才发生。

人类是梅毒螺旋体的唯一宿主。

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有活动性病灶感染者的亲密接触而获得。

病原体经由完整的黏膜表面或皮肤微小破损灶进入体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菌体在感染局部繁殖,数小时后侵入局部淋巴结,2~3d经血播散全身。

由此可见,早在下疳发生前机体既有传染性。

生殖器溃疡(硬下疳)是一期梅毒最常见的表现,在感染后2~3周。

此后,在机体免疫作用下,原发灶中梅毒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退,进入无症状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

残存的梅毒螺旋体继续在体内繁殖,经6~8周,大量入血,全身播散,引起二期早发梅毒。

二期早发梅毒以典型皮损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低热、不适和弥漫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等,亦可有各种内脏并发症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叫水剂青霉素
小编希望什么叫水剂青霉素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临床上,青霉素的种类非常多,其中有一类叫做水剂青霉素。

那么,什么叫水剂青霉素呢?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临床上,治疗感染时,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那么,什么叫水剂青霉素呢?
小编了解到,所谓的水剂青霉素应该是指混悬青霉素即普鲁卡因青霉素。

水剂青霉素应该是不规范的称呼,或者是很旧的称呼。

青霉素有一种半合抗,叫苄星青霉素,这个系列的,还有普鲁卡因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都不溶于水,一般是做成粉针,然后用注射用油来溶解并注射,因此也是一种长效青霉素。

同样,这2种不溶于水的青霉素,可以制成水针剂;但是这个水针剂型,不是真溶液剂型,而是混悬液。

也是长效剂型。

用于治疗梅毒等疾病。

梅毒螺旋体的复制周期为30~33小时,对青霉素非常敏感,一般认为青霉素浓度超过0.03单位/ml可杀灭梅毒螺旋体,但这一浓度需要至少保持7~10日,青霉素有效血清浓度为0.016~1.0单位/ml,增加浓度可提高疗效,但超过上述有效浓度范围将不再提高疗效。

在晚期梅毒,螺旋体处于相对不活动状态,分裂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